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62200000114

第114章 终章 千夫所指东林党

东林党,貌似是一方很大的势力,其实,只是一群有着相同政治主张的文人组成的一个松散团体而已。

东林党的主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强烈要求改变宦官专权乱政的局面,主张“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

第二,竭力反对皇帝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进行疯狂掠夺、横征暴敛,主张既重视农业,也重视工商业,要求惠商恤民、减轻赋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第三,反对屡见不鲜的科举舞弊行为,主张取士不分等级贵贱,按照个人才智,予以破格录用;

第四,加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后金的进攻。

总结起来,就是这四点主张,那么东林党怎么就成了千夫所指的无耻文人了呢?

他们的主张有什么问题吗?

第一点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历朝历代因为宦官专权而天下大乱甚至是王国的例子屡见不鲜,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在皇宫门口竖了块铁牌,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面王振和刘瑾也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宦官专权乱政有多么可怕。

第三点应该也没错,科举舞弊肯定是不对的,舞弊手法一般都是贿赂考官,以求功名,这样考上来的官员,首先不说他的能力如何,就最基本的廉洁奉公他们都很难做到。

第四点那就更不用说了,后金都打过来了,还不加强防御,难道想亡国吗?

东林党之所以被千夫所指,重点应该就是第二条了,他们反对皇帝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进行疯狂掠夺、横征暴敛,要求惠商恤民、减轻赋税。

传闻,东林党反对收矿税和商税,使得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很明显,这是在断章取义,或者说,实在故意造谣。

他们是反对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进行疯狂掠夺、横征暴敛,不是反对收矿税和商税。

他们为什么反对派遣矿监、税使呢?

这个跟万历朝后期的太监贪腐有很大的关系,所谓矿监、税使其实就是太监,据史料记载,太监充当矿监、税使,贪腐起来吓死人,他们基本上是收九缴一,也就是说,收上来的税赋,他们只上缴一成,其他九成全被他们给贪了!

这个就比较的恐怖了,原本,商户只要交一两的税,到了这些太监手里,却变成了十两,谁受得了?

这个并不是空口说瞎话,《明史》和很多其他史书上都有相关记载。

比如,万历中期的广东税监李凤的贪污冠绝整个万历朝,据揭发,他明取暗索,十不解一,他府中金玉珠宝堆积如山,玲珑异物充塞其门,他贪污的白银达到五千万两之巨,其它珍宝还不计其内。

又比如,陕西税监中官梁永(原皇宫御马监监丞)以钦差自居,假借巡视之名,横行霸道,劫掠各地富裕城镇.荼毒陕西,时梁永将搜刮的金银财宝,以十分之一进贡神宗收用.十分之九派亲信护送至京.由家转接收藏于京郊,其收藏金银财宝的库房多达十余间。

再比如,万历二十九年,内监孙隆到苏州充任税监,他勒令除已征税外,每机加派白银三钱,丝织品每匹加银三分,用以自肥,机户因此停工,几千织工染工失业,生活无路的织染工匠两千人集结于玄妙观,掀起了一场民变。

这些矿监、税使派到地方上横征暴敛,疯狂掠夺,难道不应该反对吗?

这些,毕竟是有史料可查的,一戳就破,所以,后面传闻又发展成东林党包庇地主豪强,为富商巨贾争利,反对收税。

这个是很明显的混淆视听,指鹿为马。

首先,不管是矿税还是商税,东林党都没有反对收,只是反对派遣矿监、税使去地方上横征暴敛,收取十倍以上的额外税赋。

然后,东林党要求惠商恤民、减轻赋税,这个税赋并不是光指矿税、茶税和盐税,也包括田赋。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挖矿的也是平民百姓,种茶的也是平民百姓,煮盐的还是平民百姓,减轻矿税和商税怎么就变成包庇地主豪强,为富商巨贾争利了呢?

难道矿是豪强去挖的,茶是地主去种的,盐是豪强煮出来的?

这又是一种误导,在明朝,商户并不是豪强,相反,商户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地位甚至连农户和工匠都不如,士农工商,商户,就是最低等,所谓豪强,并不是商户,而是士族,也就是所谓的官宦世家。

阉党的文人的确很可怕,当他们断章取义,扭曲事实,诬蔑文人的时候,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文人。

没有最可怕,只有更可怕,到后面的传闻更为可怕。

什么魏忠贤才能救大明,东林党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没人收拾东林党了!

