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100000074

第74章 血战杜阳(3)

就在韩合下令停止攻杀不久,晋军前军与中军陆续撤出战场,同时改以一万骑兵与后军一部,继续围着鼎炀侯大军,防止晋军撤退途中被鼎炀侯尾随追杀。

同时大都督魏涵率领两万骑兵抵达骇穗以西待命,而咸军先锋此时尚在十几里外。

赵逊率军一路急行军,距离骇穗不足十五里时改急行军为常行军,让兵士喘口气,以免过于疲劳之下投入战场,反而容易被晋军挫败。

正值行军放缓不久,前方斥候来报:

“报……报赵将军,前方十三里处发现晋军骑兵两万余人拦住我军去路。”

“在探!”

“诺!”

斥候退走,赵逊心中生疑,此时百里燕(既魏贤)催马上前:

“赵将军,他韩合这是要跑!”

“跑?何故要逃。既已围困鼎炀侯,势同决战,何故又放弃围困,令我军会师。”

“若是此时与我军交战,他晋军定是占不得半分便宜。倘若是杜阳城下,我军便是受缚于城池,不得不攻城。”

“既如此,可否出兵拖住韩合。”

“不可,韩合既以两万骑兵阻我去路,定是已经拔营,迟滞我军救援。且通往骇穗只此一路,别无他途。

为今之计应当即刻摆开战阵,步步为营,以防晋军骑兵迂回侧后袭扰步军。同时令陆敬骑兵出击,与之交战。待鼎炀侯自行突出包围,前来与我们汇合,如此便可利用两军东西夹击合围之势,逼迫晋军骑兵自行撤退。”

“如此甚好。姚盛何在!”

赵逊令姚盛速传令陆敬,令其率领全部骑兵向东突击,如此以两万四千骑攻杀晋军两万疲惫骑兵,不能大胜,亦不至于自己太狼狈。

而与此同时,步军就地摆开阵势列阵,齐头并进,防止晋军迂回偷袭。

陆敬在得军令不久,火速率领骑兵直扑晋军魏涵所部,其实即便没有赵逊军令,陆敬得知只有两万晋军骑兵,也会自己擅自出击。

此时魏涵准备就绪,待他的两万骑兵摆开阵势,却不打算冲杀咸军步兵。明摆着的,咸军也有骑兵两万多,绕是绕不开的,倒不如乘着咸军骑兵与步兵脱离,正面试试咸军骑兵实力,为杜阳城决战摸摸底。

眼下晋军经过消耗,尚有骑兵三万五千余人万,比咸军多,但从未正面与咸军骑兵正面交手,不知咸军骑兵深浅,魏涵此战显然是在有意试探咸军实力。

双方骑兵都已经拉开阵势,距离接近至不到二里之际,平原之上双方都已经能够看见对方,远远便可见万马奔腾掀起的飞扬尘土,颤抖的地面就好像快把地皮整个给翻过来。

陆敬见晋军大举杀来,随即催动战马率军杀出。两军交锋一刹,伴随着人喊马嘶的轰鸣,战场激起汹涌杀气。

双方将士平日里都无冤无仇,这一刻战场厮杀,都是各为其主。咸军将士是保家卫国,晋军将是奉王命讨战,其实到头来不过是为了满足君王的欲望进行的杀戮。

数万骑兵刀剑交错,咸军在数量占优情况下,居然丝毫不占上峰,相反晋军是愈挫愈勇,凭借手中铁器长枪与短剑的兵器优势,与咸军交战之下,很快取得战场主动权。

而与此同时赵逊所率步军尚在数里之外,只有百里燕单枪匹马来赶到战场之外遥望战事,结果是大大出乎自己意料:

“没想到晋,军骑兵如此凶悍,两万人居然不输两万四千人!”

叹道,百里燕不禁摇头。

其实胜负早分,晋军骑兵虽然少了四千,但各个都是精壮男子,兵器又多是铁器。

反观咸军,骑兵兵士多半都是十七八的青年,刚学会骑马没几天就要拉上战场的步兵。手里的家伙也无不是青铜兵刃,尽管夺占肥城之后发现不少晋军铁器兵刃,但分到军中,三个人还分不到一把铁器兵刃。

兵器和兵员素质差距如此巨大情况下,纵使人再多,也都是炮灰而已。

百里燕始终认为死是很容易的,因为他是医生,知道生命是多么的脆弱。但是要死的有意义,就不那么容易。

若是陆敬能听自己规劝,又何尝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想到这一切,百里燕不禁痛心疾首。

“事到如今,怕是也只能硬着头皮干到底了。”

