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86200000046

第46章 夜子清的身份

“我未见过牧野,更不识司岩昊,我所制定的路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存在,它理应生出许多乱子,让人随机应对,最重要的是,这条路需要驭兽族的配合。但其结局让我大吃一惊,驭兽族不但配合,而且让我有心照不宣之感。那时,我所能看到的,只有你了。”

夜子清撩了撩长发,“说实话,能撑到此时我已经很佩服自己了,你还猜到了什么?”

“在驭兽族,你的地位应该在大隆佐司岩昊之上吧,与其说是驭兽族的配合,不如说是你选了我的路。”

“还有呢?”

“不敢再猜了,这么下去恐有杀身之祸。”

夜子清强出一笑,“我虽骗了你,但于翎王,我满心敬重,翎王令到你手中也最合适。”

古扬抬目看着夜子清,“骗这个字,言重了,其实我们都和当今这位洛国之主有些像,攥到手里的才是自己的,你拿你想要的,我取我要得的。”

言辞虽有些寒,但夜子清从不是扭捏之人,抬起头与古扬的目光交在一处。有那么一刹那,她希望时间就这样凝定下来,但转瞬又觉得太荒唐了。

面具的好处就是无需直面对方,无需直面便可心怀窃窃,遮住五花八门的奇怪心思。一旦摘下面具,便湮灭了一切心愫,一嗔一笑、一字一语,都仿佛充满动机。

所以,有时那些戴着面具的人,不是为了让对方认不出,而是不想让自己认出呀。

他们都知道,该说接下来的事了。

“大王旗在哪?”

“崇烟阁。”

这三个字,如惊雷炸在夜子清耳畔。

“你还真是语出惊人呀!”

“晏平书复制出如此多的大王旗,无非是在告诉驭兽族,他可以复制,别人便也可以,当初引诱驭兽族的四十六面大王旗,其真假有待商榷。大王旗你比我更了解,一个从未见过大王旗的人,能复制到如此程度吗?”

夜子清道:“我不怀疑晏平书见过大王旗,但这并不能证明大王旗就在崇烟阁。”

“不,这恰恰就是证据。”

“什么意思?”

“除了崇烟阁,晏平书还能在哪里见到大王旗?如此宝贵之物,谁又敢让它们出现在崇烟柱石面前?”

夜子清沉默一阵,“好,即便如此,大王旗怎么会在崇烟阁?”

“我们似乎都忘了一个人。”

“谁?”

“柴珠。”

夜子清猛然一凝,她忽然想起最先走大王旗这步棋的人就是柴珠,当初扛旗之人也与柴珠有莫大关联,难道真的是崇烟阁的人在天剑阁劫走了大王旗?

“大王旗在崇烟阁,不代表它就是晏平书之物,崇烟柱石各为其主,晏平书之考量无非是桓樾不能再置于楔国与驭兽族的夹攻之势,方才有此一举。”

“你虽字字锵锵,但我如何信你?”

古扬疑惑望着夜子清,目光带着些许陌生,“从前我无一字,你又为何信我?”

夜子清咬着红唇,“可万一大王旗不在崇烟阁,你又当如何?”

古扬不禁轻笑,“为什么你们都是这样?问我就是问我,大王旗到底在哪于古某没有任何影响,难道你们要把每一次对话都变成交易吗?”

“你们?还有谁?”夜子清侧目对着古扬,生出颇为浓烈的好奇。

“当然是那位自视甚高的地鹰大人了,他已笃定大王旗就在崇烟阁,无需多久,这件事便会传到你们驭兽族耳中。”

“想来他就是要讲给驭兽族的吧?”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北冥枭追杀大王旗下落多日,当初扛旗的人一直被他攥在手里,如果没有十足的证据,他怎敢对驭兽族透露这样的口风?你在大雍多年,崇烟阁意味着什么应该有所判断吧。”

夜子清苦笑一声,“知道吗?我从未像现在这样不信任你。”

“因为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吧。”

