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700000001

第1章

陈家院子的狗又叫起来。山村里,狗随时会叫,一点儿也不稀奇的,但叫得这么凶暴,这么不近情理,就有些异样了。不过话说回来,在这深更半夜,别的人都在睡梦中,即或被狗吵醒,也像被风声雨声吵醒,并不以为意。只有陈大强听得那么入心入骨。他想出门察看究竟,可等他拖着一条残腿,摸过黑沉沉的院坝,该发生的事已经发生,或者那可恶的强盗听到动静就一溜烟跑掉,他啥也逮不着。

强盗是沟那边的,陈大强早就看出来了。

他半夜里出动,不是偷东西,是偷人——偷陈大强的幺儿媳妇!

陈大强有两个儿子,老大陈路,老幺陈文。陈路四年前就去了广东,两口子一同去的,走之前把钥匙交给了兄弟,叫陈文过那么十天半月,去他家生把火,熏熏蚊虫。兄弟俩都住在陈家院子,陈路在院北,陈文在院南,相距不过七八丈远。后来陈文也出了门,他单飞去了浙江,他本来也想把老婆汪小慧带在身边,但儿子刚满七岁,父亲又一直跟他住,汪小慧只得留下来。过后不久,汪小慧干脆在自家屋里做饭,去哥哥屋里煮猪食,晚上也独自歇在那院北的虚楼上;反正儿子丁丁从小就跟爷爷睡,分明睡得出气打鼾的也抱不开。虚楼上清静得很,别说人,鬼也不会去打搅。

陈家院子的人本来就少,以前有五户,而今大半都空了。其中一户举家去了新疆,另一个孤老太婆,腿脚都很强健的,可八十岁生日那天,她却莫名其妙地赖床不起,绝食了!全村人都给她送来好吃好喝,围在床边劝她,她嘻嘻哈哈地跟人说笑,就是滴水不进,五天后终于断了那口气。也就是说,加陈路在内,已有三家人要么离开了世代祖居的村落,要么归于黄泉。

眼下,只有陈大强和邻居陈阿顺夫妇,汪小慧跟那强盗鼓捣出再大的动静,也没人听见。

昨天下午,陈大强就发现事情不对头。

丁丁刚放学回来,沟那边的张金贵便提着弯刀,去村西的林子里砍柴。他去村西要从陈家院子过。到陈大强的屋檐下,他咳了一声,咳得很干。那时候,陈大强正坐在八仙桌旁收拾散开的鞋带,听到声音,朝外面望,张金贵也正朝他家里望。他还给张金贵笑了一下,他以为,张金贵是用那声咳招呼丁丁呢。丁丁幼时闹病,要拜个手艺人做保爹,而今的乡里,穿的用的,玩的耍的,都去镇上买,哪找什么手艺人?只有杀猪匠还勉强够格了。张金贵就是个杀猪匠。每年进入腊月,他那个沾满猪血的花篮就没落过地,花篮壁上,别着夺命刀、砍刀、剔骨刀;有时他也帮人杀狗,反正杀剥的那一套手续,狗跟猪是差不多的。张金贵无儿无女,因此对干儿很疼惜,有了好吃的给他吃,上山干活,只要干儿在家,也总是把他拴在屁股后面。

陈大强就以为张金贵要带丁丁上山去,朝张金贵笑一下过后,问汪小慧:丁丁呢?

汪小慧在火堂边拿竹筒吹火,听公公问话,把嘴取开,说,没见他的影子,是不是在铺里睡呀?

陈大强把鞋带系上,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进了里屋。

不见丁丁。

待他出来,却也不见了张金贵和汪小慧。

他没多想,只是觉得应该给张金贵一个交代,才到了院坝。

结果他看见,那两人猫进了屋后的竹林。瓦房低矮,目光越过屋脊,正好望见竹林。春天里,新叶替旧叶,竹林绿得发翠,在一片葱绿里,隐着两颗头,贴得很近。看样子,他们像在说话,却听不见声音。有什么话需要藏到那里去说,还说得那样小声?

陈大强有些疑惑,但照样没去多想。

他怎么可能多想呢,要不是夜里听见狗叫的话!

