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8400000018

第18章 丨有诏讨贼

“健子婴之果决,敢讨贼以紓祸。”————————【西征赋】

董卓立即明白了,起身大骂道:“庸狗,你竟敢谋害我邪!”

吕布哪有时间听他废话,手中长矛如迅雷闪电般探出,董卓躲闪不及,被长矛刺中。吕布神力,长矛直接刺透甲胄,透体而出。董卓吃痛大叫一声,正想唤门外护卫,怎料李肃见吕布得手,紧随其后,挥刀将董卓的头颅砍了下来。

这一系列动作看似很久,其实不过发生在数息之内。

待董卓头颅落地,田景这才反应过来,他怪叫一声,想叫卫士来给董卓报仇,然而董卓先前责令他下马步行,所以他只得甩开步子朝门口跑去。这时刘艾驱马上前,拦住了田景,他拔出宝剑朝田景头上作势劈下。田景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头上冠冕被剑锋削落,刘艾从来都是一副温和谦让的模样,何曾像今天这般面目狰狞?

田景见宫门已被人堵住,也不再挣扎,绝望的惨笑两声,折身返回董卓身边,被追上来的刘艾拿剑刺死。

那老苍头也早已跳下车去,与另一个奴仆扑向董卓的尸体,还未做出什么反应,‘主公’二字刚刚脱口,便被李肃等人杀死。吕布等人连杀三人,毫不留情,余者皆惊骇万分,旁观的众人再也无人敢上前。宫门内外诸军惊肃,一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样子。

见大局已定,小人已死,吕布这才高举赦诏,大喊道:“陛下有诏,董卓残暴不良,祸乱朝纲,有悖人臣之理,有篡逆之心,今即诛之,以告天下。余者皆受胁驱使,本无过尤,谅尔等无罪。若有敢为董贼不平者,一概处死!”

说完,又使人手持此诏,策马行驰于大道,高声传颂制诏内容。这下宫陛内外士卒全听得清楚明白,士卒知道自己没有受到怪罪,吕布杀董卓又是奉了皇帝诏令,哪里会有不满?纵是有些西凉死忠,也被吕布、李肃等人当场格杀,再无反抗之力。士卒们一个个皆称万岁,呼声震动内外。

城中百姓饱受董卓暴戾,苦不堪言,此时听说董卓死了,顿时全城沸腾了起来,人人都从家里走上大道,几于万人空巷,填满衔肆,大路虽宽,却几乎有人满之患。城中数十万百姓歌舞于道,庆祝奸贼伏法,长安士女更是卖掉珠玉衣装,购买酒肉相庆。

满城士民军兵咸呼万岁,声音汇聚成一层又一层音浪,不停的冲击着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龙首山上的未央前殿。

尚药监穆顺与北宫门司马盖顺藏匿在北掖门附近,待亲眼见到董卓堕车身死,这才小心跑到一边的宫道上,马不停蹄的赶往宣室向皇帝禀告这一喜讯。

吕布未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他派人持诏通告全城之后,火速带领李肃等一干人等,拿着手中另一份赦诏赶往城北胡轸扎营处。杀死董卓只是第一步,只有真正掌握了长安人数最多的胡轸部,才算得上是大功告成。

宣室殿内,皇帝与杨琦、王斌等人对坐无言,彼此无话,他们面色看上去沉静从容,其实内心极为忐忑,哪怕是穿越者的皇帝也在暗自担心自己的蝴蝶翅膀是否会改变董卓被杀的结局。

忽地,只见北宫门司马盖顺与尚药监穆顺二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穆顺气喘吁吁的说道:“成了、成了!董卓死了!”

众人先是大惊,然后都长出一口气,其中杨琦为人稳重,确认道:“是你亲眼所见?”

“奴婢与盖司马躲在北掖门附近,亲眼见到中郎将吕布杀了董卓!随行的卫队听到吕布宣告的讨贼制诏,动也不敢动!还一个劲的山呼万岁,夸陛下圣明!”

“那就是了。”皇帝霍的一下站了起来,如今董卓已死,他短时间内再无生命威胁,声音也按耐不住心底的激动,“舅父!”

奉车都尉王斌带着北宫门司马盖顺、谒者仆射杨众、还有坐于末尾的杨儒立即站起,对皇帝行礼告辞。

几人走出宣室。径直登上备好的车驾,王斌亲自驾车,这车全无平日出行的雍容仪态,像是逃难似得驶出前殿。身后更有近百名卫士,这些卫士有的是往日与王斌交好的奉车郎,还有一些跟从盖顺值守北宫门,被李肃替换下来的宫门卫士,这些人骑着奉车郎从车驾上卸下的骏马,在王斌身周驱驰奔跑,不说其他,单是这声势就足以震慑旁人。

车驾一路驶到南宫门,宫门司马见到奔驰的车驾与身后的百余骑兵,本欲拦截,但看见平日同僚盖顺高举着半截露出锦囊的制诏,隔着老远就大喊着:“有诏!速速退散!”

