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3900000045

第45章 釜底抽薪

提到大房的嫁妆,老夫人刚刚冒起来的火气顿时蔫了下来。

各房都有嫁妆,老夫人如今自己的体己,也都是自己的嫁妆跟这些年存下来的月银和孝敬。

老太爷在时,府里已经开始慢慢艰难了。不过硬撑着,维持以前的体面,内里渐渐亏了起来。

给老大娶媳妇,动用的是公中的银子,老二的婚事自然也得按照这个规矩来。

两个婚事办下来,府里彻底空了,入不敷出。

老太爷撒手人寰后,府里没有个精于这些俗务的人,日子开始艰难。

于是借口老太爷去世,她自己身子不好,就卸了挑子,交给大房主持中馈。

明面上说的理由,是老二袭了爵位,老大委屈了,这主持伯府的事,自然还是交给大房。

邓氏于是义不容辞接了过去。哪知一清点才发现,府里不仅庄子和铺面经营不善,连年亏空,就连现银,也都没有。

不知道邓氏怎么艰难鼓捣的,不到十年下来,伯府竟然有了生机。庄子铺面都有进项,现银也再不打手的。

她平日总听梅姨娘嘀咕,邓氏做事怎么小气,一点不像侯府出来的小姐,那庄子该怎么怎么打理,说的头头是道。

邓氏又总是木讷,慢慢的也就觉得,挣来银子都是应该的。那庄子,不就是每年长庄稼,养些活物,铺子开着,不就是赚钱的。

没想到,今天邓氏突然发了脾气,提起自己的嫁妆银子,一下子堵住她的口。

齐老夫人自己管过那些银钱,是知道里面艰难的。

不管梅姨娘怎么说大太太做事不妥帖,十年来,自己从来没缺过银子使,老三的婚事也办了,办的也体体面面的。最近几年,光景越来越好,这些,总归不能否认邓氏的功劳。

见老夫人刚才气呼呼的,邓氏一提嫁妆银子,马上神色大变,不再接话,二夫人急了。

这画,老爷说了,是老太爷留给二房打点仕途的,且不说这是特意留的,就算不是留给二房,如今也在老太太手里,怎么就给齐璋当了?

“大嫂这话不对,嫁妆银子先不说,这画可不是公中的吧,怎么老太太的东西就私自拿出去,要说是当了给府里用也罢了,可是大嫂给谁了?可敢告诉老太太?”

老夫人脸色又沉了下来。

邓氏这才明白,以前二太太对自己面上客气,有时也帮自己说几句公道话,其实都是虚的,只要到了算计银子时,个个都能立刻翻脸。

果然是瑶儿说的对,自己以前太软弱了。

大房让出去爵位,自己不争;

自己的嫁妆银子白拿出去补贴府里,自己也没有怨言;

到如今,老太太偏疼梅姨娘,要抬了两头大,自己还是不争!

所以,,如今,不过一幅跟二房毫无关系的画,二太太都能乌眼鸡似的盯着自己了,撕破脸皮。

这个府里,还有谁把自己放在眼里?

邓氏气得冷冷哼了一声,“不是你那老九要,我也不给。这是什么缘故,老九从我那里骗走府里的宝贝,你二房倒来指摘我的不是?”她心里凉透了,这会儿脑子倒好使了。说话忽然底气也足了起来。

嫁入府里,辛苦十余载,把府里都供养滋润了,这是要演哪一出?过河拆桥?

“二太太若是想接过这个担子,也不用找借口,今儿我就把钥匙交给你。”说完回身看去。

罗嬷嬷早取下大把钥匙,笑吟吟道:“九少爷借画的字据也在呢,这钥匙跟帐册子一并都在这里。”

罗嬷嬷的心里高兴极了,邓氏终于肯为自己儿女争一争了。

她跟齐瑶定下来这个计策,六姑娘说叫“釜底抽薪”,就为逼一逼大太太。

二太太懵了,怎么,这是自己儿子借走的?

