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8400000084

第84章 丨预先安内

“谒问析辞勿应,怪言虚说勿称。”————————【说苑·谈丛】

初平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未央宫,宣室殿。

气候闷热异常,热的让人心里发慌,凉州诸将自从在新丰大破朝廷三万精锐之后,便再也无性命之虞,行军也不像一开始的仓皇,反倒是好整以暇,就好比恶汉将少女追入死角后,动作也开始变得不紧不慢,将少女的惊慌失措当做是一种乐趣与享受。

对李傕来说,这既是示威、也是报复。

报复当初朝廷当初盛气凌人、不肯赦免他们的姿态,报复他们当初为此惶惶不可终日的心境。

凉州诸将有意放缓行军速度,虽说是给长安朝廷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但无形之中还是给了皇帝更多的时间以从容应对。

在这段时间里,皇帝联合马日磾、赵谦等人罢黜了王允一党,在朝中形成了以皇帝为核心,太尉马日磾、司徒赵谦等人共同辅佐的利益团体。这个团体能有效团结长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应对叛军。

军情奏章一路呈进未央宫,然后一一摆到了皇帝的案头,皇帝看也不看,这些奏章无非是说李傕今日到了哪里,明日将到哪里,距长安还有多远,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

他又继续翻了下去,看到了京兆尹司马防的奏疏,长安市民在有心人的背后挑唆下,因王允被罢黜而群情汹涌,虽然事后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皇帝还是十分提防这个始作俑者。

如果在李傕攻城的时候,那伙人在暗地里煽风点火,与城外的李傕来个里应外合,长安再是城坚池深,也将不攻自破。历史上的李傕攻下长安,不就是因为城中内应?

于是皇帝便让京兆尹司马防与长安令王凌暗中调查,如今所上述的结果称,这些人似乎跟前些日子闾里刺驾的黄巾贼有关。

他怒由心生,这伙贼人在城中寻隙滋事,甚至有可能会将他好不容易建立的优势给破坏殆尽,要知道历史上的长安城兵微将寡,朝中人心不齐,各有打算,哪像现在这样朝廷人心如一,兵精将足,士气高昂?

再加上没了段煨等部分将领的支持,李傕手下这十万大军虽然数目跟历史上的一样,但具体有多少强征充数的民夫,有多少能战敢战的精锐还真不好说。

这么好的优势,如果因为这伙藏匿城中的黄巾贼人导致长安有重蹈历史覆辙的危险,皇帝是万万不能忍的。

皇帝蹙着眉头将奏书推在一旁,吩咐道:“去召京兆尹、长安令来一趟。”

侍中杨琦领命,很快就将京兆尹司马防、长安令王凌带了过来。

司马防与王凌一来便兴冲冲的拜倒在地:“陛下!臣等自奉诏暗中查访以来,幸不辱命,终于有所斩获。那青牛角原来早已在北焕里等处游历,其常教习黎庶百姓文字、天时,在百姓之中颇有名声。人们都说他看似五、六十岁,其实是已有百龄的得道之辈。”

“装神弄鬼,还是学的张角的路数,就差广施符水诊病救人了。”皇帝冷哼道,这青牛角如果真是逆贼张角的弟子,应该不至于没有本事画符箓,想必是其认为广施符水太过惹人耳目,为了低调行事这才不得为之。

“诺,黄巾余毒遗患数载,是朝廷疥癣之患,不可不除。”司马防应声道:“坊间百姓问他姓氏,他只言自己字正方,又因其常骑青牛穿街过巷,是故百姓皆称之为青牛先生。”

皇帝精神一振,原来当日那饼肆老板所推崇的青牛先生竟然就是青牛角!

“既然如此,那百姓自当识得官府画的案图。”

司马防与王凌对视一眼,只见王凌尴尬的一笑:“识得是识得,但是百姓都说早在刺驾之前,便有人见那青牛先生离开北焕里了。”

皇帝脸色渐渐冷了下来:“这么说,事情还是毫无头绪?青牛角不知所踪,在他背后的主使者更是遑论缉捕了?”

