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50200000152

第152章 董卓进京

董卓此前接到了何进的书信进京来诛杀宦官,自己也是带着三千先头部队直接杀到洛阳来,而途中有听到天子被十常侍给劫持走,董卓也是顺路往前进,哪知道运气这么好居然是碰到了天子。

“董卓·······”

钟飞此刻表情有些不自然,董卓出现在这儿也真的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董卓来的真的太是时候了。

而其他人的面色依旧不太好,董卓在两年前左右从并州刺史变成了凉州刺史,属于边疆吏使了。

边疆吏使不呆在边疆抵挡提防异族入侵,跑到京城附近来了,而且还带着部队。

往后面一看董卓身后的部队,都是地地道道的西凉骑兵,西凉的兵马自古以来就是强悍的代名词。

“董刺史!天子在此,还不速速回避?你带着这些兵马,与对圣上不利呼?”

刺史一个文官也是走了出来对着董卓指着鼻子怒喝道。

董卓一听也是不屑一顾的看了他一眼。

在来之前董卓就知道现在的朝堂已经是乱成什么样子了,况且在董卓看来这群人连个朝堂都治理不好,就会对别人的行为指指点点在董卓看来也是十分不屑的。

走上前直接一把推开了这个文官讽刺了一句。

“你们这些人,连个朝廷都治理不好,导致大将军被杀,天子被劫持,还有脸在这儿说三道四?给我滚开!”

只见董卓推开众人来到了刘辩的身边,再看看面前的十常侍的头颅,对于十常侍董卓也是很讨厌的,暴脾气一上来直接是一脚把十常侍的脑袋提到了河水之中去。

“啊!”

刘辩也是被董卓这个举动给吓到了,本来刚才的人头刘辩就看的是吓人的很,此时的刘辩就跟惊弓之鸟一般。

“陛下!臣西凉刺史董卓,奉命前来救驾!”

董卓粗狂的声音以及有些发福的提醒也是让刘辩害怕,浑身哆嗦,随后终于是忍不住哭了出来。

“呜呜呜!我要母后!母后!”

刘辩这个举动也是被众人看在眼里,钟飞一看这刘辩怎么这个时候哭出来了。

而董卓一看到刘辩哭的稀里哗啦的也是受不了,董卓这个人也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是颇为豪气的人,看到一国天子居然是哭的稀里哗啦,这哪里像个皇帝?

“王爷!我是董卓。”

不管刘辩董卓直接是对着刘协行了个礼。

刘协随后也是给董卓说了一下刚才发生的情况,董卓一听也是明白自己来之前发生了什么。

“陛下,王爷放心,臣带来了西凉精锐,立马护送陛下和王爷安全回到皇宫。”

说完董卓直接是把刘协抱起来,然后让刘协坐着自己的马。

而刘辩则是坐了卢植得马。

“哎!”

曹操此时依然是叹了口气,边疆吏使带着兵马来京都,霍乱之诏啊!

“钟卫尉,四年不见!”

董卓也是看到了钟飞对于这个昔日一起讨伐黄巾贼的人,董卓可谓是印象很深的,那个时候的钟飞貌似才十五岁。

钟飞听到董卓给自己打招呼,也是说道。

“呵呵,董刺史好久不见。”

看到董卓这样钟飞也是知道,董卓这下可谓是没办法不让他进京了,如今皇宫之中已经是防备空虚,全部都出来找刘辩和刘协了。

“给他人官员报告,陛下已经找到,叫他们回京城。”

卢植也是吩咐下去之后一重人纷纷朝着洛阳回去。

刘辩和刘协回到宫中之后群臣也是彻底安心,而两个人回到皇宫之中第一件事情就是吃饭,这一天他们真的是一粒米未进,一滴水未饮。

而不仅仅是董卓,就连并州刺史丁原也是带着五千部队,来到了京城,这个情况可谓是让百官十分不放心。

虽然丁原很规矩的把部队安排在了洛阳外,不过董卓直接是接着护送天子的名字带着他的三千部队进了京城。

而此时的朝堂百废待兴,卢植也是立马组织朝堂官员整顿了起来,拉着百官到朝堂议事。

百官甚至要求董卓把部队迁出去,再加上如今天子回宫,宦官全部被诛杀,要求董卓会凉州去。

不过董卓本来就对这群文人士族不感冒,在董卓的心里就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一连串的事情都是这些百官造成的,死活不回去,就是要在洛阳里面接着建立朝堂的理由留下来。

董卓的态度无疑是让人难以接受的,纷纷有人站出来指责董卓的不是。

“你董卓就是个边疆吏使,竟敢留在朝堂妄言朝政!我看你心怀不臣之心!”

一些官员也是纷纷站出来说董卓,而董卓这个人都已经快年仅五十了,脾气比起以前也是暴躁了不少。

二话不说直接是拔出佩剑把说他的官员们直接一刀给杀了。

“说啊!继续说啊!我看谁再乱说!”