宫门司马知道事情紧急,连忙带人散开,竟是拦都不敢拦。

出了宫门,没多远又用同样的方法跑出了城门,不多时,便看见了一片营帐接连的军营。这是长安城外少数几支屯驻的军队之一,兵员大部分是由原来盖勋编练的长安虎牙营组成,并不是董卓嫡系,统领这支军队的,是中郎将徐荣。

徐荣,幽州玄菟人,孝灵皇帝于中平五年八月召集天下精兵良将入洛阳,组建西园八校尉,徐荣因边功选在其中。后来董卓入洛,重组打散洛阳各禁军,徐荣顺服制诏上命、又出身边地,与士族绝缘,很快就获得了董卓的信任,几次领兵击败曹操、孙坚等关东军的进攻。

军功强大的结果必然是引来小人嫉恨,徐荣既非凉州派,又非并州派,势单力孤。董卓迁都长安后,派兵劫掠、抵抗关东的差事自然也没能轮到他,让他带着三千人守护长安,也只是董卓看在他只服从诏令,也就是董卓命令的缘故。

徐荣是个惟诏是从的人,对朝廷权威仍心怀畏惧。而且他也不是董卓嫡系,更不是凉州人,犯不着为董卓赴死。等穆顺拿出诏旨,宣告董卓就戮,皇帝开恩,只诛贼首,不诛从犯以后。在惊诧之余,徐荣立即反应过来,带领军中几个校尉爽快的接受了诏旨,交出了军权,没有丝毫的抵制与不满。

同类推荐
  • 温故(十四)

    温故(十四)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 宦海风月

    宦海风月

    学而优则仕!穿越者孟觉晓抱着不白活一回的信念走上了宦海之路。有沉浮起落,有风月无边,有佳人焚香,有美酒相伴,有金戈铁马,有翰墨幽香。一起来读这一段风月吧,我想应该是轻松的,应该是畅快的。
  •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Ⅲ:历史的缝隙与灰烬》以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与事件的解读为主,所选人物和事件多为历史热点与大众关注的兴趣点。全书分为五个小版块,分别为人物观察、疑案迷踪、戒石鉴镜、旧闻新说、重回现场;作者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一些新观点,以此让读者有新感受、新启发。可以说这本书集历史的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 温故(之三)

    温故(之三)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密十三

    密十三

    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
热门推荐
  • 帝凰双绝

    帝凰双绝

    重生前的北荒废物白苏苏,人人皆可践踏凌辱!再次苏醒,她是佣兵王者,携带凤凰真血重生归来,拥有超能召唤术,乃是天地间最尊贵的神女本神!他是一国摄政王,血腥残暴,遮手倾天,却独独追着一个废物要她负责!且看她如何一步步登上神坐,且看暴君如何驯化成忠犬!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游历岁月

    游历岁月

    《游历岁月》是一部散文游记集。作者冯燕新行走于国内外各旅游胜地,根据真实感受,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同时采取夹叙夹议等方式,表达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本书将旅游胜地的美景、生活的质朴与哲思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读性强。
  • 想起来了

    想起来了

    回忆高中生活,能想起来的就写下来,以后看看,万一哪天来个天灾人祸失忆了呢(但感觉失忆也想不起来这个了)
  • 龙欲封天

    龙欲封天

    当倒霉孩子不再倒霉,就是敌人倒霉的时候了;穆天辰偶得神秘黑石,修龙纹,练奇功,不可一世;勾美女,戏天骄,一发不可收拾。血染疆土,万里白骨,只为红颜怒!
  • 新七宗罪(七)

    新七宗罪(七)

    “小沈,你知道王峰在哪儿么?”电话传来老李的声音,他一改往日的戏谑口吻,这让沈翎心中一紧。“我在跟进费冰欣的案子,他自己有事走了,你打他手机吧。”“又关机了!靠,每次都这样!对了,局长要找你,你抽空去一下吧。”说完老李就挂了。要说起王峰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关机了。他关机的时候,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也没人找得到他。大家时常开玩笑说他准是和哪个小妞在宾馆里开房了。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父爱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父爱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萝莉公主的美男军团

    萝莉公主的美男军团

    梓年栗子,一个可爱到爆的萝莉女孩,却从小在孤儿院长大。莫名收到贵族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被逼入学校读书,没想报道第一天就被人强吻!7个皇家学生会的绝色美男子纷纷缠上她,还有神秘身世等着她,且看萝莉公主如何逍遥贵族学校!
  • 薛定谔之猫

    薛定谔之猫

    据资料显示,中日战争中是没有关中国战俘的战俘营的,中国战俘都是直接杀了或者送去做苦力。唯一的战俘营在沈阳,只关押欧美战俘。故事发生在1940年初,抗战爆发三年以后,正是中日抗战拉锯期,以雷子为首的八名战俘成功逃出日军战俘营,进入了战俘营旁巨大的原始森林山脉。战俘怀着喜悦和对未知前途的忐忑,在森林中不断深入,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系列诡异的遭遇:没有活物的环境;异常漫长的白昼与黑夜;沉满腐尸的水潭;潜伏在身边的吸血怪物;以及一个不应该出现在原始森林中,却又确实存在的神秘机构……战俘营伪军军官邵德带领几个日军士官和一个排的伪军紧随其后进入这片森林,所遭遇到的各种奇怪现象也接踵而来:与外界离奇地没了联系;士兵接二连三死亡并消失。而紧跟着战俘逃亡路线,越来越多不可以解释的疑团出现。在这追捕过程中,邵德发现整个战俘逃亡事件与三年前同样发生在战俘营的另一起事件竟惊人般的雷同!并近乎绝望地察觉到自己和这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自己与正被追捕的战俘雷子,和三年前同样逃出战俘营的战俘曹正等人正在慢慢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