百里燕知道,韩合撤往杜阳谋求决战,就是最大程度的杀伤咸军,等到日后卷土重来。自己现在再想改变什么部署,已经来不及了。

在晋军、咸两军骑兵大举厮杀之际,包围中的鼎炀侯见晋军势有减弱,便料定是赵逊、陆敬援兵定是赶到后吓走了韩合。只是鼎炀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援兵比预计的晚了整整三天。

当韩合后军也陆续撤出的当口上,鼎炀侯一声令下,其所部所有兵马旋即杀出,集中向西突围。

而与此同时天色开始渐黑,赵逊的步军老老实实走了几里后,投入钩镰戟先锋营交战,若非赵逊及时赶到,怕是陆敬的两万四千多人还真能败下阵来。

赵逊杀到了,鼎炀侯也跳出了包围合并而来,魏涵见天还没黑,而东西两面咸军大举而来,势有合围迹象,旋即下令全军撤退。根本不等赵逊步军全部压上,魏涵便是脱离了战场,带着所属人马,按计划兵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

陆敬欲图尾随追杀,只因为方才交战自己人马实在是敌不过晋军,马匹又是高原战马,奔跑速度与耐力都比咸国普通中原马匹强出三筹。逃命比拼的就是速度,这恰恰又是咸军骑兵最大的致命伤。

眼见晋军骑兵已经逃远,陆敬火速率军前去接应鼎炀侯。鼎炀侯此时已在西逃路上,见到陆敬前来,第一句便是责问其:

“陆敬,何故拖延三日才来,知不知险些置本侯大军于死地!”

“属下万死!”陆敬单膝跪地请罪说道:“其中缘由请鼎炀侯容禀。”

“说,究竟为何延误了三日!”

“是赵逊率军打下了肥城,故而迟误了三天。”

闻讯肥城已经攻克,赵逊大吃一惊:

“怎么,肥城已下!”

“正是,非但是打下了肥城,还占了晋军粮草辎重无数,足可供我大军半年以上用度。”

陆敬详细道出原委,鼎炀侯脸色越发耐人寻味起来,他不动声色的挤了挤眉毛,脸上说不出的表情:

“那我问你,倘若你不率军前来,他赵逊亦不会发兵来救本侯!”

“想是如此。依赵逊之言,属下率领两万骑兵攻占合池之后,赵逊手中连同末将步军,肥城之内只有四万余人,以此兵力不足以威胁晋军。

故而需得等韩合与将军相杀胶着之际,赵逊再率兵前来,而此时韩合与将军伤亡惨重,加之韩合后路被断,其必思退路。如此一来赵逊可避晋军锋芒,逼迫晋军撤往合池以东,我军日后寻机再战。”

“哼!”鼎炀侯勃然大怒:“赵逊,安敢置本侯于死地。若是以今日情势,甭说五日,就是三日本侯便是被那韩合老贼重创,何来再战之机,笑话!”鼎炀侯张隽怒火中烧。

一是鼎炀侯张隽认为赵逊故意见死不救,第二便是肥城被克,占夺粮草辎重无数,他赵逊占得头功,而鼎炀侯自己因决策失误被困重围丧尽颜面。

以上两者两因素相叠加,鼎炀侯更加坚信赵逊是打算用他鼎炀侯的血,换赵逊自己的战功。什么避开晋军锋芒,择日再战,都是敷衍之词。此番过江便是决战,拖能拖到几时。

越想,鼎炀侯张隽越是恼火:

“传本侯将令,中军设与骇穗以南三里,让赵逊、魏贤前来见我!”

“诺!”

陆敬得令,旋即催马向西而去,鼎炀侯率领大军前往骇穗以南扎营。

之所以扎营在骇穗以南,因为那里距离森林不远,不利于晋军骑兵机动。加之最近几天被韩合骑兵折腾的够呛,此时的鼎炀侯还心有余悸。

要不是档马车充足,此时此刻怕是已经被晋军的四五万骑兵给攻破了中军。

大军南移,陆敬带着亲兵由东而来,与赵逊撞个照面:

“赵逊将军,鼎炀侯令你与魏贤速去中军大帐,不得耽搁。”

赵逊闻讯,此刻已有所想:

“本将随后便去。”

“莫忘了岐人魏贤,鼎炀侯正要好好谢谢他呢!”