董卓这个举动无疑是把所有人都给吓到了,董卓这个举动还真的把一些胆子小的朝臣给吓得不敢说话了,看到这些腐儒安静下来之后董卓也是很满意,看来杀鸡儆猴还是很有用的。

随后众人也是不欢而散,董卓也是觉得自己的武力似乎征服了他们,董卓也知道自己想要名正言顺的留在洛阳恐怕要像个办法才行。

随后董卓还真的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那就是把刘辩给废了,因为毕竟只有把刘辩废了立刘协为帝,董卓换句话来说就是从龙之臣,到时候董卓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洛阳了。

“主公这个主意可行!”

此时一名头戴纶巾,手拿黒鸦羽扇的人站出来支持董卓的意见,听到自己的意见之后董卓也是很高兴,还很有成就感。

“还是李儒知吾!”

董卓说完也是笑了笑。

本来董卓就觉得刘辩这个人看起来不像个皇帝,哭哭啼啼,而且刘宏在世时也说过刘辩这个人没有人君威仪,自己也可以用来炒作,再者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自己和董太后是同族,那就更要立刘协为帝了。

随后董卓也是召集了朝中官员,把废立刘辩册立刘协的事情说了出来,这话一说出来百官可谓是惊恐至极。

不过知道的董卓这个人的手段之后,百官也是纷纷不敢发言,他们这段时间算是摸清楚了董卓这个人的脾气,只要心情不好就是一刀杀过来。

钟飞一听,果然!

废立少帝的事情,真的来了。

众人基本上是没有敢说话,而此时只见卢植刷的一下就跳了起来,对着董卓怒吼。

“你好大的胆子!天子乃是先帝所立,岂能是你一个边疆吏使说废了就废的?我看你是要造反了!”

卢植这一声吼可谓是把董卓也吼蒙了,董卓以为之前的事情没人敢反对他,哪知道卢植这个人直接是站了出来。

众人打心底佩服卢植,随后也是对卢植心里担心得很,这董卓不顺心就是要杀人的。

也难怪卢植跳起来反对,自古以来天子之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换人的,就算现在这个人他姓刘也不行,毕竟刘辩是先帝亲封的下一任皇帝,属于名正言顺,是正统,再者换皇帝也轮不到你一个边疆吏使说换就换。

天子之位不仅关乎国家脸面,也有一些复杂的的形式在里面。

董卓一听果然是立马大怒,直接是拔刀准备吧卢植给砍了。

“老儿!老子做决定岂有你反对?给我拖下去斩了!”

只见门口董卓的西凉兵直接是走了进来,看到这儿后所有人都是纷纷求情。

而关系很好的蔡邕直接是拦住董卓。

“不可啊!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杀他,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

董卓一听头脑也是瞬间冷了大半,随后才就此作罢。

不过可不代表董卓这个人就放过了卢植,直接是强迫太后写懿旨,把卢植给罢免了。

众人看到这儿,全都为卢植惋惜,不过都不敢说出来,毕竟此时董卓的兵马控制着洛阳,尤其是皇宫这些地方。

随后好多人也是纷纷辞官,不准备干了。

而董卓自此以后也是变得更加猖獗,没过几天直接是自己一手把刘辩给废了,不仅废了还让把何太后和刘辩给关在一个阁楼里面不准出来。

而刘协则是被董卓正式的拥立登上了皇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汉献帝,改国号为建安。

“完了!完了!全完了!”

钟飞此刻感觉到历史就跟一股洪流一样,激流勇进。

有些东西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而自己现在也是有心无力,钟飞自己甚至都有了辞官的念头,这在朝堂待下去哪里还呆的下去?此时董卓基本上已经是一手把持了朝政,心情不好就杀人。

而董卓所带来的西凉兵,简直就是一群土匪,直接是跑到城中的百姓家里奸**女,烧杀抢劫无恶不作。

董卓对于自己废立刘辩拥立刘协的事情也是很满意,如今董卓也知道自己已经是大权在握,而此时董卓看到刘辩被废也是不罢休,此时董卓也是有一个骇人的想法萌生了出来。

同类推荐
  • 奏折上的晚明

    奏折上的晚明

    奏折上的晚明,描述的是从万历到崇祯的一段晚明史。不同以往明朝史书之处是,本书另辟蹊径,从奏折、上谕、皇帝遗诏、臣子间往来信件等原始文本入手,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多角度多方位,从细节处还原一个真实的晚明。本书不是官史,官史会文过饰非。本书亦不是戏说,戏说并不能算是历史。本书以最真实的文档、最生动的描述,给你一个最颠覆的晚明史。
  •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在南亚地区中,印度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印度模式涉及方方面面,该书选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角度切入进行阐述和分析。除了印度以外,在南亚地区中,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三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各具特色,在书中作了重点介绍和分析。《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的一个显著亮点是对相关学术界中有争议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独立的看法,特别在上篇印度模式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 带着仓库到大明

