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1500000006

第6章 糟民

正在这时,一个阵酒香传来,只见几个酒楼里的伴当抬了大筐,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

闻见这香气,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一群乞丐,呼啦啦地涌了上来。

一个伴当恶狠狠地骂道:“这群饿鬼,一闻到味道就出来了!都先走开,莫弄脏了我们的衣服!”

一边说着,一边把大筐抬到河边,猛地掼到地上。乞丐们一涌而上。

杜中宵看着稀奇,问一边的韩练:“老爹,这是酒楼施粥么?”

韩练摇头:“他们哪有那种心思!筐里的是酒糟,衙门不许酒楼制醋,只好分给穷苦人。你看这些来的人,都是苦人家啊!没得吃食,只好来吃酒糟。这些人有个名目,称作糟民。”

杜中宵点了点头,心中了然。酿酒就有酒糟,酒糟可以制醋。只是一般县里,用酒糟制醋都被官酒库包揽,不许其他酒楼如此做。卖醋的钱有个专门名目,称作醋息钱,是地方官府一项重要收入。此时财政上中央集权厉害,租税一般不许地方动用,地方官用钱,多是这样想办法。

这个年代饲料技术不行,不然酒糟可以做饲料,也是一项收入。酒楼一般嫌麻烦,多是如此分给乞丐,也算是做了善事。

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食不裹腹,世事便是如此。

正在杜中宵感慨的时候,韩练突然揉了揉眼睛,道:“咦,那个怎么像杜秀才?”

杜中宵一怔,忙向人群里看去。只见一个头发花白,身形弓着的身影,正是自己的父亲杜循。他的灵魂来自千年之后,同时保存着这一世的记忆,如何会认错。

这一下杜中宵吃惊不小。不管其他,急忙冲上前去,一把扳住杜循的肩膀:“阿爹,真的是你!”

老人抬起头,揉了揉眼睛,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大郎,我可算把你等到了——”

一边说着,杜循还不忘抓起筐里的酒糟,用自己的衣服兜住。

杜中宵见了,着实有些可怜,眼角不由湿润起来。道:“阿爹,我和妈妈如今住在城里,正是来寻你的。你不要拿这些东西了,我们回去吃饭。”

杜循连连摇头,老泪横流,紧紧抓住杜中宵的手,说不出话来。

韩练赊酒无望,挑着酒桶过来,对杜循道:“秀才,你怎么落到这步田地?我听你家大郎说,他们得了你到县里来的消息,来找了几个月,却无论如何也寻不到人。”

“哎,我是在州城的时候,托人带信给家里,准备起身回县里来。哪里知道,突然间病情就加重了,动不了身,在州里耽搁了几个月。最近这些日子勉强能动,才走回县里来。”

杜循一边说着,一边不忘继续抓酒糟。

杜中宵在一边看着,明白是他这一路上吃了太多的苦,尽量多弄食物几乎成了本能。默默地上前抓住父亲的手,口中道:“阿爹,我们回家,回家有吃的。这些酒糟,就留给别人吃吧。”

听了这话,杜循不由瞪起眼来:“你说的什么话!唉,你年纪幼小,没有经过没饭吃的时候。孩子啊,我说给你听,你饿得急了——那滋味真不好受啊!”

韩练看着杜循的样子也是可怜。想当初过了发解试的时候,杜循也曾风光无限,与几个一起发解的举子在县城里吃了几日的酒。人人都知道他们是新发解的乡贡进士,无不奉承。也正在那个时候,韩练认识了杜循,只是杜循不认识他罢了。

没想到几个月前意气风发地离去,最后却铩羽而归。看着杜循的样子,韩练心中无限感慨。都说读书人体面,不知看了杜循现在的境况,还有多少人愿去读书科举。

真宗皇帝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杜中宵前世就耳熟能详,常被大人用来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在他的印象里,古代的读书人都是上等人,风花雪月的日子。现在却是知道,书好读,但要把读的书变现却不容易。穷人家的孩子,书买不起,又上哪里读去?这个年代,州县并没有普遍立学,能够请得起私塾先生的无不是富裕人家。要想读书,要么是家境宽裕,要么便如杜家这样,耕读传家,有祖辈传下来的书本和知识。就是把书读好了,变现就要参加科举。眼前的父亲便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开开心心意气风发地过了发解试,以为以后就是人上人了,却不想到了京城省试就被打回原形。不但没得到功名,还把多少年积攒的家底耗得干干净净,欠下外债。

