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1500000025

第25章 栽培

杜中宵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进士,然后去做官。听范镇如此问,哭笑不得。

想了一想,杜中宵拱手正色道:“回知县相公,学生读书,自然是要参加科举,为朝廷效力。只是自小生活在乡间,欠缺名师教导,不得其门而入,是以作的文粗糙了些。”

范镇笑道:“你不是作文粗糙,而是与朝廷所考格式不合。自圣上亲政,近几次科举策和论比以前看得重了许多,但第一场依然是赋。科举逐场定去留,赋作得不好,那便登第无望了。”

杜中宵连连称是,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

此时科举与后世的考试是不同的,诗、赋、论、策,以及帖经、墨义,不是几场统起来看成绩,而是从赋开始,一道一道向下刷人。如果赋作得不好,其他几项哪怕是满分,多半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考官看过赋后便就刷下去了。考生的赋作得好,科举便就十之八九有谱了。至于最后的帖经墨义,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错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会计入成绩里。

当今皇帝亲政之后,提升了策和论这种政论文的权重,也只是在看过赋之后,再看策论,然后再定去留,最重要的依然是赋。科举考试的方式,决定了第一场考试的极端重要性。

范镇见杜中宵态度谦恭,暗自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道:“我这里有一本《赋格》,在京城里不算得什么,下面州县却难以买到。你拿回去仔细研习,以后科举,当有助益。”

杜中宵喜出望外,急忙接了过来,连连道谢。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考试辅导书,专门针对科举的赋,从句式、用韵等诸多方面,结合范文,进行详细讲解。大宋立国不过六十余年,太宗年间真正把科举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的时间更短,科举考的内容又改来改去,一切都不定型。读书人准备科举,实际上无章可循,就是多读书,看各人悟性。针对科考内容的专门辅导书少之又少,很多举子上了考场甚至不知道考什么。

此时京城的省试,每次都有近万考生,录取的进士四五百人,诸科要多一些,总体也不过一成的录取率。单看进士科,比率就更加低。十人二十人中取一人,看起来考中的机会很渺茫,其实不然。这近万赶考的举子当中,大多数都如杜循一般,是去凑数的。那些对考试心中有数,准备充足的,实际成功的机会非常高。这就是发解是按着州军分配名额,但真正考中进士的,主要分布在开封府、河南府和应天府以及福建路、江西路等一些州府的原因。考中的进士越多,积累的经验越丰富,后来的人学习有的放矢,地方优势便就越来越大。而一些很少出进士的地方,登第的举子就真的是天选之才。

《赋格》、《诗格》这类科举参考书,从唐朝便就开始有人整理,但流传不广。也只有开封府那种首善之地,可以方便买到,地方州县根本难得一见。有了这些参考书,只要下死功夫,多读多背,做一篇四平八稳的文章出来并不是难事。

科举第一忌,是不要出韵,不要用禁字,不要有错字,诸如此类,称为杂犯。只要卷子干净,一点错误没有,内容合乎要求便就可以从本州发解。能在科举考试中做出锦绣文章的,无一不是一时的文学大家,杜中宵没有那个野心。他想的就是利用自己前世应试教育的经验,下苦功夫中个进士即可。这便就要求把各种规矩记死,按着要求向里面填四平八稳的句子就好。

由于商业发达,宋朝城市里的识字率是相当高的。但读书识字不代表就可以参加科举,科举是一条专门的学习道路。进士科考的是对朝政时事和经典的理解,以及临时发挥作文章的能力,而更重要的制科考的则是超人的记忆力。

在一些科举气氛不那么浓厚的地区,特别乡下,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其实不多。这个年代考进士,其实不像杜中宵前世想的那么艰难。正是因为如此,杜中宵才敢坚定地走上这条路。

把范镇送的《赋格》小心收好,杜中宵拱手道:“日后学生有不解之处,还请知县相公指教。”

范镇点头:“你若是用心向学,那自然是应该的。”

杜中宵连连道谢。范镇本是蜀人,年轻时得当时的成都知府薛奎知遇,带到京城,一直在馆阁读书多年,颇有名气。直到本届才参加科举,人人都视为状元之才,只是他心高气傲,才把到手的状元拱手让出。这种人物肯指点一番,是多少求也求不来的。

讲过科举的事情,范镇才随口问道:“我听通判官人讲,你有个从酒糟里制酒的法子?”

“不错。小的偶然从一个游方道人那里,学不此法,可以从酒糟中滤出酒来。”

范镇道:“既有此法,现在每天能制多少斤酒?”

“回相公,学生家里每日从‘姚家正店’收买酒糟,可制一二百斤。”

听到这里,范镇忽然微微一笑:“你从酒糟里滤酒来卖,可曾交税不曾?”