    带着仓库到大明

    新书《北宋大丈夫》已经发布。……方醒穿了,带着两个仓库穿了!别人穿越是带着王霸之气,方醒却是只想种田!“我只想在这个时代悠闲的活着!”坐拥大别墅,顺便教几个弟子,努力让他们往上爬,好给自己当靠山!可谁想弟子有些不靠谱,居然是......
  • 江山旧梦

    江山旧梦

    我看红尘多娇,我看江山如画,我看名将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我看自古英雄,总被雨打风吹散。
  •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指出任何史学作品都包含了一种深层结构、一种未经批评而被接受的范式,它是诗学的,也是语言学的。书中以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为例,展示其历史著述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热门推荐
  • 为你筑爱为牢

    为你筑爱为牢

    在安城,江黎川的名号如雷贯耳,人人都说,他手段狠辣,冷血无情。只有苏棉知道,那只不过是他的伪装罢了。她在他以爱之名的世界里,慢慢沉醉沦陷。殊不知,他能宠她上天,却也能让她身败名裂。二十二岁,她亲手设计出来的家,却在转眼间成为他和别人的婚房!而她却在雨夜,险些命丧黄泉。*三年前,她看着他怀中所搂着的名模,质问出声:“江黎川,那是我们的家,你不是说要娶我的吗?”换来的,却是他冷冷的嗤笑。纷涌而至的,是那些甩在她脸上的文件。原来从头到尾,都只不过是她的自作多情。*三年后,她是名声大噪的顶级建筑设计师,而他,依旧还是那个人人羡慕,却又敬畏的江黎川。狭路相逢,他却斩断她所有的后路。换来的,却是她的冷笑讥嘲:“江黎川,这一次,你又打算让我怎样的身败名裂?”“我只想,把你留在身边。”可时至今日,她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了。她知道,江黎川对她的向来就只是恨。*直到她腹中的孩子被他亲手化作一滩血水。她方才明白,她再一次的信错了他。“江黎川,我这辈子做过最错的一件事情就是信错了你!”她声声诘问,但换来的却是他的冷漠疏离。后来的一场绑架案,逐渐解开那些冰封冷藏的隐晦和仇恨。那些不好的过往曾经被她悉数忘却,她犹如初时般美好,从此,她的世界里再也没有江黎川。可他却紧紧的圈她入怀,不肯放手:“苏棉,我们重新开始。”*恢复记忆那一刻,她奋不顾身想要逃离,逃离关于江黎川的一切。他却拦截下她所有的路:“苏棉,无论逃到哪里,我结婚证上的那个名字,永远都是你。”
  • 鹰爪王

    鹰爪王

    主要讲述了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机镇动,捻西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荆紫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荆紫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阙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
  • 洞真黄书

    洞真黄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店捞钱的100个精细化绝招

    网店捞钱的100个精细化绝招

    《网上捞钱的100个精细化绝招》根据网上开店的一般流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为网店寻找货源与进货、店铺开张与装修、拍摄与修饰商品图片、商品发布与展示、与买家交流、网店推广与经营、网店资金与账目管理、发货与物流、提升网店信誉、保障网店安全过程中的100种操作技巧。阅读完本书,能够让您从一个买家一步一步地成为一个优秀、成功、赚钱的卖家。
  • 你终将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你终将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光从岁月的那头到岁月的这头,串起我们所有的人。透过岁月的红尘,我们依稀看到前面似有无数龙钟老人正伴夕阳西下,也有无数初生幼儿正刚呱呱坠地——我们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是我们“80后”和“90后”流行语中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撞死在沙滩上”。其中似有莫名其妙的豪迈,有令人费解的冷漠,也有一丝难以言状的淡定!
  • 爱让寒冬如暖阳

    爱让寒冬如暖阳

    痴恋六年,最后却被他亲手赐予死亡。安暖以为,她这一生会就此终结,可上天怜悯,给了她重活一世的机会。这一次,她摒弃了所有的爱,发誓要为自己而活。最后才发现,原来伤她最深的人,也是爱她最深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孽王妃:花样驯夫记

    妖孽王妃:花样驯夫记

    别人家的媳妇说:“夫君,你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吧,我都支持你!”瑞安王的媳妇说:“王爷,你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吧!我绝不拖你后腿!”别人家的媳妇说:“夫君,我想给你生个孩子!”瑞安王的媳妇说:“王爷,我们和离吧啊!要不给我个将军当当?喂,别走啊!我们再商量商量?你写休书也行啊!”
  • 半九亭集

    半九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替身宠妃

    替身宠妃

    她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却不是皇家的血脉。虽然经常毛毛燥燥,可她是大家的开心果,皇宫里除了他,每一个人都喜欢她。但是,就因为这一个他,让她所有的开心和快乐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他,她决定改变自己。只是,她终究没能改变自己,不过她有一个好姐妹帮助她,所以她不担心。互换身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这样他就会喜欢她。可是,她怎么觉得,他好像也不喜欢这样改变的她。原来,一切都是他错了,他喜欢的是原来那个她。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