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4100000005

第5章 地名故事(2)

相传,龙宫祖上曾有一位尚书,年届九十有零而告老还乡,真是光宗耀祖,合族喜气洋洋。他的曾孙陈献宝又名讌,相貌堂堂,聪明过人,博览群书,无书不通。讌的父母认为诅上一直是官宦人家,历蒙皇恩,家业兴旺,渴望献宝也能成为忠良,为后世传颂。献宝了解父母的心愿,他勤奋好学,十分争气。老尚书对他更是疼爱,视他为掌上明珠,望他飞黄腾达。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夜里,天空布满乌云,忽然一声霹雳,震得天崩地裂,瞬间大雨倾盆。半个时辰之后,云收雨止,只见云际间闯下一狮一象,直入献宝书房不见了,把正在灯下苦读的小书生惊得全身冒冷汗,哆嗦不停。家人扶他上床休息。小书生饮食不进,急得合家团团转,不知所措。老尚书更是守在床边不肯离开,两眉紧锁,悒悒不乐。

真是贵人自有救星助。第二天,村里来了一位占卜算命先生,老尚书急命家人请来为献宝诊脉,占卜吉凶,并许以重金。算命先生说:“我为民治病,只可适当取银,安能牟取暴利?”接着,先生为小书生诊脉:“一高一低,时快时慢,原属虚惊入心,需定心压惊。”遂取笔开方,命人买药煎服……

第三天,小书生脸色从青白转为红润,筋骨舒畅,已能下床步行。老尚书喜得合不上嘴,立即命家人做了丰盛的酒菜酬谢先生。先生酒足饭饱意欲离开,老尚书留不住他,取出一些银子谢先生,先生只取其三分之一,向老尚书一拱手便出门去了。

日月如梭,不觉小书生已渐渐长大,长得格外英俊,且学业日进。时逢科举之年,小书生上京赴考得中进士,即日赴任开封。有一年年关,小书生回乡省亲,一路上还办了几件好事,真正是人民的父母官。由于他家世代忠良,感动了上天,天庭文官武将一致认为老尚书一家历代行善,理应鼓励,遂派天将数员,送赏笔架山一座,又派狮蹲铁岭,象踞铜关,护卫清官。

从此,龙宫的笔架山就流传下来了。

龙宫大庵

龙宫大庵,又称集福院,是明朝初年辉庵和尚建造的。辉庵是龙宫人,陈姓子孙,伯完公的第三个儿子。此人天性优雅,不喜世俗繁华。

一天,他自龙宫向西,缓缓而行,忽然来到一处地方,见此地空蒙幽邃,山峦耸翠,竹木深深。辉庵很高兴地说:“呀!这不就是我的栖身之所吗?”于是建起一所草庵,天天在这里诵经礼佛。后来又因此庵建得太草率,恐不经久,便在永乐甲申年间(1404年),由辉庵经手,建造上殿一座,内塑地藏王和十殿阎王;龙宫众家也推万六公为首,建造下殿一所,建钟楼、观音阁、大雄宝殿,总称集福院。

说起这个观音阁,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一次,观音菩萨带着童男童女云游四海,来到这块竹坪上方,俯瞰此处山明水秀,地形奇特,青松翠竹,柏林成行,是个迁佛之地。她落下云头,飘落地面,站在竹坪上仔细观赏,越看越喜欢,越观越难舍,就有在此给自己留下灵位之意,只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正当此时,童男童女无事在一旁玩耍,他俩玩得正兴起,童女笑容满面貌似花朵,童男突然对童女动起手来。观音一怒之下,想出了一个既能为自己在此留灵位,又能惩罚童子违反天条的两全其美之计来。她罚童子变成一座山,永远在此求拜,自己则带着童女回紫竹林去了。从此,这里出现了一座童子拜观音山。

后人看到童子拜观音的山景,知道这是一块天施的佛地,就雕刻了一个千手观音的身像,并在这竹坪上建起一幢供奉观音菩萨灵位的楼阁。从此,观音阁四季游客不绝,终日香烟缭绕。

