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100000001

第1章 蓝色战略·东海篇(1)

在处理包括海洋争端在内的任何东北亚地区的问题时,我们都必须始终在心里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日、韩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都是非常发达的,然而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其实她们都处于一种“残缺不齐”的状态。

日本是二战之后的战败国,而韩国则是以日本殖民地的形式,在战后被美国事实上所接管。这段历史决定了这两国都不能算是主权完整的国家,能当家却未必能事事做主。譬如韩国,时至今日,韩军在战时的指挥权依然掌握在美国政府手里,这就是说一旦爆发战争,韩国总统是没法自行调动本国军队的。

美国对这两个东亚国家不正常的影响力,决定了他们的国家行为必须要首先照顾到美国的利益,有时甚至要牺牲掉她们本国的国家利益。而对于我们来说,在面对中韩、中日之间的种种博弈或是矛盾时,我们需要先仔细琢磨一下,我们面对的究竟是韩国人、日本人,还是她们背后的美国人。

东海篇[上]

第一节 从解放战争说起

历史往往都是这个样子——说“唐宗宋祖”需要从“秦皇汉武”开始说才能说清楚,说“秦皇汉武”就要从春秋战国说起,再往前追溯一下,从夏商时代乃至“三皇五帝”开始说会说得更透彻。今天也是如此,要搞清楚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事件,从二战前后开始说起,是完全有必要的。

包括南海在内,如今中国周边各类纷繁复杂的事情其实都是基于同一个基本盘,这个基本盘就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战略格局。和早已支离破碎的东欧不一样,东亚地区的基本格局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基本没有过大的改变。简单地说,现今南海局势的发端是当初美国在东南亚布局,但最终布局失败,而美国在东南亚的布局又始于东亚的三角形战略格局,再往前推导,这一格局的形成则始于朝鲜战争。

建国以来中国东部、南部海洋区域的基本战略态势,归结起来是由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场战争外加国民党逃台所决定的。要搞清楚中国周边种种“问题”的来龙去脉,通常需要从“二战”结束前夕开始成形的雅尔塔体系说起。

在“二战”中签署的、对近现代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协定有两个:一个是货币领域的《布雷顿森林协定》[1],一个是地缘领域的《雅尔塔协定》[2]。简单地说,当时《雅尔塔协定》出炉的背景是:上一任资本主义的龙头老大兼世界霸主英国,连续和新兴的欧洲工业国家打了两次擂台,也就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老帮主实在撑不住了,他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体系随即开始崩溃,而英国霸权的继承者是谁呢?是美国与苏联两个国家。“二战”结束后英国人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给自己保留一些家业,而美苏两国则在忙着接盘——接手英国等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势力范围。

这样一来,美苏之间就出现了一系列利益划分的问题。说到底,美苏在雅尔塔签署协议的时候,从未将当时的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去考虑,当时的中国只是美国和苏联眼中众多标的物中的一个而已,虽然得了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以当时的情形,这个常任理事国很难说是名副其实的——首先,当时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与苏联签署了一份《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变相地承认了外蒙古独立。按照这个条约,长春铁路、大连港以及整个旅顺市的实际控制权也都给了苏联。当时,新疆地区也被苏联渗透得很严重,乌鲁木齐[3]学校的教科书都是来自苏联的。

再看看当时中国大陆其他地方:一直以来,国民政府从未在西藏驻扎过一兵一卒,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仅仅成了一个法理上的概念。抗战结束之后,西藏已经被英国和美国渗透得非常厉害。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国民政府的实际控制范围又缩小了一块。并且剩下的部分还被继续瓜分着。

蒋介石借助政治联姻得到了上海资本的支持,抗战结束之后,其声望一度达到顶峰,但他依然不具备控制各方诸侯的能力,因其嫡系核心力量是在江浙一带,而如两广地区的李宗仁、白崇禧,华北地区的傅作义、阎锡山等,都是“听宣不听调”,他们的地盘俨然就是一个个国中之国。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名义上是统一的,而事实上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更危险的是,中国被推到了美苏对抗的最前线。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奉行的是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各路“诸侯”也都和美国暗通款曲。

