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00000001

第1章 《洛阳伽蓝记》二重复合主题论(1)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主题是二重复合主题,即全书完整地记录了元魏王朝都洛时期国力以及佛教从鼎盛走向衰亡的全过程,今昔对比,兴衰对比,从而深情婉转地为元魏王朝的命运与佛教盛衰演奏了一曲动人的挽歌,以清丽、感人的文字把元魏王朝渐行渐远的历史背影、把佛教曾经的繁荣与衰败都完整地记录下来,将作者的史家笔墨、诗人深情以及曾经亲历的一切传达给后人。

《洛阳伽蓝记》有独特的魅力和多方面的趣味,其反映的社会文化生活是立体、多层次的,既有北魏历史大走向,尤其是北魏后期那繁荣又充满动荡不安的大历史,有记录宏大历史的史家抱负、卓越的叙事才能和语言技巧,并深情地关注一座座佛寺的兴衰,关注市井细民的吃穿住行、喜怒哀乐。对那元魏洛都的一切,作者绵绵追忆,娓娓倾诉,用清丽、平实、动人的语言来叙事、写人、状物,从而把那元魏洛都已渐渐远逝的背影留了下来,让后人继续去感怀,去沉思。作者笔下的元魏洛都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动人,所记录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是那么广泛,全书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人文关怀,所展现的元魏洛都社会文化生活图景完全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正如美国学者余国藩评价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及其《史记》是"以文字对抗时间的毁灭性"一样,杨衒之及其《洛阳伽蓝记》也是以作者的追忆与文字,来对抗时间长河对元魏一切人、事、物的毁灭,从而保存了对元魏王朝与佛教的记忆。班固《汉书》评司马迁说:"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此也可用来评价杨衒之。

杨衒之眼光博大,以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抱负、笔法来叙写元魏洛都的一切,用情婉转、细腻、深厚,行文畅达、清丽,感人至深。杨衒之的为人与思想情趣,我们觉得近于清人评价《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黄叔琳"人之爱其子孙也,何所不至哉!爱之深,故虑焉而周;虑之周,故语焉而详"。《颜氏家训》的魅力在于"其谊正,其意备。其为言也,近而不俚,切而不激",卢文弨看重其"委曲近情,纤悉周备"。杨衒之深爱元魏,元魏已亡,只有深情回忆,理性反思,婉转倾诉,才能在心底、在文字中让元魏复活。所以,《洛阳伽蓝记》完全可以与古代中国本土的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曹雪芹的《红楼梦》,西方丹纳的《艺术哲学》、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韦尔斯的《人类文明史纲》、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20世纪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等记载广阔而又深细的社会文化生活著作相媲美。

我们先从《洛阳伽蓝记》文本出发,来论证其为二重主题。

一、从《洛阳伽蓝记·序》看《洛阳伽蓝记》主题

徐师曾《文体明辨》认为,序文"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洛阳伽蓝记·序》以叙事为主,兼抒情议论,是全书关乎主题的最重要文字。

先来看看《洛阳伽蓝记·序》前半部分:《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氏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兼天外。至于一乘二谛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尔来奔竞,其风遂广。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剎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

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寮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然寺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止大伽蓝,其中小者,取其祥异,世谛俗事,因而出之。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远近为五篇。余才非著述,多有遗漏,后之君子,详其阙焉。这里追溯了佛教在洛阳古都兴起、发展、繁荣、衰败的经过,记载了从北魏高祖太和十七年(493)建都洛阳,至永熙三年(534)京师迁邺,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的四十余年间的历史。描述了洛都佛寺兴衰两幅画面,倾诉了作者由此引出的浓郁情感,"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交代了《洛阳伽蓝记》写作的动机、意图,并讲明了佛寺取舍的标准以及写作顺序。

作者先从时间角度切入,历时性展开叙述,从长时段来完整回顾了佛教在洛阳兴起与衰败历程:从东汉、西晋、北魏到东魏,即洛阳佛寺在东汉发生、西晋得到发展、北魏繁荣鼎盛而又急剧衰败、东魏已彻底颓败的历程。这样就为叙述元魏洛都王朝与佛事兴衰奠定了动态的时间背景,为浓墨重彩叙写元魏打下了坚实的底子;暗示了北魏作为华夏历史文化继承者的地位,突出元魏都城洛阳是汉魏晋古都的一脉相承,从而与南朝政权争正统,为元魏王朝争得作为华夏文化继承者的地位与自信,表明元魏的政治与文化是上承东汉、西晋的,是一脉相承的。