狗是阿顺家养的,但那名叫黑儿的畜生,很不顾家,周年四季,唤它吃饭它才回来,别的时间,不是满山乱窜,就是卧在陈路的虚楼底下,睡大觉,做狗梦。它像是陈路家的狗。它的叫声正是从虚楼底下传来,锐利而狂暴。这证明它遇到了切齿痛恨的人。村里的狗,只对张金贵才恨得这么毒。物伤其类,张金贵杀狗的时候,群狗虽都逃到远山躲起来,但从张金贵身上,它们嗅到了同类的血腥,那些曾经鲜活的、跟自己发生过爱情或争斗的生命,而今只剩一丝枯萎的气息……不管是大狗小狗、公狗母狗,都成了张金贵的仇人,见到他就龇牙咧嘴地狂吠。张金贵也想过很多办法,比如朝它们扔骨头,讨它们的欢心,但狗不理这一套,狗对同类的伤痛和对自身命运的担忧,都超过他的想象。

没有人看见这时候张金贵出动了,但黑儿的叫声指出了他的名字。

前有大约两个月时间,黑儿就隔三差五的这么叫,也把陈大强吵醒过,但那时候的他,跟别人一样,听到狗叫,就像听到风声雨声。——今夜可不同!

他再也睡不着,坐起来,裹上烟抽,丝丝缕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听得窗子发白,除睡在旁边的孙儿咂嘴,啥也没听见。

他知道听不见。张金贵找汪小慧,去来都不可能通过院坝,而是从陈路的虚楼上下。虚楼底下是茅坑和猪圈,一坡石梯直通后门。既然是约好的,汪小慧必定提早把门留着,张金贵门都不用敲。

他连狗叫声也没再听见。想必,张金贵离去之前,汪小慧事先下楼把黑儿赶开了。

清早起来,陈大强首先就看汪小慧的眼睛。

那眼里牵丝结网,窜满红筋。

眼里有红筋,是没睡好,但不能就此认定她夜里偷人。

正是活路淹了脖子的时节,单是犁春水田,就要把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山里人把犁春水田叫打老荒,一个老字,一个荒字,道出了它的难处和苦处,世世代代的,这活都是男人在干,自从青壮男人打工去了,自然就撂给了女人。汪小慧昨天在田里忙了大半天,头上都溅满泥浆,回家来,脸也没洗一把,又扛着锄头去办辣椒地,天黑透了才进屋,做了饭,潦潦草草地扒拉几口,又拿着电筒,去收拾从大堰上接下来的水管,然后是推小磨,给丁丁缝补书包,做完这些,才去了哥哥屋里。

但她还不能立即睡下,为不耽搁第二天的活,得把猪草宰碎,倒进锅里煮熟。

她几乎每天都是这样过的,待躺上床,鸡就第二遍打鸣了。

陈大强见儿媳像男人那样下苦力,就觉得自己以这样的方式活着,简直是罪过。尽管年近八旬,可要不是三年前跌断了左胯骨,他还能使牛犁田——现在却成了废人了!他尽量去做些事,比如喂猪、做饭。他家的猪圈在院东的偏厦里,从大儿子家舀上猪食,走过院坝和巷道,曲曲折折的,有好几十米,他只能单腿搭力,每走几步,就把桶往地上一放,又不能轻轻缓缓地放,而是砰地一声筑下去。于是,在那几十米的路上,就响起滋滋——砰!滋滋——砰!篾条箍的木桶经不住折腾,终于卸了底,卸得哗啦一声。做饭时,把吊罐从竹架上取下来,挂上火堂的搭钩,他依然不能一口气完成,依然要“砰”来“砰”去的好几回,这声音像西瓜刀,把那个服役多年的铁罐剖成了八瓣。

不是叫你歇着的吗?汪小慧说,你偏要多事!

说着说着,汪小慧就哭起来了。

哭得肩膀一抽一抽的,像肚子里埋着抖搂不尽的委屈。

陈大强也很委屈:我还不是为减轻你的负担……他这样想,却没说出来。自从儿子走了,虽然日子在一天天地往下过,可他越来越捉摸不透儿媳的心思,更理解不了儿媳何以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委屈成这样。他觉得犯不着。就算他好心办了错事,也没错得那样不堪,值得你肩膀一抽一抽地哭。

从那以后,陈大强再不敢喂猪,更不敢做饭。

猪食桶坏了再箍上就是,铁罐却是要花钱买的。

还能干啥呢?他总得干点儿啥!

