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9400000003

第3章 云雾山中

一场突如其来的冬雨过后,阳光冲开云层普照大地,漫山云雾缓缓消弭,苍茫嶙峋的太金山巍然屹立清澈如洗。

山腰密林深处,灰瓦黄墙的道观若隐若现,巨树环绕中的道观墙体斑驳,朱漆剥离的大门紧闭,成群的山雀在树梢间穿梭啼鸣。

后院小屋外,一名年约十八身穿蓝色道袍的年轻道士蹲在炭炉前,左手拿着本线装书专心阅读,右手的长柄竹壳扇悠然煽动。

炭火燃烧旺盛,炭炉上的细嘴瓦罐开始冒出嗞嗞蒸汽,浓郁的药香味四下飘散。

屋内也生起一盆炭火,躺在矮榻上的吴铭高烧已退,浮肿的面容基本恢复原样,折断的左臂已被三块小松木板固定好,暖和的棉被下,赤条条的腰腹间缠上干净纱布,伤痕累累的双腿和脚丫子涂满了青色药膏。

昏睡三天三夜的吴铭悠悠醒来,可怎么努力也睁不开眼睛,在漫长的一个接一个的噩梦里,后世今生的点点滴滴,如同影像般在他脑海里反反复复,令他痛不欲生呻吟不止。

繁杂的梦境中,老宋脑袋被打破腾起一片血雾的恐怖画面反复出现,其次是张先生带着黑框眼镜的那张笑脸,还有推开一具具无头尸体爬出深坑时的极度恐惧。

屋外脚步声响起,身穿深灰道袍体型消瘦的老道士来到门外,年轻道士连忙放下书本和扇子,起身恭敬肃立。

老道士看一眼屋内躺在矮榻上的吴铭,目光转向炭炉上药香四溢的瓦罐,轻捋半尺长的花白胡子微微点头:“今天病人症状如何?”

“回师叔,病人已能咽下药粥,头上和身子已经消肿,两便通畅高热渐退,伤口开始愈合,就是还没睁眼睛。”年轻道士眉清目秀,声音平和不疾不徐。

“嗯。”

相貌清癯的老道士进入室内,弯腰检查一遍吴铭的伤势,解下吴铭脑袋上的发黄纱布,顺手擦拭右额残留的药膏,端详片刻满意地点点头:“头上的伤口不用包了,这人体质好,估计调养一段就能痊愈。明天调整一下方子,每天扶他走动走动。”

“是!”

老道士走后,年轻道士用瓷碗将汤药端进来,留待片刻小心用勺子给吴铭喂药,由始至终小心翼翼一丝不苟。

“谢谢……”

刚放下碗的年轻道士闻言转过身,细细端详睁开眼睛满脸感激的吴铭:“终于醒了,醒了就好。”

吴铭在年轻道士帮助下呲牙咧嘴地坐起来,靠在床头深吸口气:“是你救了我吧?记得我爬出深坑时迷迷糊糊的,眼睛睁不开,看不清背我的人是谁,后来什么都不知道了。”

年轻道士微微一笑,搬来个竹凳坐在塌前,顺手给火盆加上几节木炭:“那天我下山采买,经过太平山坳时,看到你从大树根下爬出来,当时你挺吓人的,全身是血,脑袋肿得看不出模样,没多想就把你背回来了。别客气,师叔常带我下山给周边香客和乡亲们治病,救苦救难是我们修道者的本分。”

“这是哪里?师傅怎么称呼?”吴铭客气地问道。

“这里是我师叔清修的太金山祈真观,我姓孙,名承宗。我师叔道号秉真,是龙虎山祖庭执事,四年前家师飞升之后,师叔受祖庭天师之命修葺祈真观,悬壶济世弘扬道义。”

年轻道士慢条斯理地回答,随后和蔼询问:“居士高姓大名?听你口音像是本地人吧?”

吴铭犹豫一下:“我叫吴铭,煌固镇吴家村人,被人诬陷通匪关到县城大牢里,共产党赤卫队打进县城,把我放出来,稀里糊涂和一群人逃命……然后,就到这了。”

年轻道士和气地注视着吴铭的眼睛:“原来这样!昨天我下山进城采买,看到街市口税所门前那排柱子上挂着一溜人头,告示栏上还贴着布告,说是**暴乱劫狱,死了不少人,城里官兵四处巡查人心惶惶,县衙和几家大户都被烧了,原来真是这么回事。”

吴铭对此毫无办法,知道年轻道士对自己的话不全信,考虑片刻担忧地问道:“我会连累你们吗?”

