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统一华夏部落后,称帝多年,死后三传至帝尧,建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
帝尧为人仁厚,诚爱天下黎民,自己十分节俭、朴素,从不强掠天下以奉己,左右又有一班贤臣辅佐,把天下管理得井井有条。政出如雨露阳光,滋润万物不为害,偶有刑罚,也如严霜暴雨,起锄恶、扶正、祛邪功效,有益于治。当时人口稀少,黎民只要勤于耕猎,就可温饱而无饥饿之忧。
但天道无常,祸福互见。帝尧后期,连年淫雨,九州大地洪水滔天,山洪暴发时,山崩地裂,急流拔树毁屋,人畜都在水中挣扎求生,凄惨可怜。后世有人作词叹洪灾中庶民之苦:
举目四望,尽是波涛卷庐舍。头上猛雨浇,全身水里漂。呼儿喊爹娘,阵阵撕心,都用泪眼瞧;天色将晚,水中怪物肆咆哮。强壮上树躲,幼弱遭蛇咬。一家亲骨肉,煞时星散,湍流全冲掉。
平原既成泽国,黎民流离失所,只得逃到山上垦荒度日,生活极其困难。帝尧忧虑,一时也无计可施。后朝中推举崇伯鲧为治水大臣,治水数年,却未见成效。帝尧年老,缺了果敢气魄,因循度日,只是苦了黎民百姓。黎民只盼早出能人,解民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