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100000024

第24章 吃货达人博源君

博源君本名姬丰,“博源”是姬丰的封邑,君是爵位,故而人称博源君。

按说他是梁天子的三弟,别说封君,封个侯也行。但问题是封侯就得老老实实呆在都城,因为封侯所能保有的私兵,和封君的所能保有的私兵是天壤之别。

显然博源君这种人憋不住寂寞,呆在一个地方得闷死。所以博源君虽然是封君,但享受的却是侯爵待遇,这在列国并不多见。

不仅如此,这位姬丰是中原出了名的旅游达人,隔三差五就要外出走走。这次来晋国,很大程度上也是让他出来放风,只是没想到此人还好吃这一口,闻着肉香救自己找上门来。

少时片刻,东坡肉上席,整整一大砂锅,盖子一掀开,哗啊……肉香扑鼻香气四溢,就见博源君双目射光如电,估摸着要是没人拦着,他能一头扎进砂锅里:

“正是,正是此香。”拿起筷子,博源君十指大动正欲图下手,估计是夺人之美怪不好意思,遂又看了眼百里燕道:“燕公子,我等就……”

“无妨,博源君尽可品尝。”

“那就多谢了!”

说是谢,博源君捞起一块东坡肉,头就已经摁进了木碗里,大快朵颐狼吞虎咽起来。吃两口还不忘赞美两句,脸上的幸福着色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

“啊……此肉之美,天下恐无人能及公子炖肉。”

“既然博源君喜爱,尽情享用便是了。”

“既如此,本君便不客气了。”

说是不客气,这位真没一点客气的意思。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虚与委蛇就着米饭吃了几口,不动声色暗中观察这货,为了吃能这样拼命,保不准将来也能为了吃,把国给卖了。

约莫两盏茶功夫,这位博源君狼吞虎咽吃相难看,几乎把一砂锅的东坡肉一扫而光,恨不得连汤底都给喝光。

“燕公子,此肉可知何称呼。”

“此肉名曰东坡肉。”

“东坡肉?何故名东坡二字。”

“呃……这这个……”百里燕一时语塞,转而灵机一动说:“此肉乃出自山坡以东,故而名曰东坡。”

“哦,原来如此。之前燕公子云,此肉乃公子所烹,不知公子能否将此炖肉之法授予在下啊。”

这位真是厚颜无耻啊,吃了我肉,还问我要做肉的手艺。可不答应吧,人家正在兴头上,浇一盆冷水,亦非做人之道。想到这里,百里燕道:

“既然博源君喜爱,做此肉食并非难事。”

“既如此,燕公子莫非精于烹饪之法。”

姬丰一言既出,百里燕顿吃一惊,很显然这货并非无脑,而是厚颜无耻得寸进尺。套走了东坡肉,紧接着刨根问底,这不是得寸进尺,是什么。

见百里燕默不作声,博源君笑而说道:

“莫非是燕公子金银不济,若是如此,在下愿资以寸银一百,公子以为如何。”

大手一挥就是一百根寸银,果然是富的流油。不过百里燕给回了:

“金银用度本府倒还不缺这些,只是这眼下正值大旱粮荒,这东坡肉本是今晚招待未婚妻所备,被博源君所用也就罢了。倘若博源君日日如此,来我府中吃喝,而且还是如此鱼肉大餐,传扬出去,恐怕有伤本在下声名,还望博源君见谅。”

眼下正值粮荒,猪肉也是杂食和少量粮食喂出来,老百姓现在连粥都喝不上,晋国王公大臣都喝粥,我还天天陪着您博源君顿顿吃吃肉,而且您这等海量,估计是一日三顿都要吃肉,虽然吃不穷我,但这名声传出去,我百里燕还得混饭吃。

