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900000006

第6章 冰雪般洁净的灵魂(1)

真正的登山者,都不是那种苛求他人爱自己、而自己从不愿为他人付出一点点爱的人。

南迦巴瓦峰下的乡民说,土地上生长的一切都有魂灵。他们收割青稞前,要先招回青稞的“魂”。祭祀完保护农田的那块石头后,一位老人便对着田地吟唱,请“青稞之魂”躲开镰刀。然后,老人从三个方向割下一把青稞,把搓下的颗粒撒向天空、大地、江河,祭祀和感谢所有神祗。

我们大本营山下的谷坳里,就有个叫杰地当嘎的仅有四户人家的小村庄。他们养牛,也种一些青稞。我到的时候,秋已深,青稞早已收完,遗落在田间的,也已被牦牛吃尽了。我转了半天,才拾到两穗。芒似大麦,粒儿比小麦粒儿大,短圆鼓胀,呈暗绿色。这就是维系着南峰下人们生命的食粮了。我们来,不也是为寻找一种生命的食粮吗?面对南峰山腰那呼啦啦飘动的经幡,我将青稞热热地握在手心,合掌为十,祈祷拜谢这座神山……大本营是一座帐篷之城。

二十多顶绿色、黄色的帐篷,扎在南峰脚下偏西南的一处平台上。背后,是森林峡谷。下到这谷底,就紧贴着南峰了。但它几乎直上直下,陡得令人不敢抬头看,所以队员们上山不走这条路,而绕向南去,穿过原始森林再向东北接近峰体。这,就是乃彭峰路线。

这支中日登山队一共近70人,由大本营工作人员、A组和B组两支攀登突击队(各六人,中日各半)、高山协作和低山协作人员(运输人员)组成。

我们的大本营,这块绿色的平台,有个极美的名字—美珠拉。“拉”,是山口的意思。美珠拉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天上有颗美丽的星星,当它出现的时候,一个女孩子降生了,就在这个山口。美珠拉,我们的大本营!夜晚,我寻找天上的那颗星星。那颗星星,也在望着我们吧。

明丽而纯净,南迦巴瓦的夜空。

我知道,我们整支登山队,包括日方,都不仅仅是来登山的,而是来寻找一种极美极美的东西。

人们寻找的是什么呢?

夜,幽深。帐篷里,纸箱上的瓦斯灯在滋滋作响。我拥睡袋而坐,却睡不着,眼前出现了副总队长王凤桐的那双手—那是一个登山者的手,被截下了多节手指……我到大本营后,他急忙迎出来,伸出他的手握着我的手。我一握他的手,就感到一种奇特的力量。

这双手,和面前的雪山,那么紧密地连在一起……他时任中国登协常务副主席,高级教练。1958年他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便参加了我国第一次攀登珠峰的准备工作,从此,一下子和山离不开了。1960年,他和史占春在珠峰完成了侦察“第二台阶”的任务。那高度是海拔8700米。当天两人想突击登顶,但时间不够了,后援又没上来,下撤又撤不成,只好就地挖雪洞过夜。就是这一夜,他的冻伤达三度,结果他将鼻子、脚趾、多节手指“回赠”给了心爱的珠穆朗玛峰。但是,当他悠闲地走在街上,你除了能看到他额部的一块伤疤(取此皮植于鼻部)外,绝对看不到他身上缺少任何东西。相反,你会觉得他身上比别人多的东西很多。这次临行前几个月,南迦巴瓦的侦察组离京进藏前,他和中国登协的几位战友同日方有关人员商谈登山事宜。那天,我也以《山野》编辑部代表的名义在座。商谈结束后,我们应约来到昆仑饭店的卡拉OK歌厅。前来的外国人很多,所点唱的几乎全是外文歌,我也只有听的份儿了。老王西装革履,潇潇洒洒地迈上歌台,一曲曲日语歌曲令全场中外宾客击掌叫绝。那首《北方的来客》悠扬婉转,我从中听出了一种东西,那是经历过人生磨难之后的豁达和温情,依恋和宽容。也是登山者对生活和人生的体味,这是金子一样宝贵的东西了。

我请他谈过一次山。他说:

现在很多人讲究享受了。其实真正的享受,是立体的、多面的,更是精神追求的。登山者享受的东西,一般人享受不到。我给你讲一点儿从山峰上下来的感觉:看到一芽绿草,一滴水珠,一只小甲虫,会像看到天上明丽的月亮那么美好。一到西藏,哪怕望着残壁断垣,都会使人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历史感。祖先千万年是怎么走过来的?那种顽强的生存意识,在漫长而无尽的暴风狂雪、天灾人祸、生生死死中,又是如何传承给今天的我们的?生活、大自然、人类,多么不易,又多么美好!感悟这些,难道不是一种享受?