当时,按照美军的战术构想,远东地区应设有两个前进基地,以备美苏开战时对苏联进行核打击之用。这两个前进基地一个是日本的冲绳,另外一个是中国的青岛。这就是说,一旦美苏之间开战,青岛将会成为对苏联威胁最大的地区之一,苏军必然会尽全力去轰炸青岛。反过来讲,对当时的苏联而言,进入太平洋地区最好的深水港是中国的旅顺和大连,因此美军为了封锁苏联海军,阻止其南下,也会全力地攻击这两个地方。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晚清时期日俄战争的翻版,只不过当时沙俄和日本的战争还只是局限于中国的东北地区,而此时美苏间的军事对抗则是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就是这场对抗的第一战场。一旦冷战变成热战,那么整个中国都会被卷进去。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访问莫斯科,中苏谈判持续了两个多月,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东三省的主权问题,最后达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个新的中苏条约,规定了苏联撤出东北三省的时间。当然,这个条约的签订也不是全无代价的,外蒙古独立在国民政府时期成为既定事实,新中国只能把它承认下来。

在这场中国的大变革中,美国和苏联在中国大陆都损失了不少,美国损失的利益更大一点,而苏联的损失则更多是在地缘上。首先,美国对“远东”地区的控制范围从中国大陆退到了后来被称为“第一岛链”[4]的区域。其次,1946年美国与当时的国民政府签署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5]被废止。

如今有一种说法,说美国原本不想和新中国撕破脸皮,但殊不知当时美国政府提出“不撕破脸皮”的前提是中国政府必须承认美国之前在华取得的各类特权,这显然是新中国不能接受的。可以说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大大出乎美苏的预料,之前有关中国的战略构想也随之烟消云散。

第二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由解放战争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至此还远未结束。

原本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北纬38°线为界,两家各占一半。但美苏在朝鲜半岛达成稳定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美苏在中国同样达成了“稳定”,如今这个前提已经不存在了——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前,斯大林对于北朝鲜[6]要南下统一整个朝鲜半岛的请求,始终是抱以消极的态度,但是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对北朝鲜的态度立马发生了逆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在海洋战略上的考虑。

苏联在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港口都位于高纬度地区,每年有几个月的封冻期,相比较而言,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就是海参崴。然而,即使是海参崴,它的天然条件也远远不如大连港及旅顺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味着苏联要把大连和旅顺最终交还给中国,那么,太平洋舰队就必须要寻求新的不冻港。

如果当时朝鲜人民军一路南下把朝鲜半岛统一的话,作为交换,苏联就可以在朝鲜半岛获得新的深水良港,比如济州岛。这就是斯大林心中的小九九。而中国对此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当时北朝鲜失败的话,美国人会一路向北推进,最后一直打到鸭绿江。这意味着鸭绿江两岸将会出现类似于今天朝鲜“三八线”[7]的局面,从而成为东西方冷战对抗的最前线。如果这样,以当时中国的军力,是抵御不了美军这么大的潜在威胁的。建国初期,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命脉所在地,新中国75%的重工业集中于此。如果坐视美军推进到鸭绿江,就等于把中国3/4的工业设施摆在了美国人的炮口之下,任何承诺在这种危局之下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果中国想摆脱美国的这种潜在威胁,只能依靠苏联的军事力量。这样的话,斯大林并不吃亏,因为苏军不用再按照此前的约定撤走了,那么长春铁路、旅顺和大连的海港依然会在苏联的控制之下,但同时中国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做出的让步,依然会成为既定事实。因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归根到底我们“保”的不是或不单单是北朝鲜,而是我国东北地区实实在在的主权以及中国七成以上的工业能力。

中国的抗美援朝始于鸭绿江,终于“三八线”,中国是毫无疑问的战争胜利者。

对中国而言,朝鲜战争爆发时西藏尚未解放,南部很多地区的战事尚未结束,很多地方还有占山为王的土匪和残存的国民党特务组织。

从经济上看,1950年中国全国钢产量61万吨(钢产量是衡量一国战争潜力的重要标准),同年美国是8785万吨;1950年中国工农业社会生产总值只有683亿(人民币新币),到1953年是1241亿,而抗美援朝使得当时中国的国防开支一度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43%……