见皇帝语气中隐隐透着对两人办事不力的责备,好不容易从王允倒台的风波中缓过一口气的王凌,不愿就此失去皇帝对他的微弱信任,急忙说道:“陛下,此案并不能说就陷入死路。要想追捕青牛角背后主使,依臣之见,其实没有必要非得先寻青牛角、再寻主使,而是可以将二者倒置。”

“二者倒置?”皇帝问道:“你说说你的看法。”

“陛下微服出宫,本是极为机密的要事,就连公卿大臣都未必得知,遑论其他?是故臣愚见,以为若是要知道陛下何时微服,其职不须有多煊赫,只需身处机要便可。”王凌自从转任长安令以来,虽然没有以前做秘书丞清贵,但却是一个很锻炼人能力的职位。

在长安令任上他与直系长官京兆尹司马防通力合作,不仅消除了王允倒台在民间引起的剧烈反响,还能使民间毫无一丝战乱前的慌乱。

王凌的才干早在担任秘书丞的时候,皇帝就有所体会,不然王允那么多族人,也不会特意保下他。司马防身为王凌上级,又是长辈,对王凌的能力很是欣赏,这两天还特意向皇帝上书称赞其能。

而王凌却不知详情,还总以为自己如无根之萍,随时可能会被皇帝抛弃、被仇家攻讦,所以做事愈加兢兢业业,不敢丝毫马虎,这也让众人愈加欣赏他。

“是故臣近日思之,陛下若要微服出行,除了随行人等,非得经过奉车郎官、黄门署官、宫门司马以及殿门郎官不可。”王凌一字一句的推敲道:“奉车郎官皆为北军中候昔日亲手训导,品性应当无疑;黄门署官等宦能涉及此事者不过数人,有小黄门与黄门令把关,想必其人也应可靠;至于宫门司马,陛下微服是从北宫门出,该宫门原为羽林监手下,按理也不会做出此事。”

北军中候王斌、小黄门穆顺、再加上卫尉赵温、羽林监盖顺,这几个人都是皇帝手下得力的亲信,随便哪一个都不是王凌敢出言怀疑得罪的。

但王凌为了表示公正,还是要把奉车郎官这些人提到嫌疑的名列,然后尽力为其辩清。至于皇帝信不信、愿不愿意将这四种人一起进行排查,那就是皇帝所需要决断的了。

皇帝沉吟道:“当日出行,奉车郎是单独受到通传,事先也根本不知我要出宫,所以奉车郎官们的嫌疑可以洗清。至于黄门署与宫门司马,届时我已登车,谁也不知道我在车内,又何谈知悉行踪?”

“唯,如此一来,也就只有当日值守的殿门郎官最为可疑。”王凌立即答道;“依制度,凡三署郎官除议郎以外,皆主殿前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陛下若是突然离宫,可以瞒过宫中众人,但难以瞒过当日值守的郎中们,三署郎不在陛下微行随侍之列,自然可以向外间通传机密。”

“那就先让光禄勋杨彪彻查当日值守名单,逐一排查,优先以凉州人为主。”皇帝有意把‘凉州人’三个字咬得很重。

司马防与王凌两人顿时会意,一齐点头称是,王凌涉足朝政不深,尚未明白,倒是司马防在心里忖道;‘此事机密,让光禄勋彻查本是其分内之责,等我退下后另行吩咐即可,又何必说出来让我二人知晓?’

皇帝这么说自然有他的理由:“司马防,近来京畿有事,朝廷须得全力应付叛军,无暇关注内部。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可不慎,念你平日任职有方,颇为能干,我即刻拜你为执金吾,招募京兆、扶风等地良家子充入缇骑,专司京城巡察警备、禁暴督奸、并与光禄勋杨彪一起参与彻查青牛角等事。”

执金吾威仪颇盛,手揽京城防务、兼负皇帝出巡安防,非亲信不得任之,如今皇帝将这个重要职位托付给司马防,足以见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之重。

司马防在大受感动的同时心里也在疑惑,他虽然算作是皇帝的人,但也知道自己在皇帝身边这帮人中的排位,且不说恩遇一时的弘农杨氏与即将发达的外戚王氏,就连秘书令射坚都比他更为皇帝亲重。

突然被皇帝授以执金吾,司马防心里除了喜、更多的就是惊,难不成在皇帝的心中,眼下朝廷的权力分布格局,并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河内司马家不过是个地方豪族,祖上既没有出过公卿、又没有出过经学大儒,想要兴盛家业,就必须不断的审时度势,为自家打算。

其实在得闻李傕等十万叛军不日即到长安时,司马防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要不是因为皇帝能力出众,稳定局势,看似有几分胜算,司马防是绝不会接下这个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险重重的担子的。

而一旁的王凌也接受了新的任务,在新的京兆尹任命下来之前,他这个长安令得以代为执掌京兆尹的权责,无疑是给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巨大的权力与重担。

同类推荐
  • 傲世狂僵尸
  • 蜀汉刘禅传

    蜀汉刘禅传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身刘禅,身处乱军之中,四周围全是喊杀之声,正在害怕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自耳边响起:“少主放心,只要我赵云活着一定带你杀出长坂坡去!”刘禅:………好吧,这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故事,这是一个热血激情的年代。且看重生刘禅如何发展蜀汉,带领一帮蜀二代一统天下。《三国之小军师》即将完本,喜欢的人可以去看看。
  •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