还有一种享受,那就是每当战胜自我之后的自豪感。登山探险,是把自身投入到恶劣的自然条件中,去自觉测试心理、生理的极限。有的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爱上登山?我说,看看“地狱”是什么样子,为的是更加珍爱我们生存着的“天堂”。

我是学生物的,“出家”爱上了登山。山在我的眼中,也是一个活的生命,更别说她身旁盛开的花、头顶飞过的鸟、山腰缠绕的云、山头皑皑的雪!1983年,我在珠峰下的大本营和一群野鸽子交上了朋友。每天早上我还没醒,它们就悄悄飞落到帐篷顶上咕咕咕地呼唤着我们。我和它们在一起,给它们喂食,同它们对话,目送它们在蓝天里自由欢唱,迎接它们在晚霞里飘然归来。它们透出的是冰峰山野的一股生灵之气。大自然和人应该如此和谐,人类才不会寂寞,生活才绚丽多姿。爱上山30多年了,登山给了我许多本事,我永远热爱着它。我失去了鼻子、手指和脚趾,但收获更多。最大的收获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对生命、对人生的热爱。

登山这个项目,最能给人注入一种“爱心”,你时时被别人爱着,你强烈地更想去爱别人。那次我在珠峰冻伤后,感受到了人间最伟大的战友之爱,永世难忘。队友们冒着生命危险背我下山,飞机将我送回北京治疗。在友谊医院截肢后,一位护士长三天给我洗一次澡,感动得我泪水在眼眶里转。再大的伤,我不会掉泪,但这种同志式的情谊和关心,使我掉了泪。这种爱,我不仅忘不了,还“长”到身上了,也变成自己的了。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都善于感受这一点。比如一次我去一家饭店会客,到洗手间时,一位老服务员为我拧开热水,还为我擦了皮鞋,亲亲热热地道一声“您好”。我感动极了,从心里感激他,尊重他,他给我的是人生的美好和温暖。这股热流,是人间不可缺少的,相连的是双方的心。这是件小事,但假如你认为人家就是干这个的,应该的,那你的人生里就缺少一种最重要的东西了。真正的登山者,都不是那种苛求他人爱自己、而自己从不愿为他人付出一点点爱的人。

这就是山给人类的财富,一种看不见的、极美的财富。

中方的攀登队长是被称为“五虎”之一的陈建军。我到大本营后,却见不到他,他正在3号营地带领队员准备建4号营地。

我很担心陈建军,他在山上往4号营地运物资时,被滚石砸伤。若不是他经验多反应快,那冲着他头部砸来的滚石也就要了他的命了。幸好他躲得及时,只砸伤了大腿。

我们日夜都在为山上的队员悬着一颗心。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山上的雪崩不断,有成千上万吨的雪自山顶飞扑下来,把整个南峰都吞没了。

作为登山者,这些险情却是“家常便饭”。就说建军,他从雪中死里逃生,就不止一次。

那是1984年9月,他随中国登协副主席曾曙生等人一起,与一支日本登山队在青海的阿尼玛卿第二峰进行登山训练。一场罕见的大雪崩,把他和战友“活埋”了……他记得那个日子,是9月11日。

那天,中日双方共11人。其中中方八人两个结组,日方三人一个结组。陈建军和老曾及另外两个队员为一个结组。阿尼玛卿不算高,海拔6268米,但地形险要,又是雪崩的多发区。他们从5200米处出发,准备建一个接近顶峰的攀登营地。下午4时左右,他们已到达5800米高度的一个大雪谷的谷底中心。再有200米就要上坡了,队里决定在此休息十分钟。——幸亏这十分钟,否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休息后,刚走出不到20米,轰然一声巨响,前面200多米高的山峰像被拦腰截断,滚滚的雪浪铺天盖地直压下来。要跑吧,几个人在一根结组绳上,脚下又是深雪。老曾刚跑出几步,齐腰高的雪浪已把他埋住。“快拉我!……”建军一听,扑上前拼命用力一拉,总算把他从雪中拉了出来。但紧接着,建军感到脚下天摇地动,站都站不稳了。又一股雪浪扑卷过来,浪头高得足有两米多。这一次,谁都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雪吞没了。开始,老曾感觉脚下发软,猛然间便被一面白色的大网罩住,然后像陷进了一个深深的洞里。天地一片混沌,最初还下意识地去挣扎着扒雪,后来就全身发软,想动也动不了了。只有头觉得发涨、发晕。再往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所有遇险的人中,他被埋得最深。这样被埋着,生命最多能维持七分钟。一过这个时间,便会窒息而死。

同类推荐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大雅村言

    大雅村言

    本书共收录散文作品45篇。包括:“皇帝与作家”、“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人的感觉误区”、“胡椒八百石”、“嘴巴的功能”等。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 在麦尖上跳舞

    在麦尖上跳舞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收录有《水井的故事》、《致命的真话》、《握住生命的手》、《旧物》、《赤脚》等。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胖男逆袭

    胖男逆袭

    不要小看胖子,他是潜力股,从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那一刻,他就是superman!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为了不再接受他人异样的眼光,为了未来对得起自己这张脸。前提是自己必须得瘦下来才行,本文讲述一个胖子逆袭的故事!
  •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包括医疗常识、中医中药、营养保健、健康自助、常见病防治、现代病防治、急救护理等内容,突出了常见病和现代病的防治,特别又是现代富贵病、现代生活病、现代流行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现代一般家庭和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用于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 大案纪实

