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44700000023

第23章 徐直的一问

“前辈”

“徐小子来啦,来看看老头子雕的人偶像不像?”徐直看到老人手里拿着的雕像,正是自己,无论是衣服还是面貌,全都一模一样,甚至手里的剑也和徐直的剑一样。徐直早就猜到这守在灵植园的老人并非寻常,故而才想来这里请教,但却不曾想到老人竟如此深不可测,像是早预料到自己会来一般。而且,自己的剑也从未在外人面前显露过,自己外出历练之时,见过的也都死了,宗内更是不曾用过,老人却知道自己剑的样子,甚至连剑身上的气势也雕刻了出来。

“晚辈有些事情想请教前辈,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你本不该来问我,自去问你的师长才是,他们不愿说,一方面是有他们自己的苦衷,另一方面也是你自己修为不够的原因,知道了,徒增烦恼而已。”

“我那最小的弟子也来了,你与他年纪一般,就一起去练练剑吧,想来你们也定能成为好友的。”老人继续雕刻手中的雕像,似对其还不满意,想要雕琢得更像。

见徐直还想说,老者一转身就消失在了徐直身前,只余下一句话回荡在耳边,“等你修为到了,若你仍然坚持,我就告诉你。”

没过多久,两个人从远处走了过来,向徐直打招呼。徐直看向他们,不知道哪一个才是老者的弟子,就见一人自我介绍到:“在下吴森,你就是师尊所说的徐直师兄吧,旁边这位是我的好友,陈辰师兄。”徐直抱拳见礼,随即一番畅聊之后才知道,吴森和陈辰来自于衍天宗除去八大极峰之外的两脉,道因与道果。因为师门隐秘,徐直不多问,二人也不多言,只是一同练剑。

徐直喜欢剑,也只用剑,师傅周正林说过,他和大师伯很像,便如当年师祖对大师伯的评价,执于剑而极于剑。

吴森与陈辰则不同,他们也用剑,但并不只用剑,剑是兵器,其他的法宝也是兵器,手中的兵器是剑还是刀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无所谓,只有遵循本心便可。

这之间熟优熟劣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任意评价的,能证明的唯有时间。

徐直没有朋友,水焱峰上能说话的也只有师傅和师姐,师傅总是很严肃,不会和他说多少话,师姐周雪琳则总是睡着,清醒的时间很少。

他们大概是他第一个朋友吧,陈辰个性温和,总是很随和,吴森个性鲜明,他喜欢喝酒,据他所言是因为他师傅爱酒的缘故,耳濡目染之下也就喜欢上了。徐直没有喝过酒,他小时是孤儿喝不起酒,后来拜入师门,周正林不喝酒,所以他也不喝。陈辰则不同,他可以喝酒,但不喜欢,对他而言酒太过于暴烈,他更喜欢喝茶。他每到一处就会在居住过的地方种下一棵茶树,也许并不会待多久,但他很是喜欢这种有茶树的居所,无论是在树下品茶还是与友人下棋,都是他所喜爱的。

他们三人也许修行天赋不同,但悟性却都是绝顶,陈辰最是年长,修为也最高,若是他愿意,甚至可以成为任何支脉的峰主。但他不喜欢争斗,也不喜欢刻意地炫耀自己的实力,所以一直以来只是如一个平常弟子一样,也不管宗门内的事。

吴森擅长炼丹和炼器,这个传承于他师傅的技艺,他是他师傅最小的弟子,有很多师侄,最喜欢炼些小的东西给他的晚辈,威力也许不会很大,但都很实用,他很享受于一些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晚辈崇拜的目光。徐直专修于剑,修行境界也许不及他人,但实力却很强,他不愿入离峰主峰,也不愿另拜他人为师,纵然那样他的修炼会快很多。他修剑也修心,极情于剑,也极情于人,他不是那种随便遇到什么人就引以为知己的人,也不是那种不屑于和任何人做朋友的人。对于他而言成为朋友所需要的仅仅只是理解就够了,因为理解才懂得,因为懂得才相信。不会因为时间,地点,任何的距离而改变,对他来说,所谓的朋友,就应该如此,也唯有如此。

……

“师侄怎么突然来师叔这里呢?”黎正明看着徐直的到访,也很是惊讶,徐直在离峰算是很出名的修炼狂人,已经很久没来过坐忘峰了。

“师叔的伤当年是如何造成的呢?”看了自己的师叔良久,徐直嘴里缓缓吐出这样一句话。

“被当初的敌人打伤的,在那次劫难中,我本将要陨落,但被你师傅救了回来,最后幸好师叔回来了,靠他老人家出手,才勉强苟活至今。”黎正明的嘴角有一丝苦涩,眼中复杂难明。“这些你不是听你师傅讲过了吗?师叔的伤师叔自己明白,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也不再奢求其他的了。”

“我明白了,弟子打扰师叔了。”徐直深深地看了黎正明和他身后供奉列代先辈的祠堂一眼,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

“徐直……”黎正明最终还是喊出他的名字,徐直也停下脚步,“我若陨落,你来守着坐忘峰上的祠堂如何?”

