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1300000020

第20章 重塑金身

秋西告诉大家,观音失窃的案子已经稍有眉目,根据李一亭的建议和秋西自己的摸排,源村的章金具有足够的作案时间和动机。

章金确实摔伤了左腿,但并不影响他操作那辆自动档商务车,除了家人说他卧病在床一个多月,其实并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没有离开过。

秋西仔细分析了章金那辆车的轮胎辙印,至少出现在好几个地方,一处是他家附近,另一处在学校操场内,还有一处正好出现在观音庙附近。

农村里车辆不多,这种越野类型的商务车更是少,所以车辙特征非常明显,几乎不需要过多甄别。

确定了章金的嫌疑后,另外一个问题摆在秋西面前,这人开车运输可以,但盗窃本身恐怕力有未逮,那么他的团伙里有哪些人呢?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秋西打算放长线钓大鱼,盯着章金的一举一动,然后顺藤摸瓜,把整个盗窃团伙一网成擒。

哑子是他下一个重点调查的目标,沟通交流虽然是个不小的难题,但秋西也不是吃素的,他曾经学过一段时间手语,即便是业余水平,至少懂了肢体语言的原理。

他曾经试图和哑子简单交谈,就在哑子进山的路上,但很显然,哑子不太买账,两人互相胡乱比划一通,哑子摇头表示不解,随即扬长而去。

秋西更是郁闷,这哑子比他还业余,不但肢体动作不到位,还有非常明显的手势错误。

幸好,秋西连猜带蒙,多少了解到一些信息:哑子要进山练功,别打扰他。

秋西本来也没想急于求成,所以两人比划了几分钟,就各忙各的。

众人纷纷赞扬秋西破案效率高,这回秋西倒是没再谦虚,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李恬热情地邀请秋西到家里作客,秋西婉拒了,她看出来秋西有些腼腆,便不再勉强。

几人回到家中,李一亭听父亲提起,为了过年能够有观音可拜,村里决定临时再雕刻一座观音像。

新的观音像没有历史年份,也不是什么鎏金铜像,而是采用本地出产的名贵木材——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根部来雕刻,主刀人自然选定了落水村最有名的木匠李丘茂。

这项工作其实从李起文入土的那天就开始筹划了,实施时间只有两天,可谓时间紧迫。

木材是现成的,当天就被送葬的人们锯成合适的尺寸,准备尽快带回李村,五叔李丘茂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说最好在山里完成这项工作,以求心无旁骛,才能确保大年初一前能够顺利完工。

李丘茂所说的山里,指的是他自己的林地,离李村大概有五里地。那里有个他亲手打造的“地下工厂”,许多精细的木匠活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李丘茂有个外号,叫做“木痴”,算是褒义词吧。

接到这个任务后,村民们把木料迅速送往工厂,李丘茂让儿子李福玉给家里带个话,便在山厂里安顿下来,争分夺秒展开工作。

--------------------------------------------------------------------

李丘茂没有让儿子帮忙。

李福玉似乎并没有遗传自己的基因,对木匠活毫无悟性,几乎可以称得上一窍不通。李丘茂倒也不太介意,做木匠活本没有多大出息,于是便培养儿子努力读书。李福玉有个待嫁的妹妹,平时在家里随母亲操持农活,偶尔也给父亲搭把手。

谁成想,大学顺利毕业的儿子李福玉居然成了啃老族,眼看着二十好几快奔三,毕业五六年了,也没见找到什么好工作,最近一年来更是气人,竟然说留在家里复习考研。

理由是:本科学历太低了。

李丘茂气得火冒三丈,怒骂儿子:“我小学没毕业,还不是活得妥妥的,把你们兄妹俩养大?你这是一山望着一山高,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李福玉的母亲却完全站在儿子这边,不但对考研这个事不反对,对于儿子啃老,她也毫不介意,啃老而已,还能经常陪着自己,多好?!

李丘茂夫妻俩的矛盾,也大多来自对儿子李福玉的教育和前途问题,别别扭扭十来年,有时候甚至动手。

那天,夫妻俩又动了手,妻子很是彪悍,一条凳子砸在李丘茂的腿上,差点没断了骨头,李丘茂一气之下,自己跑到山厂住了好几天,要不是李起文出殡,他肯定还不想回来。

所以,李丘茂接了这个活并且安排在山厂里施工,是有多重原因的,不想回家是主要因素。

雕刻一个观音金身,对于他这个木匠天才来说,难度不是太大,李丘茂加班加点,除夕之前,整个框架已经成型,现在就剩下最重要的脸部细节需要精雕细琢一下,特别是眼睛。

观音像一旦入庙,村民们能看到的其实就是一张脸,李丘茂拿着刻刀一笔一划地描绘着每一个脸部器官:脸型、嘴唇、鼻子、耳朵、眉骨,他准备开眼了……

就在这时,他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对于聚精会神的李丘茂来说,声音还是很大的。

他停下手头的工作,凝神听了一下,不再有动静,李丘茂笑了笑,或许是一只野鸡或者野兔,甚或是一只刚刚飞走的小鸟。

在这个山区,这些小动物经常出没,运气好的猎人还能碰到野猪、黑豹、山麂等大型哺乳动物。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两只囧囧有神的眼睛出现在佛像的眉骨下,李丘茂长舒一口气,初期工作基本完成了!

