登陆注册
9745900000006

第6章 倾听:经典的旋律[七章]

金国泉

古琴曲:平湖落雁

每一只飞翔的大雁,无论怎样的高远,最终均必须回到地面,回到这片湖,这片秋日里苍茫、宁静而承载一切的湖面。

辽阔得没有边际的天空,允许一切存在,却不允许一切在其中停留。一切只能掠过,只需掠过。一切均必须在掠过之时原路返回,哪怕是一只孤雁!

每一只大雁都是一串音符。每一串音符都在波浪上跳动,在波浪上注解自己。

大雁也在注解天空。

涌动的波浪,既在涌动中消失,又在涌动中生长,在涌动中完成自己的一生。

是哪一只大雁首先发出鸣叫?忍不住的鸣叫在秋日黄昏的湖面响成一片。秋风在吹,在芦苇的深处发出沙沙的水声,此起彼伏。

疼痛。大雁的疼痛被这片湖牢牢锁住!

古琴曲:高山流水

高山总有流水不断向下流淌,流向四面八方,流向江河湖海。

江河湖海总是波浪汹涌。浪花激溅,即便是平静的,也仍然有看不见的涌动,鱼儿溅起的水花仍能让一切不肯止息!

谁在呐喊?我感到是呐喊,而非鸣叫。鸣叫的只有麻雀。任何时代都有的麻雀,总是飞一下停一下的麻雀,是否也是从春秋伯牙那座高山上飞来?

风也在呐喊。风入松,风吹动一枝一叶,卷起尘土。尘土不通音律,尘土只是相反,它将一切包括音律覆盖。是否覆盖了我们的梦?

高山仍然耸立,千年万年。

琵琶曲:春江花月夜

月亮又在升起,圆圆的月亮,从江水中分离出来,从江岸上的野花野草中分离出来,一直上升,一直向天空盛开。

虚无的天空,虚无得只剩下这轮皎皎明月。它投向大地的是否也是虚无。

虚无并非不存在。虚无总是什么也没有地存在着,坚实且坚决。

就像真实地存在着的大地,就像这个宁静的夜晚。宁静才能侧耳倾听,倾听春、江、花、月、夜。

就像这真实地存在着的混浊江水。它一直流淌,一直咆哮。千万年也不肯止息,它要倾诉什么?它是在向这个夜晚倾诉吗?

倾诉就是对抗?它在对抗虚无,它在对抗虚无的同时又流向了虚无,它在流向虚无的同时又在倾诉这存在于虚无中的美妙。

这是春天,春天的夜晚,春暖花开。

一个人在江岸上走过,又一个人在江岸上走过。他们像一朵花,一丛花,他们的身后,尽管黑黑一团,但他们仍然与这月光,这虚无的月光对峙。

保持着一份千年不变的美妙。

古琴曲:广陵散

只能倾听,不能弹奏,千年至此不绝。

聂政如此,嵇康也是如此。

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这远古而来的天籁,完美而极致。极致就是死亡。

死亡也有它的反面,那就是永生。这面对死亡的弹奏,只需倾听,只需在沉默中倾听它的永生。这是在广陵?

广陵以外的广陵被弹出,也被隐藏。

我们都身处其外,也身处其中。

古琴曲:梅花三弄

只需三弄,就可以看见皑皑白雪中的梅花,就可以看见梅花枝头的皑皑白雪。

梅花与雪总是相互映衬,相互通过对方找到自己,找到不可能。

而现在,一切都有了可能。一切可能都在枝头,在枝头等待,在枝头仰望。

风也在仰望。风吹白雪如弹去梅花枝头的灰尘。这些冰冷的灰尘、冰冷的美的呼唤,从不回头。它宁愿融化,宁愿消失。

回头的总是我们。我们站在村口如站在某个枝头,在这个枝头上倾听。

一切都在倾听?演奏也是一种倾听。区别仅仅是时间。

而时间没有什么能战胜。我们找到的唯一方法就是与它同行,就像这些不断吹动的风与雪同行,就像这些雪与梅花同行。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系在一个时代的肩头上,相互依存,相互取暖。

但时代总是冰冷,时代不允许一个人在其中取暖,即便是伏在它的肩头上。“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这是怎样的冰冷?怎样的冰冷才能让一个人在既面对饥饿,又面对肉酪时而不能餐?