“我只会练剑,不会种花。”徐直知道,也明白,当他入道的时候就明白了,明白这一切,当他看到黎正明的那一刹那,当吴森的师傅告诉他那个故事,当他陪周雪琳去忘生谷看花,从那时候起,就明白了。

“你恨我吗?”黎正明脸上多了一分落寞,脸上的皱纹也更加明显,好似更加苍老了。

“不恨。”徐直走下了坐忘峰,这是他最后一次上坐忘峰了,最后一次叫他师叔。

同类推荐
  • 修真大仙成之路

    修真大仙成之路

    一个吊丝步入清华偶遇校花9班争云谁与争锋大地之脉远古重现战天战地无人能敌天道不仁地球修真定当重现
  • 七世情劫

    七世情劫

    轩辕情殇,一个被情所伤的男人,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让他拥有许多回忆的地方。在到前女友想去的五川时,误进了深山。被困之下见识到了传说中的修真者大战。修真者明心自爆元婴,魂魄进入了轩辕情殇的身体,轩辕情殇的命运从此改变,在都市中修真的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
  • 仙若空岚

    仙若空岚

    第一次见面,这人黑着脸一把推开他,“小和尚,别在这里碍事!”后来,他发现自己其实是她?不过这没什么要紧,跟着他脚步,她慢慢成长。可他却突然面若寒霜,冷冷地吐出扎人心的话,“滚,永远不要出现在我面前,不然我不保证不会杀了你!”就在她放下一切时,这人又突然冒出来,“大师,别来无恙!”
  • 神庙门徒

    神庙门徒

    在很久以前,古老的星道上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许多和尚在终日诵佛念经,他们功德无量,斩妖除魔,受万民敬仰。庙也被尊称神庙。漫长岁月后,那座山破碎了,神庙也消失无踪。从此,人世间不见佛踪,妖魔横行……。释小山,这个喝水都能长肉的肥胖少年,可能是神庙唯一的门徒了,愿诸天神佛庇佑他吧……。
  • 易天卦

    易天卦

    女警唐霜被上司陷害,身陷囹圄,在宣判执行死刑之际,却灵魂出窍穿越时空,在平行世界,不同的生活,人物却离奇一致,唐霜却在另一个世界也再度面临生死挑战,唐霜靠着不断的努力,打怪升级,踏入上层圈,开启人生开挂模式。
热门推荐
  • 疡科心得集

    疡科心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亲的战争

    父亲的战争

    《父亲的战争》的构思初衷,则试图通过一群生动的人物,重塑在共和国诞生之初那场伟大的剿匪运动中的一代无名英雄,是他们在一次次的短兵相接和血肉相搏中,真正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匪的历史。同样。《父亲的战争》也将通过对不同匪类的刻画,重新诠释旧中国形成而遗留的各种人生悲剧。
  • 杠上腹黑王爷

    杠上腹黑王爷

    京城传言,景王王妃有三好:毒舌、野蛮、不讲理!“什么?这哪里来的传言,像我这么温柔善良体贴的人这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才是我的三好,你说是不是呀,王爷?”她笑靥如花,询问着身旁面色清冷的他。只见他嘴角一抽,随后轻轻一笑,妖冶的不可方物,“其实,本王觉得,王妃还有一好。”“什么?”她好奇一问,只听他回道,“气死人的本事不小。”
  • 皇宫宝贝之刁蛮公主

    皇宫宝贝之刁蛮公主

    固伦和孝公主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十女,母惇妃汪氏。因是乾隆帝的老来女,公主从一出生就被破格封为了固伦和孝公主。乾隆还曾说“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为储也”,可见乾隆帝对公主的喜爱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公主。
  • 惊天逆修

    惊天逆修

    一个整日在大陆上最大禁区魂兽森林边缘磨砺己身的林姓少年,为了想要成为一名像爷爷一样的猎魂手,融合了变异的荆棘异兽,万道寒光闪现,刺破长空,可杀万物。可上九天之上斋月,可下九幽之地镇魔,神秘而强大的玄术。
  • 总裁有令,娇妻别闹了

    总裁有令,娇妻别闹了

    她原是大正王朝冷宫弃妃,阴错阳差没死成反而带着腹中不过两月的胎儿穿越到现代大天朝,凭借着自己前一世的杀手身份,一时之间在现代混的风生水起,痛打假惺惺的闺蜜,抛弃商业之星未婚夫,惩罚万恶的后妈……“叔叔,快帮我收了这只傲娇的妈咪。”萌宝亲自出手,美男手到擒来,就在要新婚燕尔之时,惊天的阴谋却是浮出水面。
  • 空间之丑颜药女

    空间之丑颜药女

    穿越到一个天生貌丑的小姑娘身上,天赋空间开启,种田制药,济世救人,升级空间,改变容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灭绝江湖

    灭绝江湖

    少年南宫或,自幼出生武林世家,以上古后羿射日后所留神箭所制的一把“后羿剑”,称雄江湖,被称为“后羿剑客”,因助刀尊之女探明其父生死之因,却在途中被神秘的无面人暗袭身受重伤,被一代奇人天剑所救,不但习得被武林人士称为剑术之巅的天剑绝学,还明白江湖上的种种仇杀及阴谋,是因一本无上剑道秘笈“灭绝剑谱”所引起,复出江湖力屠青城掌门,夺回灭绝剑谱之“异式”。与此同时,因其剑谱面世,武林正邪各派纷纷骚动,而南宫世家也却因此引起家族惊变,巧幸少侠得到能吸功力的后羿神剑之助,使得内劲大增,又以自己的天生智慧终发现江湖上的种种祸端奇源便是已归隐武林的“沧浪八卫”之首所为……
  • 时光冉冉我们依旧

    时光冉冉我们依旧

    毕业以后,黎梦以为他已经不重要了,但在一次梦醒后,才懂得原来他就是她的神明啊!可是她好像再也得不到他了……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他早已布好的局……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