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100000144

第144章 剿贼(9)

当天下午,百里燕一行人等回到荒村,首战大获全胜,荒村为之鼓舞,虽有零星死伤,但能为当初报一箭之仇出口恶气,对那些死伤者家属也算是有了个交代。

司空南等人暂被拘押在荒村,经百里燕向姜闵求情,免除司空南等人流刑之罪,改为苦役,就地安置荒村,一来以苦役名义收拢安置这些老弱,二来添些人力也是好事,广信太守府的公文将很快送达。

若是按律,通贼可判流刑,从贼当充奴隶,家小一概受连坐之罪,匪首罪叛削首,也就是砍头。如此一来,救下的八百多人几乎人人都要冲奴,打这一仗的意义又何在呢。

司空南所属留守部众多为老弱病残,年纪最大者五十三岁,最小者才三岁,十七至四十五岁之间马贼悉数被霍行拉走,这些人不少是被迫落草,罪大恶极者皆无,流刑改为苦力也算是落得个善终,百里燕也有收编司空南的打算。

匪巢交手时可见司空南此人灵机应变极为果断,知道在被敌方识破情况下将计就计,若非汤钊提醒,当日定是要吃大亏,司空南等人也不会轻易投降。

晚上,为庆祝剿匪得胜,村中隆重举行了庆功宴,御客与解救百姓悉数参加,唯有被看押在牛圈的司空南等人仍被关在牛圈中,由二十名御客、三十名壮丁武装看押,见百里燕到来,负责看押的马森喜笑颜开道:

“今夜大宴,魏郎中不与村中与众人共饮,为何来此糟乱之所。”

“在下前来探望一人,兄弟们的肉食还够吧。”

“够,除了酒少了些,其他都管够。”

马森嘿嘿一笑,百里燕说道:

“酒喝多了易醉,纵然看押的不是穷凶极恶之人,但以防万一,不容有失。还望马森兄与诸位兄弟见谅。”

为筹办庆功宴,百里燕从城中置办了些酒水,主要是米酒和陈酒,酒精度虽然不高,喝多了还是容易上头。司空南等人虽然已无威胁,但规矩还得遵守,尤其是最近着手建立百人队,不能规矩还没立,就先破了例。

来到关押司空南等人牛棚,不大的地方挤了十多人,

“司空兄。”

“不敢当,在下当谢魏先生救命之恩。”

司空南深施一礼,这让比自己还大十三岁的百里燕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司空兄无需多礼,待官文送达,你等死罪可免,但活罪依然难逃,眼下也只能如此,望司空兄见谅。”

“岂敢,能保得一众兄弟平安,在下已是感激不尽,岂能再有奢望。”

“司空兄大可不必担心,在下断不会差遣各位充当苦役,诸位只要在荒村一天,便与荒村百姓一般也可娶妻生子,有田种有房住,一应税负与其他百姓相同。”

“魏先生深明大义,在下感激不尽。”

司空南再拜一礼,这一次百里燕果断将其扶住说:

“司空兄免礼,在下尚有一事不明,还请司空兄指教。”

“只要在下知道,一定知无不言。”

“在下当日与司空兄山上交手,司空兄于我斗智,虽然败于下风,但我料定司空兄谙熟兵法。但不知为何,霍行不曾重用司空兄,反而让司空兄打理粮草呢?”

“唉……”司空南一息长叹,很是萧索,随后渐渐说开:“我本后来之人,霍行自然不会重用于我。而且霍行此人不听人言,见利忘义。

四年前正值江东战起,内乱平息。霍行摔人打家劫舍骚扰咸军后方掠夺粮草。我当时便于他说,国难当头不去报国也就罢了,还趁国难大发不义之财,实属不仁不义。”

“那之后呢?”

“此后霍行非但未见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又一次打劫村寨,在下当时便是怀疑可能是官军使诈,告知霍行不应冒进,结果霍行执意洗劫村寨,虽然却有咸军设伏,最后反被他以少胜多,我也无话可说,事后便被调往粮库看押粮秣。”

“如此说,霍行此人还刚愎自用。”

“正是,但侥幸并非每次都能得逞,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按说明知敌众我寡有伏兵,就不应该正面硬怼,退走才是。反正是打劫,抢哪里都是抢,还少这一家。

可霍行刚愎自用,最后还被他得逞了,司空南从此失势,贬去了粮库。

“原来如此,看来是霍行不识英才呀,否则此次剿贼,我必败无疑。”

“惭愧惭愧。”

“司空兄既通兵法,不知司空兄可愿屈尊为在下效力,为荒村百姓谋得一方平安。”

司空南闻讯一怔,不可置信说道:

“戴罪之人,岂敢奢望先生恩德。”

“诶,难得司空兄大才,如此埋没岂不抱憾终身。”

“谢先生知遇之恩,司空愿效犬马之劳。”

苦役和流刑一样,可以充军赎罪,一人充军,可免全家女子苦役,立功杀敌者可脱贱籍。

司空南秉性不坏,很多时候人为了一口吃的,乱世之下也不得不做些为非作歹的事。

人都是有良知的,遭逢敌手尚能以礼相待而被赏识,这个时代下,没人愿意默默老死在碌碌无为的一辈子当中。司空南有才识,只是无苦于没有出身,没有得遇明主,而不为他人发现。

