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4200000029

第29章 一升一黜

(求收藏求推荐)

棋下到一半,沈耽推枰叹息,“大丈夫在世,当以天下为棋盘,运筹推演,平乱诛奸,怎可终生郁郁,泯然众人?”

“沈五哥没喝酒,怎么就醉了?”

“哈哈,想起江山如画,如饮满坛老酒。”沈耽随手拿起一枚棋子,放在棋枰上,“我与十七公子一见如故,这里没有外人,不妨畅所欲言。当今天子名为至尊,其实不过是名险刻小吏,以为凭自己的聪明,能够玩弄群臣于股掌之间。皇帝登基十余年来,百官束手,朝廷荒芜,奸佞之徒上蹿下跳,专门迎合皇帝所好,频频兴师动众,又在无用之地大兴土木,天成开国不过二十几年,已有衰亡之相。”

“换一个皇帝,和换一个朝代,沈五哥以为哪个更好?”

沈耽大笑,“十七公子果然与我是同道中人,你能问出这句话,就比朝中那些尸餐素位的大臣强上百倍。”沈耽收起笑容,神情一下子认真起来,“如果能换皇帝,就不如直接改朝。”

楼础不吱声,手拈棋子来回翻弄。

沈耽趁胜追击,继续道:“张氏篡梁才四十多年,定号天成二十六年,真正一统天下不到二十年,对五国实行苛政,四方人心不稳,西京长安为群盗所围,便是这东都洛阳,又有多少人忠于张氏?”

“有一些。”楼础想起洛阳长公主等人,他们是真心效忠皇帝。

“足够统治天下?”

楼础摇头,“沈五哥说的没错,但是——时机不到。”

沈耽点头,“的确不到,但我有预感,皇帝要做大事,不成,立即天下大乱,成了,晚一些天下大乱。请十七公子记得我今天这些话,等你觉得时机已到的时候,可以找我。”

“谨记于心。”

沈耽微笑道:“楼、沈两家同气连枝,家父常说,大将军雄韬伟略,千古一人而已,论尽天下英雄,唯有大将军值得追随。”

两人又聊一会,沈耽似有说不尽的话,可厅里的沈聪、楼硬喝得酩酊大醉,沈耽只得带兄长回府,楼础也回自家,不让老仆服侍,独坐室中回想沈耽的每一句话。

沈耽与马维很像,高门之子,年纪相仿,为人豪爽,喜欢结交各类朋友,愿意的话,总能与初相识者“一见如故”,但也有明显区别,沈耽更随和些,让人感觉不到家世的影响,马维则总是有意无间地强调“帝胄”的身份。

分析过这两人,楼础又琢磨皇帝,还是一团混乱,沈耽说得对,皇帝必然要做大事,可是没人能猜出走向。

等楼础再度清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伏案睡了一会,夜色已深,楼础脱衣上床,反而睡不着,一会嘀咕一句“循名责实”,当时听闻人学究说的时候,自觉醍醐灌顶,待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却如披荆斩棘,奋斗多时也没见到路径。

他需要指点,可是闻人学究已经回乡,一时半会找不到。

第二天一大早,府里有人来请,说是大将军回府,要立刻见他。

楼硬已经赶到,见到父亲颇为激动,“竟然有人声称父亲被软禁在宫中,结果父亲毫发未伤地出来了,哈哈,这回能让所有人闭嘴了吧。”

楼温全不像在宫中时暴躁,坐在椅子上默默喘息,听三子胡说八道,楼础到来,他也不开口,还要再等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楼温的儿孙。

刘有终以相术闻名天下,拒绝做官,游走于达官显贵之间,自从十多年前来过楼家之后,与大将军来往频繁,参决机密,虽不挂名,却是最受大将军信任的幕僚。

楼础还记得这名相士,刘有终竟然也记得这个当时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先是一愣,马上笑道:“这是……‘不言公子’吧?”