辉庵死后,葬在上殿后门,后人塑其像供于殿西,永享香灯;万六因建造下殿有功,后人也把他的神位供奉在一旁,永享祭祀。

搜集整理:陈扬茂陈林宝

1985年8月

蛇王洞

龙宫村后高山——西尖斗岗西南山腰处有一蛇王洞,又名神仙阁、鬼洞岩,村谱记载,蛇王洞昔日曾有蛇王住过。

蛇王洞有三门,其中两门高丈余,深莫测。传说此洞直通塘孔庵,洞右侧有清泉昼夜不竭,又有绿草森秀,牧童、樵夫夏季常到此洞避暑。

七百年前,时值炎夏,有牧童一人坐在蛇王洞口乘凉,让牛羊在草坪上吃草。牧童一坐再坐不想离开,且睡意甚浓,便左顾右盼,发现离洞口一丈余处有一平坦石板犹如眠床,里头又有一小石块凸起,刚好当枕头,口里说:“好极了。”于是躺下就睡。蒙眬间,忽见一人披头散发,穿青绿裤,眼如铜铃,嘴巴红大,齿像利刃,面目狰狞可怕。牧童惊得像一段朽木,动弹不得。这时,这鬼怪又变得和颜悦色,诱骗牧童进洞里吃饭。牧童拒绝,这鬼怪就张牙舞爪,步步逼近……那副凶相简直无法形容。牧童吓得六神无主,只得跟了这恶鬼入内。恶鬼命小鬼们捧出一桌丰盛的饭菜,叫牧童一道吃。牧童想:这一桌饭菜定是什么东西变的。他哪里肯吃,且越想越怕,再不想办法就没命了啊,于是口里迸发出“救命”二字。这一叫可把恶鬼惹恼了,它认为这小子不识抬举,顿时口吐红信,显出原形:斗大的蛇头,竹簟筒那样粗的蛇身长三丈有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可怜的小牧童就这样成了大蟒的腹中餐。

天已黑了,牧童还未回家,家里人及邻居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其中一位中年人说:“点火把吧,鸣锣寻找去……”霎时间,牧童放牛羊的山上灯火辉煌,照得整个山野如同白昼。一找找到这石洞口,发现有毡帽一顶,柴刀一把,正是牧童的随身之物,却不见其人。大家又紧张起来,很多人说:“一定是被洞内何物伤害了。”年老的焚香求祈,希望神灵保佑牧童活命。年轻人不信这一套,一面鸣锣不止,一面举箭齐向洞里射,吓得这自命蛇王的妖精误认为天兵天将已至,遂显出本领,钻洞向东逃走了。年轻人冲进洞内,不见牧童,只见地上有几滴鲜血,还有小蛇数条,人们立即将小蛇打死,以防日后作孽。牧童的亲人哭得死去活来,直闹到天明才离山回村。

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此类事,几位老年人在石洞旁建造了一间小石屋,里面供着一位山神,山神手持宝剑管教蛇王修善行好,以保佑村民上山安全;并择牧童被害之日为“祭神日”,是日点起香烛,摆起供品,祈求平安。

搜集整理:陈扬茂

1985年8月

印心潭

龙宫村南的方泄溪中有三个龙潭,分别叫大方泄、中方泄、小方泄。大方泄中还有个潭中之潭,呈桃子状、忠心形,潭壁周边岩层六页重叠,名“印心潭”。如此漂亮的名字原来都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早以前,溪河龙王建了一座水晶宫。龙王去巡检,看新宫:左边象山雄伟巨鼻长伸护山水,右面虎踞狮蹲神武威猛守潭边;宫外石龟相迎为嘉宾,道旁曲树圆石虾蟹作护卫;潭外绿树成荫,水从树间流,云自梢间飞;潭里两山一体构绝壁,一涧金泉纳百川。龙王看了好不欢喜,于是大摆迁宫宴席,日日歌舞欢庆。一天,小龙女请了九天仙女彩云、彩霞、彩虹三姐妹前来赴宴,请她们以天宫仙舞来表示祝贺。仙女们来到龙宫,顿使水府洞壁生辉,她们的仙容玉貌惊呆了所有的虾兵蟹将。仙女们欣赏了宫里宫外,发现处处风景美不胜收,不禁赞叹:“都说天宫好,不及龙宫美。”宴会开始,几杯玉液过后,龙王三位太子——大方泄、中方泄、小方泄齐齐来到仙女面前邀请她们同歌共舞,仙女见龙子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便欣然应邀。他们在箫笙琴瑟中翩翩起舞,一时间乐声悠扬,舞姿曼妙,只看得众水族眼花缭乱,摇头扭腰,击节相和。众神私下里窃窃私语:“虽然天上地下有别,但看神龙仙女是多么般配啊,他们应该是完美的三对。”龙子、仙女们听了,侧目斜眸,有意顾盼:龙子温文尔雅,个个玉树临风;仙女怡然端庄,位位静娴亭亭,舞步轻盈,纤姿优雅。一曲舞止,龙子们更显得红光满面,意气风发;仙女们则娇喘吁吁,香汗淋漓。