“大王旗,绝对不会在崇烟阁对吧?”夜子清盈目望着古扬,“你应该备好了一套话,日后再与我讲。”

“你这么聪明,应该知道那些话现在讲并不合适。”

“现在讲不合适,以后再讲,你我只有决裂了吧。”

“那也好过你驭兽族……”

嘭!那一壶无名的酒砸落在地,“说尽你心中的利害!我现在就要听!”难以想象,冰雪般冷静的夜子清会如此冲动暴躁。

“大雍不是驭兽族的容身之地,与其迟早都要退出,不如成为被蛊惑的一方,既落个无辜,又能得到现成利益而全身而退,免去后面的追究,当有一日再入大雍施展拳脚不迟。你们得到的已经足够多,乱世虽无规则,但不要让仇恨埋得太多。”

“所以,在你心里,我就是个侵略者了?我要的是金银财宝,我要的是丝绸锦帛,我要的是拖一块牌匾走上百里,我要的是扼住大雍东西的咽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古扬,我只要大王旗,这是我惟一的路!这天下何种模样,驭兽族所获如何丰厚,那是司岩昊他们的路!我只要大王旗!”

古扬抬目,一身酒气的夜子清忽然让人觉出冷寂无助,她的泪光从未如此盈盈,身形从未如此颤巍,她似乎要崩溃了。

从前大王旗离自己越来越近,而今与古扬一场夜话之后,她却发现她的路仍旧够不到大王旗,而且越来越远。最残酷的,是这“所托之人”告诉了自己这种遥不可及,她内心的架构顷刻间坍塌了。

夜子清的手忽然按住古扬的肩,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她只要大王旗,她的手冷若冰窟,隔着衣衫传进古扬的身体。

……

冷窟中,四壁都是莹洁的冰面,窟顶垂下尺余长的冰挂。

正中央,是一张异常厚实的冰床,冰床之上,静躺一位松绿色衣袍的女子。女子面容青白,冰床没有一丝融化的痕迹,俨然已在此地沉寂了许久。

一位红衣的妖娆男子,持着一个青色的瓶子,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缓缓靠向冰床。

“婉儿,每一次都是假,便不在乎多试一次了。”

说话的人正是明夕堂,当她见到女子,那魅然的气息消逝一空,目之所望、举手投足竟有一种诡异的大男子气概。

之所以说诡异,因为世人早已忘记明夕堂还有如此阳刚的一面。

女子名叫林婉,就是那个十五年前二人新婚之日被种毒,让明夕堂饮恨至今的女子。

探手揽住林婉后颈,明夕堂将那青瓶之液流入林婉口中,稍有渗落,他便吻上去,混不顾自身。

待那青瓶干涸,明夕堂将林婉平躺而下。一如往常,他坐在地上,靠着冰床。

反手一抹,一个红色的酒坛出现在身前,不似从前慢慢打开,明夕堂抄出赤魇,将酒坛削掉了一半,随后像酒碗一样喝了起来。

此酒名为“烈火焚天”,其烈度足以排进天下酒品前三。

“古扬啊,如果连你骗老子,那这天地当真没有对饮的必要了。”

明夕堂本以为自己已经麻木,十五年间,来到这里八百次?一千次?两千次?他已记不清了,很多时候他喝得酩酊,希望睁眼便能看到佳人笑靥。

看她研墨作画,再睹世所罕见的女子风流。

想当年啊,她在那九蝶台上,彷如借天之墨、工世之书,做《鲲鹏扶摇图》,引万人倾倒,被誉为天赋的化身,千年难遇的奇女子。

明夕堂就这般回忆着,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

他的内心对古扬有所信任,所以他不敢回头,万一林婉依旧冷若冰霜,那这世间之事就更为寡淡了。

直到。

一直冰冷的手抚住了明夕堂的肩……

一个激灵,明夕堂陡然起身,眼珠快要蹦出来望着眼前景象。

不知何时,林婉真的坐了起来!

她的脸色很是苍白,但见她凝目皱眉、欲言又止。

“婉、婉儿?”