首先,这个传闻最说不通的地方在于,大家都知道,魏忠贤不是崇祯杀的,他是自杀的,崇祯都让魏忠贤去凤阳守陵了,显然没杀人家的意思,他后面也只是让魏忠贤回来解释一下,魏忠贤就自杀了,到有心人口里,就变成了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这种谣言,不知道多无耻才说的出口!

造谣者大概明白,不管是谁,只要稍微看一眼史料就会戳穿这个谎言,所以,后面他们又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

他们将万历朝东林党反对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进行疯狂掠夺、横征暴敛,挪到崇祯朝,变成了东林党在崇祯朝反对收税。

他们将天启初年东林党掌权也挪到崇祯朝,造成了崇祯朝就是东林党的天下,崇祯皇帝的圣旨都出不了宫的假象!

东林党反对收税,前面已经说过了,纯属断章取义,混淆视听,指鹿为马。

然后,来看看崇祯朝到底是不是东林党掌权。

明朝从朱元璋罢免宰相开始,实行的是内阁辅政的制度,也就是说,要掌权,最起码要掌控内阁。

那么,东林党在崇祯朝有没有掌控内阁呢?

据史料记载,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崇祯朝总共十七年却换了五十多个内阁大学士!

崇祯朝这五十多个内阁大学士都是有史料可查的,那么,里面有多少东林党呢?

东林党又有几个当上了内阁首辅呢?

他们当内阁首辅的时间是多长呢?

首先,来看看崇祯朝所有内阁大学士的名单。

黄立极天启五年入阁天启七年致仕

来宗道天启七年入阁崇祯元年致仕

杨景辰天启七年入阁崇祯元年致仕

李标天启七年入阁崇祯三年致仕

周道登天启七年入阁崇祯二年致仕

钱龙锡天启七年入阁崇祯二年致仕

刘鸿训天启七年入阁崇祯元年革职

施风来天启七年入阁崇祯元年致仕

张瑞图天启七年入阁崇祯二年致仕

韩爌崇祯元年入阁崇祯三年致仕

李国普崇祯元年入阁崇祯元年致仕

成基命崇祯二年入阁崇祯三年致仕

孙承宗崇祯二年入阁崇祯四年致仕

何如宠崇祯二年入阁崇祯四年致仕

钱象坤崇祯二年入阁崇祯四年致仕

周延儒崇祯二年入阁崇祯六年致仕

崇祯十四年再次入阁崇祯十六年赐死

温体仁崇祯三年入阁崇祯十年致仕

吴宗达崇祯三年入阁崇祯十一年致仕

郑以伟崇祯三年入阁崇祯六年卒

徐光启崇祯五年入阁崇祯六年卒于任上

王应熊崇祯六年入阁崇祯八年致仕

何吾鹏崇祯七年入阁崇祯八年致仕

钱士升崇祯六年入阁崇祯九年致仕

文震孟崇祯八年入阁崇祯八年致仕

张至发崇祯八年入阁崇祯十一年致仕

孔贞远崇祯九年入阁崇祯十一年致仕

黄士俊崇祯九年入阁崇祯十一年致仕

贺逢圣崇祯九年入阁崇祯十年致仕

林讦崇祯九年入阁崇祯十年五月卒

刘宇亮崇祯十年入阁崇祯十二年致仕

傅冠崇祯十年入阁崇祯十一年致仕

薛国观崇祯十年入阁崇祯十四年赐死

程国祥崇祯十一年入阁崇祯十二年致仕

杨嗣昌崇祯十年入阁崇祯十年卒于任

方逢年崇祯十年入阁崇祯十一年致仕

蔡国用崇祯十年入阁崇祯十三年卒

范复粹崇祯十一年入阁崇祯十四年致仕

姚明恭崇祯十二年入阁崇祯十二年致仕

张四知崇祯十二年入阁崇祯十五年致仕

魏绍乘崇祯十二年入阁崇祯十五年致仕

谢陛崇祯十三年入阁崇祯十三年削籍

陈演崇祯十三年入阁崇祯十七年乞休

蒋德景崇祯十五年入阁崇祯十五年致仕

黄宗昉崇祯十五年入阁崇祯十六年致仕

吴甡崇祯十五年入阁崇祯十六年致仕

李建泰崇祯十六年入阁崇祯十七年被执

方岳贡崇祯十五年入阁崇祯十七年被掠死

丘瑜崇祯十七年入阁崇祯十七年被掠死

范景文崇祯十七年入阁崇祯十七年京陷时殉国

魏藻德崇祯十六年入阁崇祯十七年被掠死

崇祯朝总共十七年总共五十多个内阁大学士,正牌东林党人总共才六个,加上疑似或号称东林党的,总共十一个,分别是韩爌、周道登、钱龙锡、成基命、何如宠、孙承宗、文震孟、贺逢圣、程国祥、方逢年、范景文。

