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600000008

第8章 卢隐古墓孤魂寂寞影

古墓孤魂寂寞影,往事不堪回首兮

同为闽江土壤孕育的三位闽中才女,卢隐应该是最不为现代人所知的一位。与谢冰心﹑林徽因相比,卢隐生前既不像谢冰心一般获得什么夺目傲人的桂冠虚名,死后也没有人为她开设主题公园个人纪念馆,供给一代代文学青年瞻仰膜拜;更不像才色双全的林徽因出身显贵艳情传奇,这位生前便被人誉为美丽高贵、多愁善感且才华横溢的神女,又因参与过新中国国徽的设计,成了举国上下瞩目的对象。

身世略显寒微的卢隐从一出生便如她的笔名一般,隐逸在了一片生活愁苦与人情惨淡的烟云之中。因为出生那天外婆恰巧去世,这种上天注定的巧合也就决定了她的坎坷命运。

母亲由此认定这个才出生的女孩儿是一颗灾星,便将她丢给了一个奶妈喂养。从婴儿时代开始卢隐便从未享受过一天母亲的抚爱,全家人包括身为前清举人的父亲都讨厌她,以至到了三岁她还未学会走路说话,却整日只爱哭爱闹,倔犟难驯的脾气从小便彰显无遗。

为了更好地养大这个全家人都不爱的女孩子,疼爱她的奶妈便将卢隐暂时带到了乡下,乡野的空气阳光使得这个整日阴郁的孩子又重新恢复了生命的活力。但就在此时,父亲得到调令,升任湖南长沙知县,她又回到了父母身边,与从小养大她的奶妈从此诀别。

一家人乘船赶赴长沙,本来是和乐融融,但小卢隐并不知道这是要随父亲去享受新的荣华富贵,心里只有面对新环境的恐惧和失去奶妈的无助,一路上便哭闹不停,最后父亲竟一时恼怒,将她抱起顺手丢进了河中,幸而一个听差的看到此情景,赶忙从水中捞起了她,才幸免一死。

到长沙不过两年,在卢隐六岁时,父亲便因心脏病死在了任上,一时孤儿寡母陷入困境。母亲拖着四个孩子来到北京投靠任农工部员外郎的舅父身边,舅父不仅是农工部员外郎还兼任太医院的御医,家中的房子人口甚多,一下子卢隐又多了二十多个表姐妹。

不过,母亲此时仍没有改变对卢隐的态度,来到北京两年了还是不准她入学读书。有些私学底子的姨母第一次看到这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儿时便生了恻隐之心,便私下里开始教授卢隐基础的国文课程。但姨母的教学极为严格枯燥,每日就是将她关在小房间里背诵《三字经》,一天不完成功课便要挨竹板。从那时起她从内心里便对读书产生了深深的抵触,到九岁入学前她的成绩都极差,母亲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对这个女儿早就失望透顶。

从扫帚星到女版孟尝君

第一次离开家门,不用面对家人歧视的目光,小卢隐进入了一所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西式教育和宗教教育的结合,让她初尝了一种来自人世间的命运离合与来自出世间所谓上帝的慈爱,宗教教育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微妙的作用。

在舅父家的生活和以前同父母一起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小卢隐和家中的婢女住在一起。一旦有贵客上门,她都会被锁在另一个院子里,家人怕她突然闯进客厅让一大家子丢人,而她的哥哥姐姐们都会被打扮一新地出来迎客。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对生命产生了一种超越年龄的厌离感。

而来到学校中,她才真正地见识了由于阶层不同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待遇。同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有的人只能吃窝窝头和不放油的咸菜,而有钱人的子女却可以单独开小灶。卢隐当时的生活就像当年的张爱玲,家中虽然有钱,却还是和众多没钱的孩子一样,吃最低劣的饭菜住最下等的房间。但也正是在这个环境中她遇到了笃信基督的美国人朱女士,由此她从一只无人关爱的羔羊成了一名上帝的子民。

也许卢隐从宗教的仪式中感受到了她从小便缺失的爱,从礼拜祷告中消解了许多幼年时积累下的心灵创伤,慢慢地她在教会学校获得了新生。由于她学习异常努力,最后竟考上了高小又考上了师范预科,这让母亲和所有亲戚一下子对她刮目相看。

到了中学三年级时,她已经十六岁了,母亲开始关注起她的婚事。对于正值花季的卢隐来说,结婚又要重新面对新生活新环境,除了害怕之外她只有躲进小说堆里排遣一下内心的焦虑。也就是这一时期她的兴趣便从学校功课一步步地趋向了文学的天地。

此时她认识了表哥林鸿俊,原本卢隐只是向这位表哥借书一阅,看了悲情小说《玉梨魂》后卢隐淌了不少眼泪,这让原本出身寒微的表哥认定她是个心肠柔软的女子,便唐突地向卢隐的母亲求亲。因为对方家庭的寒微,卢隐的母亲和哥哥都断然反对这门婚事。原本抱定独身主义的卢隐却在正义感的鼓动下,向母亲写了封声援表哥的信:"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我都愿承受。"