    本书是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作品。少年丧父的铁木真是怎么率领弱小的游牧民族,力克群雄,统一蒙古?他及他的继承者又是如何不断西征,从而创造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民族兴替发展为线索,勾勒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上南征北战的历史。除贯穿全书的蒙古族征战史以外,书中更有狡诈和无奈、残忍与冷酷、情谊与背叛相互交错的人性,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精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历史画卷。
  • 泰山王

    泰山王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河东逃出来的秦风,以外……
  •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从“文明演变”的视角观察从远古至当代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时间为序,分五编叙述了农业文明在东方的兴起,蛮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孕育,欠发达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以及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变迁。围绕着经济条件,政治组织、道德传统和文化艺术四个重心,《世界史》呈现了一幅关于人类各主要文明产生、发展、传播和交流的丰富多彩的画面。
热门推荐
  • 众生之门

    众生之门

    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少年轩辕得到仙人抚顶,结发受神通,自众生之门开始,一步步踏上众天之门!这里有五气朝元,三花聚顶,七魄成皇,法天圣人,谁能号称无上!这里有九五之尊,九九至尊,神通之子,究竟谁才是最强天骄!李白斗酒诗百篇!这里是李太白的传奇,诗剑情三绝,天下无双!太皇千年不出关!号称东宇上最强的男人!一见花音误终身!世间最奇葩的女魔头!本书境界:众生之门,众玄之门,众妙之门,众法之门······众天之门!
  • 大裂裂(中篇)

    大裂裂(中篇)

    那场近似于屠杀的暴动,发生于没有任何人察觉的夜晚,在我们连续打牌的第七天。这是一种六人打的牌,需要四副扑克。这种牌,生来就是为了更快捷地浪费时间,更多的人,更多的摸牌时间,每个人手里都会捧着书本厚的一沓纸牌,让时间一张一张地拍在桌面上,发出啪啪的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都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我跟丁炜阳在最开始都不会打这种牌。此牌有很多技巧,烧、闷、点,而所有的技巧都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上家或对家生不如死。宿舍总共有六人,此前我们没日没夜地打够级,凌晨一点收摊子,躺在床上睡觉,到了中午用几本书压住未完的牌局,吃完饭回来接着打。
  • 风筝

    风筝

    孙学军,男,1970年出生,吉林四平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写作,相继在《作家》《诗刊》《星星》《诗歌》等国内刊物上发表诗歌、评论三百余篇(首)。近年致力于小说创作,有部分小说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选载。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供职于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宣传处。每个周日的下午,彭宇的姥姥都要到小姨家去照顾小表弟木木。小姨是市中心医院的护士,平时倒班,赶上周日不倒班的时候,还要到社区诊所去做兼职。小姨父是交通局下属的道桥施工公司的技术员,一年四季跟着工程跑,很少有在家的时候,照顾孩子的事根本指不上。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
  • 仗剑江湖

    仗剑江湖

    徐江南后来说,乘风亦乘酒,只做天下不醉人。斗胆请客官们温酒,听小人一场醒木,说一段江湖如画。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第一宠婚:查少宠翻天

    第一宠婚:查少宠翻天

    一纸契约,我嫁给那个冷酷俊美的恶魔,怀着他的孩子,却被设计流产;三年后,我浴火重生,成为他身边美艳干练的得力助手;但复仇的念头从未停歇,伤害过我的人我要一个个讨回公道!他净身出户,却非讨要一样东西。我冷笑,“这里再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是么?”他勾起唇角,“人也就算了,好歹把我的心还我。”他邪笑将我一把抱住:“或者给我留个宝宝我就走。”“……”我回以一笑,“滚。”
  •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从培养积极的销售心态、销售中懂得主动出击 、坦然面对你的客户、包容与接纳你的客户、坚持不懈才能赢得销售、合 理使用销售攻心术、巧妙应用销售技巧、与客户快速达成成交、将服务延伸到销售全程等九个方面。
  • 跟FBI学阅人术

    跟FBI学阅人术

    《跟FBI学阅人术》由蒋巍巍编著。美国联邦调查局(简称FBI)的特工人员在对犯罪主体的研究中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在国际安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人们首先要做到识别一个人,在对这个人持续的观察中要真正分辨出这个人的内心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准确的读懂他”。《跟FBI学阅人术:美国联邦特工识人密码》就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人的肢体语言、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
  • 屋顶下的天空

    屋顶下的天空

    《屋顶下的天空》以一部镶嵌在拆迁老房里的几十年的徕卡相机为线索,串联起两个故事:一是以摄影记者叶飘和因丈夫出轨与丈夫分居的林译苇因为一部徕卡相机相遇相纠葛,展开中下层群体人物人生百态的故事;一是由主人公林译苇写作的民国小说,讲述一个艺术家和一个坎坷身世的土匪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