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600000006

第6章 先秦社会与文化 (1)

讲文论或者文学思想为什么要讲社会与文化?因为土壤不一样,开的花、结的果就不一样,中国先秦的文学思想是在中国先秦社会与文化这个土壤中长出来的,所以必须了解它的社会特点与文化特质。

一、先秦的涵义

先秦有狭义的与广义的之分。广义的指秦代以前所有时段,至于能够追溯到哪个时段不管,狭义的先秦指有文字记载以来到秦代以前的历史。这段历史距现在最远,因此研究起来最复杂。学汉语的话,该段就叫上古汉语。上古时期不仅语言研究麻烦,历史研究也比较麻烦,因为很多东西都不存在了。上古材料太少,除非从地里挖起来,否则很多方面的研究只好付诸阙如。另外,还有一个断代问题,最近历史学界在做一个三代断代工程。即夏商周的断代,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果。我想也很难有结果,把夏断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基本上找不到过硬的证据。目前,我们一般指先秦基本上是指从商代开始,从有文字以来到秦代以前的历史,所以秦代以前虽然有夏商周的说法,但是狭义而言,这个先秦在目前是无法把夏代包含进去的。

另外,先秦这个概念又涉及"秦"的处理问题,一涉及"秦"又有问题,把秦放在哪个时段也是个问题,一些人称周秦,一些人又称秦汉。一些重要历史学家认为秦代虽力求变革,但还是周代文化的延续,它与汉代有明显的区别,故而周秦连称。但与此同时,秦汉连称也非常盛行。所以,目前流行的先秦概念是不包括"秦"的。我个人认同周、秦更有一致性而秦与汉是判然有别的看法,那么该如何处理先秦这个概念呢?历史上流行一个"秦无文"的看法,认为秦代基本上执行的是法家的一套,"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焚书坑儒。因为秦无文,所以干脆我们就把它忽略掉,当然这是在我们主要是论"文"的情况下的处理,不是其他情况都可以这样处理的,所以我在理念上是认同周、秦连称但又使用"先秦"这个概念的。这是我对于先秦概念的理解,以及我对它的一个处理。

二、先秦的社会特点

我们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一般称这个时段为奴隶社会,但现在的历史学界基本上不赞成,当然也不能称之为西方意义上的封建社会。那到底这个时段是什么社会呢?马克思说他也不知道,只给了个模糊的概念,叫亚细亚生产方式。在马克思那里,亚细亚生产方式后面才是奴隶社会,然后才是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把中国、印度及两河流域叫做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说法是很模糊的,马克思也不能给它一个准确的中国式的定位。关于对先秦的定位,我个人是比较同意先秦社会是个宗法社会与礼乐社会的看法。

(一)先秦社会是宗法社会

所谓宗法社会,用我们现在观念来理解,就是靠血缘联系起来的,一群人连接成一个小的血缘共同体,若干个小的血缘共同体又组成大的血缘共同体,再大的话就组成全天下了,这样就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家天下的模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这个特点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甚至是未来中国还存在时段的特点。血缘关系体现在民间,构成宗族,形成的社会就是宗法社会,在官方就构成血缘关系的政治上的分封系统,也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法意味。宗族这个体制从先秦一直延续到现代,只是当代以后在体制与机制上遭到了肢解。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现代化了,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破坏了几千年以来的民间自治体系。

过去传统时代社会里面,皇权是不下县的,县下面就是宗族自治,宗族中的领袖是由乡绅、贤达等组成的。一些原来在京城或者州府县衙门做官,后来辞官回家的人,因为有学问,游历过大江南北,见识多,于是就被大家推举为宗族的舆论领袖与调解者,这就形成宗族传统。这种宗族当然是管理自身的一个强有力的机构,但宗族也有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也会出错,比如执行家法,即宗族的习惯法。这个习惯法如果逾越了成文法的底线,那就成了犯罪行为,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以宗族为基础构成的大家族就是近现代以来人们力求破坏的东西,文学作品里面反映这个问题的不少,例如巴金先生写的《家》、《春》、《秋》,主要抨击的对象就是体现宗族力量的大家族。大家族被认为是藏污纳垢之所。但实际上这种认知是不全面的,也有人用自身经历证明大家族里的生活其实非常愉快。