序言叙述的重点当然是元魏时期即北魏后期,序中完整回忆了迁都洛阳、北魏亡后东魏迁都邺城、东魏武定五年(547)作者重游洛阳旧都的全过程,写前后三个时间段,分别描述了鼎盛与衰败两种景观。从元魏由平城迁都洛阳开始,到元魏灭亡、东魏迁都邺城结束,完整展现元魏后期的历史。而在这一时期,佛事的兴衰恰与王朝后期的兴衰同步:王朝兴则佛事兴,王朝衰败则佛事衰落。

最盛时,洛阳佛宇多到"一千三百六十七所":"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剎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

这里作者将王朝建筑景观与佛寺建筑景观完全并在一起来写,王朝建筑景观与宗教佛寺景观构成佛、俗二元景观,"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金刹、广殿与灵台、阿房并列,既客观呈现了王朝、佛事繁荣的景象,写出宫殿建筑佛寺建筑共同的富丽,还暗示了王朝与佛事一同鼎盛的局面,从而写出北魏王朝国力、佛事的兴盛,几乎全民崇信佛教,佛教建筑林立富丽,展现元魏宗教的浓厚气氛。这里的叙写都是作者在深情的缅怀中写出的,因为王朝与佛事鼎盛的画面早已荡然无存,一切都只在记忆里,在作者清丽的文字中。

元魏后期,洛阳历经五次浩劫,最惨烈的是第一次,即尔朱荣于528年发动"河阴之变"。尔朱荣诱骗当时执掌朝政的胡太后、少帝和一千三百名王公大臣出城,将其全部屠杀。陈爽《"河阴之变"考论》(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4辑的论文)有比较详细的考察,而刘卫东、臧瑞平的《墓志谈"河阴之难"》,则通过造像题记等文物,详细考证死于"河阴之变"的王公贵戚。这些著述都有益于今人体认"河阴之变"的触目惊心与危害。

第二次是元颢入洛阳(约529年),"所统南兵,凌窃市里"。第三次则是尔朱兆攻洛阳(530年),幽禁皇帝于永宁寺,并"扑杀皇子,污辱妃嫔,纵兵虏掠"。第四是高欢(496-547年)以勤王的名义攻打洛阳,杀死尔朱兆。第五次是高欢与孝武帝(532-534年在位)冲突,再次进攻洛阳,孝武帝带随从万余人逃奔关西;高欢于534年立善见为孝静帝(534-549年在位),并迁都邺城,约四十万户洛阳居民同迁至邺,其中包括绝大多数朝中高官。

历经浩劫的洛阳在孝静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时,"余寺四百二十一所"。至武定五年,作者重览洛阳时,佛寺凋零残破,已是:"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寮廓,钟声罕闻。"

昔日故都完全颓败,作者将建筑人文景观扩大为三种:代表王朝的人文景观--如城郭、宫室、九逵、双阙,代表佛教的宗教景观--如寺观、庙塔、钟声,以及兼指王朝、宗教与民居景观的墙、巷、荒阶、庭树。作者把三种人文景观连在一块写,这一切都已残败、毁灭,画面广大而悲凉,含蓄表示出王朝与佛寺一同彻底衰亡,于是悲怆抒发"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哀悼王朝与佛事的衰亡。所以作者哀悼的是王朝与佛寺的衰亡,一笔兼写教内、教外两个世界,杨衒之的感怀深沉悲怆而博大,叙佛事也就是写王朝,写王朝也就是叙佛事,二者不可游离;当然也可以说,写佛事是表,叙王朝命运是里,其终极关怀仍可归结为缅怀凭吊王朝之亡,但表与里是不可分离的。

