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游东湖,决定不走寻常路,健康步道应该留给真正想锻炼的人,像我这样穿着凉鞋,走得比老年人都慢的人适合走内圈的湖边小路,听听音乐,赏赏湖景,顺便拍点小花。今天有幸遇到了一朵忘忧草,之所以认为幸运,是因为万绿丛中就开了这一朵,颜色艳丽,美丽动人。我感觉这种小花特别低调,也不与其他花儿争奇斗艳,只是静静地开在路边一隅,绽放时美得不动声色,凋落时又落得悄无声息。那一瞬间,无缘由地我却想到了苏轼的一句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其实,此黄花非彼黄花,诗中的黄花指的是重阳节后的菊花。看到路边灿然开放的那一簇像雏菊的小花花,我也很惊喜,想起了前几年看过的一部韩国电影《雏菊》,故事很感人,画面也很唯美,值得一看。第一次看到核桃果子多数两两相连的挂在枝头的时候,还很纳闷,当我看完那个“三足鼎立”的石榴之后就明白了,核桃比较团结,石榴喜欢勾心斗角,只是哪个是魏,哪个是蜀,哪个又是吴呢?走着走着又遇到了一个彩妆扮相的大姐在湖边唱京戏,看服装就知道是《沙家浜》,可是刁德一和胡司令在哪儿呢?是去芦苇荡了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文学消费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作者借鉴西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对文学社会学、文学消费学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开篇《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该文着重阐释了建立在“文学事实”基础上的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出版、图书市场、大众读者、传媒文化、影视生产等对于文学生产的作用和影响,上卷各篇对此都有专题论述。下卷运用上卷的理论成果,从文学消费视野中对20世纪中国各个文学时期的长篇小说作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