人家喝稀粥,我天天三顿吃肉,人家怎么看。

今天这顿东坡肉本来是晚上给王蕊准备,未曾想被博源君给吃了。王蕊受父亲王硕城府司马以职所累,顿顿几乎都是干粥,百里燕由于是外邦,并不在节食令之内,王蕊得以每天到自己这里蹭饭吃。

碰上博源君这号人,置我百里燕于何地,晋王正找不到借口惩办他,这不是让我往枪口上撞吗。

不过明知百里燕拒绝,姬丰似乎并不打算买账:

“在下来时便听说燕公子年不过十六,便学得一手好医术,多年行医治病已是名声在外,看来燕公子受声明所累,是不能替在下分忧啊。倒是有一事,不知燕公子可想一听。”

姬丰故弄玄虚,百里燕亦步亦趋:

“博源君请说。”

“在下听说岐王百里规身体微恙,恐时日无多,公子律继位已无悬念。但公子应该知道,倘若无我梁国授封,公子律即便为王,亦是名不正言不顺。”

“哦……”

百里燕隐隐嗅出一股意味,很显然姬丰话中对岐王百里规不满,这意味着梁国确实向歧国借粮,结果没满足要求。这样一来,日后百里律继位,梁国如果不认可,百里律的王位合法性难以保障。

尤其是小国,如果没有大国罩着,也得跟梁国搞好关系,让梁国认可继位。无论是大国认可,还是梁国天子认可,理论上都是名正言顺。

博源君无非就是暗示自己,如果自己给他做好吃好喝的,他有可能考虑在梁天子姬光面前美言几句,否定百里律的王位合法性,改换承认自己才是王位继承者。

如此既能迎合晋国的心态,同时也能让自己就范。

很显然,眼下晋国不借粮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姬丰急需要一个政治筹码,就是让晋国有一个干涉歧国的合法、合理借口。如果满足了晋国胃口,倒还真可能借粮给姬丰。

同时姬丰也想当然的以为,自己这个十五六的少年心智不够成熟,好骗,以扶自己为王,让自己以损害歧国大局利益为妥协,给他做吃的。

不得不说,姬丰此人虽然说不上有很大才干,但为了一口吃的,能够如此削尖脑袋的急功近利,也可见姬丰此人是有城府的,只不过他心思不在国政上。

思来想去,百里燕权衡再三决定妥协,但并不接受姬丰的条件。很显然,如果梁国不承认歧国王位继承者,就等于默许了列国攻伐歧国,这显然是百里燕不希望看到的。

想到这里,百里燕道:

“不过就是佳肴而已,博源君何必动真呢。”

“呵哈哈……如此说,燕公子是同意了?那好,在下明日还会前来,还请燕公子好生料理,莫要让在下失望才是啊。”

博源君来去从容,夸张的性格让人意外。

很显然,这位为了吃,居然能以军国大事加以威胁,显然此人不仅是性格使然,更有其自身的手段和谋略。

待到送走博源君,百里燕寻思着东坡肉是吃不上了,只能另寻他法。与此同时,何宽天黑之前回到府中。

“启禀世子,老夫走遍全城集市、粮食,粮价跌了两成,官府的盐价降了三成,但布匹、家畜上涨了六成至两倍不止,且有愈涨愈凶之势。”

“哦,粮价盐价下跌,肉价、布价上涨,莫非晋国正在图谋开战不成?”

何宽听着不解,遂问百里燕:

“世子何以见得?”

“何伯你看,粮价盐价关乎百姓生计,倘若粮价过高,再又起战事,势必导致国内百姓生计艰难。而家畜多半以杂食为主,少量辅以稻谷粮食,但依然需要粮食供养家畜,如此一来,肉价若是下跌便不正常,因为粮食在减少,肉价上涨才是常理。

如今粮价回落,却不多,反而肉价上涨迅猛,只能说晋军正在储备腌肉、咸肉与牲畜,致使牲口市场家畜稀缺。如此既能减少家畜粮食损耗,同时也增加了晋军肉食供应,此必是开战前的征兆。”

