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4100000254

第254章 殿议

年节除了夜宴图,另一个重头戏就是考学的文武榜颁发及任命,此次从文武榜脱颖而出,参加殿试的有十二人。

司马孚、朱然、单福、孙皎、孙礼、冯习、典满、这几人孙策是念得出名字的,也大概知其本事的。

剩余五人中,倒还真有两人让孙策遗漏,最后被谢安和司马朗联名推选。

一个叫魏讽,一个叫潘浚。

孙策是真没听过两人名号,但用系统查阅之后,他也就明白为什么谢安要着力推荐,都不是普通人呐。

至于徐庶的假名,孙策没有去计较,只是在考虑该如何用他,这人是实实在在的文武全才,这里的武不是指武艺,而是带兵打仗的能力。

想起在某本书上看到他是弃武从文,而且这次考上来,也是以文试第一的身份,那就如他所愿,划到新的部号里去做个司马吧。

自从谢安回到临淄后,孙策就安排他去了预备役,认认真真的学习如何建立新的兵团。

就连名字他都想好了,就是中国历史上和岳家军、戚家军齐名的北府军。

北府军,正是谢安一手缔造的,虽说真正的建军者是谢玄,不过没有谢安,就凭软弱无能的东晋朝廷,是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当时的皇帝因为遗留的世家问题,一直在平衡几个大族的关系,打仗大部分是靠地方军阀,就像一个“名誉主席”,没有实权,要看地方大员的脸色。

比如荆州兵造反,皇帝老儿就吓得瑟瑟发抖,哭着喊着让徐、兖二州的军队来救驾。

为此,谢安感到无可奈何又深深的痛恨,之后才有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后来又兼任徐州刺史,最终北府军成立。

所以这么说来,让谢安统领北府军,也算实至名归。

北府中郎将谢安,军司马徐庶。

以这两人为领导班子,再搭上朱然、典满、孙皎,整个北府军大的框架是有了。

至于其他人,孙礼、冯习被划配到虓虎军,为薛仁贵增加一些人手。

司马孚帮助司马朗,做了哥哥的户部侍郎。

另外由于吕范和朱治去做了夷州和琼州太守,空闲下来的会稽和豫章太守,顺理成章由魏讽和潘浚顶替,不过魏讽这个职务,他还是想要到时候找个其它人来更换,理想配置是他成为新任礼部令孙邵的侍郎,而且诶孙邵还兼着北海太守一职,中级官员的漏洞越来越大,因为就这样,都还没算上三韩以及刘备离开后。

年节到这个时候,已经宣布接近尾声,在蔡邕、张昭、张纮、乔睿四人领着一众新学员,向孙策致礼后,征东军正式迎来了建安四年。

休息了一日后,孙策急不可待的召开了第三次全会,刘协的死、李世民的独立,这两件事对他的五年计划,有了不少影响,为继续领跑大汉各路诸侯,有些条令,需要做出改动。

比如考学。

没有了大汉朝廷的掣肘,孙策正式宣布,考学更名为科举,是征东军选拔官员的途径之一,察举制将变为辅助手段,但由此举荐的具有一定官职的人才,需要受到廉政署和锦衣堂的联名核查,不仅仅是核查被举荐人本身,包括举荐人也会受到严查。

但凡两方结果不统一,该官职的任命,都不得成立,当通过科举做出公平裁决。

对于这一点,孙策还是很犹豫的,他若健在,相信科举不会成为毒瘤,包括锦衣堂和廉政署也不会成为执法犯法的存在,可是他不在了呢?

可惜眼下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退位前,将君主立宪制抛出来,死命执行,也不知道到时会不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最后就是孙策亲自任命的官员,关于这一点,没人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关于人才的选拔,招贤馆可以取缔了,以后每年只要没有天灾人祸,哪怕本将军不在临淄,殿试都必须实行,然后将殿试结果,八百里加急送到我手中”

随之是新增礼部,没有大汉朝廷,礼部必然顺势而生,对这个问题,孙策早就蠢蠢欲动,奈何之前一直有朝廷尚在。

可那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近几年,由于占据了大半个沿海,再加上新修港口和海上贸易的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外使节到来,之前一直都是打发给曹操或者李世民,不过现在,孙策已经有权利代表袁绍、曹操、李世民、刘表等军阀和外国使团接触了。

这礼部令,自然就是由成绩斐然的孙邵来当任。

不过在礼部成建后,兵部、工部、学部、商部、户部、礼部,六部已成,再加上大理寺、廉政署、锦衣堂、经务院,大唐王朝的三省六部制,已经初具模样。

(作者话:三省六部制中的这六部是由尚书省一省管辖,门下省和中书省另有职能,下文所写的内容是简化版,称帝之后还会有更符合孙策理念的制度出来。其实大家了解一点的,也大概能体会到,廉政署行使着一些吏部和中书省的职能,大理寺行使着刑部职能,锦衣堂行使着部分门下省的职能)

只是孙策不太喜欢拾人牙慧,真正说出来的并不是三省六部制。

“兵部、工部由锦衣堂下辖”

“户部、学部由廉政署下辖”

“礼部、商部由经务院下辖”

“大理寺仍旧还是独立,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只要犯事,证据确凿,你们都可自行抓捕、裁决”

孙策称这个为《堂署院寺制》,其意义就是进一步确认贾诩、李儒、程昱所代表的权利,以及狄仁杰所处的超然地位。

孙策只能做到这,为了今天,从商部开始,他就一直在打伏笔,而这一切,直至今日,也不过才是刚为君主立宪制挖了第一锄头。

(作者话:不是君主立宪制优越,而是我思考了半天,能在这个时候灌入一个成熟健全、先进合理、并能被顺利接受的制度的话,我只能想到这个)

“以后我不在临淄,大小事务,你三人均可商量决断,程昱主内,贾诩主外,李儒断机”

殿内站满了人,大小官员足有两百人,孙策这一句话,无疑也就是为他们正名。

“渊儿你过来”

一挥手,候在正位边上,由孙权领着的一个孩童,好奇的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

稚嫩的声音环绕在房梁之上“父亲”

“哎,渊儿,从今日起,这三人就是你的老师,还不见过老师?”