而这十一个人里面,当上内阁首辅的只有三个,分别是,周道登、韩爌、成基命。

周道登,崇祯元年六月任首辅,崇祯元年十二月致仕,总共六个月,不过,他只是疑似东林党,并不是真正的东林党,而且,他这个首辅还是抓阄抓出来的。

韩爌,崇祯元年十二月任首辅,崇祯三年三月致仕,总共十四个月。

成基命,崇祯三年三月任首辅,崇祯三年九月致仕,总共六个月,他这个首辅只是一个过渡首辅。

也就是说,崇祯朝总共十七年,东林党任首辅掌控内阁的时间总共才两年零两个月,而阉党的代表温体仁,一个人任首辅的时间就将近八年!

可见,崇祯并不是一个傀儡,他任用东林党人只是为了收拾阉党,等阉党收拾的差不多了,他担心东林党掌权,又开始重用阉党余孽,直到最后亡国。

崇祯朝到底是谁在掌权,应该说首先是崇祯皇帝,然后是阉党余孽,至于东林党,只是崇祯对付阉党的一把枪而已,用完他就扔一边去了。

最明显的例子,黄宗羲,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的长子,明末有名的大文豪,崇祯四年就高中举人。

但是,有明一朝,他最后都没考上进士,历史上有名的大文豪科举都考不上进士,奇怪吗?

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父亲是正宗的东林人,因为崇祯四年之后基本都是仇视东林党的阉党余孽掌权,所以,他考不上进士,可见崇祯朝是东林党在掌权就是个笑话。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传闻。

传闻,东林党人皆贪腐,散播这种谣言的,不知道无耻到了什么程度!

这里,举几个东林党的代表人物。

比如韩爌,天启朝任首辅时被魏忠贤逼的辞归故里,魏忠贤又令他的干儿子崔呈秀诬陷韩爌窝藏赃银两千两,逼的韩爌不得不变卖家产和田地并向亲友借贷,才偿还了所谓的赃银。

最后,韩爌无处栖身,只能居于先人墓地,全家老小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凄惨无比。

两千两银子都凑不出来,这是贪腐?

又比如杨涟,魏忠贤诬陷他收受熊廷弼贿赂两万两,要追赃,可怜他全家财产不足千两,缇骑到应山抓捕时已诈走不少。

杨涟入狱后,家人将家产全部变卖,也远不能凑足两万之数,住宅卖掉之后,老母妻子无处安身,只好住在破庙,靠两个儿子沿街乞讨度。

虽然知情之人同情他们,纷纷解囊相助,仍无法凑足两万之数,一家人只能继续遭受迫害,直到崇祯皇帝即位,阉党集团伏诛,这种无休止的追比、迫害才告结束。

这是贪腐?

再比如魏大中,魏忠贤诬陷他收受熊廷弼贿赂三千两,他的长子魏学咿在父亲人狱后多方奔走,苦苦哀告,好不容易借得三千两,交完之后,心想父亲总可早日出来。

没想到阉党又给加了三百两,就这三百两,把魏大中的长子魏学咿逼死了。

魏大中被害之后,阉党又指示地方官府,严加催逼,魏学咿往来于嘉善和浙江之问,借贷乞讨,终无力还清赃银,最后在忧惧、愤激中死去。

这是贪腐?

东林党被阉党迫害,诬陷,追剿所谓的赃银,逼的东林党人的家属上街乞讨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十多个,这是贪腐!

传闻,李自成打下京城之后,从各级官吏那里逼出白银七千余万两。

这个,应该是真的,但是,好事者却栽东林党身上了!

崇祯十七年,朝中唯一一个有记载的东林党人就是范景文,他在崇祯自缢之后就跟着自缢殉国了,不可能再逼他交银子助饷了吧?

也就是说,李自成逼交助饷的时候,朝堂上下,已经没有一个东林党人,这七千余万两硬栽东林党身上,真是荒唐至极!