杜中宵听说过一个故事,某州有个书生过了解试,却没有进京赶考的盘缠。所有的亲戚朋友一圈借过去,借遍满县,只借到了一贯钱。那书生羞怒交加,把一贯钱挂在城门,发下誓言,如果自己此次进京金榜题名,此生再不入此县。没成想他真就中了,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户籍迁走。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说的是人情冷暖,不要怠慢了读书人。现在看着他们落魄,一旦中了进士便一飞冲天,前途不可限量。看了父亲现在的样子,杜中宵又是另一番想法。或许,是因为县里看多了这种失败者,不再去相信那虚无缥缈的科场高中呢。

每次殿试中进士的有四五百人,诸科的人数还要多一些。看起来数目不少,但与近万进京赶考的举子比起来,终究是少数。每到大比之年,大多数的举子还是名落孙山,灰溜溜地回到家乡。家中有田有地有产业的富裕人家还好说,乡贡进士是个体面身份,去京城赶考一遭并不吃亏。而对于像杜循这种乡间小农,一次科举便把家底荡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元气。

太阳从天边探出个头来,把天边抹上了一层嫣红。

杜中宵强忍着心中的酸楚,扶住杜循,道:“阿爹,妈妈在家等着,我们回家里去。”

“哦,回家,回家!”杜循一边说着,一边又忍不住抓了几把酒糟。他这一路上实在吃了太多的苦,见到能吃的东西,多抓一把几乎成了本能。

搀住父亲,杜中宵对韩练道:“韩阿爹,看来‘其香居’决计不赊酒与你,不如先返家去,再想另的办法。放心,天无绝人之路,一定会想到其他办法的。”

韩练愁眉苦脸地道:“也只好如此。罢了,我去其他酒楼看看吧。”

几家大酒楼在县城里划得有地盘,哪个地方的脚户属于哪家酒楼,丝毫错乱不得。去其他酒楼看看韩练也只是说说而已,十之八九人家是不赊的。

转过几个街角,杜中宵扶着父亲回到城墙边自己租的房子哪里。

这是两间低矮的土房,有些破旧了。之所以住在这里,主要是贪便宜,一天只有六文钱的房租,负担不重。再者房前有块空地,可以放些杂物之类,比较方便。

母亲正在房里替人缝补衣物,听见外面杜中宵喊了一声“妈妈”,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出来看。一看见儿子扶着的人,不由吓了一跳。使劲揉了揉眼睛,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回——回来了?!”

杜循怔怔地看着妻子,好长时间,才长叹了一口气:“是啊,我回家了——”

杜中宵扶着父亲在房外的一个木凳上坐下,道:“爹爹妈妈稍坐,我去买些吃食来。”

说完,转身离开。他的身体里毕竟还有一个千年之后的灵魂,看不得这种久别重逢的场面。

离开了自家的小屋,秋风迎面吹来,杜中宵猛吸一口气,迎风抬起头来。此时他忍不住就想长啸一声,苦熬了这么多日子,终于要到头了。在城里这样东奔西走,终日劳碌的日子实在难挨,现在父亲终于回家了,一家人团聚,可以重回乡下去。乡下自家还有房子,还有地,虽然日子一样清苦,但自耕自食强似在县城里。凭着自己千年的知识,总能找到一条发家的路子。

在街上转了一圈,杜中宵发现也没什么好买。他身上有要买羊蹄的钱,想来想去,最终是花五十文钱买了两斤羊肉,又买了些蔬菜,提了回家。

若在平时,杜中宵和母亲一天的花宵也不过二十多文。今日父亲回来,置办肉菜便就花了五六十文钱,可说是奢侈了。因见父亲的样子实在受了太多苦,回家来总是要吃顿好的。

转回家来,只见父母在外面正拥头痛哭。

杜中宵咳嗽一声,道:“爹爹妈妈在这里说话,我去把肉菜整治了。”

说完,一个人到了灶前,心中暗暗叹气。杜中宵既有前面十几年的记忆,又有一个来自千年之后的灵魂,有的时候搞得他也糊涂不已,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几个月的时间,一直有些浑浑噩噩。加上生活的重担一直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挨过去。

把肉菜整治了放进锅里,杜中宵回头看了看另一边的父母,看着天上已经高升的太阳,突然很想大喊一声:“我到底是谁?我到底该怎么做?”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Ⅲ:历史的缝隙与灰烬》以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与事件的解读为主,所选人物和事件多为历史热点与大众关注的兴趣点。全书分为五个小版块,分别为人物观察、疑案迷踪、戒石鉴镜、旧闻新说、重回现场;作者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一些新观点,以此让读者有新感受、新启发。可以说这本书集历史的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拔剑

