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1100000003

第3章 仓央嘉措诞生

五世达赖圆寂之后的第二年——清康熙二十二年、藏历第十一甲子[1]的水猪年的闰二月的前一个二月,闰一日的前一个一日(公元1683年3月28日),在邬坚林寺旁边的那间小屋里,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有了一个十分可爱的男孩儿。阿爸给他起了个乳名叫阿旺诺布。他就是后来的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在某些古典小说和传记中,当写到一个伟大人物诞生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模式,不是天上或地下出现了什么祥瑞的征兆,就是父母(多半是母亲)做了个奇异的梦。尽管在仓央嘉措的传记中,也有说他在出生的时候“瑞兆多次出现,奇妙无比”,还有的人写他刚出生落地,“大地震撼三次,突然雷声隆隆降下花雨,枝绽花蕾,树生叶芽,七轮朝阳同时升起,彩虹罩屋”等,但实际上这一天的天空不仅没有升起来七个太阳,而且连一个也没有。北风不断地送来浓云,天是阴沉的。尽管还有人在他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了“日增”二字,表明是一位持明僧,密宗师,并说是日增·白玛岭巴的曾孙,但他毕竟只是个普通的农民。总之,这一天,在西藏的被称为“门”的地区(西藏人传统习惯把南部和西部称为“门”),一个普通的人家,出生了一个普通的孩子。

最先跑来祝贺的是屠宰人那森。因为他长了一头茂密乌黑的头发,所以取了这个名字。他和扎西丹增夫妇成了朋友,还是他的小儿子牵的线。那森,就是扎西丹增第一次来到邬坚林时遇到的那个叫刚祖的男孩的父亲。他很敬重扎西丹增夫妇,他们善良、诚实,有学问,又很勤劳;他更感激他们,因为屠宰人、葬尸人、铁匠等从来被看作最下等的人,而扎西丹增夫妇对那森却不曾有过丝毫的鄙视。

扎西丹增听出是那森的声音,急忙出屋迎接。那森手提着一挂牛下水,诚恳地说:“恭喜恭喜!大人和孩子都好吗?”说着将牛下水送上,“让她补养一下身体吧。”

扎西丹增道谢着,往怀中掏摸着。那森上前按住他的胳膊说:“你要是给钱,我就原样提回去!”有什么说的呢?那森的友谊是不容怀疑的,也是不能拒绝的。

“今天的活儿,我已经干完了,如果你不忙,咱们就坐在院子里聊一会儿。”那森说着就在一棵当柴烧的树根上坐了下来。

“不忙,不忙。”扎西丹增连连表示说。他很愿听这位善良而爽快的人谈话,何况今天添了儿子,情绪又特别好。

“说起来,我们家从达木草原迁到此地,到刚祖已经是第四代了。我自小在这里长大,跟阿爸学会了宰牛杀羊,远近几个马站的住户,谁家没吃过我刀下的肉?别看我平常话多,可有些话我对谁也没有讲过。人们看不起我,老爷骂我下贱。屠宰人嘛,下等人中的下等……”那森有些愤愤不平了,他接着说,“我的祖先也曾经是高贵的!唉,俗话说:没有穗的麦子秆儿长,没有知识的人自视高。我不愿讲这个,因为我是个没有知识的人,别人会说我自高。”

“不是自高,是自尊。”扎西丹增纠正说。

“是大哥那森吗?”屋里传出次旺拉姆的探问。

“是我。一是来给你道喜,二是来讲讲我的秘密。”那森却隐藏了另一个秘密——刚才又被甲亚巴老爷左一个“下贱”、右一声“奴才”地大骂了一阵,原因是他的小刚祖竟然敢同小少爷一同玩牛角。他不愿向正沉浸在欢乐中的朋友诉说这种不愉快的事,他要说点值得自豪的、惊人的、有趣的故事。

“讲吧,我也听着哩。”屋里传出次旺拉姆的声音。

“那我就更高兴了。我放大点儿声说,不会吵着小侄子吧?”那森认真地说着,脸偏向屋内。

“他呀,懂得什么是吵?他只会哭,只会吵我们。”次旺拉姆的语调中含着幸福的惬意。

“那我说了。”那森果然把声音提高了一倍,“八百多年以前,我的祖先是一位信仰佛教的名人,可惜名字没传下来,只好叫他‘祖先’吧。祖先真了不起!那时候,信奉苯教的大臣们把朗达玛扶上了国王的宝座……”