传闻,东林党贪生怕死,在后金媚颜屈膝。

这个,跟后金打过仗的东林党人也不是一个两个,有点数不清。

比如,孙承宗,崇祯二年后金打到京城了,他被拉出来零时救火,打跑后金之后,崇祯立即把他撸了。

崇祯十一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又比如,黄道周犯颜直谏,崇祯骂他:“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

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九月十九日,黄道周募众数千人,马仅十余匹,筹一月粮,出仙霞关,与清兵抗击,兵败后被俘,宁死不屈,绝食十二天,最后,清军不得不把他杀了。

再比如,史可法,范景文,袁应泰等等,凡是与后金交战的东林党人,要么战死,要么不屈自缢,除了一个钱谦益。

最后,就说说这个钱谦益,阉党给他的评价天巧星浪子钱谦益,浪子何意,在古代是指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

钱谦益自称东林领袖,这个领袖也不知道怎么来的,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在东林学院发起东林大会的时候,他还只是个秀才而已,连东林书院的门往哪边开的都不知道,他领导谁呢?

然后,他的为人处事,自负文采了得,贪腐严重,与东林主旨格格不入,他这个东林党人的身份也不知道怎么来的。

再看看他的为官经历。

天启元年,钱谦益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撰《神宗实录》,同年,浙江发生了科场舞弊案,受到牵连遭到罚俸的处分。天启二年,因病致仕。

天启四年钱谦益复出,主要承担《神宗实录》的编纂工作,同年,受御史崔呈秀和陈以瑞的弹劾,被革职回乡。

崇祯元年,钱谦益再度复出任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在推举阁臣时,与温体仁、周延儒结怨,温体仁、周延儒趁追论钱谦益浙江乡试受贿,崇祯帝在文华殿亲自召见对质,钱谦益引咎撤职,坐杖罚。

崇祯十七年,钱谦益依附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力荐阉党阮大铖为兵部侍郎,获得回报,出任南明礼部尚书。

南明弘光元年五月,清兵近逼金陵,兵临金陵城下,钱谦益随马士英、阮大铖等投降。

顺治六年到顺治十七年,钱谦益积极联络西南及东南反清复明势力,尽囊以资之,想赎罪,不过,已经迟了。

钱谦益的确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他一会儿自称东林领袖,一会儿依附阉党,一会儿投降清廷,一会儿反清复明,的确有点不知所谓。

不过,他并不是真正的东林领袖,甚至东林党的身份都有点牵强,但是,就这么一个跟东林党扯上关系的人,竟然变成了东林党的代表人物!

一个钱谦益就代表整个东林党,好像东林党除了钱谦益就没其他人了,这种传闻也不知道多无耻的人才能说出口!

制造这种传闻的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无法猜测,后面,马上会开始崇祯朝的朝堂争斗,谨以此概述一下崇祯朝的真实历史背景。

(注意,仅是概述历史背景而已,没有任何偏向性,说有偏向性的,自己去查史料,如果有哪一句与史料不符,欢迎来稿。)

本卷终,且看下卷分解。

同类推荐
  • 三国系统之江山争霸

    三国系统之江山争霸

    若郭嘉不死,赤壁之战曹操是否会顺江而下,会猎江东。若典韦未亡,张飞还能当阳桥上一声喝退百万军。滚滚三国,数风流人物,且看刘天如何凭借三国系统,指点江山,创下不朽之霸业。
  • 渔色大宋

    渔色大宋

    "相公,你打扮得如此,莫非又要去勾搭?”好办,赵构同学,把你家皇宫借我住住!这是一部轻松搞笑附带金戈铁马征战天下豪气万千的非后宫类小说。
  • 南明大丈夫

    南明大丈夫

    在属下眼里他是英明神武的将军,在同僚眼里他是个精明市侩的小地主,在李自成眼里他是可堪一用的外省人,在崇祯眼里他是失陷亲藩的贼寇,在多尔衮眼里他是厚黑无耻的南人,在郑成功眼里他是值得信赖的盟友。历史的节点在这一刻转动,潮流的波澜在这一刻起伏,欢迎阅读南明大丈夫,看高二哥再造天下。作者已有三百万字完本作品一部,书友放心收藏。欢迎加入话凄凉书友群,无管理冷清群号码:162357907有管理撕逼群160522963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热门推荐
  • 古尊宿语录

