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6500000072

第72章 意外之喜

粗壮的树干拿到三角龙的面前,它也没有客气,嗅了嗅后,一口便咬了上去。

当三角龙咬在树干上的时候,王伟感受到了树干上传来一股大力,不由得惊叹三角龙那惊人的咬合力。

吃完了树干,三角龙轻声朝着王伟叫了两下。

系统虽然能够翻译人类的语言,但却无法翻译兽语,所以王伟也不知道它想表达什么意思。

不过估计,应该是感谢或者在说自己没有吃饱的意思。

连续几根树干下去,三角龙和王伟越发的熟稔了起来。

进食的时候,‘哞哞哞’的跟着王伟叫个不听,看上去还是个话痨。

庞大的三角龙哪怕就是趴在地上,个头也比王伟要高,这么大的家伙,食量可是不小的,要知道,个头比这只三角龙还小的大象一天都能吃六百多斤的食物,三角龙体型更大,吃的自然更多,所以仅凭他一人是肯定喂不过来的,过了一会桐树也来帮忙搬木头。

差不多吃了两百斤的树干,三角龙冲王伟叫了几声然后停止了进食。

三角龙的皮肤上面有很多龟裂,按理说这样的皮肤是很容易滋生寄生虫的。

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太冷了还是什么原因,王伟并没有在上面发现什么寄生虫。

拍着三角龙鼓啷啷的肚子,看着它那宽广的后背,王伟真想爬上去试试骑龙是个什么感觉。

不过这只三角龙毕竟不是从幼年养起的,虽然自己已经获得了它的好感,但王伟还是有些担心这样做会激怒它,所以便作罢了。

到了夜晚,泥墙又建了很长一段,而中午捏出来的漏壶,也烧成功了。

等不及漏壶降温,王伟便用树枝将其夹了出来。

不出意外,漏壶底侧用来撑起壶嘴的树枝被烧成了飞灰,留下了一个延伸出去的壶口。

将壶口先堵住,然后在漏壶里面装满了水,等了一会后,三个漏壶并没有发生渗水的情况。

将堵住的壶口打开,壶中的水便一点一点的朝外滴了起来。

漏壶的成功制作,让王伟很是开心,只要等明天再将漏刻的容器烧制出来,那部落就有了计时的工具了。

不过,王伟以为漏壶一次性就成功了很值得高兴,但他想不到的是,更高兴的还在后面呢。

检查完漏壶之后,王四五神秘兮兮的拿出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放在王伟的手中道:“王伟,我送你个漂亮的石头!”

对于王四五口中的漂亮石头,王伟原本是不怎么在意的。

不过拿到手中后仔细一看,他的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这他么的不是小铁球么!

震惊过后,王伟仔细的观察了起来,然后不难发现,这小铁球上面灼烧融化的痕迹。

不过,看清楚之后王伟发现,说它是铁球,又有些不恰当。

因为这个黑球里面,杂质太多了。

没有检测的仪器,王伟也不知道这里面含铁量有多少。

甚至王伟都不敢百分百肯定,这个黑球里面所蕴含的金属,到底是不是铁。

“这是炉子里面烧出来的?”王伟询问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是我早上扒炉灰从里面扒出来的!王伟,你认识这个东西?”王四五看着王伟的表情问道。

王伟点了点头道:“以后扒炉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这样的东西整块拿给我,千万别再磨成这样了!”

“哦!”王四五有些委屈的道:“我感觉这个很漂亮,所以才磨成个球送给你的,我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王伟笑着拍了拍王四五的肩膀道:“这个我很喜欢啊,因为这个对我很重要,你不知道,你送我的这个球,帮了我一个大忙了!”