忽见北斗倒转,群星闪烁,天门传来唤归之声。三姐妹听闻天籁,虽依依不舍,但不得不归。

龙子自仙女回天之后,每天清晨便腾上山巅,翘首仰望长天,祈盼天门早开;晚上则静坐潭边,低头冥想,等候仙女飘然而来。终于等到了五月初五,他们早早来到坐仙岩顶迎候仙女驾临。当玉兔隐去、红日跃山之时,忽听仙乐缥缈,相思曲隐约传来,晴空中万道霞光簇拥着一弯彩虹,仙女们徐徐降落。坐仙岩上三对情侣相拥相抱,相互诉说着思念之情。为了不打扰他们的相亲相爱,山风抿住了细语,鸟儿停止了歌唱,太阳躲进霞后……一番亲热过后,龙子拽着仙女来到坐仙岩的岩屋大厅,观赏云海山景。为了表示他们的爱直到海枯石烂,永远坚贞,为了铭记这份爱情,他们决定将自己的心留在这青山绿水间。大龙子首先解开衣襟匍匐在潭中赤石之上,将心慢慢印下,顷刻间岩石上便有了龙子鲜红的心印。接下来,其他龙子、仙女也都将自己的心深深地印下,层层重叠,这就形成了“印心潭”。

且说天宫王母娘娘见女儿们请命扫天未归,唯恐她们重走织女之路,于是急告玉帝,玉帝听了感觉事情不妙,便立即传来值日星君询问:“彩云她们三姐妹到哪里去了?”星君回禀道:“去了东方人间。”玉帝大怒。

玉帝与如来、观音及一班神兵天将乘长风、驾祥云,来到方泄潭上空。仙女与神龙正在戏水欢闹,忽听天鼓隆响,抬头仰望,见是玉帝与佛祖降临,吓得瑟瑟发抖,紧紧抱在一起。玉帝命天将把他们拉开,仙女哀求道:“父皇开恩,菩萨保佑,神仙本为一家,佛道众生平等,请你们放弃高低贵贱,不要将我们分开。”玉帝开口:“尔等不听父言,不遵天命,欺蒙星官,私自下凡,触犯天规。给我拿下!”如来发话了:“天有天条,佛有佛戒,尔等犯规在先,但向往美好无错。”观音也念念有词:“菩萨心肠以善为本,慈悲为怀,我度众生苦难,亦度尔等牢狱之灾。”

三对儿女跪下叩拜不休,在潭边岩板上留下了跪印与叩痕。观音见了,双手合十,念道:“善哉,善哉!”忽然从玉净瓶中取出杨柳枝轻轻一拂,将龙子与仙女分开,口中真咒一出,西方的龙子化作了三座大山,就是现在的望海岗、第一尖、太阳山;东边的仙女也化成了三座亭亭玉立的山峰,就是现今的冰岩玉女峰、天门仙女峰、小天神女峰。

搜集整理:陈宝相

2015年2月

三角地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陈氏先祖,在一个结冰打冻的大年三十夜里,因为急于回家,错过了客栈,被困在一处三岔路口的路廊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随身所带,也只有一床可以御寒的棉被。虽然有铜钱、银子,却没有地方可以买东西充饥。

正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路廊里又进来了一个人。这个人也姓陈,也是急着回家过年的。不想风雪实在太大,不能前行,也被困在了路廊里。他随身带着几只大馒头,是东家祭祀祖先后送给他的,当时算是稀罕之物,却没有被子可以御寒。