她回头看一眼贺嬷嬷,贺嬷嬷脸上一层灰色。

明明看见是二爷齐璋拿走的,怎么是自家少爷?二太太这出乌龙摆的,怎么就把火点到自己身上?贺嬷嬷使了个眼色,自己偷偷溜了出去。

大太太要撂挑子,府里想接的不少。

第一个,就是三房媳妇。她早就希望接着管事,把三房的声威震一震。

第二个有心思的,大约是梅姨娘。只是一个姨娘,实在是挑不起来,不然外面会说府里没人了,找一个姨娘管事。

老二媳妇倒不想争,二房已经得了爵位,家里的事,恨不得越少连累他们越好。今天不为了这幅画,她是断然不会撕破脸的。

齐老夫人不肯把钥匙交给三房,二房又打定主意不接,也只有还交给邓氏。

自己这些年,也确实没给过邓氏好脸色。现在细想,心底开始有些悔意。

因此,开口时已软了许多,“这是做甚,有我在,这府里还轮不到别人做主。我在一日,就是你邓氏管家,去给府里人都说清楚,今后凡事都由大太太主持。她说的,就是我说的。”乔嬷嬷连忙答应着。

说完又道,“去取了我那个红宝石镯子来,给邓氏。”

转头对邓氏安慰道,“你也不许委屈了。今儿个这事,把老九叫来问清楚就成了。”

多年来,这是第一次听到老夫人替自己说话,邓氏才发觉瑶儿说的对,一味的低头,可不就给人欺负呢?从今往后,自己可不能再做善人了。

老夫人发了狠话,二太太不得不站起来答应着。

今儿的事都是自己引起的,这话,多半是给自己说的。

贺嬷嬷匆匆回来,贴着耳朵说了几句。脸色十分难看。

二太太一脸愠色,想了想,起身笑道:“老太太别着急。刚才去问过了,原来是老爷急用,说是李尚书不知打哪听说画在咱们府里,要求一观。老九以为在大嫂手里,便去要。大嫂不知道此画来历,没禀告老夫人就给了。

老爷今日上朝还没回来,一会儿我去问问,保准把画要回来。

我给大嫂陪个礼,是我的不是,府里不能没大嫂主事呢。”

一面说,一面给邓氏低身福了下去。邓氏见徐氏认错,于是也起身回了礼,坐下。

这画到底有了下落,说起来,跟邓氏无关,倒是老二的不是。老太太问了一天的话,早乏了。再说既然画是二房拿去的,又给了李尚书,也算是没白瞎。

“你回去问了老二,早点来回我。我也乏了,你们都去吧。”

说完不等她们回话,老太太扶着乔嬷嬷,自己回屋里躺着去了。

二太太一肚子火,白得罪了大太太,大房还借此立了威,自己讨了没趣,窝囊死了。没精打采的自去了。

罗嬷嬷却悄悄跟着贺嬷嬷,拉了她到一旁道:“九少爷真把画拿给二老爷了?我怎么听说跟一个姓宋的生丝商人有关,我可知道那是个泼皮,他还欠咱家五万银子呢。”

贺嬷嬷心里正乱着,不知回去怎么跟二太太解释,听了罗嬷嬷的话,顿时呆在那里了。

。。。。。。

。。。。。。

推荐另一本新书《长安妖孽》,很好看的一本正经阴阳师鬼故事。目前成绩不错,大家喜欢《迷姝》的一定也会喜欢《妖孽》,18万字了,欢迎去看一波,,,若是喜欢,收藏一下哈!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倾城蛊妃

    重生之倾城蛊妃

    穿越苗疆蛊寨,开启逆天金手指。本无夺位的皇子,却被人处处陷害……云轻雪助他反击,并且一步步登上皇位。凌子邡:“你救过我,但是这个皇位并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浪迹天涯!”云轻雪:“想跑?我给你种个蛊先……”
  • 独宠纨绔妃:腹黑殿下靠边站

    独宠纨绔妃:腹黑殿下靠边站

    【独宠+爽文】卧底身份曝光,她走投无路以身殉职,醒来竟成了镇国大将军嫡女。身份虽牛逼,可这本尊竟是个肥挫宅丑药罐子,处处不得人心各种被嫌弃。还道是天意,却不想都是人为!她狠下决心,脱胎换骨,变身云影第一美人,手撕渣女脚踩渣男!华丽变身第一天,她坑了当朝最得圣宠,以不讲道理,杀伐果决闻名天下的宣王殿下。于是一道圣旨狠狠砸在她头上,某女一脸懵逼。什么?嫁人?!只是,说好是为了报复她,为啥后来每天都被他各种强势撩,画风越来越歪?终有一天某女忍无可忍:“我跟你好像不熟!”某殿下邪魅一笑:“你连本王的衣服都脱了,竟然说跟本王不熟?”
  • 公子如颜之王者红妆