"今日寮廓,钟声罕闻",写尽元魏灭亡后洛都的死寂,没有一点生气与活力,曾经繁荣无比的洛都残破凋零,正如杜甫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宋代范温曾经以钟声譬喻"韵味":"盖尝闻之撞钟,大音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也。"钟声更多的是记忆里留给人们悠悠不尽的回味。西方史学界在上个世纪诞生了年鉴学派,年鉴学派对我们研究历史文化乃至古典文学有不少启迪。年鉴学派著名学者阿兰·科尔班(Alain Corbin)写有《大地的钟声》一书,关注西方中世纪的教堂钟声,认为"教堂的钟和钟声曾经是欧洲中世纪乃至近代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世纪乡村的钟声,先民"曾用今天业已消失的情感系统去倾听,去欣赏它。

这钟声表明了人们与世界,与神圣的另一种关系,表明了人存在于时空并感受时空的另一种方式。解读周围的音响环境也进入了个人和集体身份的构建的过程。钟声构成一种语言,建立了一种慢慢瓦解的交流系统,它有规律地调节个体之间,生者和死者之间被遗忘的关系方式。它允许人们用各种今天已经消失的形式表达同在的欢腾与喜悦"。所以,钟声曾经寄托了人们的情意,它构成了人们与世界、与神圣的联系,钟声就是一种语言,连接起生者与死者,传达了人们共有的、同在的欢腾与喜悦。所以在《洛阳伽蓝记》中,钟声既代表着佛国曾经的辉煌璀璨,也代表了元魏曾经的繁盛兴旺;但作者在写作时,这钟声仅留在了记忆里,洛都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声音了;这样我们更能懂得,作者在正文写永宁寺时,就特别突出,"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

同类推荐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大唐第一杠精

    大唐第一杠精

    网络杠精李大德魂穿隋末,成为李渊三子李玄霸。那一年,杨广三征高句丽,国内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李渊还是长安城一名四品小官,平阳昭公主刚做了妈妈,千古一帝也才十七岁。那一年,历史的角落里,蝴蝶煽动翅膀,掀开了新的一页。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回到上古当大王

    回到上古当大王

    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穿越到数千年前,成了一名奴隶。为了摆脱奴隶的身份,杨浩策划了奴隶暴动,这一年,夏启即位,华夏开启了家天下时代。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因杨浩的到来会发生哪些改变,上古时代的古老文明,能否谱写新的篇章。尼罗河畔,两河的空中花园,还有那次大陆上的名言中,能否会回荡着中原大地的古老传说。“朕乃万王之王!”
热门推荐
  • 世外良田

    世外良田

    乾坤镯,定乾坤,空间虽小,良田无数。你,油嘴滑舌好吃懒做的那个,我不是你的主人。我认输了行不行?求你还我平静的小日子!~~~~~~~~~~~~~~~~~~~~~~~~~~~~~~~~~~~~~~~~~~~~~~~~~~~~~~新坑《海棠春色》,欢迎各位大大跳坑,某人会非常努力填坑滴~~~
  • The Angel and the Author

    The Angel and the Auth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每天都和BOSS谈恋爱

    快穿之每天都和BOSS谈恋爱

    霸道独裁的跨国总裁哥哥招了招手说道:“言言,过来,给你黑卡。”——不,她拒绝。邪魅狂狷的魔教教主哥哥勾了勾手指说道:“小言儿,过来,给你令牌。”——不,她拒绝。清冷孤傲的上仙哥哥抬了抬眼说道:“言蹊,过来,给你神器。”——不,她拒绝。当拒绝的次数多了,某个男人就开始黑化了。“敢拒绝我,就要有承担拒绝之后的后果。”桃言蹊眨巴眨巴了眼睛,粉粉嫩嫩的红唇吐出了几个字。“不要呀~”某男人:缴枪投降中……(1V1,文中涉及到的兄妹皆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双处甜宠文!)
  • 血色塔罗

    血色塔罗

    本是纨绔子弟的方程,在家破人亡后,被人暗杀黑暗的小巷。在死亡的漩涡中挣扎清醒过来的方程,居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八年前,祖父刚刚身死的那一刻。他不知道自己是黄粱一梦还是周公梦蝶,他只是知道一点,他不想让已经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再发生一遍。他发誓要改变方氏家族的命运,首先就要先改变他自己的。塔罗,取自埃及语的tar(道)和ro(王)两词,含有“王道”的意思。因此,“塔罗”本身也就是指身为王者的判断力。名为塔罗的命运之盘已经转动,一个愚者,妄想挑战天命,能否成为王者呢?
  • 破无双