杜中宵一愣,过了一会才尴尬地道:“不瞒官人,如此制酒官府没有律条,并不曾专门交税。”

韩家脚店商税还是交的,只是没有交酒税。以前他们从“其香居”赊酒,酒税是酒楼交,脚店只交商税。现在卖杜家制的酒,依然延续了这个规矩。

范镇道:“酒是专榷之物,你们若是不交酒税,难免以后还会被人闲话。前些日子,本县大户说你们私酿,虽然是不实之词,但偷逃税款总是跑不掉的——”

杜中宵心中一紧,忙道:“现在的酒是以先前所没有的法子制出来的,非是在下不想交税,而是不知官家法度。知县相公若是定下规矩,小的必然按时完税。”

范镇看杜中宵的样子不似作伪,欣然点头:“你能想通此节,是最好的。记住,你向县里完过了税款,才能堵住悠悠众口,不会再发生先前的事。如何交税,我会着人定出条款,告知于你。”

杜中宵急忙拱手:“学生专等。有了条款,先前的税也尽量一起完了。”

范镇笑道:“你不用多心,本官不是盘剥百姓的人,只要以后完税就好,不追过往。先前为难你的吴家,与京城里的何博士有亲。何博士与苏通判是同年进士,不好驳他颜面,事情就此算了,你的心中不要有芥蒂。放心,吴家再找你家的麻烦,尽管来县里首告即可,我自为你作主。”

杜中宵急忙拱手谢过。本朝对官员结党防范极严,科举的座师、门生更是在严禁之列,但对同年来往并不限制。所以这个时代,科举的同年关系最密切。苏舜钦有吴家的表亲何中立说情,碍于同年的情面,没有穷治吴克久。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一日看了酿酒之后,再没有找杜家的人。

杜中宵能说什么?只好拱手谢过范镇。富在深山有远亲,只要是有钱有势的人家,谁没有个有势力有地位的亲戚,没有也能找出来。何家其实与吴家的关系比较远了,但何中立一中进士,这边便不时到那里走动,没两年关系很快就热了起来。

看了杜中宵的脸色,范镇叹了口气:“世事便是如此,你也不用向心里去。京城何博士已经与吴家说得清楚,再在乡里惹事,他那里也不敢了,以后你们家里安心做生意就好了。”

杜中宵答应,有些怏怏不乐。

范镇又道:“今日找你来,还有一件事说与你知。以往除了官酒务的酒糟酿醋,县里其他两家酒楼的酒糟都白扔掉,甚是可惜。既然你们家里收了酒糟滤酒之后,会施粥给穷苦人家,不如便把其余两家的酒糟一发全给你们,滤酒来卖。”

杜中宵听了忙道:“官人,另一家‘其香居’可是吴家的酒楼——”

“吴家又如何?把酒糟白白扔掉,总是不妥。此事由县衙出面,让他们把每日的酒糟送到你的家里去,算钱即可。只是有一件,你制酒之后,不要忘了施粥。”

杜中宵急忙拱手:“官人放心,学生定然把此事做好。”

想了一想,杜中宵又道:“官人,如此一来,制出来的酒便就多了,只是在几家小脚店里,只怕是卖不完。城里卖酒的地方,又多被两家酒楼和官酒务分了,此事——”

范镇想了想,道:“不如这样,县里允你们开一家酒楼,只是不许酿酒,只从酒糟中滤酒来卖。如此一来县里好管,你们生意做起来也方便。念你们本小利薄,无力开店,可以县衙暂时拨一处房产,等到年底再交租金。一应酒具座头,却要你们自己置办。”

此时官方是最大的房东,不管州城县城,甚至就连开封府,都有大量房产出租。临颖县衙同样有不少房产,租给百姓收租金,拨一处出来倒不是难事。

同类推荐
  •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三位异姓藩王的总称。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藩之乱》将历史活生生的重现在读者面前,对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质问题、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问题以及有关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
  •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本书以中国历史先后顺序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近200个知识点,呈现给读者。本书脉络清晰,以朝代先后为序,选取这个时期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件向读者一一叙述。本书条理清晰,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可读性,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
  • 三国猛将集团

    三国猛将集团

    天下在手,大军在手,美人在怀,猛将如云。抬眼一看手里大刀。我的刀在不出哨,都生锈了。“战皇,李存孝请战!”“岳飞请战!”“李靖请战!”“赵云请战!”“薛仁贵请战!”“吕布请战!”“卢植请战!”“王彦章请战!”“哈哈哈哈哈!”“我陶松有如此多猛将,天下谁人能抗!”陶松冷目一瞪,我有李存孝可挡魔界。我有薛仁贵,吕布可战二郎神。我有鬼谷祖师能挡太上老君。仙界不惧之。“战皇白雪请战!”“哈哈哈哈!”“九尾天狐,妖皇白雪,你想挑战我的神枪?”“请战皇赐下东皇钟,白雪愿意服侍战皇!”“你想要东皇太一的东皇钟,帝俊的震天剑?”“呵呵!”陶松轻声一笑,妖界的神器在我手上,以后我不但是人皇,我还是妖皇。
  • 我竟然到了三国