    公子如颜之王者红妆

    他,是垠华史上最年轻的大将军,最潇洒的士大夫,年少得志,风华无限,甚至官至丞相。谁又知道,这样一个该是传奇的身躯下,是一个她。遭遇感情背叛从而改变了人生道路的莫红妆,在最终以为必死之际竟然重生,在这个满身伤痕貌似被追杀的小小身体里,重生。带着21世纪的记忆在这个陌生的垠华大陆淡漠了红尘,她只想要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可谁让她,遇到了他。他说:“不要怕,我带你回家。”他说:“若你是女孩子,我就娶你为妻。”他说:“红妆,离不开了,即使你爱的不是我,我仍然放不下,离不开,再遇上你之前,修从未明白动心是为何物,在遇上你之后,刻骨铭心,深到心痛。”还遇上了他,邪魅的君王,他从不把她放在眼里,觉得,这女人是自己的,不会跑掉,知道她又爱上别人,他再也坐不住,不就是放下身段么,女人,等了你七生七世,你就想这样算了?不可能。争个你死我活又如何,与我何干?我,早已无心矣。一个七生不离,一个七世不放,只有在最后,才能想起初见,她说:”我,叫红妆。“只此一句,注定一世伤,一世殇。
  •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

    ps:新书——《花瓶女配开挂了》……为了活着,方若华穿越到一个又一个的小时空。拿到手的底牌再差,方若华也能反转出锦绣人生。
  • 医妃不治相思

    医妃不治相思

    一封书信,两句道别,留下了洛暝晗孤身一人。自此她开始走上了行医的道路,立志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医者。洛暝晗行医有两条准则:一是医症医病不医心,二是医人医物不医己。她我行我素,飘洒脱俗,不愿被任何事物束缚牵绊。从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凭借着高超的医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奈何再平静祥和的生活也会被人硬生生的闯入,洛暝晗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情深难却。她知道,一旦对一个人有了牵挂,那整颗心都会随着他的喜怒哀乐悸动,他的一举一动会无时不刻的牵动她的情绪,浸入她的灵魂。“我洛暝晗的人生,只要能平平淡淡的度过就很幸福了。”所以,在那个对她穷追不舍,处处针锋相对的帝王威胁到了她潇洒自如的生活时,她逃了,逃的越远越好,没想到结果却是独留下那个不可一世的帝王对她相思蚀骨。在又一次被捉回后,他强硬的拉过她的手腕拥她入怀,用宽阔的胸膛用力搂紧她纤细的身躯,耳鬓厮磨,他说:“朕说过了,朕需要爱妃妙手回春,医朕的心病。”“可臣妾也说过了,即便臣妾是再世华佗,也不治相思。”
热门推荐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嫁接婚姻

    嫁接婚姻

    顾眉是一个八〇后女孩,她因为工作关系和有妇之夫秦致远相识,两人一见钟情。顾眉的年轻可爱让秦致远对贤慧刻板的妻子和日渐平淡的婚姻产生不满,于是离婚后和顾眉组成新的家庭,以为幸福的生活会如期而来。但是,年龄的差距、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无法忽视,他们的婚姻会琴瑟和谐吗?纸婚,也许是因为结婚第一年的婚姻像纸一样易碎易裂而得名。郎情妾意、水到渠成的婚姻尚且脆薄如纸,他们这样中途嫁接的婚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本书是继《七年之痒》和《亲人爱人》之后又一部七十年代生人的婚姻读本,用细腻沉静的笔调解析中国亚健康婚姻。用琐碎的现实生活剖析婚姻的本质,探讨婚姻的经营方式。
  • 为了幸福要离婚

    为了幸福要离婚

    老公和我厂里的一名员工搞在一起,还要联合起来转移婚内财产然后留下一堆债务给我?怎么可能!虐渣不是我想要的!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一无所有的离开!
  • 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教育励志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告过时;另一种也是随着是代的变迁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钻石一样,经过岁月的磨砺,反而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寓言中的人生智慧》一书所涵盖的励志思想,无疑属于后一种。
  • 分割线

