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4100000239

第239章 分离和绸缪

虽说已经确定帮曹操,但岳飞的背嵬军不可能放弃青州,舍近求远的跑到兖州来。

所以和孙策一起离开的只有龙骧卫,陷阵营和白?军。

岳飞会根据孙策的指令,在青冀边境陈兵,只要收到袁绍有进一步攻势的消息,他就会毫不客气的攻进冀州。

孙策在青州只待了一周,就又离开了,这让刚对事物有所认知,且大脑开发出了记忆区域的孙渊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鼻涕眼泪全挂在身上,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言语,一个劲的呼喊着“父亲”

身旁貂蝉也是泪眼婆娑的,但她不能跟着孩子胡闹,反而还要好言相劝。

叹了口气,孙策翻身下马,蹲在地上,张开怀抱,示意让孙渊过来。

于是孙渊撒开脚丫子,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扑进孙策怀里,沙哑着声音,控制着自己没敢哭出声来,眼泪却是一个劲的下落。

这一幕,即使是大人,看着都有些忍俊不禁,至于蔡琰四女早就成了泪人儿。

曹昂也非常愧疚,心里升起让孙策不去的想法,理智却让他把这句话埋在心底。

孙策也不知该如何去劝慰孩子,虽然两世为人,但他并没有为人父这方面的经验,只能在他感觉孩子肩头耸动变小的时候,轻声说道“渊儿,想成为父亲一样的大将军吧?威风凛凛,豪气万丈”

孩子渐渐抬起头,用仍旧沙哑的声音回答道“想”

“那就在家里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好好吃饭,将来等你长大了,就和为父一起征战沙场”

孙渊哪儿听得懂这些道理,但是孙策给了他一个盼头,长大就可以和父亲一起出去了,这句话如一颗种子般,种在了孙渊的心口。

所以孩子放开了孙策,带着抽腔的说道“孩儿…一定好好…好好…好好吃饭学习…啊…啊,好好…锻炼身体…哈…”

从小的教育让他明白好男儿不能哭,所以就使劲闭眼,来挤掉泪水,用张大嘴加强呼吸,来掩盖哭腔。

孙策也是百感交集,眼圈红红的,想起前世自己的父亲就经常在自己熟睡的时候离家,原来父亲并不是一个'坚强'的角色。

“走了,好好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你现在是家里的男子汉了”

没有再看一眼孙渊,向貂蝉等人挥了挥手,毅然翻身上马。

走了大概几十步之后,刚一转弯,就听到了号啕大哭的声音“子修,你有孩子吗?”

“去岁刚诞下一子”

“孩子,多么质朴无暇的称谓啊,原来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诀别,才是作为父亲的感受”

“伯符,抱歉了”

回以一笑“我是一名父亲,但同时也是你的兄弟,无须如此”

出了历城,便是济北,环境也变得萧条起来,没了修缮过的官道,行径速度也慢了下来。

好在这里还不是战区,并不会遭到袁绍的堵截。

当然,孙策的插足,袁绍已经收到情报,在得知背嵬军和孙策分两个方向对其施压后,他只问了句“孙策带的什么兵马?”

“根据查探是龙骧卫、陷阵营以及新成立的白?军”

袁绍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转身出了营帐。

孙策到底还是插手了,虽说这不在他的计划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内。

要不是有黑山军这档子事,面对他五十万大军压力的,应该是孙策才对,所谓的互不生事,只不过是君子协定。

好在这小子兵力不足,就几千援军,而乐安那边除了岳飞这个老对手,并没有其他人。

于是去信万千叮嘱审配和阎柔,万不能主动出击,只要守住阳信至武邑一线,便记他们大功。

“征东将军…”