这还只是账面上的问题。在战场上,由于志愿军空军的力量非常有限,所以无法完全保障地面部队后勤补给线的安全。在半岛北部,尚可借助多山地形来最大限度地抵消美军的空中优势,但在南部,在一马平川的地形下,如果缺少空中掩护,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可以说,“三八线”其实也是志愿军后勤补给线能够延伸到的极限。在这种硬实力条件之下,中国在朝鲜半岛取得了可以取得的最大限度的胜利。

第三节 朝鲜战争中,美国第七舰队为何开进台湾海峡?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的第一反应非常耐人寻味。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不是让驻日美军驰援南朝鲜[8],而是让自己的第七舰队迅速地开进了台湾海峡,其目的就是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要搞清楚这其中的缘由,我们需要先拿一张地图。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台湾(当时台湾处于国民党控制之下,其实也就是变相地在美国人的控制之下)与南朝鲜、日本在地缘上构成一个三角形的结构。

日本因为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美国在远东地区最稳固的前进基地——借助日本的工业体系,战时美军需要的武器装备、后勤给养都可以就地生产,无需从本土运输,而战损装备的保障、伤员的救治等也都可以在日本完成(战后日本经济复苏借助的就是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的军需品订单)。因此,日本是这个三角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点。

如果在朝鲜半岛或者台湾发生战事,那么美军可以以日本为跳板进行支援,而无论从中国大陆方向还是从苏联方向,要想对日本本岛发动军事打击,台湾地区和南朝鲜都将构成保护日本的第一道屏障,这样日本、南朝鲜、中国台湾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坚固的三角形结构。

当然,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懈可击的东西,这个战略三角结构也不例外。美国人这个布局的问题在于,三点俱在的时候确实无懈可击,可一旦这三个点当中的任何一个点出现松动的话,就会导致其他两个点在短时间内完全崩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日本丢了的话,南朝鲜和台湾地区就失去了战略后方。没有日本这个前进基地,美军想驰援朝鲜战场或者台海战场就只能从夏威夷远道而来。我们从地图上看,这是多远的距离?也许美军的舰队还没到,这两个地方就已经丢干净了。

如果台湾出了问题,那么来自东亚大陆的力量就可以以台湾为跳板打击冲绳,进而可以打击日本本岛。日本一旦保不住,南朝鲜就同样不保。同样的道理,如果南朝鲜丢了,那么对方就可以越过狭窄的对马海峡直取日本本岛。失去了日本的支撑,丢掉台湾实际上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搞清楚了美国在东亚所布的这个局,也就好理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反应了。

仅仅从技术角度说,美国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假如当时解放军解放了台湾,从美国人的角度看,台湾就很有可能为苏联所用。从理论上说,如果苏军以台湾为跳板,就可以打下冲绳,进而直逼日本本岛,到那时南朝鲜将彻底失去战略上的大后方。

一旦上述情况出现,那么无论之前南朝鲜做了如何的顽强抵抗,朝鲜半岛最终都将不再和美国有任何关系。届时日本本岛将直接面临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潜在威胁,原本它是美国最好的战略跳板,到此时将成为一片毫无价值的死地。一旦如此,美国在第一岛链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只能一直向东撤,而下一个战略立足点则远在夏威夷……

现在我们清楚了,一个不大的台湾岛,从战略上来说,却关系到半个太平洋的控制权。对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爆发后让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就相当于发现着火后先把屋子里的煤气罐搬出去——先保证不会把半个楼炸飞了,然后再去灭火。让第七舰队封锁住台湾海峡,就是先把最坏的可能性排除掉。只有台湾地区安全,日本才安全;只有在日本安全的情况下,美军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朝鲜半岛发生的事情。

同类推荐
  • 政府形象传播

    政府形象传播

    如何树立政府形象的旗帜,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实施科学的政府形象传播战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传播理论支撑和实践运行机制,对于各级政府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好领导、组织和管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从传播时代的政府形象战略入手,在梳理形象传播理论依据和分析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政府形象传播构成、传播模式和传播责任进行了学理剖析,以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立足于传播实践,在政府形象传播策划、塑造方法、管理和维护机制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政府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破解路径。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猛。青年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他们已经把参与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责,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青年工作蓝皮书确定以“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工作蓝皮书课题的最终成果。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

