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在林地里疾驰,很快在一个小站前面开始减慢自己的速度,站台上,已经站好位置的亲卫军士兵端着冲锋枪,脸上带着冷漠的表情
四周围着铁丝网,和其他的小站不同的是,这个小站的四个角落竟然都修着高高的瞭望塔,瞭望塔上还架着MG42机枪,瞭望塔上同样站着背着手的亲卫军士兵,严肃而且阴森
站台的正中央位置,两名背着步枪的卫兵牵着狼狗,拱卫着中间面带笑容盯着进站火车的中年军官,而这三个人的身后
随着一声泄气阀的响声,火车终于还是在站台边停稳了自己的脚步,然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卫兵跳下火车,打开铁皮车厢上的铁锁,用力拉开沉重的铁皮大门
一个一个面黄肌瘦穿着斯拉夫士兵军装的人露出了自己的面孔,他们惊恐万分的盯着那些站台上的布莱塔妮娅人,吓得一时半晌说不出话来
“下车!”一个凶狠的声音在一旁嘶哑的吼叫道,声音用的是俄语,所以车厢里的人们都能听得懂这句话的意思,随着这一声嘶吼,一些士兵开始拉动枪栓,狼狗开始因为枪栓拉动的声响咆哮,整个站台上的气氛立刻变得骇人起来
“快点下车!不然有你们好受的!”站在站台中央的那名军官笑着开口,语气却让人不寒而栗:“你们都是帝国的重要资产,我不想浪费,懂么?”
第一个战俘忐忑的走下了车厢,很快就被安排走到最左边的位置,那里站着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子,还带着一个胖乎乎的俄语翻译
“小伙子,你很合作,所以被分配到我这里来,很快你就会知道你的合作态度到底为你带来了什么”看着年轻的斯拉夫人,老爷子背着手笑着说道,他身后的翻译差不多同时开始翻译老爷子的话
“你……您要我做些什么?”年轻的士兵有些紧张的看着面目慈祥的老爷子,战战兢兢的开口问道
“别紧张,这不是什么坏差事”老爷子听到翻译的话之后,笑着回答道:“都是一些体力活,待遇不错,每天只工作13个小时”
不远的地方,一个站在高台上的军官正在用俄语大声的询问一群一群涌出车厢的士兵:“谁会写字?谁会布莱塔妮娅语?有人在工厂里工作过么?”
很快遗憾的统计结果就出来了,显然对于斯拉夫来说,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是急缺的人才,所以俘虏里在工厂里工作过的人非常稀少,只有1个人曾经干过几天的纺织工,会布莱塔妮娅语的人也凤毛麟角,这一整批的俘虏大约有4000人,会的人不超过15个,于是这些人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你们十个!到第一区去!动作快点!”对那些会说布莱塔妮娅话的斯拉夫人,军官用祖国语言略微的测试了一下,就给出了分配的结果:“剩下的3个,你,你还有你,去第二区,不要磨蹭!快!剩下的你们两个,去第三区!找各自的负责人!”
集中营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A类集中营的营房一般都是新盖的营区,条件相对来说很好,而且有医护所和市场,类似一个封闭的小镇,只不过每一个这样的小镇,都要不停的生产某种产品,比如说工兵铁锹,比如说坦克的履带
而B类的集中营条件就要差一些,里面绝大部分的战俘人员也都是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苦力,他们负责耕种还有运煤等体力工作,包括矿山挖掘还有修路,虽然工作条件艰苦而且管理更加严格,但是好歹还算是勉强可以生活
至于C类的集中营,那就是地狱一般的存在了,在雷尔肖皇帝分化管理的终端,压榨最狠厉的部分,就是指这类集中营了,这里的人一般都从事条件最恶劣的工作,比如说破坏性开采的一些金属矿藏资源等等,很多时候他们被克扣口粮,衣不遮体,比起德国的集中营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拉拢一部分人,中立一部分人,压榨一部分人,用区别对待来分化占领区,瓦解对方的反抗基础,消弭大部分人的抵抗意志,并且能够最大限度也最有效率的利用起占领区的原始工业体系来,为帝国扩大工业生产规模,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靠这么一个流程,帝国又拉开了新一轮的扩军备战序幕,他们不用花一份工钱,就把这些免费的劳工送去那些工厂,而那些生工厂,就疯狂的开工建造各种军事装备,为强化帝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添砖加瓦
战俘一个接着一个走到附近的隔离区,有的被送上卡车,有的沿着铁丝网走进小站后面的B类集中营,有的则被党卫军士兵看押着,徒步走向远处的C类集中营,在那里,会有地狱一般的生活等着这些可怜人
布莱塔妮娅人对待斯拉夫战俘也是有明显划分区别的,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大部分都被释放回家,即便是少数被留在集中营的人也被从优对待,至于斯拉夫人大多数都交给乌克兰人管理,既方便了监督管理,又进一步激化了这些人种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