陆敬这话耐人寻味,讽刺之中带着阴冷,很显然陆敬是见到了鼎炀侯说了什么。

想到这里,赵逊催马去找百里燕,百里燕正在了解方才两军骑兵交战的伤亡结果。

由于晋军战马都来自宋国,所以战马耐力极好,兵器铁器居多,军士都是二十至三十岁的壮年。

而咸国差得多,除了缴获的四千多匹战马,其他都是普通北地马匹,速度和耐力都不行,加之兵员、素质、兵器都不行,在人数多出四千人的情况下,愣是比晋军多伤亡了一千多人。

晋军留下的尸体大约一千五百多具,加上逃走的伤兵,充其量算他两千吧。

而咸军竟然连死带伤超过三千,新兵占了八成以上,新兵当中十六岁至十八岁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要是步军对垒打堂堂之阵,以眼下咸军被消耗的实力来看,人数已经不占优势,弄的不好鼎炀侯的八万人伤亡会很大。

同类推荐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军机处二百年

    军机处二百年

    本书以军机处二百年历史为主线,展示军机处在清代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当雍正、乾隆两朝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军机大臣们跟在皇帝后面,跃马扬鞭,开拓疆域,无不踌躇满志。到了嘉庆、道光两朝,大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面对此景,嘉庆、道光的选择是守成,于是军机大臣们也收敛了拳脚,小心翼翼地帮皇帝打点着江山,总算将大清国传了下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曲线图的展示。在这个历史过程,军机处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军机处二百年,一笔厚重的历史,一群出类拔萃的人物,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军机处。
  •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大帝国史》为当时的欧洲人打开了认识中国的窗口,使他们从通过充满神秘色彩的传闻“想象”中国,跨入通过中国的现实认识中国的时代,回答了欧洲人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即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同时为欧洲国家制定对华策略提供了依据。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这是一部让你触摸到历史人物体温的传记作品,也是最有态度的三国历史全景作品。《三国志》侧重于记载功业,《三国演义》侧重于描述战绩,都忽略了三国霸主作为普通人的性格心理和生活细节。“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陈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挖掘出许多治史者未曾关注的历史细节,从人性角度生动再现了曹操、孙权、刘备、吕布、袁绍、刘表等三国霸主的人生历程,还原了既不同于《三国志》也区别于《三国演义》的全新三国史。
  • 回到大明当商人

    回到大明当商人

    二十年前,一场争夺家主的战争,遗祸到下一代人间的恩怨情仇,二十年后,复仇而来,身为家主的许子明是否真的能战胜复仇者?清兵铁骑入主中原,剃发易服抹杀汉人传统,是战是降?主角在张煌言演讲会上怒而发声:“吾等汉儿,永不为奴”
热门推荐
  • 娇女重生记

    娇女重生记

    她,是21世纪的特工,孤冷高傲,却被唯一信任的人背叛,以至于穿越成了余府嫡女。他,是寒夜国的九王爷,权高位重,受万人敬仰。她在茅屋之中,救了他一命。他在巷子里,也救了她一命,甚至,还被她强要了……她说此事就当没发生过,可是,他又怎么会放过她?“今夜,本王就要你暖床。”“娘子可是想要了?”“别娘子娘子叫的那么亲热,八字还没一撇呢。”………………“本王不要这江山,只要你陪我便好。”“本王只愿与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 清及不知寒

    清及不知寒

    《宠妻成瘾:腹黑大神带我飞》的番外短篇,给顾清寒另一个完美的结局
  • 无上鼎炉

    无上鼎炉

    今生许你不流泪,为卿轮回终不悔”时光倒流,为了不要再失去你,墨尘,前生虽为鼎炉,但心中坚持,必将要在这腥风血雨的炼气的世界,给你一个不流泪的今生。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穿越之第一夫君

    穿越之第一夫君

    标新立异的时代,美女俊男的故事已不再新鲜,然而,我还是渴望美丽并且不忍破坏它,只好虚构了一些心痛而完美的人和事。我终究不能免俗.本故事开局平平,穿越、言情、武侠、推理,应该四类占全了吧。
  • 记义

    记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害羞的纽扣(短篇小说)

    害羞的纽扣(短篇小说)

    张学东,197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评论界誉为宁夏文坛“新三棵树”之一。曾在鲁迅文学院及上海作家研究生班就读。迄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逾三百余万字,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作家文摘》等转载,所著中短篇小说连续入选2001-2009年度中国优秀小说选本,并多次荣登中国小说学会等国内权威性年度小说排行榜。作品屡获《中国作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物优秀小说奖,宁夏第七次文艺评奖小说一等奖,宁夏政府优秀文化创作奖等。短篇小说《获奖照片》、中篇小说《坚硬的夏麦》入围全国第三、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 花韵楼医案

    花韵楼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感底蕴

    情感底蕴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名人传

    名人传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罗曼·罗兰在作品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