    破无双

    满脑子都是光怪陆离的新世界,我来给大家整个活!
  • 重生之双系召唤师

    重生之双系召唤师

    恶魔召唤师重回末世之前,拥有双系传承。作为一名身体羸弱的召唤师……呃……好吧,我还兼职战士,徒手拆高达的那种。
  •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 权妃一笑

    权妃一笑

    简介他在最不堪的时候,遇到了最美好的她。她将最美好的自己给了最不堪的他。凤凰涅槃重生,只为守护在她身旁。他今生最懊悔的事情便是没有在她最难过的时候陪着她一起走过。“言儿,许我一生一世可好?”她在最美好的时候,遇到了最不堪的他。她将自己的美好换取他的一条性命,经历重重磨难,她将自己强大。他将江山为聘,天下为媒。他甘愿做她背后的男人,默默守护着她。“你永远是我的夫君,我的天!”片花一:“我不行了,我忍不住了,”她被下了药,在还清醒前说道:“你救我,我还你一个人情。出去后,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吧!”说完,罗衫轻解,一寸寸露出凝脂肌肤,看着他屏息以待,或许是因为全身酥软无力,衣裳积在若隐若现的润圆之前,远比裸裎更撩人。死亡的飨宴,淋漓尽致,极致的交缠,快感累积。言儿,我并没有救你,而是你给了我希望,爹娘告诫我远离是非,但是,我想为了你而强大。言儿,为了你,即便是尝遍这世间所有痛苦也毫不退缩,只愿在将来的某一刻,我能默默的守护着你,甚至为你遮风避雨。片花二:“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若不没有人知道宫里头的情形,我们只有处于挨打的状态!”女子淡淡的说着。“不行!你明知道他对你势在必得!”不赞同的声音说道。“难不成你要看着大家在这里坐以待毙吗?”“言儿,去吧,我们一起!”此时白衣男子淡淡的一笑,在众人反对中,他依旧相信支持着她。片花三:“这江山是你打下来的!我们是为你而站,如今你却让那个女人当摄政皇姨?”“她是我的妻子,这江山原本就姓东野,只有皓儿才有资格当皇帝!”“即便如此,你可以当摄政王啊!为什么要窝在女人背后?”“言儿有治国之才,而且我只想多点时间跟孩子们相处,我不想她放弃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本文一对一,第一卷男主与女主分离,并没有多少对手戏,全是一些铺垫还有地雷暗线,在后面中极为重要。若亲觉得繁琐,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看。男女主角重逢后相互扶持,一生一世一双人。文中男配女配极多,不会是炮灰!本文可以收养,嘻嘻……∷∷∷∷∷∷∷∷∷∷收养区∷∷∷∷∷∷∷∷∷∷∷∷∷∷∷∷∷∷百里湛霆:kky20收养(墨墨咬被单,愤恨啊,我家湛霆啊!)东野璇:风倾雪醉〓〓〓〓〓〓〓〓〓〓〓〓【墨墨新坑推荐】〓〓〓〓〓〓〓〓〓〓〓〓★简介★
  • 思维的盛宴2

    思维的盛宴2

    从某种角度来说,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不是爱因斯坦,不是爱迪生,也不是达芬奇,而是福尔摩斯。一个现代人如果拥有了福尔摩斯那样的头脑,那就无往而不胜。如果你掌握了谋略思维,使你拥有了运筹帷幄的能力,那你就拥有了四分之一的福尔摩斯头脑。如果你掌握了逻辑思维,使你拥有了条分缕析能力,那你就拥有了四分之二的福尔摩斯头脑。如果你撑握了科学思维,使你拥有了现代技术能力,那你就拥有了四分之三的福尔摩斯头脑。如果你掌握了博物思维,使你拥有了洞察一切的能力,那你就拥有了四分之四的福尔摩斯头脑。一个侦探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推理,一次推理一次启迪,一次启迪一次健脑。
  • 我不是大侠

    我不是大侠

    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我用我的梦祭奠渐渐远去的老派武侠,重温江湖,刀光剑影,侠骨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