    分割线

    张正山后来最迫切也最惧怕做的一件事就是为女儿张园查寻高考分数,这是因为他已经有过两次相同的经历。对于张正山来说,从等分到查分的过程实在是焦虑万分、备受折磨又心惊肉跳。女儿张园读“高五”,这是第三次参加高考。现在,张正山正等女儿考试回来。他把脖子奋力地伸出阳台,灰白的脑袋像只老葫芦被阳光悬照在空中,有一搭没一搭地两边摆来摆去。整整一个下午,张正山的脖子就这么伸着扭着,仿佛要在流动的街面上找回遗失已久的传家宝。大约五点半的时候,女儿张园手里大红色的文件袋一闪一闪地进入了他的视线。
  • 太子殿下之狼妃变成人

    太子殿下之狼妃变成人

    一只粉白的狗模样小狼傲娇的跳上宝座。太子府一干人等诚惶诚恐的下跪山呼:参见太子妃!————◇◆——————她是现代古武世家绝世天才,潇洒来,自由去。一不小心被老天玩坏,遭遇重重意外。穿越异世,竟还从一只狼生生被折腾成一只流浪狗。自此倒霉事儿接二连三凑成一堆。他是明月国尊贵无比的太子爷,冷漠无情,心黑手辣,却独独对她尽显风骚。朝堂风云,危机重重。太子被迫娶一只狗为妃,自此洁癖是路人,淡定是浮云。【一开始是这样式儿的】◇◆————太子妃通体发寒,冷颤不止,搜寻房间内唯一的热源,她俊美无寿的太子夫君,扑上去要抱抱。某太子一脚飞起火盆,差点烧了她全身的毛发。太子妃咬牙切齿:老娘要报复你丫的!【后来变成了这样式儿】◇◆————某太子爷抱着太子妃,“你好冷!我帮你取暖。”“还没入冬,老娘不冷。”太子妃伸手推开。“以前有毛不冷,现在没毛了肯定很冷很冷!”某太子爷一本正经,一脸我为你好的德行,强抱太子妃入怀。太子妃炸毛:你丫取暖就取暖,扒衣裳干啥!??————◇◆——————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风云变幻,车水马龙,千帆过尽,这一世,我们能拥有的,便是踏破万般困境,相守一生,直至生死轮回。本文一对一,质量保证,内容虚构,喜欢的请支持!
  • 贞观大帝

    贞观大帝

    《贞观大帝》以李世民夺取皇位后的一系列文治武功为主干,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熔铸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多种创作技法,从新的视域和角度观照历史,历史情境和思想内涵交融互动,格调新颖别致,李世民等典型形象栩栩如生,艺术感染力强烈,是一部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新型历史小说。
  • 重修之逍遥邪神

    重修之逍遥邪神

    【经典长篇】邪者,仙神恐惧,诸魔亦避!他是仙庭有史以来第一个逃脱死亡惩罚的重型犯!元婴被挖,修为被废,他却靠着一对阴阳珠子浴火重生,爬出了不周山!法宝,丹药,甚至仙帝的小女儿都是他的目标!神道,魔道,为了生存他最终走上了邪道!阴阳珠子阶位:阴阳珠子—阴阳玄盘—阴阳八卦阵—六道轮回阵—轮回之心
  • 慈尊升度宝忏

    慈尊升度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奚水巷

    奚水巷

    六月盛夏,烈日中天,蝉鸣声从繁茂的枝叶间倾泻而下。树底下有间茶肆,铺面不大,但环境清幽。正是晌午时分,茶肆里来了不少客人,三三两两坐了几桌,一边饮茶一边听着窗外的蝉鸣,倒是十分惬意。茶客中有两个年轻女子,靠窗而坐。其中一个不过十七八岁,天真烂漫,正是柳云湘。另一个比柳云湘稍年长几岁,约摸二十出头,容貌淡雅,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她叫檀师师。檀师师的父亲檀殊在朝廷任御史中丞,跟柳千叶常有往来,因此她和柳云湘自小便相识。两人桌上摆了一盘花生,还有三碗茶水,另一个座位上没有坐人,茶水却喝掉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