“这倒没关系,我们正一教道法远扬,整个江西乃至大江南北,上至名流显贵,下至三教九流,都不会为难我们,周边各县镇不少富绅官宦,都是我们龙虎山祖庭的记名弟子,定不会到祈真观来为难你,你放心住下养伤吧。”

年轻道士说完站起来,叮嘱几句告别而去,来到中殿藏经室门口低声通报,进门后恭恭敬敬地向秉真道人施礼:“师叔,后院的居士醒来了,他自称姓吴,叫吴铭,是东面煌固镇吴家村人,说是跟一群人从城里大牢逃出来的。”

秉真道人停下笔:“这么说就对了,否则无法解释太平山坳上那十几具无头尸体,由此看来,此人还算诚实。”

“师叔,要不要去吴家村一趟?”年轻道士很细心。

秉真道人望向窗外的天色:“时辰不早了,不急于一时,虽然已有段时日没去吴家村行走,但对此人还有点印象,只是不知为何他会有此遭遇,记得此人性情木讷,沉默寡言,但对他母亲和村中长辈很孝顺,不是邪恶之人。对了,昨天你师弟说他退热前,说了不少听不懂的胡话,似乎还说官话?”

年轻道士点点头:“是,昨晚他又说了,含含糊糊听不真切,但能分辨出本地话中夹杂的官话,想来想去真弄不清楚。”

秉真道长思考片刻微微摇头:“顺其自然吧,也不用刻意去探究,他已经醒来,早晚会弄清楚的。晚上你给他换药之后,抓出五天的药,交代你师弟照顾他,明天一早,你跟我一起下山,先到煌固镇去看几个病人,完了顺便走一趟吴家村吧。”

“是。”年轻道士犹豫地问道:“师叔,吴居士不会是共党分子吧?”

“说不准,一切都要等到弄清楚再说,如今正逢乱世鱼龙混杂,战火四起山河变色,奸恶横行民不聊生,这天下越来越不太平了……”

次日清晨,早早醒来的吴铭挣扎着下床,承宗道士领着个十二岁左右的小道童,端着一碗热乎乎的药粥进来。

承宗放下碗上前扶起吴铭,领他去了一趟茅房,再到院中水池旁洗擦一番,回房服侍吴铭喝下药粥,耐心地叮嘱小道童一番,随后一同向吴铭告歉离去。

昨夜半夜里下了一阵雨,此刻漫山遍野笼罩在茵茵袅袅的薄雾之中,道观外百鸟吟唱公鸡啼鸣,吴铭在床上呆得不是滋味,慢慢坐起来打量片刻,披上件洗得发白的道袍,把脚伸进棉鞋,抚着疼痛的手臂一步步缓慢走出小屋。

“给。”

小道童清脆的声音响起,一根用树枝削成的拐杖送到吴铭手中:“师兄吩咐我,早晚陪居士四下走走,能舒筋通络。”

吴铭对一脸稚气的小道童笑道:“谢谢!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承元。”

小道童很懂事,轻轻搀扶吴铭走进院子。

“你的袖子和裤腿怎么都是湿的?出去了?”吴铭的观察很仔细。

小道童低头看一眼自己湿漉漉的裤腿,抬起头笑着回答:“卯初我就起床了,跟师兄一起练功半个时辰,然后把羊赶上山,再割一背篓草回来,衣裤难免要粘上露水。”

吴铭琢磨好一会,才弄明白“卯初”就是凌晨五点刚过,心里颇为佩服:“你每天都这样?”

小道童搓着冻红的小手回答:“也不是,碰到下雨天的话就不用放羊,等会我还得给前殿三真上香添油,完了做功课,完了给你煎药,然后做饭。”

吴铭满怀谢意地点点头,举目四顾边走边问:“承元师傅,你们这观里住着多少人?”

小道童听吴铭称呼自己为师傅,乐得咯咯笑:“就我和师父、师兄三人,原来还有两个大师兄的,满十八岁都下山游历去了。”

“来烧香的人多吗?”吴铭又问。

承元收起笑容失落地摇摇头:“听师兄说前几年香客很多,这两年少了,师兄说眼下世道乱,山下村镇里很多人家都吃不饱饭,通常是节日才来祈福还愿。”

吴铭颇为伤感:“是啊!这世道确实乱,都不容易啊!承元师傅,你老家在哪里?”

承元愣了片刻,神色一黯低下脑袋,头顶的两个发髻有点凌乱:“不知道,从小就跟随师父,原来在龙虎山,后来才到这里。”

“呃?哦,对不起啊!”吴铭诚恳致歉。

承元抬起头,脸上已经现出少见的傲气:“承宗师兄和我一样,也是捡回来的,我承宗师兄可聪明了,他五岁就能背《道德经》,六岁开始学《百草经》,满七岁就跟随仙逝的师伯练功,平时还能为师父抄经书,写往来书信,这几年在祈真观,都是承宗师兄教我读书练功的,还给我讲很多很多山外的新鲜事,承宗师兄坐过大轮船,年初还有幸跟随师父师伯们到镇江、杭州弘道会友,见识可大了,师傅说等我长大了,也能出去游历。”

吴铭听罢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望着满脸憧憬的小承元低声鼓励:“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承元,你很聪明,今后一定有大出息。”

“真的吗?”承元黑白分明的眼睛定定看着吴铭。

“真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没你聪明,没学过武功,说话结结巴巴的,连做饭都不会。”吴铭第一次露出笑容,似乎回忆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承元开心地笑了,红彤彤的脸蛋煞是可爱,傻笑一会像是意识到什么,扔下一句“我去忙了”转过身跑向中殿,没跑几步突然停下,转过身对吴铭大声说道:“你,你像大哥哥!”