也算是上天保佑,这两个人,一个有棉被可以御寒,一个有大馒头可以充饥,于是两人就互相帮衬着在风雪中熬着。

大风大雪持续了三天三夜,天寒地冻地也冻了三天三夜。两个姓陈的人,夜里同盖一床被,白天同吃一只大馒头。

三天后,风雪停了,太阳出来了,路上也可以行走了。两人将各奔东西。分手的时候,陈姓先祖把自己的被子分成了两条,两条被子一样大小,一条送给那个人,一条自己留着。那个人也把最后一只大馒头分成了两份,两人各拿一半。

为了让这段同生共死的感情延续下去,也为了让后世子孙之间还能够互相帮助,两人约定,今后凡是陈氏村里的主要道路的三岔路口都要放一块像大馒头的大圆石头,陈氏子孙外出经商、从事手工业或者旅游,如果碰到财物遗失,或者被强盗抢劫,身无分文,都可以到建有这种标志的陈氏族里请求帮助。只要说明如何落难的情况,陈氏族长和村民都应该马上安排他吃饭住宿,并且资助他一路上吃住的费用,保证让他安全地回到家乡。

龙宫陈氏家族是从江西省九江市迁来的,义门天下第一家的一分支先迁往福建省福州市,又从福州市迁入新昌县平湖村,再迁来龙宫。无论九江、福州还是新昌平湖,陈氏家族都建有三角地标志。

龙宫村的三角地有三处:后墙弄、大分门品和隔坑。三角地中心设有圆石一块,大似菜盒,形如馒头,组成了今天的“义”字,作为“义门陈氏”的标志。

三角地,是义门陈氏帮助别人的广告牌,也是龙宫自己的聚宝盆。

搜集整理:陈成宽男1939年出生会计

2015年2月·故事里的龙宫

同类推荐
  • 朱自清讲文学

    朱自清讲文学

    《朱自清讲文学》收录了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朱自清有关文学的随笔、讲座等数十篇。长期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朱自清,在研究现代和古代文学方面均有较高成就。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朱自清亲自参与了新文学的创造与建设,其关于中国文学的梳理与辨析,独树一帜,并逐步建立起“雅俗共赏”的文学标准与尺度。《朱自清讲文学》全面整理朱自清有关文学的论述,涵盖古今,涉及多种体裁,展现朱自清在文学创作之外的学者风貌,其独到的文学解读也将对广大读者了解与欣赏中国文学有所助益。
  • 毒品凶猛

    毒品凶猛

    某位外国禁毒专家为中国作了个测算,若不加以强有力的遏制,到2010年,中国将有1000万~6000万的吸毒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如果一列火车能乘载3000人,那么至少需3000列火车才能装载下这1000万吸毒者;如果天安门广场能容纳10万人,至少要100个天安门广场才可以容纳这1000万吸毒者。要知道,欧洲许多小国的人口总数也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啊。即使按目前最保守的105万的吸毒者数字来算,中国每13000人中有一个吸毒者;如果发展到1000万人在吸毒,那么十年之后,中国每1300人中将有一个吸毒者。
  • 中国文学十五讲

    中国文学十五讲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套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第一、二批近50种将在2004年内出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出任这套书系的编审委员会主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任执行主编,来自全国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主持各书的撰写。到目前为止,这是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本书系的定位是“通识”。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
  • 春风到处说柳青

    春风到处说柳青

    1951年5月,《中国青年报》创办者之一、编委、副刊主编刘蕴华(柳青)突然离开了首都北京,自己带着简单的行李,踏着最后一场潇潇春雨中的泥泞路,来到陕西长安的皇甫乡安家落户,直到1967年被强行“赶走”,这位曾经的“团中央高级干部”在镐河畔神禾塬上的古庙里,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十四年。
  • 屈身求爱

    屈身求爱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屈身求爱》是英国剧作家奥利弗·高尔斯密的代表性喜剧作品,讲述了一个传统背景下的英国式爱情故事。上门求亲的男主人公表面风流倜傥、巧舌如簧,却被假扮成女仆的小姐吸引,在一连串误打误撞中,小姐也渐渐认识到了男主人公的真诚和正直一面,决定“屈身求爱”……最后——自然是一个传统式的喜剧结局。本剧体现了高尔斯密一贯的幽默、戏谑风格,充满诙谐的意趣和精彩的对白。剧本围绕着各个矛盾点,处理得很集中而巧妙,让读者不得不一直看下去,就为了知道作者最后究竟如何化解这些不大不小的误会与不和。
热门推荐
  • 中国历史的瞬间+西方历史的瞬间(套装共2册)