扫地吧,扫地总可以。他一手压在断腿的膝盖处,一手扶扫把,把屋子的旮旮旯旯都扫过一遍,歇一阵,又扫。一天下来,他要扫十数遍。

只是饿得慌。不能做饭,就意味着,什么时间能填肚子,不由他说了算。而汪小慧作为一个女人,却侍弄了三口人的田地,平日里也顾活不顾人,何况农忙季节。常常是,她清早起来,给儿子端出一碗冷饭,让他吃了上学,儿子刚把碗端上手,她已风风火火下地去了。这一去就要晌午才回来,有时甚至过了中午,个别时候要到下午两三点才回来。陈大强饿得舌根冒酸,胃壁发痛,然而,人家在坡地上盘土巴,喘粗气,都没吵饿,你一个吃闲饭的,怎么好意思把一个饿字说出口。

想到吃闲饭,陈大强的两只手搓来搓去,像要把冰浸浸的掌心搓热。他这一生,哪时哪刻吃过闲饭!刚满十岁就离开父母,去镇上的酒店当伙计,夜里,瞌睡把眼皮吊得跟橡皮筋似的,只要有客人,就得侍候;好在老板待人不错,教他习些字,记些赊账,可这也无形中加重了负担。土改那年,他回家分了田地,他在田地上没日没夜地抠力气,想的是挣一个家,正说家有了,儿女也有了,妻子却生场怪病,死了!妻子死的时候才四十出头,老大陈路不满十五岁,两个女儿,一个九岁,一个七岁,小儿子陈文只有一岁半。陈大强手里握着的是一包针,要把这包针变成人,他只有不把自己当人。那时候,他流出的汗水也是沸腾的。后来,儿女都大了,各走各的路了,他也并没轻松。难怪跌断腿后,邻居两口子安慰他,说大强爹,老天爷怜悯你这辈子过得太苦,要让你老来享享清闲呢。

清闲倒清闲了,却成了废人,成了吃闲饭的人。

分明那么饿,他却绝不在儿媳端碗之前端碗,端上碗,也吃得慢慢吞吞,像吃快了,就对不住辛苦操劳的儿媳;分明还想再吃,却丢了筷子。他丢筷子的时候,汪小慧没问过一声:爸,你不吃了?

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她是太劳乏了,顾不到这些了,陈大强想。陈大强还想,她不让我干活,是怕逗外人谈论,说公公的腿都成了那样,你还忍心给他添累。这样的话传出去,她就成了不孝的儿媳。现在的媳妇越来越难做,跟丈夫一同外出还好,要是留守在家,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庄稼,自个儿简直没处容身。

有了这些想头,陈大强就一点也不跟儿媳计较。

然而,要是她在夜里不好生睡觉,而是黑灯瞎火地偷人呢?

清早起来眼带红筋,不能证明她偷了人,更不能证明她没偷人。

一男一女,只要对方没点头,谁也偷不走谁。这道理陈大强懂。正因为懂,他才觉得,不管是汪小慧偷张金贵,还是反过来,汪小慧都是一个亏。张金贵比她年长十七岁,今年就满四十九了,头发都花白了,发根又粗又硬,像寸长的银钉,把一颗圆葫芦钉得密不透风。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这是陈大强的大孙子,也就是陈路的儿子陈江华说的。那不成材的东西,今年春节带回一个说普通话的女友,比他高出大半个头,村里人笑话他,他摸了摸自己引以为傲的连鬓胡,嬉皮笑脸地说了那句话。就算那句话说得对,汪小慧也该听听张家的家声,看看张金贵的成色。

张家历来被人嫌弃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怪张金贵的母亲王氏,二怪多年罩在屋顶上的穷气。

不过,穷也是因为王氏。那些年谁不穷?别的人家,富有富安排,穷有穷安排,王氏是穷日子富安排。她小时候在地主家当使女,虽是下人,却也能在残汤剩水里粘到油荤,后来地主被打倒,王氏跟东家一起,深切感受着命运的落差,东家可能早就认了命的,而她却抱住一个死理不丢:粮食不仅用来活命,还可用来饱口福。大集体那阵,谷物分到手,她立即指挥儿女,又是推又是碾,煮煎蒸炒,花样使尽,成日里吃得嘴皮放光,结果不到春节,仓就见底了,一只老鼠也养不活。她又支使丈夫,挎着个尖底圆口的背篼,不分天晴落雨地满山里转,看能不能去哪家借到一斤半两。那些年头,那个驼背男人垂头撅股四处借粮的情景,跟山里的花开花落一样,谁见了也不会在意,更不会诧异。

张金贵的五个姐姐,陆陆续续都嫁了人,可他跟弟弟却找不到婆娘。村里一同长大的伙计,娃娃把母亲的乳房吸空了,奶头掬黑了,兄弟俩的婆娘还不知在谁家养着。后来,弟弟春生结了个过婚嫂,那女人带着跟前夫生的三岁女儿,嫁给了张家老二,老二的娃娃又把母亲重新发胀的乳房吸空了,张金贵依然是光棍一条。他想女人。他跟兄弟隔着壁儿睡,兄弟两口子夜里干的好事,他看不见,听得见。弟媳妇怎么那么会叫哇,虽是压抑着的,起承转合却一样不少,有时憋得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眼看就要出人命的样子,可次日清早起来,她却是生机勃勃,且比往天更加水灵了。