    我竟然到了三国

    中学历史教师蒙钧,那日像往常一样,正在上课,却是感觉大脑一阵晕眩,醒来时竟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约莫九岁的孤儿。无意间被孙策所救,成为孙权少时玩伴。然大丈夫身处乱世,当有鸿鹄之志,蒙钧智斗卧龙,设计曹操,高谈阔论,当名留青史,传不朽佳话。书友群:779221537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热门推荐
  • 王妃的那些小心思

    王妃的那些小心思

    这是一场从不爱到深爱的故事这是一场从不爱到深爱的故事听闻将军暴躁易怒,心思敏感,杀人不眨眼。某人挑眉,“是吗?王妃明明可爱的紧”听闻将军早已心有所属,还要与那人浪迹天涯。某人咬牙“瞎说,王妃明明在本王怀里睡的安稳,只爱本王一人”听闻将军身怀珍宝可动摇天下。某人默认“王妃浑身都是宝”……爬墙头的某人揉揉鼻子,打了个喷嚏“这酒可真可好喝”墙下路过的家仆提醒“王妃,我看见王爷朝这边来了”“不慌不慌,问题不大”南絮转身坐在墙头上。看着怒气冲冲的身影走近了,将一壶酒倒了下去,某人脸瞬间变得更黑,怒喝的腔都变了调。听闻王妃性格顽劣,无人能管。某人冷笑,“本王一定好好教育王妃”夜深人静,南絮揉着屁股,“魏景淮你凭什么打我,我要跟你和离!”
  • The Painted Bird

    The Painted Bird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65, The Painted Bird established Jerzy Kosinski as a major literary figure. Kosinski's story follows a dark-haired, olive-skinned boy, abandoned by his parents during World War II, as he wanders alone from one village to another, sometimes hounded and tortured, only rarely sheltered and cared for. Through the juxtaposition of adolescence and the most brutal of adult experiences, Kosinski sums up a Bosch-like world of harrowing excess where senseless violence and untempered hatred are the norm. Through sparse prose and vivid imagery, Kosinski's novel is a story of mythic proportion, even more relevant to today's society than it was upon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 龙傲汉末

    龙傲汉末

    刘天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和刘备抢张飞,关羽,重用的赵云,得郭嘉,抢貂蝉作小妾。大乔,小乔,额还是留给孙策周瑜吧。看他怎么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江山,我已经要了。
  • 管理你的老板

    管理你的老板

    挖好了坑把老板推进去是不现实的,应该远远地设好包围圈,慢慢地从四面围起来,诱导老板自愿按照你的意思走进去,才是一种智慧。
  •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凄惨寒切的秋夜,时候已经在十一点钟以后了。繁华的沪埠的S字路上,人们是一个个地少去了他们的影子。晚间有西风,微微地;但一种新秋的凉意,却正如刚磨快的钢刀,加到为夏汗所流的疲乏了的皮肤上,已不禁要凛凛然作战了。何况地面还要滑倒了两脚;水门汀的地面,受着下午四时的一阵小雨的洗涤之后,竟如关外久经严冬的厚冰到阳春二三月而将开冻的样子。空间虽然有着沐浴后的清净呵,但凄惨寒切的秋夜,终成一个凄惨寒切的秋夜呀!在街灯的指挥之下,所谓人间的美丽,恰如战后的残景,一切似被恐吓到变出死色的脸来。
  • 快穿系统:快跑,宿主是病娇!

    快穿系统:快跑,宿主是病娇!

    【病娇甜宠文,1V1,身心干净!】霸道绝宠直男癌女主x娇羞内敛小可怜男主害,我男主怎么能这么可爱!!!害,我男主怎么能这么娇羞!!!害,我男主怎么能这么别扭!!!害,我男主怎么能这么白软甜!!害,我男主怎么能这么(〃?〃)害,我要是女主多好,把男主揉到自己怀里么么哒,还可以为所欲为!害,没皮没脸的甜蜜小恋爱,狗粮它不香吗!
  • 血脉武者

    血脉武者

    我叫李天赐,因为贪财,十八岁那年做了错事,从此便被缠身不得安宁……
  • 赵云现世录

    赵云现世录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氏,三国时期着名的将领,平生经历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战役,从未战败,被世人谓之为常胜不败,只是,在蜀汉刚刚立国三年,这位却突然的人间蒸发了,让世人再也没有见过其面,蜀汉皇帝刘备对此深表遗憾,曾令义弟关羽,张飞多次寻找,却毫无结果,最后无奈之下,选择了放弃,封其为顺平侯。那么,这位到底是去了何处呢?新书,一切从头来过,求推荐,求收藏,不会TJ,请放心。
  • 独宠丑颜皇后

    独宠丑颜皇后

    “这就是传说中的倾国皇后?怎么这么……”丑。一个个丑字还没说出,这位传说中的倾国皇后顾念手中的匕首,就抵住了他的咽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