撕裂的疼痛。撕裂地穿越千年时光也仍然疼痛。

漫天风沙不是美妙的音符,漫天飞雪也不是美妙的旋律。它吹不干一个女人的眼泪,但它却吹干了胡杨,吹干了塞上的黄蒿。

一个女人的眼泪往往就是一个时代的眼泪?

谁能记住这些?这些美妙的旋律与音符与此有关吗?美妙的旋律与音符总是有起有伏。在这起伏之间,我们听到了什么?

琵琶曲:阳春白雪

两千年了,雪一直在下,白皑皑一片,白茫茫一片。

那个莫愁女还在舞蹈吗?

只见舞者,而不见舞者的脚印。一个没有脚印的舞蹈是孤独的悲哀,还是悲哀的孤独?在这亘古的雪野上,反复的脚印被反复降下的雪覆盖。

就在这个雪国,雪同时也在覆盖泥土,也在覆盖人间烟火。但炊烟仍在升腾。在覆盖着雪的屋顶上升腾。

那个舞者是否冻伤?炊烟能温暖舞者的身体,却温暖不了舞者的舞蹈。

没有一朵花在这里开放。即便是雪花,也在凋零。那是不是春天就在不远处?

两只灰喜鹊在叫,就在这个世界的枝头。枝头的下面仍然是泥土。泥土是这个世界“并非唯一但却是永远的朝圣者”[1]。

(原载《散文诗》2016年第8期)

注释

[1]沈天鸿诗句。

同类推荐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好姑娘:或弱柳扶风,或英姿飒爽,或嗲言撒娇,或才华横溢……如果不被接受,她能继续下去的力量;如果遭遇挫折,她能有重新再来的勇气。她应该是冬日的暖阳,不仅能温暖你,也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明亮。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安安分分地守住自己的好姑娘,一点一点地朝未来努力,一点一点地向对方迈进,也不失为最质朴的幸福。虽然将来未知,却终究握在自己的手上。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用最好的自己,遇见最适合的那个人。
  • 紫薇花事

    紫薇花事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紫薇开花是夏秋之际,桃李虽艳,已无踪影。这一句是用桃李来衬托紫薇的独特之处,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及花期之长,杜牧因写了《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热门推荐
  • 云霄之上莫见离忧

    云霄之上莫见离忧

    云霄,驭魂大陆上人人皆知的废物,魂力低微,身份低贱,云族人眼中的无用之人,奈何睿智果敢、敢于天斗的她从崛起那一刻就卷入了驭魂大陆的阴谋中,她与魔族少主莫焱的相遇,与苍离公子的纠缠都深深陷入了驭魂大陆阴谋的漩涡之中,何为正?何为邪?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云霄能否挣脱正与邪的禁锢,又会遇到什么未知的危险?
  • 剑噬苍穹

    剑噬苍穹

    这是一个利剑主流的世界,在人与人之间,唯有手上的利剑才是最佳信任的伙伴。是谁,手握神剑,横闯天下?是谁,手握神剑,敢于天下为敌!?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无极宝三昧经

    无极宝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细节完美人生

    细节完美人生

    细节之中往往隐藏着决定事情成败的玄机。可以说,细节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只有把握住了细节,才能防微杜渐,不因小失大。同时,细节往往也是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忽视细节会让人踏上失败之路,忽视小节会让人平庸一辈子。细节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内容,聚集细节,必能升华人生。尊重细节才能扭转人生,做好细节才能实现梦想。
  • 重燃纯真年代

    重燃纯真年代

    难忘逝去的光阴里,读着简静的岁月,人们习惯将“21世纪初”称作一个充满奇迹与燃点的年代。时光荏苒早已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江源,逆流2005,重燃希望,灼灼年华,且行且慢,寻找时光罅隙里最初的纯真。
  • 头撞南墙

    头撞南墙

    臭嗨啊臭嗨,你在独自嗨什么嗨我也不知道,但是自嗨好爽啊嘿嘿嘿
  • 医冠擒瘦

    医冠擒瘦

    她只是因为半年前身体不适去医院挂了个诊,没想到被医生调/戏就算了开学之后发现医生居然是自己老师?!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孙子兵法》,又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名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 闻见近录

    闻见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