宗族社会体系从若干方面来自治。第一个方面是经济,若父母双亡,孩子则由宗族抚养,传统时期不少人少时成为孤儿,就是靠宗族的力量培养,后来成为大学者的。所以巴金的看法只是巴金或者一部分人的看法,因为其文学作品传播甚广,故而宗族的负面价值被夸大了。近代以来,主流是要反传统或者按现代流行的习惯说法叫做反封建,所以很多人也就在这个主流风气下面接受了这个流行看法而已。第二个方面是以习惯法自治,所谓以家规补充国法。习惯法与国法之间就是一个互相补充的关系,它能够补充国法管辖不到的范围与层面,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民间自治体系。

而天下可以理解为一个最大的宗族,这是超越民间之上的公共系统了,就是管理这个社会的公共系统。它就涉及分封系统。分封当然是靠血缘来分封,但是血缘分封不完的情况下就要补充,就要分封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去做诸侯,这大多是时势所迫而不得不然。汉代初年能够见到不少的异姓王,汉高祖当然希望分封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同姓王去拱卫汉家天下,但碍于楚汉之争的局面又不得不分封了不少异姓王以取天下,比如韩信等人就被分封为王。分封之后问题就来了,又有了春秋战国的时候的情形,于是汉王朝在分封之后就着手消除这种情形,首先收拾异姓王,然后收拾同姓王。但是,分封这个体系在先秦时表现得最为典型,汉代以后逐渐削弱,最初靠血缘分封,最后就靠考试封官,后者就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了,在汉代是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了科举制,一直到晚清。

先秦就是靠这种分封诸侯,分封同姓王去拱卫王室。但分封有个问题,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了。这就意味着诸侯不再认王室。周王开始是个"实君",但若干代之后周王就成了"虚君",成了一个符号,没有实权,权利就全部移交到了诸侯身上。这一疏远既是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疏远,同时也是诸侯之间的疏远,诸侯之间的疏远就引起了诸侯之间的战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就应运而生。血缘这个东西在公共领域,无论在哪个社会,都会逐渐解体,但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民间的体系却不一定解体,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分封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中国之封建是封土建国,和西方的封建表面看略有相似,但是在经济、法权等方面与西方的封建差之甚远。所以严格意义上,西周、东周也不能算是西方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西方意义上的封建是能够开创出个人主义的自治传统,中世纪的所谓独立市,都是西方封建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而中国没有建立起这样一个传统。

(二)先秦社会是礼乐社会

先秦除了是个宗族社会外,还是个礼乐社会,宗族是它基本的构成,礼乐是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礼乐是先秦时期人们所信奉的基本的价值观和构成这个社会的文化准则。为什么要礼乐?荀子在谈到礼乐时说过一句话--"礼别异,乐和同",即有差别的同一。这个差别是由礼来规定的,你回到家见到你父亲叫父亲,这就是礼。西方可以见到父亲叫杰姆斯,叫比尔,你就不能叫你父亲的大名,你只能叫父亲,这是礼规定的。你只要叫父亲就对应的给了你一个规定,叫儿子,或者叫女儿,这就是"别"。

同类推荐
  • 尽头

    尽头

    华语世界最受尊敬的写作者之一,作家唐诺最新散文巨制。以尽头为坐标,探究此时此地我们的现实处境。阿城、朱天文、梁文道激赏推荐。尽头,常在远方,有时候却是现实。探究尽头,为的是眺望远方与抵达远方的喜悦,是试图超越此时此地此身的努力。以尽头为坐标,反观现实,则可发现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遗忘了什么,错失了什么。作家唐诺,将萦绕多年的念头付诸笔端,以独有的诗性而思辨的语言,铸成四十五万字的鸿篇巨制。关于远方,关于写作,更关乎我们身处的现实。
  •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这二十余篇回忆文章出自唐德刚、夏志清、周策纵等诸多大家,他们或为亲炙弟子,或为同事知交,或为异代知己,从“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三种视角,呈现一个立体鲜活,更为真实可信的胡适形象。对学子,他诱掖提携,爱才举才不遗余力;对朋友,他切磋砥砺,忠直相待;在新文化运动、教书治校以及抗战外交中,他的为学与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宽宏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 最美宋词: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最美宋词: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词解,解词。词解,意在读懂词句,解词,是作者以情融情,意在读懂词人心境。语言精美雅致,情若玲珑珠玉。而春去秋来。我们似乎就是那苦行僧,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了一个草庐,决定在那里等雨停之后再上路,于是借着篝火展卷阅读。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作者选取了蒋捷、周邦彦、刘辰翁、黄载等这些读者有所了解又知之不多的词人的词句,慢慢的给读者解来,有悲欢离合总无情之愁,有记荷风雅闲情之作,亦有深知人生苦短,红花短促的感叹之作,更有思慕不得的断肠之作。作者的笔下,这些词人,这些词句仿佛都活了。
  •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热门推荐
  • 刀霸