林婉秀眉紧蹙,“你是谁?”

“婉儿!我是你明哥哥啊!”

“明、明哥哥?你是姐姐吧?”

明夕堂快要跳起来,又喜又急,见他腰带一松就要宽衣……

“喂!你干什么!”

明夕堂二话不说把红衣脱掉,随即便开始抹起脸来,那红衣质地有些硬,又无丝毫水分,整个涂成了一个花脸不说,有的地方已经被搓破了。

他又把妖娆的发髻抖乱,使劲抓扯,蓬乱得颇为骇人。

“婉儿,你看看,我是明夕堂啊!”

“我怎么觉得,还是刚刚好一点。”

不等明夕堂再说话,林婉上前一步扎在他的怀里。

“你是傻了吗?这是绛莎香草的味道,这是我最喜欢的红衣和蝶绣,你还偷我的簪子用!”

“婉儿!太好了!你什么都记得!”

林婉双目湿润,“我不要你替我活,我想看到曾经的明夕堂。”

“你醒了,一切都还给你,你活了,我也就活了。”

“可我那时的妆,有你画得那么妖娆吗?”

“嗯……多一分妖娆,代表我多一分思念。”

林婉侧着脸,眯目而望,“还是这么会说情话,这些年又历练了不少吧?”

“没、没有啊!”

“嗯,倒也是,你这种恐是没有说情话的机会呢。”

“对呀对呀。”

林婉的泪珠滚落下来,“我想听,现在就想你说,要像当年那样,一直把我说到睡着。”

……

同类推荐
  • 宋货郎

    宋货郎

    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朝政昏暗,为建万岁山,大兴花石纲,拆毁桥梁,凿坏城郭,百姓苦不堪言。后世学生凌空穿越而至,凭借一手高雅清丽的绘画,风流倜傥卓立于世,混迹于波谲云诡的官场,驰骋于金戈铁马的疆场,汇聚天下财富于一身,馈送万千货物与万民,救民于水火之中,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人称宋(送)货郎
  • 汉末有武名吕布

    汉末有武名吕布

    新书《临安有妖》已经发布。建安三年,一代枭雄吕布身殒下邳城,带着过往二十年的记忆,重新回到十五岁刚刚出山的时候。看吕布如何凭借武勇,驱鲜卑、破黄巾、征董卓。在恢弘汉末,正武夫之名。
  • 官居超品

    官居超品

    新书《我的手环能修仙》求支持,求围观。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现代中医,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一家少年身体后读书,赚钱,把妹,悄然改变着天下,我的大明朝再无遗憾!书友群:130388231,欢迎加入
  • 东汉废帝

    东汉废帝

    “你意在皇权,而我志在丰草,无须懂更不必懂”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重生农家之悍妻来报到

    重生农家之悍妻来报到

    前世,她,唐沫,世纪乖乖女,听父言,从母命,能背书,会歌赋,出嫁从夫,夫吃三餐,她擦盘,夫约小三,她打伞!活得那叫一个苦逼!今生,她,唐沫,农家小悍媳,违父言,背母命,能上山,会下田,侦奇案,破鬼阵,娶妖夫,斗小三,过得那叫一个爽歪!穷,咱不怕,种庄稼,卖豆花,银钱滚进家,存到白了发。只是,那长得妖孽的男子是谁?——对,就是你,别看了,就你?——你男人!.......你嫁我!——男人笑得妖孽妩媚、风华绝代。不嫁!——女人说得干净利落、斩钉截铁。有肉!嫁否?——男人眼里诱惑之色明显。当然嫁!——女人眼睛明晃晃。这是一个励志成为百万富翁女人的奋斗史;还是一个被肉坑了一生的女人的成长史。
  • 猹