同类推荐
  • 1Q84 BOOK 2:7月-9月

    1Q84 BOOK 2:7月-9月

    村上春树创作30年宏篇巨制,一部绝爱之书、时代之书、命运之书!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已置身于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尽快了解并顺应1Q84的规则。“《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
  • “举人街”奇事

    “举人街”奇事

    辽西九河下梢的广宁卫,傍倚关东名山医巫闾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自唐代初年建城立邑以来,历经千年,不知出了多少举人进士,名人奇才。在广宁卫,最著名的要数林默涵居住的那条“举人街”了。为什么要把一条寻常的街巷叫“举人街”呢?原来,自打科举时代起,这条街上出过两百多位举人。
  • 秀丽江山3(玄武卷)

    秀丽江山3(玄武卷)

    为立阴丽华为后,刘秀使计斩杀了真定王刘扬。郭圣通设套,让丫鬟胭脂怀上了刘秀的孩子。一怒之下,丽华离宫。刘秀无奈,只得封郭圣通为后……四方未平,刘秀却亲征,将丽华接回……阴丽华为刘秀诞下一儿两女,却因多次随军亲征,渐渐引来朝中非议。建武九年,阴丽华遇刺受重伤,阴母和阴丽华的弟弟也不幸遇害。就在阴丽华万分悲痛之时,刘秀公然下诏,向天下人说出当今后位乃是丽华所让……
  • 落花镇

    落花镇

    那时,落花镇叫梅溪口,静静地卡在落花河的腰上,就那么一湾碧透的水,一条倚江而筑的街,却上连着桂北下接着湘南,于是,那条名叫梅溪街的街面上行走着的男男女女不是浓浓的湘音就是淡淡的粤韵,日子久了,那湘音与粤韵就融杂起来分不出什么是真正的湘音什么是真正的粤韵了。他们倒也无所谓,倚着梅溪街的铺面做着生意,从北边来的那生意大都是些日杂百货,顶有特色的就是那武冈豆腐宝庆乳鸭衡阳卤鸡了,从南边来的那生意就讲究得许多,他们经营的是江南绸缎粤西盐巴,最不济的也是桂林的药草,日子过得远比北边来的人滋润。
  • 沽上遗调(中篇小说)

    沽上遗调(中篇小说)

    丰臣初来天津时感到有些意外,没料到在中国北方竟还有一个如此繁华的所在。一路上,已听船家说了很多关于天津的事情。船家是一个爱饶舌的中年汉子,又喜欢谝见识。他建议丰臣不要进城,更不用去南市“三不管儿”,男人如果真想花钱快活只要去逛城西的西花街,说是那里虽不比“三不管儿”的名气大,却也有另一番热闹。不过,船家又特意提醒丰臣,来这里逍遥也不要忘乎所以,天津可不是等闲地界儿,藏龙卧虎水深得很,所以说话办事连后脑勺儿都要长眼,稍不留神哪只脚踩空了就得吃亏,等再转过向来,就一切都为时晚矣。
热门推荐
  • The Financier

    The Financ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六妙法门

    六妙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富足人生的八大支柱

    富足人生的八大支柱

    本书列选“别为金钱焦虑丛书”。作者认为,富足是一种心态,富足建立在道德之上。寻求和发现美德的过程,就是获得财富、找到真理,让自己的人生不同凡响,让自己更加坚强勇敢、自由快乐的过程。本书向读者讲述了搭建富足人生圣殿的八大支柱,有助于读者收获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人生。
  • 医女倾国