    大案纪实

    这是一部关于刑警队的非虚构写作,每一个角色在现实中都是真实存在的,每一个案子也都有厚厚的卷宗真实记录过。刑警队,是一个比你们想的严肃,也比你们想的温暖的地方,关键要看,你是谁,你做了什么。这里是一群糙老爷们奋斗的地方,案件的侦破,既没有电视演的神奇推理,也没有小说里的烧脑高智商,大多数的嫌疑人,就是隔壁老王。声明:每个案子都来自真实的案例,案发现场的结构、位置、衣着、物证均为真实记录。如果在一些报道中看到相似的情节不要意外,或许那就是这个案子。时间地点涉案人的改换姓名,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隐私,也是为了对受害人家属减少次伤害。莫要追溯。对号入座。
  • 2014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4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本书由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副会长王宗仁选编,精选2014年散文创作佳作30余篇,包括铁凝,贾平凹,杨绛,叶兆言,冯骥才,刘心武等名家散文,所选作品或追忆与思索中外历史,或发掘内心深处记忆底层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或在喧嚣的当下静心反思,有所感知,也有所感悟。兼具历史深度和可读性、趣味性。
  • 神龙天武

    神龙天武

    强者世界,适者生存;缔造传说,连接未来!
  • 重生之后妃惊华

    重生之后妃惊华

    她本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生性孤傲的凉州第一奇女子。两年苦熬,千里相救,为了六王爷历尽生死难关。却不想到头来,她只是六王爷救自己心爱的女人的一个药引子!害她孩儿,斩她双腿,将她扔进永无天日的地牢,受尽凌辱致死!且她一朝重生,对天发誓,再不相信爱情和男人,再也不与人为善,计划攫取滔天权势,登上无尚巅峰,势必要那些曾经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只是……为什么这个皇帝,千方百计的竟让她做了女官,从此掌管皇上周身大事,一步步获得至高的权力。而且,而且竟然还赖上她了,并与他纠缠不休,看来她想要做个无情无欲的妃子还真是不容易。爱我可以,你赠我无尚权势,我便与你守护这万里河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漠谣

    大漠谣

    西汉武帝时期,小狼女玉瑾被西域匈奴单于帐下的一汉人救起,跟随他学习诗书武艺,并与单于的王子们一起长大。匈奴一场政变,小玉被迫来到长安,路上先后遇到温文尔雅的孟九和和英姿勃发的霍去病,一场爱情故事拉开帷幕。随着玉瑾与他们的一次次偶遇和纠缠,所有幕后纠结跃然纸上。有情窦初开的初恋情怀,有畅快淋漓的爱情长歌,更有宫廷斗争的漩涡搅扰……谁能最终抱得美人归?请随桐华一起快意阅读!
  • 红豆与长情

    红豆与长情

    伊始,她觉的自己就是一粒尘,第一段感情,她发现自己不过像尘土一样迷了他的眼,短暂的相处,她被遗弃了。第二段感情,他像一滴露珠,与她这粒尘相融,她以为不会再有分离,分离却像一阵风来的突然。最终当她带着耀眼的光环回归,心中的爱,又该何去何从。
  • 重生红妆之凤归朝

    重生红妆之凤归朝

    她身为楚红妆时是一代战神,却被最爱之人所害,最终惨死的无声无息……许是老天爷都觉得她死的憋屈,竟让她得以重生。这一世,她挟恨重来,势将欺她夺她性命之人狠狠宰杀!谁知,半路却出了一个他……南宫傲天一袭黑衣斜躺于榻,妖孽般勾人犯罪的俊脸,一脸小媳妇样的看着红妆委屈道:“小红,我饿了。”红妆一袭红衣坐于榻边,听言眉心跳了跳咬牙切齿道:“我不会做吃食。”南宫傲天听言马上一副伤心欲绝模样:“小红原来你一点也不在乎我啊,你果然是嫌弃我了……”红妆此时终于忍不住捂面仰天长叹:老天爷,我可以休夫吗?
  • 小厨娘你别跑

    小厨娘你别跑

    新文《爆宠田园:秀才家的小娘子》,1V1甜宠高甜种田文已发,求支持昂~白案师傅李晓慧,穿越成了杏花村的李家大闺女李雁回,爷奶慈爱,父母勤快,弟弟妹妹娇憨可爱,无奈奶奶身体不好,又逢兵祸雪灾,发挥白案师傅手艺,松子糖,滋味好,做面点,新奇巧......全村致富呱呱叫。那个冰块脸怎么回事儿?什么,少将军?“娘子,我来接你了,咱们回家吧!”“谁是你娘子?”“咱们不是定好的吗?定情信物你都收了!”“谁拿匕首做信物?”“嘿嘿,小厨娘,我看上的人,你就别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