    经过二月中旬那场50厘米厚的暴风雪之后,多伦多强劲的冬天终于减了势头,气候慢慢温和了下来。三月初的一个早上,我站在书房的窗口望着后园,发现邻居家屋顶上厚厚的雪都融化得只剩薄薄一层了。那本来松软的积雪现在呈现出冰的晶体,底部开始有淙淙融雪水流淌着。那些树枝已经泛青,还在严冬的时候它们的芽苞就已经悄悄鼓起。再过上个把月,冰雪就会不见踪影,郁金香和黄水仙会最早开放,接下来什么苹果花接骨木花日本樱花都会悄然绽放,我们这一带街道两边会被争先恐后出现的花团锦簇所包围。来加拿大定居已有十多个年头了。
  • 琴说

    琴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52栋(连载1)

    52栋(连载1)

    江西。广丰。卧龙城小区。52栋。102室。妻颇为得意地说:“三个月,没拖工期,十万元,没超预算,周老板,麻烦您仔细瞧瞧,看看可不可以验收?”我和二老从客厅到卧室、从厨房到餐厅、从门窗到阳台、从墙面到地板、从家具到电器、从灯具到餐具……里里外外、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了个遍。妻接着说:“水、电、电视都开了户,冰箱、空调已经调试好,电热水器随时可用,全天都有热水,床上所有用品都是新的,厨房里的餐具也是新买的。”
  • 寂灭砂

    寂灭砂

    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个沙漏。渐渐流逝的背后,每一颗沙砾,都隐藏着一段故事。最后流走的一颗砂砾,带走了无尽的不舍与思念。本文写的是一篇江湖的爱恨情仇的故事,江湖的血与剑,爱与恨,最终只能用无力来结尾……
  • 人与自然的奥秘

    人与自然的奥秘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神奇的地球。她广袤丰沃的胸膣,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她巍蛾挺拔的肩膀,承载着亘古绵长的历史重托;她波涛汹涌的血脉,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她的诞生就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谜团,她的存在就是一幅撼人心魄的美丽传奇……
  • 我家仙君又挂了

    我家仙君又挂了

    历劫仙君碰见某女的那一世……她挽着温柔的桃娘莞尔一笑,“王爷,我给你挑的这个王妃如何?”黎司声音低沉,“本王没有那断袖之癖!”再一世……绯惜治好那个倔强高傲冷酷的七岁男娃,捏着他的小脸蛋,“儿砸,给娘乐一个!”七岁的黎司:……滚!又一世……绯惜出其不意抽掉他手里的书,挑眉,“小公子,人活一世不能这么枯燥,姐姐带你去寻点乐子如何?”黎司千年面瘫终于眉心微瞥,“姑娘,请自重!”……仙君归位了,想起了这几世的种种,心中装的尽是那一身红衣敢爱敢恨的女子……仙君将她逼在角落,指着旁边的两个包子,声音的尾调扬起,含着危险气息,“你敢背着我生孩子?”
  • 异变之破碎大陆

    异变之破碎大陆

    直到那时我们才明白,所有的我们所知晓的一切,只不过是他们想让我们知道的。仅此而已!
  • 成长的目标(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成长的目标(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和人打交道时,你应该在认识论上安于一个事实,这就是说,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目标,尽管物理学的对象没有。无论是神的投射,还是人自身的投射,我们传统的科学都很明智地把意图的投射排除在物理宇宙的研究之外。实际上,对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存在,这种净化是必要的条件;对太阳系最好也作如此理解。意图的投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于充分的理解确实有害。但研究人时,情况完全不同。人确实有意图和目标可以通过内省直接认识,也可以从行为方面加以研究,正如在似人动物中看到的一样。虽然这一简单的事实已从传统自然科学的模式中排除出去,却又自动地使传统科学的方法不那么适用于研究大多数的人类行为。
  •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不仅是近代历史上的大人物,而且还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被评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本书详细阐释了曾国藩在识人、用人、做人、做事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和谋略,揭示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独特之处,为读者提供了一把打开曾国藩智谋宝库的钥匙。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挖掘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学习他做事不纠结的处事艺术,借鉴他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道。本书是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最佳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将他的处世智慧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展示出曾国藩做事不纠结的气度,不仅能够满足某些现代人做大事、成大业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一般读者修身养性、增强处世能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