母亲深知卢隐的倔犟脾气,只好答应,但要卢隐读完大学后才能举行正式的婚礼。这门亲事就在她的一时冲动下草草定了下来。之后卢隐便远赴师范学校求学,而林鸿俊也不负小表妹的厚望,觅得了糖厂的工程师职位,经济上变得颇为宽裕。在世人眼中他的好脾气加上事业财力,一时便成了当时的钻石王老五,家中的亲戚也对他刮目相看起来。

跨进大学校门的卢隐则开始了她人生新的一页,写小说办杂志,入文学研究会。不知不觉间她与那位原本就感情基础不牢的表哥更是越走越远,加之当时她又遇上了已有妻室的北大才子郭梦良,这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表哥解除婚约。事后她对好友说:林来信总是讲他目前的地位收入享受,这太庸俗了。我已经回信,请他另找高明。

这让原本反对她婚姻的母亲都大跌眼镜,然而更让家人无法容忍的是她竟在上海同已有妻室的郭梦良同居了。这一举动在整个文坛乃至社会都起了不小的震荡,但卢隐仍坚持逆流而上,她对郭梦良说:"只要我们有爱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紧。"

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女陪同郭梦良回到福建老家时才真正地体会到了"做小"的卑微和苦楚。在此期间她生下了一个女儿,生活的油盐柴米同婚姻的现实无奈让她的爱情梦破裂得无声无息。然而即使这样的生活也不长久,在他们的女儿不满周岁时,郭梦良因为肺病去世了。

也就在这段时间,卢隐的母亲哥哥挚友都先后离开了人世,死亡的阴影与她如影相随。她常常一个人跑到陶然亭对着荒冢哭天喊地,又登上中央公园的至高峰酣歌起舞。一时坊间便给了她一个浪漫女作家的头衔,殊不知这癫狂叛逆的举动都是她对痛苦人生的绝望呐喊,哪里有半点浪漫和诗情。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推动下,她写下了中篇小说《归雁》。

当梦想照进现实,短暂的甜蜜

结束了三年波折的婚姻生活,带着还未满周岁的女儿卢隐回到了北京,此时她便认识了小她九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李唯建。这位年轻的诗人是位乐天派,两人相识不久便频繁地书信往来,一位清华才子和一个带着孤女的孀妇过从甚密,两人还未明确恋情便已闹得满城风雨。

然而李唯建开朗的个性和乐天的人生态度一下子便打消了卢隐心中的顾虑,她甚至还将两人往返的六十八封情书结集出版,题为《云欧的通信》,她用一种直接的态度向世人公布了他们的爱情宣言。

交往两年后,他们便在一片哗然中走进了结婚殿堂,之后两人便东渡日本寄居在东京郊外生活。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就是喜欢玩火,我愿让火把我烧成灰烬。

与李唯建结婚后的四年,也许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婚后不久他们生下一女。丈夫虽然努力工作但收入颇微,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卢隐常常是夜以继日地写作,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了一个弱女子肩上。虽然心中有苦,但也是苦乐参半。

为了省钱,卢隐在生第二胎时因为没有进医院,只花十多元请了名助产士来家帮忙。因为难产手术失败,失血过多的卢隐结束了她短短三十六岁的生命。卢隐死后,年轻又极贫寒的李唯建实在无法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便将卢隐的大女儿送与卢隐的舅父抚养,他独自带着小女儿回到四川老家,从此卢隐的两个女儿便失去了联系。

在卢隐短暂的一生中,她一直坚持做着一位热烈的悲观主义者。她一生都在追寻一个梦,然而她的一生却比梦还要短暂,不可捉摸。她就像一颗流星,默默无闻地划过五四的天空,然而这颗星短暂闪耀的力量却是如此强大恒常,正如她自己所言:沉默比什么都伟大。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他是属于世界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董明珠,你为什么能?

    董明珠,你为什么能?

    董明珠,在格力近三十年的岁月里,背负了太多。在格力打市场的时候,她是销售界的铁娘子,竞争对手忌惮她,说她“走过的路不长草”;在公司面临转型之际,她受命掌舵格力,带领集团转型求变。和雷军的十亿赌约,让董明珠迅速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她亲自代言格力手机,时而怒骂股东,时而在真人秀节目眼泛泪光,她让人们知道,哦,企业家原来可以这样的。这两年,站在聚光灯下的董明珠倒腾出了很多事情,几乎每一个事件都能让舆论热议很久。然而,在热度消退之后,有没有人思考过,董明珠要干什么?人们关注她骂人放狠话,却未曾真正去了解董明珠的种种举动是为了什么?人们关注她赌上全部身家投资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却未曾了解董明珠的目的……
  •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读物。书中具体生动地记述了法国近代最伟大的人物拿破仑惊心动魄的一生。拿破仑由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屡建战功,逐渐成为中级指挥官、军团总司令、终身执政,最后当上了法国皇帝。他称雄欧洲,远征埃及,多次打败强敌,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滑铁卢之战失败后,被流放孤岛,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书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本书分为努尔哈赤、路易十四、彼得一世等部分。
热门推荐
  • 追逃