吴铭撑着拐笑问:“真的?”

小承元兴冲冲扭头就跑,一溜烟消失在中殿后门里。吴铭忍住笑意,站了很久才摇摇头继续散步。

暖阳冲破迷雾普照大地,游走一圈满头是汗的吴铭来到水池边,放下拐杖坐在石板上,仰望蓝蓝的天空和游荡的白云,心中顿时涌起阵阵惆怅。

良久,吴铭长叹一声,用袖子擦去脸上的汗迹,轻轻俯下身想掬水洗脸,指尖接近水面时,浮荡在幽幽清水中的陌生脸庞,令吴铭全身僵硬心绪大乱。

倒影的这张脸……怎么这样……

同类推荐
  • 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本书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长廊中去抓取那些生动感人的事件进行生动的描述。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双枪皇帝

    双枪皇帝

    1279,厓山断魂,十万蹈海,神州陆沉。华夏薪火摇摇欲熄。左手左轮,右手黑星,杀出个黎明!黑枪救国,七子逆战,五百条枪抗蒙元。这是一条地狱级难度的反攻之路。1279,绝地反击,开启!~~~~~~~~~~~~~~~~~~~~~~~书友群:196152028。欢迎加入,共同探讨。
  • 中华灯神

    中华灯神

    网络写手肖宇清买了一盏油灯,无意中唤醒了油灯中的灯神,然而这个灯神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商纣王。为了帮助灯神,肖宇清化身为商纣王,他要开始一番不一样的旅程……
热门推荐
  • 台海见闻录

    台海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汝坟别业

    汝坟别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跳槽

    大跳槽

    毕业生初入职场,经验不足,可能会有多次跳槽的经历,但每次都能跳对吗?本书以多位职场新鲜人的跳槽经验为例,告诉你如何才能跳出个好未来;或者当有选择机会时,告诉你如何选择跳出去还是继续等待。本书事例丰富,基本涵盖职场的各种跳槽经验。最适合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们。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欣赏、评判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培植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上。应该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吸收文化精华,得到思想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无论是体例的设立,还是篇目的选定,都遵循着“求精”、“求新”的原则,力求探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
  • 一出好戏

    一出好戏

    黄渤导演电影《一出好戏》同名小说,国内首部荒岛求生末日题材!荒岛文明狂想,人性极限挑战,深度思考人性善恶!马进,一个执着于成功学的社会小人物。因欠下巨额债务,他与远房堂弟小兴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他习惯性地买彩票,企图一夜爆富,并迎娶自己的同事姗姗。一日,马进工作的公司因即将上市,公司老板张总组织全体员工出海团建。途中,马进收到了彩票中头奖的信息,六千万!然而就在马进狂喜自己翻身之日终于到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吞噬了他们乘坐的小船。众人再次苏醒过来时,已身处一座荒岛,丧失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所有人都发现,世界毁灭了,他们是最后的人类。世界末日来临了,我们怎么办?
  • 春暖好种田

    春暖好种田

    前世养尊处优的林家暖春,把自己折腾成了破旧山村里的林家春暖,奶奶的眼中钉,叔叔的肉中刺,娘亲懦弱,父亲苟活,妹妹、弟弟又都太小,更重要的是还吃不饱,穿不暖,让她林春暖这么憋屈地活着,是万万不能够的,好在,刚刚穿过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能帮助自己的小小少年。做我的青梅竹马吧,小家伙儿,林春暖决定正太养成,在这样一个陈旧破落的古代农村,林春暖把养成当做了一项事业来做,当然,也不能落下改变生活,种田养禽,开山打猎,看我无所不能,只是,最后到底是我养成了你,还是你养成了我,林春暖不确定了,哎……管它呢,爱不隐藏,说给你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搜神记

    逍遥搜神记

    《天华妖鬼录》有云:天地三界,阴阳正邪。上有九重天阙神仙佛,下有十八层地府妖魔鬼。中有人间道上众生相。自古正邪相克,妖鬼杂陈之时,自有道法匡扶之地,是谓:妖性不可驯,鬼言不可听,人心,不可测。......道可道,自有道。善恶因果自成轮回乾坤。不可违,不可说。
  • 快穿心愿:黑化boss别生气

    快穿心愿:黑化boss别生气

    羚七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快穿任务了,但是这次是很严重的bug,她来到的任何世界在最后总是会消失……“你不在的世界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作为系统的我也很绝望,为什么每一个界面宿主都会作死啊!!】
  • 快穿系统:男神只有我能撩

    快穿系统:男神只有我能撩

    自古以来,和闺蜜翻脸有两个原因:一是财富,二是男人。而安遇夏跟闺蜜翻脸,恰好把两个原因……
  •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同样以主人公的会议为基调,以非凡的小说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考,写作笔法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主人公曾是位显赫一时的浮世绘画家,随着二战日本的战败,他才恍若大梦初醒: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他的艺术理想也真如其名称一样毫无根基,虚浮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