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玉坠的确是一件神奇的宝物。
在识海之中,阳林操纵那副躯体重复一个修行动作之时,最高的速度甚至可以达到现实的数十万倍以上,而且阳林感觉,若非是他的精神力还太弱,这个速度还能再度的提升。
这对阳林来说有些夸张,它的可塑性很大,阳林反复尝试了许多次,也未曾试探到它能够模拟的极限。
反倒是依照阳林所构造的这幅身躯因为他的瞎折腾连续崩溃了十多次,不过好在他只需要心念一动,就又能重新回到最初的时候。
他自己的这幅身躯下限很低,并非所有空想的修行道路都能成功,瞎折腾反而会让他自己感觉到难受以及痛苦。
不过借助这个投影的黑白躯体,阳林对李寻欢修行的那一门基础内功已然无比了解。
他清楚的知道这内功所运行的每一条经脉和穴窍所代表的含义,最终又能给自己增加些什么好处,带来什么坏处。
通过这一点,他也对基础内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修改。
在不影响那蕴养精神的效果的前提下,增加了几条经脉的运行路线。
这些运行路线在这门内功里面带来的影响就是能够在运行时覆盖更多的细胞,让阳林提炼到更多的精气转化为内力。
相应的,也会让阳林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运转这门内功。
不过其实阳林的这种修改反倒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原来的功法本身,其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蕴养精神而已,至于提炼内力,反倒显得不怎么重要。
阳林其实本想寻找一下这门内功的错漏点的。
但很遗憾,沈浪创造的这门内功,似乎真的没什么错漏之处。
每一条经脉运行的路线都精简到了极致,但凡有任何一条内力运行的路线减少,其能够蕴养精神的效果就会消失。
小说中那不讲道理的地方就这样摆在了他的面前。
设定是什么样,最终的成果就会是什么样子。
对此,阳林只能表示感叹。
同时他有些好奇如果自己在小说里面杜撰一门拥有无限潜力的内功的话,在小说真的被人道承认之后,那门内功有没有可能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或许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他自己有足够的气运去支撑它的出现。
.......
.......
时间匆匆,很快这五月便已经到头,六月将至。
在这段时间里面,阳林每一天都在担忧玉坠的主人找上门来。
可惜他足足等了十来天也没见人影,最终他也只好将这世界莫名其妙送给他的礼物收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他通过识海中的玉坠投影将那篇内功心法改造了数十个版本,其中最夸张的一个提炼内力的效率甚至达到了原来的九倍以上。
只是相应的缺陷也很明显,按照这条运行路线,至少要原来三倍的时间才能运行一个周天,蕴养精神的效率大大降低,颇有种舍本逐末的感觉。
阳林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仅有五倍效率加成的进行了修炼,这一门功法提炼的内力依旧精纯无比,运功时间却仅仅只增加了原来的一半。
靠着这门修改的心法,他成功的在七天不到的时间内就将自身第四道正经打通了。
十二正经在武侠小说里面的地位不言而喻,每打通一道正经,内力运行时能够带来的加持也会越大。
同样的一缕内力,打通了十二道正经的人使用出来,就能得到十二次增压,威力与只打通一道正经的人完全不能比较。
其中差距绝对不是简单的倍数计算这样简单。
这些道理也是阳林在得到真实的内功心法之后才结合自身慢慢研究出来的。
如果没接触过真正的内功心法,无论怎么想,恐怕都不会有人想得通十二正经与内力之间的关系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到了这个时候,阳林全力运转内力的话,瞬间爆发力能达到将五百多斤的重物举过头顶程度。
但带来的后果就是阳林此举会对肌肉和内腑产生极大的压迫,体内的气血会相应的出现紊乱症状,事后许久才能平复回来。
这还是他本身就兼修铜身功,肉身比较强健的情况了。
如果换成普通人,直接就是内伤没跑了。
阳林到了这个时候,就越发觉得小说里面那些武林高手的修行方式不怎么科学。
在修行内功心法的前面,应该还有一个强化肉身打基础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最大程度的运用好提炼出来的内力而不损伤自我。
可他们却直接跳过了锻炼身体的过程开始提炼内力。
硬件跟不上,有再好的软件你也绝对无法发挥其实力。
另外一件事就是,阳林也终于知道识海中的这具投影具不具备模拟他人身体信息的功能了。
答案是,不能。
至少目前他并没有找到使用的方法。
.....
时间来到六月初五这一天。
这一日又是苏子瞻休沐的时候。
他二人照例出去玩耍了一整天,但傍晚回归的时候,苏子瞻却告诉了阳林一个对他来说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
“我近来修为有所突破,任期要提前结束了,近日应该就要返回浩然书院了。”苏子瞻说道。
阳林闻言一愣,但旋即本能的祝贺道:“那就恭喜苏兄了。”
“阳兄弟你有什么打算没有?”苏子瞻拍了拍阳林的肩膀,缓缓开口问道。
阳林有些迷茫道:“说来惭愧,我每日过得浑噩,对这些都没怎么想过。”
“那阳兄弟你想为官吗?以你的能力,如果你有为官的想法,我也能帮得上忙的。”苏子瞻建议道。
“还是算了吧,我不是那块材料,苏兄你就别为难我了。”阳林连忙摆手拒绝道。
或许此前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还有些想法,但现在他只想就这样慢慢修行,然后静静的享受人生。
苏子瞻叹了口气,随后道:“既然阳兄弟你无心为官,我也就不强求了,我离开之后,李副官应该会接替我的位置成为县令,他虽然为人正直清廉,但终究缺少一份圆滑,阳兄弟你如果有空闲的话,还请多帮衬他一下。”
阳林点了点头:“这都是应有之义,就算苏兄你不说,我也会去做的。”
“那我在这里就替李副官多谢阳兄弟你了。”苏子瞻微微一笑道。
这次与苏子瞻相会之后,再见之时,已经是六月初八。
这个时候苏子瞻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坐上了马车出发了。
离去之时,苏子瞻还给阳林递来了一封江琬写的家书。
阳林把江琬写的信件放在了衣衫内,看着远去的苏子瞻,一时间也有些感慨。
不知不觉间,他似乎已经在这个世界度过了一年的时间。
“阳公子,今后还请多关照了。”
此时,边上一个身穿官袍长相中正的青年对阳林拱手道。
这人就是苏子瞻以前的副官李佑才,他也是儒家弟子,但与苏子瞻有所不同的是,苏子瞻算是那种下来镀金的高层人员,而他却是一位真正的底层干部。
阳林看了一眼李佑才道:“李兄客气了,今后若是有什么在下能够帮得上忙的,你只管吩咐便是。”
随后两人就是一番客套的交谈。
半晌后,阳林也稍微放下了心。
这李佑才虽然确实如苏子瞻所言缺少一份圆滑,但却并不是完全不懂人情世故,只是他在某些地方莫名的认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