    刀霸

    在数十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个无人不惧的大魔头穗台,他最可怕之处,并不在那心狠手辣与独霸江湖的野心。而是他那绝毒惊世的魔功,不仅能取人性命,更可改变身体机能,祸延下代,令他的敌人,永世也抬不起头,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刀霸无敌刀终于明白了,世人...
  • 玄门高手在都市

    玄门高手在都市

    洪林,男主,原本是玄门第一超级天才,修炼时遇到意外,只好夺舍重生,却重生到了废柴弃子洪林的身上。再次修炼,在自身前世的经验下,虽然总是行险,九死一生,却进步飞快,很快就成了俗世中的高手。与俗世中的唐家、薛家、何家产生纠葛,并且一统俗世力量,凭借这些力量查清当年有人在他的药材中动了手脚,原来是他的死敌。他修炼突破闭关,心爱的女人被死敌劫走,他带着巅峰力量重返玄门,踏平了整个玄门,并且自成一派。
  • 极品除妖师

    极品除妖师

    简介:在很久很久以前,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不知从何时开始,妖魔鬼怪重临人间,横行无忌,它们肆无忌惮的屠杀、啃噬人类的血肉,吸食人类的精魄,只为提升自身的修为,从而达成他们统一神人魔三界的目的,就在人们认为在劫难逃之际,一群天才除妖师的出现,为他们黑暗的世界里,带来了一丝希望与一缕阳光。这群天才除妖师们为了保卫家园,从此踏上了斩妖除魔的道路,然而在面对情爱纠葛、阴谋与背叛的种种情感难题时,他们又会作何选择?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又将会是怎样的未来?
  • 朕本红颜

    朕本红颜

    雾气的浴室,冷冽男子暇意地眯着眼泡在溫水池中,湿漉长发正贴和他俊逸的五官,水珠順其面颊而下柔和了周身冷冽气息。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個令他头疼的皇帝正被他四個师傅強迫在空中拼命挣扎的狼狽模样,薄唇轻勾,心头泛出一丝暖意。他嘴角还未绽放的笑意凝结,‘嘭’地一声巨响,赫然抬头,一个明黄的身影从天而降。“扑通”一声,落入池中溅起水花飞舞。他抬头望去,眼见房顶破开个大洞,又低头看向落水……
  • 魔伊传奇

    魔伊传奇

    “雪姐……”“咩?”“可否把我的日记还给我?”“你来抢啊。”某女懒懒散散地回了一句。某男狠狠地握了握拳头。想他一国王子,竟被这来历不明的魔法师给抢了魔法日记,简直耻辱!好在,她不能使用他的日记……等等,御龙术,千面术,还魂术!你你你!某女嫌弃地把魔法日记抛还给他,嘲笑道:“尽是些辅助性魔法,你还说你不是辅助型法师?”
  • 情怀

    情怀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

    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金小姐出逃记

    千金小姐出逃记

    离家出走,走投无路?不存在的,她苏酥酥是谁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未曾有因缘经

    未曾有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魅世妖颜:女主独行天下

    魅世妖颜:女主独行天下

    她异世重生,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罗刹女,一柄青玉刃杀人如麻,嗜血成瘾,剑下亡魂无数。他是北城半仙湖主,掌天下大计运筹帷幄,江湖翩翩美男子。世人皆知他驻颜有术可媲美长生不老,却不知他不过是只剩半条性命的活死人,生无所求只为寻找曾经惊鸿一瞥的她。他是南城香渺门主,传她杀人秘术诱敌之计,亲手将她打造成冷血无情的杀人利器,将所有男人的尊严无情的践踏脚下,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亦沦陷。他是平烟渡药派嫡传,初遇她时便被她那一双清眉冷目所吸引,决意以举世无双的血灵珠向她礼聘,但奈何他的聘礼竟为他人做了嫁衣?江湖逍遥,美男为伴,是仅拥一人入怀,还是,一拥?再拥?拥到白发苍鬓,永不停止?且看一张魅世妖颜如何惑乱苍生,美人无情无心如何潇洒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