“吐蕃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扎西丹增随着说。

“对对。”那森接着讲,“他下令废除佛教,把大昭寺、小昭寺、桑鸢寺……全都封闭了。还把喇嘛喝酒的画挂在大昭寺外面的墙上叫人们看,叫人们说佛教徒的坏话。国王还宣布说:一切的佛教徒,要么改信苯教,要么就在结婚、当兵、当猎人三条当中选择一条。胆敢拒绝的就判处死刑。有些人还真是一心信佛,朗达玛也真的把他们杀了。眼看西藏的佛教叫他灭得差不多了,不少人都改信了苯教。有什么办法呢?白氆氇已经染上了颜色,你再说喜欢白的有什么用?就在这紧要关头,有个人来到了拉萨。他骑着一匹用木炭刷黑了的白马,戴一顶黑帽子,穿的是白里子的黑袍子,从外表看,连人带马全是乌黑的。他把马拴在拉萨河边,袖子里藏上弓箭,大摇大摆地进了城。走到大昭寺门口,正碰上朗达玛国王和大臣们在观看唐蕃会盟碑,他装作拜叩国王的样子,一溜躬身挤到国王的跟前,在跪着磕头的时候从袖子里摸出弓箭来。嘿,谁也没有发现他这个动作!接着他站起身来,对准国王的心窝‘嘣’的一箭!国王应声倒地,手脚不停地挣扎着。周围的人乱成了一窝蜂,还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人乘机跑到河边,骑马泅水,上了南岸。你再看他,帽子一扔,袍子一翻,马身上的木炭叫河水一冲,连人带马都是雪白的了。”那森故意停顿下来,想听听反应,看他讲得怎么样。

扎西丹增只是微微地笑着。

“后来呢?他跑掉了吗?”屋内响起了次旺拉姆焦灼的声音。

“你听啊。”那森接着讲,“国王的大队兵马到处抓捕凶手,山岭上,村子里,都搜遍了,就是没有找见那个穿黑袍骑黑马的人。他们又搜寺院,搜到叶巴寺的时候,有人报告说有个喇嘛藏在山洞里。国王的兵马围住了洞口,看来看去,没有脚印,也没有什么人活动的痕迹。刚准备撤走,有个小头目说:‘慢着,让我进去看看!’他左手举着火把,右手提着钢刀,一直走到山洞的最里头,果然,有个喇嘛在闭目静坐,专心修行。搜查者靠近他的身边,他理也不理,一动不动。这个小头目也是有心术的,他把手捂在喇嘛的胸口上,只觉得那心脏怦怦怦跳得又重又快。他断定刺杀国王的凶手就是这位假装修行的僧人!他二话没说,回身出洞,朝众人大喊了一声……”

“那森,你快讲啊!”屋里,次旺拉姆命令似的喊开了。

“小头目朝众人大喊一声:‘洞里连一只猫头鹰都没有,撤!’后来,这位刺杀了灭佛的国王的喇嘛就云游四方去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那森神秘地问。

“我知道,他叫拉隆·白季多吉。”扎西丹增回答。

“啊呀呀!你可真是个有学问的人!我的阿爸和祖父,都说不上他的名字。”接着,那森自豪地说,“他就是我的祖先哪!后来,他怎么到了达木草原,怎么又结了婚,就说不清了。”那森有些沮丧地垂下了头,近于自语地道,“信仰是会改变的……信教不信教,信这个教还是信那个教,都是达官贵人们定出来的,老百姓不过是一盘石磨,谁来推都得转啊……”

“哇……哇……”刚出生的孩子阿旺诺布醒来了,哭声是那样响亮。

不久,阿旺诺布就害了病,脸面有点浮肿,眼睛难以睁开。他的阿爸阿妈请人打卦问卜,算卦人松塔尔和吉提两人的占卜内容是一致的,都说是孩子中了邪,但是不要紧,有高贵的护法神在护卫。他们建议应当给孩子命名叫阿旺嘉措。还要用净水,特别要用十五的月亮落山以前、飞禽走兽尚未饮用的河水洗濯,才不致使孩子夭折。他的阿爸阿妈果然都照着做了。

阿旺嘉措长到三岁的时候,他的聪明和漂亮已经有了名气。男女老少都喜欢他,可以说是由大家轮流抱着、吻着、逗着、喂着长起来的。阿爸还教他认了不少字,他的记忆力好得惊人。他的贪玩和好动也使父母大伤脑筋。

有一次,阿爸教他一首民歌。阿爸认真地念了一遍,发现他根本心不在焉,似乎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还手舞足蹈地在模仿喇嘛跳神,只管做自己的游戏。

扎西丹增生气了,忍不住训斥他说:“你怎么这样不爱学习?”

阿旺嘉措反问:“阿爸,你说什么?我怎么不爱学习了?”

“我教你念民歌,你听都不听,只顾玩耍!”