孙策亲自领兵前来,虽然兵力不多,却已经尽显诚意,因此尽管曹操心中对其各种不爽,仍还是瓮声瓮气的称其一声将军。

没有证据表明张燕是孙策指使的,甚至连张燕自己都否认这个'谣言',表示这是他自己的意思。

结果曹操一点好处没粘到不说,还惹了袁绍这满身骚。

孙策也不相信曹操不知道这是他的阳谋,很明智的没有在伤口上撒盐,只是一再询问战事情况。

曹昂倒是得到了孙策的亲口承认,可考虑到如果将此事说给其父听的话,依照对自家老头子的了解,曹操很可能拒绝孙策的帮衬。

先把人坑得体无完肤,再出来装好人,还要让你领情,就这种把他当傻逼一样的行径,如果摆到台面上,曹操不立马跳起来和孙策撕逼,曹昂绝对有理由怀疑自己的血统问题。

“曹兖州,据闻郭子仪还有一部人马在虎牢,何不请来协助?”

官职是被刘协降的,这一点,曹操知道自己是已经没有办法再强求了,

“郭将军的人马,还在伺机反攻洛阳,再说此乃曹某人自己的事,他是不会插手的”

说起这个,曹操的小眼神还有点幽怨,这段时间以来,恁凭他和郭侃好说歹说,郭子仪就是不来电,还怀揣着反攻洛阳,重振汉室的希冀,

“这样吗…”孙策暗中用系统再看了看郭子仪的情况,也不由觉得有点难办“还是说说袁绍的兵力布置吧”

袁绍从冀州的魏郡南下,东至顿丘西至燕县都布置有大量兵力,目前主要的交战地是白马和离狐,两个地方加起来有近三十万敌军“但实际上真正的人马绝不超过六万人”

曹操说到这里,还不忘补充说明一下,担心孙策被这庞大的数字吓到。

另外还有濮阳的两万,顿丘一万,燕县、长罗四万(实际战力)

总兵力十三万,曹操一方,加上孙策也才不到两万人马,看情形只能让历史重演了。

孙策摸了摸鼻翼,想到历史上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最重要的三个点。

第一是声东击西,历史上延津还在曹操手中,然而如今却在袁绍手中,故计重施的话,只能假意取延津,实则轻兵突袭白马。

其次,乃是许攸的临阵投叛,没有孙策的话,这个环节绝对是曹操获胜的唯一理由,只是眼下,他的叛离对孙策而言,其重要性就仅仅是确认一些信息而已。

最后,是淳于琼,相交于另外两点来说,这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袁绍没有派这个徒有其名的人看守粮仓,或许战争还是会最终以曹操的失败告终。

“曹大人,你与袁绍已经交战多次,他的人马,怎么样?”

“各自为战,条令不一,将令不清,勇力有余,胆略不足”

曹操不假思索的回复,让孙策点头附和“这一点,策也这么认为,所以,此战我们当团结一致,袁本初刻薄寡恩,刚愎自用,迟早会祸起萧墙,奉孝、孝直、子扬你们以为呢?”

在曹操面前炫耀郭嘉和刘晔,孙策心里还是有些小臭屁的。

“袁绍十万兵前来,却在三个月中只推进了这点距离,可预见此人优柔寡断的性格,主公与曹兖州在临阵断谋上,均胜于袁绍,正以为只要时机合适,我们可一战定胜负”

“曹大人,晔有一问,不知你们之前的战局是怎么进行的?”

既然双方已经打算精诚合作,曹操也不再有所隐瞒,让荀攸将之前的战事一一赘述。

公元198年,汉建安三年,四月。

以碾压之姿大胜公孙瓒的袁绍,在获取幽冀并三州后,惊闻黑山张燕要投奔曹操,并且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这让袁绍勃然大怒,眼看张燕就要被他鲸吞,你曹操来凑什么热闹?

当即派人质问曹操,为什么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曹操也气不过,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就被袁绍乱扣屎盆子,立马就回击过去,说人家自个儿有腿,爱去哪儿去哪儿,他管不着,你袁绍更管不着。

这么一说,袁绍肯定发飙,他好歹是大将军,被一个芝麻大点的刺史说道,脸上岂能有光?