当下生产力低下,农业效率并不高,整体仍处于青铜器晚期,铁器早期的过渡之交,粮食的亩产并不高,而养猪和禽类是需要消耗一定粮食的,喂养好的战马除了草料,要迅速恢复体力长膘,同样需要一些精饲料,因此牲畜的价格与粮价挂钩。

当下各国诸侯粮食来源较为单一,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但小麦已经广为普及,并不似中国小麦传自古波斯高原,早期普及率不高。

当下的中原地区,本就是小麦的原产地,因此小麦磨成的粗粉做成的光饼,以及其他形式的面制品也是主粮。

战争时期,行军状态是一天开两顿伙食甚至一顿,兵士另有行军携行的面食口粮,方便行军充饥。驻扎状态食肉频率增多,临战前与胜仗,吃肉是最大的犒劳,能籍此激励士气。所以如果肉价猛涨,意味着军队在储备腌肉和活禽牲畜。

而粮食稍有回落,是晋国在做稳定国内局面的措施,防止对外作战同时,粮价过高引发内变。

听得百里燕一番细说,何宽忽然想到:

“世子,老夫回府之际,偶然看到王命诏书,全城之内征集郎中,莫非亦是在替出兵备战。”

“怕是如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晋国此时征集郎中,明为灾后消弭病疫,实则蓄势待发。何伯,我看我等该尽速做好出逃之准备,怕是机会就在这一两月之间。”

“诺,老夫这就联络张使。”

百里燕想到,晋国若是起兵,势必外紧内松,自己就有可能逃走,所以要早作准备,万一有隙可乘,走脱平汤城先往山里一躲,论谁也抓不到,随后再想办法谋个生计,总比顶着个歧国世子这顶大帽子来得强。

于是之后数日,百里燕开始谋划如何逃出平汤城。

而与此同时,博源君几乎每天都要上门胡吃海喝,少则一顿,多则一日要三餐。当然,这也不怪博源君,只怪百里燕家里有油盐酱醋茶一样不少,光酱油烹饪的各种红烧菜,就吊足了博源君胃口。

但是没等几日,百里燕日夜宴请博源君的消息传入晋王耳中,晋王遂在经略宫召见中庶子范涛。

同类推荐
  • 跑偏的1618

    跑偏的1618

    文盲少年朱由校赤着胳膊,抹着鼻血冲顾子轩大喊道:“再来打啊!咱们老朱家只有血战的汉子,没有逃路的懦夫!”朱由检小脸紧绷绷道:“哥哥加油,揍死姓顾的!”顾子轩脑壳疼,恨铁不成钢道:“这个天下最大的道理只有一个,打得过就打,打不赢就跑,来日有机会便找回场子不是挺好吗,两个缺心眼儿的玩意儿!”顾子轩乐极生悲,来到了1618年的大明。在这个无可救药的时代里,他让辽东留下了“无发不留头”的传说,他成为了大明王朝绝无仅有的活太师兼活太保,他将千秋正气的刚明成功带跑偏……建了个书友群:701944419,欢迎浪群。
  • 炮楼里的女人:山西日军性奴隶调查实录

    炮楼里的女人:山西日军性奴隶调查实录

    张双兵,1953年生于山西省盂县。1971年参加工作。1982年任乌河文学社社长,并开始调查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在山西烧杀抢掠的罪行,以及战争受害者在战前、战后的生存情况。1992年7月,组织7位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出每人10万美元的受害赔偿要求。1995年,组织5位受害者将日本政府推上了被告席。1996年7月,第一次与2位受害者走上日本法庭,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仍坚持走在为战争受害者争取日本政府赔偿的正义之路上。
  • 大唐南皇