“玩着也能学呀。”

“学习要像学习的样子,要静心地听人教,不然就记不住。”

“我不信。”

“不信?刚才我念的是什么?你背一遍。”

“背就背。”阿旺嘉措大声背起来:

山腰云杉如伞,

却被白雪阻拦;

深谷油松挺直,

却被藤蔓死缠。

他背得一字不错,而且念得比阿爸的声调和节奏更富于音乐性,好像词的内容他也完全理解了似的。

扎西丹增又惊又喜。黄昏时分,次旺拉姆赶牛回来,刚进家门,扎西丹增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让她分享这种小家庭所独有的快乐。但他对别的人却从不提起,他一贯讨厌那些专爱向众人夸耀自己孩子的人——虽然现在他终于理解了他们的心情。

也是在这一年,阿旺嘉措的家中忽然来了一位借宿的香客,说是要去印度朝佛,路经此地。扎西丹增夫妇是懂得行路人的孤苦的,出门在外,少不了好心人的帮助。他们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连自己平常舍不得吃的风干牛肉也撕成条条,放在盘子里端了出来。

“听说你们有个又聪明又漂亮的男孩子。”香客像是在寻找表示恭维和感谢的话题,“我一进村就听说了。好心人总是会有好报的。愿你们吉祥如意,富贵平安。”

“多谢多谢。孩子还不算笨,只是过于顽皮。”扎西丹增谦和地说。

“几岁了?”

“三岁。”次旺拉姆回答,“他的生日大,应当说四岁了吧?”

她好像在征询丈夫的同意。

“啊啊。”扎西丹增避开妻子深情的目光,无所谓地答应着,十分庄重地给客人添酥油茶。

饭后。香客又问:“公子哪里去了?可以见一见吗?”

“准是又和刚祖玩乌朵[2]去了。”次旺拉姆望了望将要落山的太阳,“该回家来了。”

“你们忙去吧,我要做一会儿法事。”香客从皮口袋里掏出一个十分精致的黄澄澄的铜铃,在额头上触了一下,轻放在木柜上,手掐着念珠,半闭起眼睛,口中念念有词,神态十分安详。

扎西丹增夫妇刚要退出去,阿旺嘉措跑了进来,小皮袍上沾满了尘土,卷曲的头发上沾着碎草,脸蛋儿红红的,像染了一层夕阳的光泽。他本来就不认生,见香客对自己善意地笑着,胆子更大了,上前抓住那只铜铃,好奇地看了看,叮叮当当地摇开了。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比风吹邬坚林寺殿角上的铁马好听多了。他摇得那样兴奋,他从来没有玩过这样贵重的玩具。他爱不释手了。

阿爸和阿妈几乎同时上前按住他的手,呵斥他,让他把铜铃放回原处,并且向香客道歉。

香客不仅一点儿也不介意,反而满面笑容地连声说:“不要紧,不要紧……真是聪明极了!聪明极了!啊……万分的对不起,这铜铃乃是我家祖传的法器,不然,我一定送给他。我想,将来我们定有重见的机缘,那时候,我一定送一只和这一模一样的铜铃给……尊府。”

扎西丹增夫妇越发不好意思起来。自己的孩子不懂规矩,惹了麻烦,客人反而这样客气,这样宽宏大量。他们连声说:“不不,可不能这样……请你原谅孩子……”

阿旺嘉措意识到自己犯了过错,低下头,转身走了。

这一夜,香客辗转反侧,没有合眼。第二天一清早就向主人告别。使人意外的是,这香客竟然拿出许多银钱,而且带着恳求的意思请主人一定收下。

扎西丹增再三推辞:“就算是我收你的饭钱,再收你的房钱,外加上再收你给孩子买一个最贵的玩具的钱,连你给的零头也用不完!”扎西丹增急了,他不是贪财的人,决不愿占任何人的任何便宜。何况和这位香客无亲无故,素不相识,初次交往,这么大一个数目的银钱,叫人怎么能接受呢?

香客也急了,执意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朋友要交就交到底。你们家并不宽裕,而我的钱是足够用的。”

主人还是断不肯收:“你到印度朝佛,来回路途很长,用钱的日子还多……”次旺拉姆诚心地替香客盘算着,谢绝着。

“实话告诉你们吧,”香客说,“昨天夜里,佛在梦中给了我一个启示,要我这样做。二位该不会让我违抗佛旨吧?”

主人为难了。是的,这个理由比什么都正当,都充足,都不好反驳。双方静默了一会儿,扎西丹增说:“既然是佛的启示,你就把钱留下好了。不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来取。”

“不不,这是给你们的,我决不会再来取它。”

“你再不来了?”阿旺嘉措不知什么时候睡醒了,从垫子上坐起来问。

“来,来,会再来的。”香客说着,走上前去,半坐半跪地偎在垫子上,和蔼无比地回答,“我怎么能不再来呢?还有铜铃的事呢,是不是?说不定我还要带你到拉萨去,看看布达拉宫、大昭寺、一千年前栽种的唐柳……对了,还有可能看到伟大的五世达赖呢!”