    中国历史的瞬间+西方历史的瞬间(套装共2册)

    《中国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从远古时代的“北京人”讲起,涉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外交流等诸多方面。《中国历史的瞬间》全书采用活泼的现代语言进行写作,同时也活泼地运用各种趣味的写作方法,文字简明、亲切,是人人可读的历史读物。 《西方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在西方历史中选取一百二十个题目,为每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对于文化、社会方面的情况谈得比较详尽,有助于读者认识、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历史的瞬间》特别重视15、16世纪西方世界向外求发展时代的状况,并借此说明“世界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阅读乐趣。
  • 绿色校园

    绿色校园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色彩;绿色校园,饱含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寻,凝聚着教育新理念的火花与期冀——为明天的腾飞插上绿色的翅膀,为未来的美好传输和谐发展的理念!
  • 萌宝来袭:娇妻快落网

    萌宝来袭:娇妻快落网

    渣男的劈腿,君倾月毫不犹豫的放弃……心情不好喝点小酒,居然喝没了清白……再次归来,居然被一个自来熟的小朋友闹着要负责……额!君倾月一脸懵逼的看着眼前的小豆丁:“你谁呀?”小豆丁:“你以前睡了我爸爸,现在我要睡你……” PS:本文内容情节全属虚构,请勿较真!喜欢入坑,不喜勿喷。
  • 我家娘子超萌的

    我家娘子超萌的

    “啊!好……好痛!可不可以不要了,相公!”硕大的夜明珠洒了一地,金明珠赤脚踩在古代土豪版的指压板上,一边惨叫一边在心里将座上的俊美少年骂了个狗血淋头。一朝穿越,成了这病秧子的冲喜新娘,没想到病秧子有着林妹妹式我见犹怜的美貌,却长着一颗妲己的心,丧心病狂的生活从此开始……【1V1甜宠:没心没肺戏精女主×黑心黑肺傲娇男主】
  • 家庭养花事典

    家庭养花事典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给自己的心灵种上一盆花卉吧!让这小小的生命带给你健康、愉悦的身心,即使是最普通的仙人掌也能让你体会到生命的精彩。不必名贵,不必奢华,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花园!
  • 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

    故事从我在算命瞎子那里拿了五十块钱说起,到了半夜,我身后竟然多了个女人的声音······
  • 黑龙法典

    黑龙法典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会反手给你一记反物质能量湮灭炮。一头魔法无能的黑龙在异世界搅风搅雨的故事。
  • 婚婚欲醉:总裁的漫漫追妻路

    婚婚欲醉:总裁的漫漫追妻路

    “你好!我叫钟离萧然,现担任钟离集团分公司的总裁,感情历史清白,无不良嗜好,从现在开始,正式追求你!”某人非常的认真。“可是,我结婚了!”“这年头,在一起的都可以分手,结了婚一样可以离婚!”某人一脸执着。“可是,我长得很丑!”“没关系,我不介意!相信我们的宝宝也不会怪妈妈拉低了他的颜值的!”曾经眼睁睁的看着她被别人带走,而他却无能为力。可当霸气归来的时候,她已经成为别人的妻了……不过,就算成为别人的妻又怎样呢,只要是他想要的,他就能够争取得到!
  • 百年炉火

    百年炉火

    这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一部截取一个短暂的断面透视和提取上下千年的历史。截面里有故事,有在那个特殊年代人们审视自己的生存背景寻找各自的支持力量,从而为自己的理想憧憬而努力的历程。但在没有找到一种平衡力量的情况下,他们摸索前行,相互冲撞……故事中的梁泾渭教授总结说,一座以陶瓷业为主要营生的小镇的历史中,那么多纠葛与惊险,那么多血腥和辉煌,那么多缤纷与繁复,以及那么多猜测与疑惧,令时人惊悚、后人回味。
  • Man Without a Heart

    Man Without a Heart

    When Jill marries Amandios Doxaros, she does it only to make his mother happy in her final years--and to keep him from marrying the woman he truly wanted. Both agree that theirs would be a marriage in name only, to be dissolved at his mother's death.Jill never meant to fall desperately in love with Amandios; but her heart had other plans. Soon she must decide whether to try to win his affections for herself--or watch him marry someone e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