    追逃

    刘春来、李林,出生在同一个小镇,同班同学,同一年入伍,在同一个班队,爱上同一个女孩。老孟,一个被抛弃的丈夫,一个模范父亲,一个受爱戴的老板,更是一个潜藏多年的大毒贩。百密一疏,老孟被捕后在押解途中从刘春来、李林手上逃脱,他们近在咫尺,同城角逐,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逃就此展开,而兄弟情、父子恩、夫妻爱将面临着怎样的煎熬和考验……
  • 借调危局

    借调危局

    某部某局政治部宣传科某科长当得好好的,却突然被调离,到基层某处某科当了个科长。顺便说一句,“某”并不单纯为了部队保密的需要,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因素,就不如学学摄影中的背景虚化,或许更能突出故事的主体。言归正传。这件事看似不过一次普通的平调,都是副团级干部,都是行政领导职务,甚至手底下还能多管那么十几号人,可某局上上下下心里都明白:从机关到基层无疑是一次“下放”,一次“被贬”,绝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的,更何况,连局里那几位消息灵通人士事先都没有得到一点风声,就更显出此事的蹊跷和神秘了。于是乎,各种揣测和议论便立刻沸沸扬扬了。
  • 人性的弱点(卡耐基经典励志系列)

    人性的弱点(卡耐基经典励志系列)

    (美)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年)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著名演说家、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家。代表作《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沟通的艺术》等。这些书出版之后,立即风靡全球,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他辞世半个世纪后,他的书仍占据美国《纽约时报》畅销榜前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 海神贱死不救

    海神贱死不救

    支付宝不就买了一颗会说话的扇贝回家清蒸吗?怎么画风一转,冒出个重度“蛇精病”海神,然后他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别人回家的垫脚石……“你是谁啊?”支付宝“微笑”着注视浴桶里徜徉的美男。美男狭长的凤眼微微一挑,张口喷了他满脸洗澡水,接着眉头轻蹙,喝了声:“你放肆!”支付宝就纳闷了,他不就问了句他是谁吗,怎么就放肆了?虽然他的确英俊潇洒、貌美如花、放荡。
  • 重逢

    重逢

    小说讲述一位普通的深圳打工妹郭畅与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程瓒相遇、相知、相爱、相离、重逢的故事。表达主旨为:在“快餐爱情”盛行的现代风气中,依然有许许多多年青人像本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勇敢、执著、忠贞地追求美好的真爱。
  • 杠上腹黑王爷:妾本狂野

    杠上腹黑王爷:妾本狂野

    带着现代桀骜不驯、张狂固执的灵魂,她重生了,现在的她,成了王府里一个不受宠的,王爷的小妾,当清冽的眼睛睁开,“她”已经不再是“她”,一个顶级杀手穿越成了大婚第二天就被打死,并被贬为小妾的王妃,纵然是萧条院落也难掩她的绝代风华,粗布麻衣也难掩她的万丈光芒!冷眼看那些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人,她高调的宣布:“要我命者,我先灭之”
  • 梦剑异谈

    梦剑异谈

    上古仙遗、尘封往事,一切似梦还真随风去。繁华落尽,沧海桑田,唯有情义永恒,这是一个情与义的故事。
  • 奇异罪案侦缉实录

    奇异罪案侦缉实录

    本书所有案例皆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桑佳慧从公安大学毕业后,进入警局,先是跟随法医老刘作一些现场勘察和证物整理工作,后转入一线,被调入重大刑事罪案侦缉大队,开始接触到一起起或残忍血腥,或迷雾重重,甚至神秘离奇的恐怖罪案……
  • 穿书后给反派大佬喂一颗糖

    穿书后给反派大佬喂一颗糖

    预收文《我成了偏执大佬的掌心娇》,小伙伴们快去收藏吧~!杨暖暖穿书了,穿进了一本古早的大总裁文里,成了同名的恶毒女配。恶毒女配代替女主角嫁给书中大反派,最后,身份暴露,被大反派给弄死了。穿书后的杨暖暖瑟瑟发抖,她要努力当个乖巧可人的小甜甜,让反派大佬舍不得弄死她。可最后,剧情怎么崩坏了?反派大佬怎么辣么宠她?还跟她扯证了?反派大佬:“我把全世界都给你,叫老公。”杨暖暖哭卿卿:“老,老公……”妖艳贱货小甜甜vs阴鸷蛇精病大佬。
  • 生死大事

    生死大事

    这是一部反映小乡镇小知识分子如何面对和解决生子与养老送终问题,如何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保持初心,为爱与理想奋力拼搏的故事。一个本无二胎想法的普通教师夫妇,却在计划生育最严厉执行时期,必须超生一个男孩;一个遵纪守法的共产党员,却在殡葬改革最严格的节点,必须依从父亲遗愿违法土葬。生与死乃人生大事,人人都要面对,无法回避与逃脱。而每遇生死,传统、世俗、人性、人心,均能得到充分的展示。陈祺们的困惑,也是我们的困惑,小城里的人们,如何面对和解决生老病死的人生难题?作品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