听到王伟这么说,王四五才高兴了起来。

当王伟知道这东西是炉子里面烧出来的后,他一切便都明白了。

自己取的陶土里面,含有大量的铁。

当然了,王伟也不能百分百确认这就是铁,但是看颜色,还有摸的手感,王伟感觉十之八九没有错,所以王伟便将其称之为铁了。

可惜的是,对这种人工制作的东西,没有成型的话系统也无法鉴定,不然就知道确切的答案了。

而窑炉在烧制陶器的时候,将铁逼了出来。

只不过,因为温度不够,所以这些铁没有彻底被分离出来,蕴含有许多的杂质。

王伟记得,土法炼铁的话,温度是在一千三百度左右。

而从上一批陶器少部分融化的程度来开,窑炉中的温度,应该在一千度到一千一百度之间。

正是因为这个温度差,才炼出了这种含铁量极高的熔浆残渣。

当然了,这些都是王伟的猜测,具体正确与否他也不敢百分百的肯定。

不过当王伟想到第一批自己亲手烧制的陶碗陶罐上面沾着的那些黑色颗粒,他觉得情况应该没错。

因为第一次的炉子比较小,风扇也只有一个,温度较低,融出来的铁无法滴落,只能沾附在陶器的表面。

想到这,王伟兴奋了起来。

从这黑球的大小来看,自己制作陶器的那块泥地中金属的含量可不低啊。

百分之十的含铁量不敢说,但百分之五至少是有的。

虽然这种含量无法称之为矿,甚至被矿业行内的人嗤之以鼻,觉得不值得投资精力去进行开采。

但要知道,这只是烧制陶器的附带产物,完全是意外之喜啊。

以后陶器烧的多了,这种东西收集的多了,完全可以开一炉,尝试着炼一些铁出来用。

只不过,仅凭这些普通木柴的话,烧铁温度肯定是不够的,看样子,还得提前烧一些碳出来备用。

当然了,王伟现在说的碳,并非是最开始为了应付松树给火坑增温用水浇的木炭,而是准备烧几炉正儿八经的木炭出来。

想到这,王伟觉得,自己明天的事情还是挺多的啊。

正在思考的时候,王四五又跑了过来,他刚刚听了王伟的话后,不顾炉火还没彻底熄灭,便从中又掏了一块黑铁块出来。

这是刚刚烧制漏壶留下来的产物。

夜晚,在火堆旁,王伟继续教着族人数数识字。

而三角龙,嘴中咀嚼着反刍的木头,一脸好奇的看着王伟他们。

教完了大家,王伟又单独给王四五和几个学得快点的族人开了小灶,多教他们一些汉字和汉语的发音。

等到睡觉的时候,王伟也不忘安排一下三角龙,让族人在后半夜火堆熄灭的时候再给三角龙生一堆火,以供给它保持体温。

同类推荐
  • 大唐逆天狂少

    大唐逆天狂少

    李临本为名将李靖之子,一场春秋大梦,魂穿蓝星,历经百年沉浮。一朝梦醒,誓要颠覆命运,打造一个煌煌盛唐!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民国以降,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依然尾大不掉。中国的国门不是中国人看守,而是外国人把持!从晚清政府削弱海关权力,到孙中山南方革命政权与洋人叫板;从地方军阀动摇海关根基,到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海关权益逐步回收,外籍税务司制度日趋式微,直至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随风而逝。但是,那曾经激荡在历史天空中的一幕幕海关风云,却永远不会湮没……本书以六位民国风云人物参与的重大海关事件为切入口,在全景展现收回海关主权艰难历程的同时,折射出海关视野里斑斓多彩的民国历史镜像。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热门推荐
  •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本书是从语言的角度专门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中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的一部著作。
  • 总裁,玩够没

    总裁,玩够没

    生活所迫,她将自己廉价出卖,金主却是冷血无情的黑街总裁,千丝万缕的关系,注定两人纠缠不休。他说他这辈子都不会让她安生,要让她生不如死,他对她夜夜无止境的索取,却都无关爱情,只为羞辱;她说她要让他为各种恶行付出代价,他对她带来的伤害,她将加倍奉还。
  • 农村留守妇女

    农村留守妇女

    在当代中国,有这样一个女性群体,因为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她们的丈夫外出务工,她们被定义为“留守妇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先生作过比较系统的留守妇女调查研究,他在《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一书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始,大量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出现。丈夫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改善了家庭生活,但因为丈夫在家庭中的缺席,留守妇女独自承担起了农业生产、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家庭责任,因而面临劳动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加重的困境。”另有课题报告称,目前我国有近5000万留守妇女,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生活压力大,是压在她们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一位长期研究中国留守人口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留守妇女的数量之大、承受负担之重,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少见的。”
  • 国际猎场的猎杀

    国际猎场的猎杀

    莲花正在做晚饭,忽听门外有狗不是好声地嚎叫,好像是自己家花脖的动静。花脖进屋自己会开门,干吗这样叫?她心里打了一个战,慌忙去开门。门一推开,她不由得“啊”地一声惊叫,手里的饭勺掉到了地上。门口躺着的真是她家的花脖。花脖的后腿受了伤,屁股上沾满了血,看样子它是挣扎着爬回来的,身后的雪地上断断续续地跟着一趟血迹。花脖是丈夫英夫的铁杆儿跟屁虫,整天形影不离。今天一早跟主人出了门,现在它自己回来了,还受了这么重的伤,莲花知道丈夫一定出了事。
  • 东原录

    东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贞观变革

    贞观变革

    莫舒宇怎么也想不到,出个车祸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大唐,而且正好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时期的临湖殿。尉迟恭本来来不及救李世民,刚好莫舒宇看到了就跟李元吉唠了句嗑,李元吉起身踢了莫舒宇一脚,从而救了李世民一命。从此莫舒宇和李世民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不对,是和李世民的女儿,大唐的公主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 江湖剑客情

    江湖剑客情

    江湖不是千百年来,挑灯看剑的世界,却是少年成为梦想的舞台。江湖中的剑客,少年轻狂,热血满腔。江湖是浪子的归宿,一入江湖深似海,魂转梦萦回不得。一杯酒下肚,高玉成眸子散发出光芒。他的剑跟眼睛一样光芒锐利。三月初三,春雪初晴。
  • 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本书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养而教之,父母之责;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优秀,尽在爱与赏析;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