“刘先生还记得,儿时无知,多年前就已经开口了。”楼础拱手道。

楼硬在一边笑道:“老刘,你当时说我这个弟弟‘闭嘴没事,张嘴惹祸’,他张嘴这么多年了,好像也没啥事。”

“‘闭嘴则为治世之贤良,张嘴必成乱世之枭雄’,嗯,是我说的。”刘有终重新端详。

“你现在再看,十七弟哪里像是枭雄?”楼硬问道。

“他还没张嘴呢,自然不是枭雄。”刘有终露出高深莫测的神情。

楼硬一愣,“他没张嘴,这些年来是谁在说话?”

坐在主位上的楼温道:“张嘴、闭嘴,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找你们来,不是为了说这些闲话。”

楼硬害怕父亲,自己先“闭嘴”,楼础自然也不吱声,刘有终走上前,略一拱手,坐在旁边,楼家两子仍然侍立。

楼温阴沉着脸,“难道是因为我当年杀戮太多?楼家子孙满堂,居然没有一个像样的。让他们出城从军,是指望有人安抚众将,平稳军心。这帮蠢货居然当成避难,躲在军营里无所作为,听说还有人想要逃亡,真他娘的……”

楼温骂起人花样百出,对自家子孙也无避讳,楼硬、楼础只能老实听着,刘有终笑着劝道:“大将军平时很少带儿孙进军营,突然却要他们安抚众将,就是神仙也难做到啊。”

“又不是让他们带兵打仗,只是与将校喝喝酒、聊聊天,很难吗?现在倒好,给楼家露怯去了。”楼温重重地叹息一声,“可惜我那几个还有点用的儿子都不在身边。”

楼硬忍不住插口道:“父亲,不是还有我和十七弟嘛。”

楼温扫视两个儿子,毫不掩饰脸上的鄙夷,目光最后落在楼础身上,“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你一个小白人儿,怎么蹿到陛下身边的?”

楼础也不隐瞒,从借文章一直说到长公主,只是不提马维,也不提张释端家中的情形,他承诺过要守密。

楼温脸色稍稍缓和,扭头向刘有终道:“谁能想到,我们楼家居然出来一位能写文章的小子。”

“我看过那篇文章,的确是好,怪不得长公主看重你。”刘有终道。

“文章写得再好也没用,真刀真枪方显真本事。”楼温对文章不感兴趣,“夫人与公主受你撺掇,进宫迄今未还,我与老三回家之后连个伴儿都没有。”

“父亲,有母亲和公主陪在皇太后身边,对咱们楼家有利无害。”楼硬倒不着急见自己的妻子。

楼温瞪三子一眼,又向楼础道:“你这么爱出主意,看来是个谋士的命,来吧,大谋士,给我说说眼下形势,再出几条奇计。”

楼温明显是在讥讽,楼础拱手道:“大将军与刘先生议事,孩儿正该多听多学,哪有乱说的份儿。”

“嘿,你还懂点规矩。”楼温转向刘有终,“找来找去,也就这两个儿子勉强有点人样,让他们在一边听着吧。”

刘有终点点头,看了楼础一眼,似乎在说“你现在还没开口”,楼础挪开目光,与三哥站到边上恭听。

楼温最在意城外的大军,自有忠诚的部下向他提供消息,“朝廷更换营中一多半文吏,将校倒是没怎么调整,如今临时掌军的是萧国公曹神洗,对我则不清不楚,只说是回家休息,这算什么?”

楼硬已经向父亲说过邵君倩的事情,正要开口提醒,被大将军一眼瞪了回去。

刘有终沉吟片刻,“观陛下之所为,是个讲道理的人。”

“哈!”

刘有终不在意嘲笑,“大将军仔细想想,陛下所废、所立、所杀、所存之人,哪一次没有明确理由?哪一次不是说得群臣哑口无言?”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陛下无论要怎么对付我,都得师出有名。”

“正是,大将军再仔细想想,自己可有被抓住的把柄?”

楼温想了一会,“没有,我这一家子废物,倒有一个好处,不给我惹麻烦。”

楼础的心突地跳了一下。

“那大将军不必担心,陛下所为,无非是在试探。”

“试探什么?”