“他哪能有这样大的福气?”次旺拉姆笑了笑,“他还能见到佛爷?这我们可是想都没敢想啊……”

香客出了村子,走向通往印度的大道。但他并没有真的去印度朝佛,在走出一段路程之后,又从小路绕了回来。他找了个能隐约望见邬坚林那间小屋的角落,朝着小屋磕了头,飞也似的朝拉萨奔去了。

在拉萨,桑结甲措正等待着他带回的重要消息。这位香客本是桑结甲措派出的密使,是一个较早地进入了五世达赖的随员行列的喇嘛,他的名字叫斯伦多吉。此次离开拉萨布达拉宫南行来到门隅地区,对外宣称是为了藏区的幸福去朝圣,实际上是来秘密寻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他找到的灵童就是这个叫阿旺嘉措的孩子——未来的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这真是,树还没有长起来,砍树的斧头却早已准备好了。

注释

[1]藏族历法系由内地传入,以五行加十二生肖相配(十二年一小循环,六十年一大循环)的纪年法。自公元1027年开始实行,至仓央嘉措诞生的1683年正好是第十一个六十年,故称为第十一甲子。

[2]乌朵:放牧牛羊时用的抛掷土石块的毛绳,中间有块椭圆形的皮子,有人能用它打中百余丈远的目标。

同类推荐
  • 化学家当律师

    化学家当律师

    这是一个特别的生日宴会,围坐在偌大圆桌边的人,除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和他的夫人外,都是原本互不相识的人,有人的家竟然还远在河南省,而没有一个是寿星的亲属。通常的生日宴会,不管是过生日的人还是前来祝贺的人,都是喜形于色,兴高采烈,充满喜庆热烈的气氛。可是这场宴会上,在人们向老人敬酒祝贺的词语中,说的都是千恩万谢的话。而有的人,则由于过于激动而热泪涌流,给宴会带来些许别样的气氛。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热门推荐
  • 快穿女配之boss大人别过来

    快穿女配之boss大人别过来

    安琪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的被那个随时抽风的系统选中了,然后从此就开始过上了拆穿女主真面目的日子,真的是好不痛快。什么?妖孽男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么死心眼外带脑残?走走走,一边去,老娘还要做任务呢!
  • 留给你的过去

    留给你的过去

    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两人,心和心的恰当的吻合,一段文字,上下不连贯,你能懂。困难总是用来分享的,挫折让彼此更了解,快乐总在做着乘法。比起灵魂的碰撞,我们更像在互补心的缺口。
  • 工作六十年

    工作六十年

    1958年6月下旬,我从部队转业来到算是第二故乡的太原市。到市人事局报到,接待我的军转办干部征求我对分配单位的意见。由于我在早两年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认为是缘于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学校工作所致,渴望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当时,全国已掀起大跃进和大炼钢铁运动序幕,各行各业单位都急需增加人员,我提出希望分配到太原钢铁公司当工人。军转办干部让我先休息两星期,在家等待分配。未分配工作前,我住在二哥家。当时二哥在山西省公路局工作,但仍住在原来工作单位华北工程局的职工家属宿舍。是一座解放后新建的三层楼房,是该局科长以上干部的家属宿舍。
  • 隔壁人间

    隔壁人间

    遇见了十年没见的童年女孩,组织一次海上游艇暑假旅行,却租了一条渔船出海。多年前的旧识,带着憎恨骗他上船。上了船,去神秘岛,加速消耗十年青春,利用他进入其他世界,寻找神秘宝藏,只为了拯救挚爱!
  • 温柔骊歌

    温柔骊歌

    [整改,勿看,不连贯]#不一样的书,有甜有虐#前方甜虐穿插。这是她的人生,讲的是她的故事。而她的故事里,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爱情不是这本书的全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主角。
  •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啸山河动

    武啸山河动

    武之一道,进则生,退则死!武者!逆阴阳,求长生,打破枷锁,争一世逍遥!
  •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际成为女继承人

    星际成为女继承人

    邱澜,一个又娇又软的废宅美女,一觉穿成刚觉醒超级天赋的大家族6岁女继承人。周边人告诉她,从今天起,你要好好学习、保家卫国!邱澜:Σ(☉▽☉";)?斐林忆,一个N年前怼全星际但最后输了的直男,N年后重生成为一名身娇体弱的小可怜。周边人告诉他,从今天起,你要贤良淑德、相夫教子。斐林忆:...邱澜:我有钱有势,长得好,实力高,你为什么就是不爱我?斐林忆:滚。
  • 世界杯冷知识

    世界杯冷知识

    Egmont UK(艾阁萌英国)出品,北斗出版集团引进。一部世界杯《世说新语》,段子手+历史学家+足球专家撰写,几百条足球知识,笑点泪点虐心,冷知识热资讯,球迷提升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