    大唐南皇

    李贞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睡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附身在了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唐越王身上。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儿子?这是好事儿啊,谁不知道李世民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年代,绝对是所有穿越客的最佳选择。再说了,咱可是堂堂大唐亲王,这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但衣食无忧.......嘎嘎嘎......但是,貌似咱的下场不是太好来着。于是,为了建功立业,同时也是为了保命(这个是重点),李贞这只扑棱蛾子决定扇动他那小翅膀,十分作死的开始改变历史。
  • 卑鄙的圣人:曹操10

    卑鄙的圣人:曹操10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三侠五义草莽情

    三侠五义草莽情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候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新书《大明国医》已上传
热门推荐
  • 九星修界

    九星修界

    上有九星,下有九域。九域列九主,九主皆臣服。琴弦一动,天骄横空。乐音一鸣,四海震惊。昔日我入星修圣榜,如今我进灵阵神序。踏遍大陆五域,行尽妖魔海界,历极雪中神领,统一这九星天下。世人皆称我为九星神主!
  • 燃烧的大地

    燃烧的大地

    这部小说是80岁的福建老作家张贤华耗时3年写就的战争悲歌。张贤华说,“南京沦陷时,老家赣州的大院里来了许多从南京、浙江逃难过来的难民。那时候日本鬼子占领了城市的主要交通线,县城里的老百姓只能继续逃难,于是我们和难民们一起继续往大山里逃,一路上几千人几千人‘迁徙’,不是壮观,而是悲凉。”而《燃烧的大地》也正是把这一逃难史作为背景。
  • 情深蚀骨之总裁有毒

    情深蚀骨之总裁有毒

    狗血的闺蜜设计,让她被心爱的男人唾弃,婚后开始一段更狗血的相爱相杀。她拼尽全力想让男人爱上她,却始终被男人拒之于千里之外。她伤痕累累放弃退出,却被他追上纳入保护圈,“夏依依,对不起,以后换我来追你,好不好?”
  • 废材狂妃狠腹黑

    废材狂妃狠腹黑

    一纸诏书,一场赐婚,将军府的废物嫡女沦为王爷府的阶下囚。她是尊贵的八王妃,却被妹妹毁容,姬妾幽禁,活活饿死。一次车祸,一场欺骗,商业精英沐琉歌死在未婚夫的车下,再度睁眼,成为王爷府的草包王妃,沐琉歌凭着一身炼丹开挂的本领,智斗恶姨娘,虐杀小婊砸,百姓议论纷纷。
  • 黄泉客栈

    黄泉客栈

    黄泉客栈因为在黄泉路上而得名,它接待鬼魂,却不接待活人。因为阴间是鬼魂最终的归宿,但却被人们称之为地狱。我是黄泉客栈的掌柜,千年以来我都在我的客栈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自从我认识了万玉堂堂主洛千麒这个邪神之后,我感觉我的生活就彻底被打乱了……
  • 道岳

    道岳

    袁修看了看这个世界:天庭、帝国、妖……光明之下,黑暗就在身边。书上说:“大道如岳,你我皆是登山人。”袁修说:“大道三千,苟字为先!”
  • 后宫:勤妃传

    后宫:勤妃传

    女主穿成小秀女,宫斗类型的宠文,性格懒散好吃,却被康熙封为了“勤妃”,女主表示:我内心是崩溃的。而且……康熙这九个儿子居然都是问题儿童?于是女主走上了纠正问题儿童的养儿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自尊的独语

    自尊的独语

    美丽、孤寂、荒芜、甚至罪恶,才可能徐徐燃起自己的生命火焰,才可能造就人类的光……人,确实是“无价”的;而一切卓越的有利于人类前景的创作,便是“无价之人”的“文”:无论是文义文采的“文”,还是文质彬彬的“文”。尽管我们对文学、对世界、对人自身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但我还是觉得韩少功是那种相对成熟或健全的作家,早先在读小说时就有这种印象,如今再读散文,这种印象便显得更清晰更深刻。
  • 我的老婆很能打

    我的老婆很能打

    写的很渣,不建议阅读。之所以还写,则是因为有一些人还在看。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