“御臣之术,有赏有罚,有升有黜。一赏一罚,令群臣效力,一升一黜,见群臣真心。”

“你说明白些。”

刘有终指向楼硬、楼础,笑道:“大将军对待子女,向来慈爱吧?”

“嘿,没打死他们,算我心软。”

“然则可缺衣食?”

“当然不缺,男男女女快二百口,每年花掉的钱足够养一万大军了。”

“既已供衣供食,为何不给和颜悦色?”

“什么都给,不把他们惯上天啦?管教子女跟治兵一样,必须有张有弛……啊,我明白了,陛下这是拿我们这些老臣当儿子对待啊。”

刘有终笑道:“意思一样,毕竟不同。大将军乃开国功臣,受先帝遗命辅佐新君,新君地位日渐稳固,自然不想再‘惯着’老臣,必须显露严厉的一面,试探你们的反应……”

“看谁忠心,看谁不满。我是忠臣,但我该怎么做才能让陛下相信?”

“嗯,为大将军计,明天就上书,交出西征帅印,专心宿卫宫廷。”

“真交?”楼温吃了一惊,掌军多年,让他交出兵权,心里极不踏实。

“呵呵,陛下试探大将军,大将军就不能试探陛下吗?文吏可打不了仗,军中将领皆是大将军旧部,朝廷若是真收帅印,他们也不会同意吧?”

楼温恍然大悟,向两个儿子道:“这才是真正的谋士,你们加在一起,能比得上刘先生的一根脚趾头吗?”

楼硬嘀咕道:“脚趾头又不会出主意。”

楼础道:“差之远矣。”

刘有终笑道:“大将军别夸得太甚,万一说错,我可负不起责任。”

“错不了,就是你说的意思,老三,把邵君倩的话再说一遍。”

楼硬马上复述,刘有终认真听完,点头道:“如此说来,陛下想试探的人不只大将军一个。”

楼温长出一口气,“只是试探,那我就踏实了。”

楼础在心里大喊:“不对头,这不只是试探。”可他什么也没说,反而跟着楼硬一块点头。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乱世谋士

    三国之乱世谋士

    初平元年,诸侯并立,战火席卷天下。南阳小庐,羽扇摇曳,红炉点雪中,笑谈天下。ps:扣群465324420全订书友群:731422593
  • 圣明的帝王

    圣明的帝王

    想看一个大学生怎么做皇帝的吗?想看一个单纯的大学生怎么在勾心头角的人群中生存的吗?想看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学生怎么稳固江山的吗?那就进来吧!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大夏十三太保

    大夏十三太保

    新书汉末文枭已发,欢迎品读! 你有你的千古名臣猛将,我有我的十三太保,大家好,我是李孝诚,且看我如何与一众英雄豪杰会猎天下。 千年豪杰,史上猛将,会聚一堂,争锋沙场,论天下谁是英雄?成王败寇,裂土封侯,强中之强,王中之王,尽在大夏十三太保 新建书友群68231551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圣帝至尊

    重生之圣帝至尊

    重回都市,强势崛起,斩宗师,破宗门,以无敌的姿态凌驾世人之上。
  • 乱世绝宠:皇上求放过

    乱世绝宠:皇上求放过

    玩了个手游就穿了个不知名的年代,这不科学!莫名就成了个荒淫无道的昏君的皇后,还是个嫁了两年都没有破处的悲催皇后!神马??居然还有个隐藏BOSS——意图复国的将军的心上人!?这特么也太坑了吧!哭!!这就哭了?还没算完呢!“朕宣布,废黜风琳儿皇后之位……”这这这算什么?这就被休了?等等,还有坑等着跳呢!“你现在依然是皇后,不过不是晏秦的皇后,是我高郅的皇后。”为什么一觉睡醒换了个国家还得继续做皇后?靠,不带这么玩的!淘淘:“老娘大老远穿越过来不是为了当皇后专业户的!”
  • 你好之忆青春