    医女倾国

    她是丞相府中不起眼的庶女,生性懦弱,被自己的爹当做一颗棋子送入皇宫当皇后,又因其他妃子的争风吃醋,被她只见一面就倾心的皇上打入冷宫。她是二十一世纪医术高超的医生,仁心仁术,却被失去理智的病人家属开车撞死,灵魂飘入异世,重生在只有美貌的燕国皇朝冷宫皇后身上。看着家徒四壁的冷宫,凌墨嘴角噙着冷笑,心里却在疯狂流泪,要是她知道自己学医的最终下场是在医院门口被人开车撞死,她一定会连医院的门都不踏进半分的,可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到底要怎样才能离开冷宫这个鬼地方!终于离开,她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每天在医馆医治病人,而更多的时候是化身为男子每天乐的逍遥。什么都不知道的她本想就这样平淡的过完一生,却被卷入一个又一个麻烦之中。因为医术高超被召进皇宫?好吧,她可是好不容易才逃出去的,怎么可能回去?却因迟走了一步被皇宫来的人包围,没办法,还是易容吧,女儿身怎么办?不用慌,办成男子就是了。可是要不要这么惊险,要上战场啊。医者父母心,不忍心看着战场上的生命一个一个消失,她上战场救伤兵,却悲催的被敌军俘获。什么?敌军的太子竟然看上了她,要她做太子妃,有没有搞错,她可是个‘男’的。另一边,冷血皇上在她被抓走后,每日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以前她都是睡在龙塌之下,没有她每日的嬉笑,他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偶遇巫族皇子,被预言成可兴亡天下的圣女,从此展开了六国之间的争斗,连巫族皇子也要来插一脚。拜托,这天下管她什么事,她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子民。翻了翻白眼,她气定神闲的走入一个又一个皇宫。那些妒妇还想陷害她,微微一笑,皇帝皇子大手一挥,陷害她的女人统统遭受酷刑,被逐出皇宫。在追逐与被追逐之间,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有趣事情呢?她始终在逃,他们也跟着追。最终,还是他俘获了她的心,让她成为世上最尊贵的女子,一起看江山的秀丽。
  • 时光不负:余生请多关照

    时光不负:余生请多关照

    初次相遇,他以为她是碰瓷的,忍不住出言嘲讽,拿钱压人。第二次相遇,她推了他一把,害他差点摔个狗吃屎,气得他发誓要弄死她。第三次相遇,她正陷入无助之中,他出手帮了她一把。于温心缇来说,陆景渊是她的克星,却又是一生不可或缺的爱人
  • 豪门强宠

    豪门强宠

    那一年,父亲下马入狱,家庭破碎难堪的时候,他将离婚协议书甩给了她。她含笑接过早已预料到的协议书,对他说,“谢谢你这么多年的利用,终于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卑鄙小人!”一场事故,毁掉了他的心上人,也烧毁了所有的怨恨,她含泪迈进狱门。从此,一条陌路,两个陌生人。林暮沉,你爱我吗?如果你爱我,为何却毫不犹豫的折断我所有的翅膀?如果你不爱我,为何又艰难的为我筑起一道保护的城墙?其实,她从不知道,他用那样一种高傲的方式,爱她爱到,低入尘埃……
  • 武逆狂徒

    武逆狂徒

    平庸无奇不是错,自甘平庸错上错。虽偶得机缘恩泽,却承武道天途,逆改乾坤。注定形单影只,孤寂孑身,披荆斩棘,逆流而上。也被整个修真界视为第一大恶人,修真界败类的他又该如何在夹缝之中求得一念执拗?斗战神尊那只死猴子是他拜把子兄弟,跟月宫仙子前世有渊,今生有缘。开外挂,天人合一,游离天道,践踏诸天。终有一天,终有那么一天,我会死的,你们别操心。
  • 重生八零家有悍妻

    重生八零家有悍妻

    年代文加宠文加男主深情 完结文《八零弃妇有空间》新书《穿成八零大佬掌中宝》 “您年轻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长相妖孽的男主,悠然的抽了口烟。眼底闪过一丝暗芒,邪魅道“娶她为妻子。”“那后来呢?”男主似笑非笑的看着双眼亮晶晶的小跟班,潇洒的弹飞手里的烟蒂,得意挑眉:“后来,她成了我孩子妈。”桀骜不驯,嚣张跋扈的男主,遇到来自末世的女主后,收起了他的脾气,变成百依百顺的好男人。若问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是什么?那就是把她变成自己孩子妈~”全文架空,平行空间。等更新着急的,可以去看看作者的老书《穿越八零年代》已经养肥,作者坑品保证,开文就不断更。完结文《重生八零辣妻有点甜》
  • 社交细节全书

    社交细节全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作为人们相互间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显得更加重要。的确,从工作角度讲,现代社会分工愈来越精细,几乎没有人可以脱离他人而独立完成一件事;从生活角度讲,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世外桃源”,通讯的高度发达,信息的快速增长,让任何个体都成为了整个社会链条中的一环,想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变得越加困难。既然一个人要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关联,那么社交就变得异乎寻常地重要。正如励志大师卡耐基说:“一个成功的因素,归纳起来15%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85%得益于良好的社交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