他仔细打量着自己的作品。

还是不太满意,但应付差事足够了,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决定出去转一圈放松一下心情,回来再继续精修。

说来也巧——

外面又传来响动,这回声音更加大,李丘茂眼中冒出神光,似乎有个体型较大的物体在移动,莫非是山麂子?

他果断地取过墙边的猎枪,推开木门冲出来,眼前一个黑影迅速消失在灌木丛中。

李丘茂忽然想起,这次不是专门来打猎,而且需要安静,猎狗便放在家中饲养,没有猎狗,能找到猎物吗?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虽然这是山区,但遇到好猎物也需要运气。

他没有再多想,猫着腰轻快地循着刚才黑影消失的方向跑去,沿途并没有发现太多踪迹,但草木倒伏的痕迹非常明显。

仿佛给他指路一般,真是只神奇的动物!李丘茂暗自欣喜。

呲拉……

不远处又传来一声灌木响,李丘茂加快了速度,并端起了猎枪,黑影近在咫尺,他几乎能够清晰看到那一人多高的流线型轮廓。

今天有大收获!

李丘茂扣动了扳机,一道剧烈的火光从枪口冒出,铁条和无数的弹丸四散喷出。几乎也在同时,他的脚下突然一空,身体如同麻袋般猛然坠落——

嘭,扑呲!啊!……

奇怪的几个声音从地下四五米的地方发出。

然后世界寂静了。

--------------------------------------------------------------------

除夕的中午,过年的享受期已经真正开始。

忙碌了一整年,是时候该坐下来好好歇息了。

李一亭家中摆放了两张大方桌,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一脸盆的当归炖大公鸡是主菜,其他的熏鸭、腊肉、清蒸鱼等等都算辅菜。

家里人多,这不算奢侈,而且都是之前七八天准备好的,烹饪出来不太费工夫。

李起淮满脸笑容地提出两大壶黄酒,足足十斤。家里男人多,这点不算啥,他特意开了两坛十年陈酒,每坛50斤,原计划是等女儿出嫁或者儿子大婚用的,有些等不及了。

母亲也没异议,这么热闹的团圆,她比任何人都高兴。

酒席即将开始,李恬忽然心中一动,她独自走出家门,说让大家等一等,大概十来分钟后,她便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众人乐起来,好嘛,这家伙可真够敬业的。原来,秋西不清楚落水村的规矩,从早上开始,便在荀元春门前等候,本以为这家伙除夕总该开门了吧?这一等就过了午饭时间,迟迟没有动静不说,敲门数次都无人应声,荀元春这是上哪去了?秋西暗暗起疑,这人难道是心中有鬼,所以潜逃了?

这个人是不是盗窃团伙成员,他不敢肯定,但会一会这个人的心思极其强烈,或许他始终是个年轻人吧。

要不是肚子不争气咕咕叫唤,他还没打算走。不甘不愿、慢吞吞从李一亭的房子上方路过的时间,正好被眼尖的李恬逮个正着。

其实,李恬已经出来瞄过好几次了,她有种预感,她和秋西还会见面的,果不其然。

这次秋西不好再推辞,所谓相逢不如偶遇,案件其实有了眉目,而且他对李恬也有些许好感,最重要的是,他对李一亭几个人产生了一些好奇。

他并不傻,只是破案心切没有反应过来,仔细回想,李一亭领着的这几个人并不太简单。

是朋友当然最好,他打算试探试探,所以除夕的午餐,秋西留在了李一亭的家里。

多个人多双筷子,李起淮很是欢迎,而且他看着这个年轻人也挺喜欢,女儿的心思,做父亲的也能感受到一些,不过从面相看,女儿比这个人能大上四五岁,事实上还结过一次婚,他心里也有些忐忑。

或许,新时代的观念能克服这些世俗之见吧,但愿!

众人相谈甚欢,经过深入了解,大家显然更加投缘了,酒也着实喝了不少。

黄酒的后劲是非常大的。

刚开始也就拉拉家常,酒劲上头以后,也就少了些顾忌,自然而然地要聊聊案子,身份虽然不明朗,但专业毕竟是相通的。

对于荀元春,秋西特别提到了多次,北亭几人也说不出个子午寅卯,反倒是李起淮起了兴头。

他说:“荀元春这个人吧,虽然有点神神叨叨,还真有些本事。特别是占卜,我们村没人不服他的,精准得很。你怀疑他参与了盗窃,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吧,他不缺这点钱;再说了,如果是他偷了观音像,恐怕你们是很难找到了……”

秋西忍不住打了个酒嗝,含混地道:“这话……怎么说?”

“你们是没见识过他的手段,这么说吧,你就是把观音像放在咱们这些人面前,十几双眼睛盯着它,也能给你变没了!”李起淮说得很是笃定,看来是真的见识过。

秋西心中一动,转头看了李一亭一眼:“这……不会是玩魔术吧?”