    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论自由》是密尔最具个人特色,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这部论述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人文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以致被人认为如果不读它,就不了解自由主义的真谛。如果要列举西方从古到今人文思想的二十部经典,本书定可入选。一个半世纪以来,本书不仅对于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东方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冲击。
热门推荐
  • 关于思维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思维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关于思维的格言》让我们在听名人的名言时,也可开拓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那狭窄的一方天地间,而是如鹰般翱翔于广阔的天际!
  • 托尔托罗

    托尔托罗

    绑架是一种游戏,对一个富家小姐来说,玛丽亚显然拥有太多的时间。她既不用劳心劳神于学习成绩,也不必亲自动手拖地做饭(除非是她心血来潮,想活动一下筋骨),更不用提到什么前途、什么全球经济危机,就算她把黄金当饭吃,她的父亲、著名的科技界的领头羊、商业界的巨富劳里先生也供得起。劳里并发有指望这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儿有什么出息,成为什么惊天动地的女强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比男人还缺乏温柔的女强人已经太多了,她们是时代的怪胎。所以他对玛丽亚放任自流,随她怎么闹。
  • 恋上圣樱四少二

    恋上圣樱四少二

    一通电话,四大美女香艳回国,来到圣樱,装扮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吓死了八个老师,九十个白痴。“砰……”某停车场里,一阵巨响……四男戴着墨镜,嘴角拽拽的抿起来,若无其事的开着车,银眸中的逝过不屑,看着自己的车就这么撞过去,只是细微的吹了口气,4部单车就在这一刻,结束了它们的生命,一阵车风吹来,4女的校服裙有些摇摆,可怎么也掩饰不住生气,她们用手捂着裙角,气愤的看着四男“喂,你们干嘛撞我们的单车啊?!”4男取下墨镜,冷冷的扫过我们一眼,嫌恶的挑了挑眉,满不在意的说:“爱好”。于是,轰轰烈烈的校园爱情上演了……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客滇述

    客滇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15个决定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15个决定

    女人的一生犹如花朵的生命,短暂的花期仅是全部生命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环节,每个女人都必将经历辉煌与失落。 女人的一生犹如花朵的生命,短暂的花期仅是全部生命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环节,每个女人都必将经历辉煌与失落。
  • 原野藏獒

    原野藏獒

    本书是由《原野藏獒》、《情和欲的悲歌》、《艳龙》、《大湖断裂》四个描写高原生活的中篇小说组成,杨志军被誉为“高原作家”、“荒原作家”,在青海生活了四十多年,对高原生活十分熟悉。
  • 词谑

    词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公子倾城

    网游之公子倾城

    新书已发,各位亲请看!推荐票什么的不要大意的投到新书吧!瑶瑶再此拜谢……众人:女神,你是怎么上世界公告的?小七:单挑boss!众人:女神,你是怎么升级的?小七:努力打boss!众人:女神,你和大神是怎么在一起的?小七:和大神一起打boss!众人:女神,怎么会有这么多boss?小七:系统抽了!
  • 腹黑天才宝宝:爹地,妈咪要劫婚

    腹黑天才宝宝:爹地,妈咪要劫婚

    玉贝贝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招惹上苏陌岚那个传闻的冰山总裁的,反正第一次遇见,两人就上演了一番狗血的车……震门。苏陌岚为了保护自身完美形象,很是狂拽酷炫霸气侧漏地给了玉贝贝两千万美金的天价封口费……为了防止玉贝贝讹上自己。讲真,玉贝贝觉得苏陌岚真心想多了,她怎么会讹人呢?不过,她的好儿砸,那个堪称守财奴,吸血鬼的恶魔宝宝玉麟肆就未必了呵。妈咪,你要加油,努力成为龙腾集团的正宫娘娘,然后我们再联手将苏陌岚推翻,他的那些钱可都是我们娘儿两的啦。某个人小鬼大的奶娃娃,再次对自家妈咪开启了疯狂洗脑滴模式。苏陌岚:老婆,听说你在跟我小叔相亲,你是当我死的吗?某女幽幽道,“小肆说小叔叔更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