孙渊显然是经过良好教育的,听自家父亲这么说,赶忙伏倒在地“渊儿见过三位老师”

孙渊从几年前就被安排了不少老师,虽行弟子之礼,但孙策从来都让他叫之先生即可,叫老师,这还是头一遭。

孙渊年纪小,不明白就里,可殿内的所有人却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孙渊将是未来征东军的第一继承人,是所有殿下之人,整个青徐扬豫四州的小主人。

而贾诩、李儒、程昱则是整个征东军未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大公子请起,请起,下官等可当不得此”

“呵呵,你们当得,当得,从今日起,一天十二个时辰,有八个时辰都是你们在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渊儿十六岁之前,就多多麻烦你们了”

孙策做这个决定,主要是为了让手下这一众人,心里有底。

殿议持续到现在,孙策接连颁布了不少规章制度,大部分都是因为大汉朝廷的存在,而不得施的政令。

……

“……那就这么定了,程咨、黄柄、韩综、全琮、向宠、董允、顾邵、陆逊八人,为青训营新晋人选”

孙策大笔一钩,笑容满面。

少年强则国强,人才最怕的就是青黄不接,在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中,蜀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的断层。

“最后一个议题,孝直,把议题章程拿来”

同类推荐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这个朝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骄傲,太多可以炫耀的资本,太多可以旧事重提的履历大事。这不是正儿八经的所谓真相史,更不是天马行空的无厘头。作为一本试图解读唐朝历史真相的书,作者只能尝试着去反映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境遇和心路历程。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残明风云录

    残明风云录

    《残明风云录》又名《南明列史演义》,自崇祯未至南明抗清,其中可歌可泣,可怨可憎,可叹可奇者多也,此书当尽述之。
热门推荐
  • Master and Man

    Master and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爷太能作

    王爷太能作

    谢家贤王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没事给自己树立对手、培养敌人,仗着身份,用正大光明的理由,对她行丧心病狂之事!贤王德佑,奉赐天予,狗屁呢。一朝穿越,慕沉川险两身陨命,什么嫡姐庶妹,公主皇妃?抱歉,从前的那只小兔子早被那男人杀身诛心,现在的这只,可是会狐假虎威的小野猫。“你说我今天怎么对你才好?”“随便你,这一百日,都随你。”此时随谢家王爷为所欲为的慕沉川,又怎么料得到,百日后……
  •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十七岁的天才少年林伟诺,因为父亲的交友不慎,原本富足的家顷刻间变得荡然无存。他转去二等中学,搬到了破落的平民居。搬到平民居的那个暑假,林伟诺阴差阳错地认识了那个在黑暗里逆光生长的坚强少女阮凌瑶。暑假的相处时光让他们惺惺相惜,飞进对方窗户的纸飞机里,写满了少年心事。他们约定一起看一次海,却一同失约……
  • 超凡入圣

    超凡入圣

    本来是人界顶级强者之一的李森,在渡化神期的雷劫时,被强大的紫金雷劫泯灭了肉身,被迫转世重修。依靠着上千年来的修炼经验和聪明才智,重生的李森,会展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且看李森如何在夺舍之后,剑指无尽苍穹,重踏武道巅峰,最终称霸三界六道,逆袭成圣,享无尽长生!
  • 并非一家

    并非一家

    《并非一家》是一本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集。书中描写的家庭中有的更偏传统,而有的则更为现代。尽管每个故事发生的场景不同,通过角色之间极具真实感的对话,读者会在不时体验到自己所熟悉的家的感觉。故事的场景有的在美国,有的在澳大利亚,有的在新加坡。通过阅读,读者将会体验当代新加坡家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理解经常处于人生重负之下的故事主人公的内心。
  • 重生掌家小商女

    重生掌家小商女

    世家修真天才文桑榆因炼药失败,被丹炉炸死。再次睁眼,成了被亲奶逼迫给人冲喜不愿撞墙而亡的农家丫头。既来之则安之,顺应天道,手握灵泉空间,带领可怜父母,兄姐妹们一步步成为地主,富商,乃至天下第一皇商。虐渣奶,极品的同时,也同时迷住了某位爷的心。简介无能,且看正文。
  • 魔法师之苏醒之界

    魔法师之苏醒之界

    继魔法师之魔法世界后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定额故事世界框架,第二部是主线起源。业余新手,如果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出。
  • 路遥遥步漫漫

    路遥遥步漫漫

    今生的缘是前世的你我不能忘却的伤换来的,终还是不能在一起
  • 倾世琼王妃

    倾世琼王妃

    “小姐,你慢点跑,当心摔倒。”一个丫鬟扮饰的姑娘在追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前一后,一矮一高穿梭在栀子花林中。“碧荷姐姐,快点!我们就躲在这后面,红梅姐姐肯定找不到我们的。”小姑娘银铃般的声音回应在栀子花林中。在这片林中偏僻的角落处,散落着几口破缸,碧荷和年纪小小的慕容云琼就躲在后面,这时,静谧的花林中隐隐传来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只是那脚步声中那夹杂着的错乱与惊慌,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