    拔剑

    三国之后,中原大地尸骸遍野,人口锐减;到了西晋,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乘机南下烧杀抢掠。汉人从2000万急剧下降到400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
热门推荐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小旅馆

    小旅馆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女众多的外语学院校门外的狂欢与消逝的过程。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小雷,从机关单位辞职后去社会上拼搏,却一事无成,锐气磨尽,他把致富的最后希望寄托于在大学附近开一个小旅馆上。小旅馆开张后,遇到了许多事情,也受到来自周围商铺其他创业者的竞争与打压,当生意好起来之后,小雷又受到房东的妒恨与村镇干部的欺凌。由于离大学近,许多美丽的女大学生出入于小旅馆,与小雷发生了复杂迂回的爱情故事,但当爱情遇到挫折时,小雷在事业与爱情之间,不得不做着痛苦的权衡。
  • 静静的下野地

    静静的下野地

    开荒拉犁,了妹成了花木兰。想当干部,了妹去学识字。没想到,同时学会了爱,了妹不想当干部了,只想去爱。干部不愿意,想法不让了妹得到这样的爱。了妹就自己给自己举行婚礼。了妹被捉奸床上,了妹成了坏女人,了妹想当好女人,怀了孩子还挖大渠,累倒在雪地上,血像鲜花开放在冬季。爱人被大树砸死在天山上,了妹疯在渠水旁。丑汉子老古用羊奶,让了妹青春又得灵性;乱了欲念的老赵,害人害到最后,把自己吊在了房梁上;杀了人的春妮,展示了女性完美的温柔;成了寡妇的周青再不嫁人,心中藏着一个什么秘密;韩队长还有绢子和花子,演出的却是权力和性交易的老戏。
  • 早领悟,早幸福

    早领悟,早幸福

    领悟人生哲理,踏上成功之路,开启幸福之门。人生的哲理年轻时不明白,也不曾想要去明白。中年时想要明白,却经常想不明白。年老时都已明白,失去的东西却太多了。早一天领悟,就早一天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平稳、顺利,使我们加快走向成功的步伐,早日拥有幸福。
  • 五灯会元

    五灯会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雷敕

    青雷敕

    一个悲惨的身世;一次艰难的复仇之路;一段可歌可泣的天道逆袭故事;一朝华丽转身,天下已大半入我手!且看董笙如何奉天敕命,执掌青雷天榜,于险象环生中搅弄风云!
  • 海豚人

    海豚人

    宇宙中一颗离地球8光年的死星爆炸,其核聚变的强光摧毁了地球上的人类文明。除了在地层深处和海底工作的人以外,所有的人都死于强烈的核辐射和高能紫外线照射。陆地上的辐射太强了,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灭绝了,而海里的鱼类和哺乳类却很昌盛。于是覃想到了用基因技术改进人类。他们养育出了带脚蹼和鼻瓣膜的“海人”。但海人还是无法长期生活在海里。覃培育出了“海豚人”,但艇长无法接受,视其为异类。覃把艇长冷冻起来了。270年后,海人和海豚人遵照覃的遗嘱使艇长复活。看到海豚人的昌盛和海人的弱小,艇长十分不悦,他企图利用核潜艇和灾前留下的武器建立海人的权威……
  • 三十里铺(四)

    三十里铺(四)

    一九三七年秋天,探儿参加了八路军。有一次他和一个战友执行任务路过三十里铺,到自己家里去看了看,母亲不在家,院子静悄悄的,蜀荠花盛开在花坛里。整个村子里也没碰到几个人,只有院畔上的蜀荠花在微风中摇曳。探儿只在大路对面的窑里碰到了常有功。
  • 邪王追妻吧之王妃太调皮

    邪王追妻吧之王妃太调皮

    她,来自二十一世纪,白日,她是普通的女子,黑夜,她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加特工,再次睁眼,身体更换了灵魂,爹不疼,继母狠毒,庶姐庶妹心机太深,不好意思,原来的那个傻女孩早就不在了,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你不惹我便罢了,惹了我,看我怎么折磨你。他,人称鬼王,所有女人离他一米内都会迎来死亡,当他遇到她,他追,她跑,他在追,她继续跑。
  • 那小子是冠军

    那小子是冠军

    一步步的挣扎、一步步的锤炼,锻造了钢铁般的意志。高校体育联赛的角逐,最终登顶,为了梦想,为了速度,愿你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