李一亭点点头:“应该是障眼法。”

李起淮大摇其头:“障眼法实在太小儿科了,想骗过我的眼睛,哪有这么容易……障眼法多少要些响动什么的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他却能做到让东西凭空消失……”

众人暗暗咋舌,却只当个笑话听,几人继续喝酒,聊着天南地北的事,很快也都醉了。

李恬只喝了少许,见大家都摇摇晃晃自行去休息,只剩下秋西斜靠在藤椅上呼呼大睡,便把他扶到自己的房间里安顿下来。

就在大家欢谈畅饮的时候,落水村的几个老人在村支书李福齐的带领下,来到了李丘茂的山厂,接走了新做的佛像,明天大年初一村民给观音拜年,今天晚上得先布置好。

他们找了一圈,也没发现李丘茂的身影,眼看着天就要黑,大家只好先接走了佛像。

李丘茂这个人号称木痴,难免有些怪癖,经常独来独往,大家也是习以为常了。

李福齐拿了主意,其他人接走观音,留下他再找找。

他心想:任务完成,五叔素来不喜别人的感谢,应该是自己回家去了。

同类推荐
  • 乡间炊事

    乡间炊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张家村里的一个叫张小胖的故事,
  • 修真奶爸海岛主

    修真奶爸海岛主

    因为心魔身陨雷劫的陆尧睁开眼,发现自己重回到了三百年前,重活一次,他决意弥补上辈子的遗憾,为儿女建立起梦想中的花果山和水晶宫;让家人喜乐安康;许她……一世欢颜!*********************新书《我的百果山庄》上传,望大家多捧场!
  • 速效救星

    速效救星

    医不自医,诚自医之,黄岐扁佗至今何可也。这是一个病人治愈全世界的治愈小故事。
  • 凌之录

    凌之录

    辽阔的大地,鱼龙混杂,寻奇人,品异事,看人间冷暖,以观山海。
  • 小兵出击

    小兵出击

    C52集团军精英大赛上,他以一分之差,无缘三甲。而且在最后一项比赛中,意外受伤。伤好后,他选择了退役。都市中,多了一个叫归向前的退役兵王……
热门推荐
  • 嘉定镇江志

    嘉定镇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风吹拂

    海风吹拂

    南疆硝烟刚散去的时候,十九岁的我被当领导的父亲要求去当兵,极不情愿地来到了海军却是工程兵部队。新兵连凭借小聪明赢得良好口碑,内定为团部机关兵,却被人后门顶替去农场当了一名种田的庄稼兵。好不容易调回团部却遇上裁军,又被精简到基层连队驻守海岛。面对连续的裁军和精简整编,当同年入伍的战友纷纷退伍时,选择留守军营,只为了兑现与父亲“当个好兵”的承诺,咬牙坚持在艰苦的工程兵岁月里锻炼成长,亲历了共和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百万大裁军,见证了人民海军工程兵部队这支光荣之旅撤编的全过程,历经艰辛和磨难,忠实履行了一名军人的神圣使命,带着优秀士兵和党员的荣耀离开军营……
  •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夏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巨变。本书为你解读中华五千年。
  • 绝品武神

    绝品武神

    往日纨绔少爷重回八百年前青州第一府,痛下决心铸造家族神话;获遗泽传承,助他强势崛起,识破阴谋、猛踩小人,一人独挡千万劲敌,终力挽狂澜,携风云之势高歌猛进!
  • 独行幻梦师

    独行幻梦师

    “我被抛弃了...这是真的吗...我大概只剩下这唯一的面具。”一个少年抚摸着脸上的面具。满身的光芒万丈没有显出辉煌,有的只有暮落和看不清的未来。
  • 庶女策:冷王请上榻

    庶女策:冷王请上榻

    来自未来的军校教官,竟然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被捉奸的小可怜!打小厮,讽姨娘,正面硬杠嫡女大姐,想要找她的麻烦?还以为她是那个被陷害了只会嘤嘤嘤哭的小可怜吗?!不过那位王爷,我报仇,你在一旁助威是什么意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渌水泱泱仙如月

    渌水泱泱仙如月

    乾坤四界,仙佛人鬼古神旧址,回望萧瑟为造新神,冥冥轮转妖魔现世,归容无依是男是女,禁忌子身弱蝶扶梅,白莲生心月下仙曲,泱泱鸣缠
  •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已改编为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12月2日开播。本书以经历大地震重创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全景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情状,写出各色人物30多年间发生的变化。娓娓叙述中,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长卷。作者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 枷锁里舞蹈

    枷锁里舞蹈

    春节过后我们相约去了新加坡旅游,这一次旅游可给我带来无尽的麻烦了。这个美人闹出了天大的痴情伤魂落魄的笑话了。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精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故事与大家分享,以供借鉴。这些故事覆盖了多个方面和层次,归为28类,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成功者的经历来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下篇则分别讲述各类商业发达的地方人群致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