心想,反正孙策已经拿血诏说事,干脆也就不再顾及现在的朝廷,何况他本就有取兖州之意,二话不说纠集人马,跨过黄河。

你张燕不是要投靠曹操吗?他现在直接把曹操灭了,看你还怎么投靠。

还有鲁肃那家伙,背地里送船给张燕,虽然这也是个过错,不过相交于曹操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反正空出手来,他都会一一收拾。

没有后顾之忧的袁绍,很快就集结起大军,还包括一万战力非凡的边疆铁骑(因为孙策的原因,边疆的眼球全集中在三韩,由此袁绍得以抽调部分兵马)。

可曹操却犯起苦水,宛城一战,他又失败了,领着残兵败将回来,初衷是想和袁绍结盟的,结果刘协死了,紧跟着又出了血诏,还没摸清楚情况的他,又莫名收到了张燕的投名状,本以为是好事,谁料又和袁绍起了争执。

之后,袁绍便拉开战争序幕。

战争初期,因为仓促应对,曹操的防线一再被压缩,西线从燕县到延津再到封丘,中线从长罗到长垣,东线更是从观县直接退到鄄城。

以至于到如今,曹操的防线龟缩到封丘,平丘,定陶一线。

听完荀攸的描述,郭嘉来到地图上,比了比,又看了看,突然说出一句“还不够,还要退”

众人除了孙策,都面露疑惑。

郭嘉也不卖关子,拿出竹棍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我们的战场应该在这”

同类推荐
  •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北宋妻管严

    北宋妻管严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金国崛起,局势动荡不堪,更是内忧外患,北有梁山起义,南有方腊造反,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一个汉人如狗的屈辱时代在偏远的一处庄子内,名叫祝彪的小人物,从后世穿越而来,碰上了最大的麻烦,自己的未婚妻,居然是扈三娘,一个武力值完爆他的女子于是,祝彪成了名副其实的妻管严,因为,他打不过呀!且看祝彪如果在北宋末年的乱世,以妻管严的名号,名震天下!
  • 解读王朝 王子卷

    解读王朝 王子卷

    封建帝王们的后妃多,生的王子也多,从十多个到数十个,有的帝王生的子女甚至多达百个。然而龙椅却只有一张。为了成为万人之上的那一人,于是杀父继承者有之;兄弟互相杀戮者有之;杀子废立者有之;特别是被指定接班的王子,往往成为诸王子们阴谋杀戮的对象。据统计,从春秋战国的公元前770年到1911年清朝灭亡,约有290个王子死于非命。他们自己也读史书,殷鉴不远,然而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重复历史。
  •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抗日军政大学等重要机关长期驻扎于此,留下了众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的革命旧址。《武乡的红色驻地》主要对全县的革命旧址进行调查和搜集整理,并对团以上机构驻扎过的旧址加以介绍,反映了武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八路军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三国之星命

    三国之星命

    乱入三国自成星命辅粥耀世挽大厦于将倾帝王?谋臣?猜不透的扑朔迷离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热门推荐
  • 男神黑化日常

    男神黑化日常

    每个世界,明冷都是女扮男装的大反派,她的工作任务就是针对男主,打压男主,欺负他,蹂躏他,伺机干掉他…一句话简介:反派和男主相爱相杀的那些年。要黑化的是我,男主你干嘛?
  • 沽上遗调(中篇小说)

    沽上遗调(中篇小说)

    丰臣初来天津时感到有些意外,没料到在中国北方竟还有一个如此繁华的所在。一路上,已听船家说了很多关于天津的事情。船家是一个爱饶舌的中年汉子,又喜欢谝见识。他建议丰臣不要进城,更不用去南市“三不管儿”,男人如果真想花钱快活只要去逛城西的西花街,说是那里虽不比“三不管儿”的名气大,却也有另一番热闹。不过,船家又特意提醒丰臣,来这里逍遥也不要忘乎所以,天津可不是等闲地界儿,藏龙卧虎水深得很,所以说话办事连后脑勺儿都要长眼,稍不留神哪只脚踩空了就得吃亏,等再转过向来,就一切都为时晚矣。
  • 倾世将军,独孤贵妃传