如姜闵这等贵胄,虽有权势,却只知玩弄权术,整日研究如何驾驭摆布他人,甚至还不如赵逊这等知人善任的良将。

将司空南收入麾下,即刻免其苦役,又可物尽其才,实为不可多得。

此后又与司空南一番详谈,对霍行为首的一干马贼又多了几分深刻了解。

第二天中午,陈韵风代表广信公府,将广信城市槽转运使的任命文书送到百里燕手中,虽然有些突然,却也在情理之中。

姜闵本意是想晾晾自己,以便打磨自己心性,同时观察与赵逊的关系,以便姜闵来日方便拿捏摆布。

剿匪一事姜闵更是料定找不到马贼下落,而后在借此打压,岂料一月不到,反将横行一方的马贼老窝给掏了,姜闵岂能不惊。震惊之余自觉失策,最后想以封官许愿笼络人心,却哪里知道为时已晚。

田埂间望去金色田野,数以百计的农户收割者金黄的稻谷,陈韵风看在眼里,心中感慨颇多。

“魏贤弟,一亩可有四石收成?”

“三日前刚刚测算,不算马贼践踏的稻田,最多的一亩有四石五斗,最少的也有两石八斗,目前还只是毛估,待收割入库之后才知确切亩产。”

“唉……”

陈韵风一息长叹,百里燕不惑问道:

“陈兄何故叹气?”

“贤弟有所不知,我曾建言主公,推广荒村育种施肥,减租之法,但主公却未采纳。”

“此乃必然,陈兄大可不必如此。”

陈韵风心觉不解,顿时暗吃了一惊:

“贤弟怎知主公定然不会采纳荒村开垦新法?”

百里燕淡淡一笑:

“荒村本为荒地,开荒所需物料人力颇多,而农民、佃户又多为失地、无地者,只收两成的税负,一成的地租,反而可以激励农民用心种地,无天灾人祸情况之下付出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农民自然越愿意种地。

而广信属地皆为广信公一人所有,广信公又怀雄心大志,减少田租势必影响税负。即便减至四成,佃户仅仅只能维持温饱,若是减至三成,佃户自然皆大欢喜,而广信公雄心大志何时才能得偿所愿。

再退一步,耕种新法在一地尚可施行,要在偌大的广信城所有属地一起施行,没有两三年难以见效。这点道理广信公定然知晓,而两年三时间将田租降到三成,广信公又将损失多少税负,这些税负又将从何而来,广信公心中的账比陈兄更清楚。”

百里燕所言深得陈韵风认同,他说:

“是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良药苦口却利于病,主公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农耕之事乃天下治本,不可不察呀。”

陈韵风不止一次的劝谏姜闵,减轻赋税蓄养民力,仅靠广信城一地的太平盛世,无法笼络到全天下所有的的人心,甚至连鼎炀城的种田佃户都难以笼络。

只可惜姜闵听不进陈韵风所言,凭借广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出海口,以商业支撑着市场带来的经济红利,忽视了最基本的农业发展。

“魏贤弟,主公希望贤弟五日之内尽快上任,如此可减公府属兵与广信城兵马护商压力,从而专司剿匪保境安民。”

“不知市槽转运使麾下兵马几何?”

“可编马军五十,步军一百五,此前一直由城府司马节制,如今归广信公府管辖。但因匪患严重,各地市槽转运使一职多为空缺,兵额被城府司马兼并,因此郡县守军同时担任护商之责。”

陈韵风说的倒是实话,各地因匪患严重,聚众的山匪马贼由早年的几人十几人,逐渐发展为几十人一伙的规模,如今至少也得是上百人,甚至是几百人。员额只有两百人的马步军显然应付不了。

最简单的办法是扩充市槽转运使麾下人马,但市槽转运使原本就是肥水衙门,增加兵马就挤占了城府司马的兵额,同时又能捞到更多的油水,自然有利益派系不愿看到这种结果,尤其是大司马。

大司马名义上与太尉地位相同,用以分担太尉职权。实际上大司马没有多少兵权实权,平日只领衔全国后勤与兵员补给,各郡各县城府司马与县尉一职都由大司马推举,此时再分各地城府司马和县尉的兵权,大司马也不答应。

市槽转运使麾下兵马名义上归城府司马节制,但是收上来的税却是进税金司,天底下哪有这等借鸡生蛋,还带倒贴粮草的好事。

同类推荐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读一读关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正史 ”很重要,但也不妨多了解一点常常在细微处见出历史真精神的“史屑” ,知道一些掌故轶闻,这样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 的兴趣。本书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精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 ,并根据内容对每个故事都进行了深刻、精当的经验要诀分析,以期对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 雪岭