    古尊宿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后的平淡生活

    婚后的平淡生活

    一场巨大的商界联姻,新郎却在婚礼进行时拥着别的女人。
  • 重生圣帝之都市

    重生圣帝之都市

    林然,宇宙圣帝之一,在圣帝大战中陨落。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后,林然发现自己已一种随时消弭的残魂重生在一个叫地球的星球,但重生之体却是天生脑子有缺陷的一个也叫林然的婴儿,没有自主思想,这个婴儿长大后注定就是个傻子!为了能够重踏强者之路,林然蛰伏在婴儿身体内,修复残魂!十七年后,傻子林然刚上高中,这时,他体内的圣帝林然渐渐苏醒……
  •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
  • 偷心狂后

    偷心狂后

    她醒来是第一眼看见的是他,他对自己呵护有加,并对她说一定要娶她。因为他,她莫名其妙被卷进云府的明争暗斗中,不仅差点被人下毒,还遇到了不明来历的杀手想要她的命。当她发现自己有些喜欢上他的时候,确发现他不仅有‘两个未婚妻’外,他身边还有好几个美女也对他青睐有加。她可得好好处理才行……他将昏迷不醒的她抱回府后,发现她这个‘样貌平凡女子’深深吸引了他。为佳人,斩断先前的情丝,可棘手的是他的好友和表弟竟也爱上她,而且又冒出了奶奶为他内定的未婚妻。但是这一切都阻止不了他的爱,他绝对不会对她放手……对白一:“我会负责。”“麻烦你说清楚一点,你想负责什么。”“娶你!”“……”“每一个你碰过的女人,你都会把她们娶进门?”“我还未娶妻。”对白二:“你为什么不肯嫁给我?”“我只是个普通的乡野村姑。”“我不在乎。”“为什么非要娶我?我的样貌并不出众。”“我一定要娶你。”情节一:他奶奶给他内定的未婚妻“梅姨娘,你这么说怕是不妥吧,云表哥可不止你的外孙女一个表妹,伦家世,你外孙女不过是云府庶出女儿和一个小小县令所生之女与云府少爷又岂有般配之说。”德瑞郡主阎湘琴岂会让梅姨娘将吴青烟和云翳晟拉在一起。“云府的事,你一个外人插什么嘴”楚梅听见阎湘琴这样说得自己的外孙女气急的回了一句。却不知自己的一时嘴快说错了话。一旁的老夫人阎袭月一记寒光扫向楚梅。“琴儿可不是外人,她将是云府未来的少夫人。”老夫人的一句话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情节二:他的第一个未婚妻居然是当今皇后娘娘“你来了啊,怎么没去陪你的未婚妻”雪儿只是抬眼看了一眼他心里有些不高兴。“她不是我的未婚妻,我从来没有想过娶她。那只是奶奶的想法”他连忙向雪儿解释。“恩,你以前的那个过去式的未婚妻又是谁”雪儿此时想知道那女人到底是谁。“我以前的未婚妻?你说的是她……”我见他的神色黯然下来。“你真的想知道?那是三年前的事了。”我在他眼中看到浓浓的悲伤。“我想知道。”看见他眼中的悲伤,雪儿知道他们为何分开。“她叫纳兰慧敏,就在三年前她一封书信与我退婚。”“那后来呢”雪儿追问到“没过几天,一道圣旨,她成了蜀炎国的皇后娘娘”“她不要你,以后我要你”雪儿第一次主动的上前去抱住云翳晟“雪儿……”云翳晟被雪儿突如其来的话和拥抱愣住了“怎么我要你,你还不乐意”雪儿抬头望这发愣的云翳晟
  • The Poems of Henry Kendall

    The Poems of Henry Kend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逍遥狂帝

    逍遥狂帝

    因之前文笔框架不够理想,思路迟滞,故而搁笔,直至今日,有所经历,有所感触,提笔重写。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 我们都败给了生活

    我们都败给了生活

    作者用八年的青春铸造了这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古嘉星的青春成长之路。古嘉星出身贫苦家庭,求学路上,生活屡遭挫折,但是怀揣文学梦想坚定不渝,在颠簸的追梦路上,经历三段失败的爱情。走过所有的青春岁月,回归故里的时候,回首前路,发现自己青春路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败给了生活,原来青春的主题就是在失败中学习承受,学会坚强,学懂人生。作品语言平实,没有刻意夸大,波澜不惊的叙述中,有一种历经沧桑之后的坦然。虽然“败”给了生活,但学会了坚强地面对以后的人生,或许这就是青春的价值。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