    倾世将军,独孤贵妃传

    她是周朝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生而荣耀,战而获赏,碧玉年华便封为将军。她也是周朝皇帝的贵妃,皎若秋月,夭桃浓李,后宫荣宠集于一身。她更是女贞氏族的皇后,风华绝代,才思敏捷,终帮夫君成千秋霸业。她不仅是独孤将军的独子,更是独孤将军倾国倾城的女儿。本以为将戎装一世,没曾想到当年桃花树下,烟雨梦中,他执手相看便改变她一生的命运……
  • 迎着子弹缠绵

    迎着子弹缠绵

    凄美浪漫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爱情,唏嘘伤感的落幕雕刻了《迎着子弹缠绵》。主人公老木的知青生涯中,穿插着他与三个美丽女人的爱,与现役连长之间的仇恨纠葛。为爱,老木杀了残暴荒淫的连长;为爱,三个把老木视为生命的女人送老木走上刑场。缠绵于爱恨之中的老木迎着子弹倒在莽莽昆仑山下的荒酷深处,老木的爱在三个女人心中烙下了永远的印痕。杨志军大胆的笔锋,跌宕起伏的情节,使整部小说充满批判。让人掩卷之余无比心酸,触痛文革年代的累累伤痕,名家的风范尽在于此。《迎着子弹缠绵》不仅仅是作者的青春,更是八零后一代父母的青春记忆。
  •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

    花样年华,她转学来到大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直到他的出现,如一道阳光,照进她的生活,但不幸也随之降临,背叛,误解……融化的心,再次冰封……
  • 重生在美利坚卖泡面

    重生在美利坚卖泡面

    绿卡,语言和金钱,在国外的偷渡客最奢望的三个目标,一个重生他竟然就实现了俩!且看一个曾经在餐馆打黑工的小人物如何通过重生改天换命、慢慢活出大精彩吧!卖泡面群号:994579700
  • 六九年

    六九年

    当克华和一家人坐在南下的火车上将永久地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他才知道年初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已经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迹。
  • 重生女魔头:国师,渡我

    重生女魔头:国师,渡我

    他是传闻中出尘绝世的大国师。某日国师翻出记账小本本:“你欠我的有这么多,今生债今生还,我看你也还不完,就拿你人抵债吧。”风轻摇沉思片刻,将他推倒。国师:“干什么?”风轻摇:“还债。”国师:“不是做牛做马吗?”风轻摇:“不,我改主意了,要么我做你女人,要么你做我男人。”她是传闻中嘻笑间取人性命的女魔头。魂飞魄散多年后,她回来了。
  • 红楼之还珠与溶

    红楼之还珠与溶

    水域天尊因失绛珠目而难返天庭。神瑛侍者思报点化之恩下界相助。绛珠思还灌溉之情临凡还泪。牡丹仙子为得偿夙愿也下界历劫。这会衍出怎么样的红楼故事?敬请关注。这里的宝玉不是肮脏龌龊之流,却不也不会把林妹妹嫁与他.就让宝玉为妹妹和水溶做次大媒,不知亲们以为如何?新文出炉《红楼鸳梦玉舞蹁跹》心若芷萱《红楼之霸乾坤》好友新文哦!忆阑珊红楼之溶情惜黛简思<囄婚>嫩姜<不良少奶奶>铃雨轻声:《水玉梦醉红楼情》蝴蝶吻花香:<夫君太多喂不饱>
  • 双剑

    双剑

    一款仙侠游戏……曾经的回忆……冲榜期间,票、收藏、点击、爪子……全部留下!顺便补充一句:冲榜期间苍蝇蚊子很多,大家不用准备什么苍蝇拍!咱们是有身份的人……什么是有身份的人?请看六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