    雪岭

    在1970年,国家正式开始开发大兴安岭的北坡,这里被誉为“高寒禁区”,在60年代曾经三进三出,都因抵御不了那里的寒冷而失败。随着八万铁道兵进驻大兴安岭的北坡,大量的人口也涌进这里,大量的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也被分到这里,在这片冰雪天地里,开始了他们的青春之祭。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作为一名宅男,穿越,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穿越到武大郎身上算怎么回事?身材短小,面目丑陋?我呸,我武大郎堂堂七尺男儿,玉树临风!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传奇,且看我武大郎如何风生水起!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扣扣群:204644135
  • 中世纪崛起

    中世纪崛起

    魂穿中世纪,徐图再起。中世纪、类架空、慢热型、合理爽。从彷徨苟活的森林猎人到乱世立锥的平民小官;从充作炮灰的见习骑士到立功授勋的军事新贵;从因战恢复男爵位到由谋册封子爵衔......且看现代职员如何附身落魄小贵族徐徐谱写一幅别样的中世纪史卷。
  • 陨无极

    陨无极

    满清御前侍卫与才子,纳兰容若,灵魂飘落在这千年前的秦朝。附于巴蜀郡温家的小小公子温容身上。且看少年如何颠覆这乾坤,结英雄,破红尘,遁入历史长河;着朝服,修帝陵,执掌天下棋局;寻帝者,承史书,大隐隐于世间。
热门推荐
  • 亢龙寻道

    亢龙寻道

    讲述志同道合,兄弟齐心,人际间分合际遇无一不是衡量着抉择的耐磨度,在众多可圈可点的经历里获得重生。
  • 鬼妻之男神秒变男神经

    鬼妻之男神秒变男神经

    一根玉簪的出现,让尘封已久的鬼公主燕利贞得以重见天日,她的到来也让元君乾的生活天翻地覆。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一人一鬼的命运被连在了一起。但人鬼殊途,为了保住饲主元君乾的小命,也为了找回自己的过去,燕利贞指引着元君乾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无头尸、断魂桥、阴尸蛊……一个个神秘的传说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历史的真相也一点点被揭开。在燕利贞出现之前,元君乾是校园里的白衣男神,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春心萌动;但是,在燕利贞出现之后,这个男神的画风变得有些不太正常……*某同学:元同学又在自言自语了,这次还加了动作呢!果然变成神经病了吗?元君乾:……我不是神经病!强迫症患者,听到有人(鬼)说话就忍不住要回答出声,怪我咯?燕利贞:大胆!不怪你怪我吗?*某鬼怪:这小子居然跟她在一起,果然是神经病胆大不怕死啊!元君乾:……我真不是神经病!不跟她在一起我小命才要玩儿完啊!燕利贞:还不赶快过来服侍本公主用膳,想死吗?*燕利贞:大胆刁民,手往哪儿摸呢!你这样的姿色也就只能勉强做本公主的男宠了,神经病!元君乾:……我绝对不是神经病!倒是姑娘你,什么男宠啊,什么刁民啊,你才是神经病吧?燕利贞:来人啊,把这家伙给我拉出去斩了!*某道士:现在施主你明白了吧?元君乾:原来,我真的是个神经病?!燕利贞:我就知道你是一个神经病!
  • A House-Boat on the Styx

    A House-Boat on the Sty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随便婚姻

    随便婚姻

    一年前,荣嘉实和唐之桥结婚;一年后,他们离婚。在他们以为天下太平,终于恢复自由身的时候,唐之桥的父母要来督查他们的婚姻生活。怎么办?他们打算演戏装恩爱。岂料荣嘉实的老妈也来参一脚,她要他们怀孕!等等,介个又该怎么办?
  • 蝴蝶有声

    蝴蝶有声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轮回>>>————————————————正如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哪一场青春不是写满了飞舟九曲黄河的传奇?哪一场爱情,内心不是在担负千万重的历险和惊喜?但是,终有上岸的时候,便是罢了,便是放手。————————————————<<<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 广义法门经

    广义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 往事只回味余生

    往事只回味余生

    “老公大人太腹黑,请问怎么办,在线等,急!”某女坐在电脑前急的焦头烂额,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小狼崽,却不知如何掉入了某人圈套,还完全没有还手余地!
  • 校园三剑客·飞碟入侵(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飞碟入侵(经典版)

    杨歌被“外星人飞碟入侵”的噩梦缠绕了两个多月。这一天,噩梦变成了现实。阳光中学被来自野狼星的异形占领了,老师和同学们都被飞碟底部发射的绿光击中……杨歌运用超能力逃出学校去搬救兵。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警察、学校门卫、校长尽管从外形上看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但都行为诡异——他们被异形控制了。杨歌带着秦关博士返回学校,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白雪及时研制出了“野狼克星”……
  •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一靠团队,二靠制度。制度建立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过程。就制度本身而言,只有最适用,没有最优秀。管理企业,不仅要靠智慧、靠手段、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用制度管人,是所有成功企业发展的秘诀。但制度不是一切,合理建立和使用制度才是关键。本书聚焦管理中各个关键环节,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引导作用,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小例子和应对方法,娓娓道来,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思路明朗,从而在实际管理中实现用制度管人的目的,让你的团队更有战斗力,让你的企业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