    你好之忆青春

    最美的时光,遇到最好的你,你却离我而去,从那以后我将变得不再是我
  • 临时老公:误惹薄情总裁

    临时老公:误惹薄情总裁

    "怀着我的孩子,还想嫁别人?”相亲宴上,腹黑前任搅局不够,还捉她进豪门金丝笼……真心吃不消!萌软小妻撸袖握拳,要训夫!男人坏坏一笑“亲爱的!我们给baby填个弟弟吧!”“魂淡,唔唔……”
  • 黑夜暴君

    黑夜暴君

    我叫方昊,我意外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古代,但却活得挺滋润。作为一名古代的屠夫,两年来我挣了不少钱,有了不错的积蓄。正当我因为焕城没有夜生活想要搬到另一个有夜生活的城池时,我发现世界变了。灵气复苏了!不,是魔气复苏了……“MMP,古代为什么会有魔气复苏这种梗!!!” 【ps:别吐槽书名了,黑夜说的是黑暗时代背景,至于暴君,说的是主角日后的称号,而不是现在。】
  • 西天破

    西天破

    生无父,养无母。嬉笑本是孤儿状。孤儿方古无父无母,从小被爷爷带大,可有一天出现了一只怪猴,爷爷却离奇消失,村里人仿佛从不知道村里有过方老头这样一个人......另一边的世界里正酝酿着惊天大阴谋,金蝉低眉,佛祖怒目,猴王也只得垂颈等待......
  • 残情王爷的契约新娘

    残情王爷的契约新娘

    ★★★大婚当晚,他无情冷血地羞辱她。婚后第二天,就纳了十多房小妾,算是给她“新婚”的见面礼。她是他指腹为婚的未婚妻。为了病母的心愿,她牺牲了自己的清白,委身与他。可他竟然狠心地避她堕胎,恨她入骨!病重岳母要求见他一面,他居然以此要挟,避她签下“产后自动离开”的休妻契约。他惩罚她,不管她身怀有孕,将王府内所有粗重的活都交给她做,让她沦为下女一样的活着。别的女人欺负她,差点害她流产,他都置之不理。面对他的诸多刁难,她无怨无悔地承受。只期待有一天,他能发现她的存在,并不这么令他厌恶。他以为,她是那种贪慕虚荣的女人,其实真相却不是这样——是他,早已忘却了当日马下的女子。她从一个目不认丁的平民女子,变成了才情了得的倾城王妃。可他居然对她说“这些根本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并不爱她吧?包括,不爱她生的孩子。所以,他可以在别人诬陷她的时候,他可以轻易地选择怀疑她……
  • 费尔南多·莫拉莱斯,你的死期到了!

    费尔南多·莫拉莱斯,你的死期到了!

    关于死亡总是有无穷无尽的话题。但是一个大半生平淡无奇的普通老人可以做些什么,才能让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他的追悼会呢?如果真人秀想不出好桥段了,该怎么办?本书通过一个欢快又讽刺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电视媒介及其从业者冷漠、残酷、讽刺的一面,并且告诫媒体从业者死亡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最好不要在这个话题上玩火。
  • 你比秋风先到我心里

    你比秋风先到我心里

    汐瑶是一个成绩优异的转学生,意外的和喜欢了她许多年的校霸成为朋友,两人逐渐擦出了爱的火花。没想到的是,一场阴谋却让汐瑶陷入万劫不复,堕入深渊…
  • 刘善本:国民党驾机起义第一人

    刘善本:国民党驾机起义第一人

    飞向延安,父亲驾机起义1946年6月26日,延安上空阴雨绵绵,一架美制B-24型重型轰炸机冲破艰难险阻,不时晃动着机翼,穿越厚厚的云层,在风雨中缓缓降落在简陋的机场上。驾驶飞机的机长就是我的父亲刘善本。父亲时任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上尉飞行参谋,他在即将接任蒋介石专机——“美龄”号机长的关键时刻,选择投奔光明,飞向延安,开创了国民党空军人员驾机起义的先例。周恩来总理多次称赞父亲是“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国民党空军先后有百人驾机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