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1600000008

第8章 ,命题作文

卢植的问话,又让当场几人的表情很精彩。

小胖子刘德然的小嘴就一直没合拢过。就算想说什么也做不到,只好无奈地放弃,拼命地眨着眼睛。

“自己怎么就嘴贱了呢?这下该如何向老师解释?十岁啊!呵呵!”刘备只觉得头顶飞过一行乌鸦。心中一万匹那啥马踏过。

公孙瓒一副偷吃了小鸡的表情,咳嗽了一声,对老师卢植施了一礼道:“这作诗之人并非大贤,而是小贤。坊间说是奇才和神童。”

“神童?一个孩子所作!快说,是那家的孩子?”卢植心中闪过无数个家族。有荀家和陈家,有司马家,更有周家等等。

“涿县,刘备,十岁。”公孙瓒怪声怪调地说,目光锁定着双手掩面的刘备。

“伯圭,当真?”卢植认真地问,还恶恨恨地瞄着刘备。

果然不亏是杀伐果决之辈,刘备能感觉到一股有形的杀气扑面而来。老师卢植如此表现,刘备是理解的。正常人第一反应是抄袭。

一个十岁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儿,能作出如此佳妙的句子。怎么说都不真实不正常。可是,穿越之事本就不正常。近两千年的文化沉淀,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老师,如果说神人授梦,老师肯定不会信神鬼之说。现在弟子能说的只有一点,弟子没抄袭!”刘备躬身一礼,认真地说。

古人推出了神鬼,可是上层的人,以及读书越多知识越广之人倒不信。这神鬼是用来糊弄下面老百姓的。其目的是利于他们统治和剥削压迫。天子,天之子,天命所归也,不外如是。

“嗯!”卢植明显松了口气,严肃地说:“为师敢断言,就这两首诗必定会流传千古。若没相应的真才实学,会死人的。”

刘备真不知老师卢植紧张个什么劲?后世不知道多少小鲜肉小鲜花的,他们什么都不会,光卖个萌弄个帅就人气爆表,收入超神。也不见他们死来着。更别说有大把一首歌吃一辈子的歌手。嗯,都没被名不符实的盛名所累。

“老师,何不让小师弟现场作一首诗,不就知道是否有抄袭的嫌疑。”公孙瓒不禁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刘备一听,这公孙瓒师兄怎么和张飞一个德行。算了,反正历史中是欠了他们的。刘备笑了笑说:“还请老师命题。”

“好,就以春为题吧!”卢植心中疑惑很多,那怕刘备说了没抄袭,能证明下岂不更好。

刘备点了点头,负手在客厅里走了六步,才开口吟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叫《春晓》吧。”

刘备走六步而吟,是因为想到了曹植七步成诗之典故。以后人们说刘备六步成诗,总比曹植七步成诗更那啥。嗯,这家伙故意的。

刘备却选择性忘记人家曹植那是在刀口下走钢丝,不得已而为之。再说人家是真才实学,这能比?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回味无穷,妙不可言也,好,极好!”卢植看刘备的眼神愈发光亮,似乎恨不得敲开刘备的脑袋瓜子看看。

卢植沉浸在这诗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有如老狐狸一样谑笑着道:“玄德,你不该解释下么?你叔父可在信中说你没读过什么书呀!”

刘备就知道老师卢植没这么好应付,心中早已经百转千回:“这穿越一事玄之又玄,自己该怎么说?其实也简单,就是一个古代人多了一个现代人的记忆。又或一个现代人的意识莫名其妙跑到一个古代人那儿。其间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可是要说明白,难!先不讲人家信不信,自己还一团浆糊呢!”

刘备甩了甩头,把有的没的都赶走,略显得有些无奈地说:“老师,前几天因为弟子贪玩,爬上了家边的一颗大桑树上,一时忘乎所以掉了下来。当时就昏迷了过去,待醒来,弟子脑子里就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如何作诗。”

“就是就是,备哥哥头上的包还没消呐。”小胖子刘德然及时跳出来证明。当冠以汉末神助功的好手。

“老师,小师弟摔跤之事弟子也可以证明。”公孙瓒十分八卦地说:“小师弟在树上还说,我为天子,当以此为车盖。”

话说这为天子之话当属大逆不道。不过汉室很奇葩,只要是纯正的汉室宗亲,谁都资格当皇帝。再说东西两汉也非一脉相承,重点是拳头如何。所以刘备这样说也可以,最多说明他志向远大。

刘备对流言的传播再次有了认识,实在可怕。也对公孙瓒这个师兄有了新的认识,这还是历史中铁血的白马将军?整一个狗仔啊。

“嗯,一朝顿悟之事也有。开窍了也好!”卢植没置可否,笑了笑又说:“为师信你!”

“为什么?”公孙瓒表示自己不信也不服。这明明是信口胡扯,老师也信?

“因为是我之弟子!”卢植浑身散发出名为一种自信的光茫,让人不敢逼视,也由衷信服。

在汉末这段历史中,后人对谁最会打仗一直争论不休。焦点就在卢植和皇甫嵩两个上。不容置疑的是,卢植绝对是汉未最顶尖的那一撮人中。如果加上文采,卢植绝对是当世第一。

卢植可对诸多先辈留下的兵法著作校注过。他还有文集传世。这又岂是说会打仗能概括的。不过卢植身体不好,再者为人方正,再厉害又能如何?

说这么多,不外是说卢植开口了,真的假的都不必再分辩。其实卢植此刻起来让刘备成为衣钵传人的念头。在汉代,衣钵传人相当于半个儿子。

“也是我之师弟!”公孙瓒不愧是历史上最好师兄,立马力挺师弟。从此刻起,公孙瓒对刘备的帮助将大于历史。

“多谢老师,多谢师兄。”刘备眼睛有点红,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

“小事耳,你叔父信中还提到有一族谱,可否让为师一观?”卢植不再计较之前,及时转移了话题。

刘备很快跑到厢房,从包袝中取出族谱,恭敬地递给卢植。公孙瓒也好奇地伸过头看。

“嘻嘻,中山靖王之后,这个可以有。”公孙瓒忍不住怪话连篇。

世人皆知,中山靖王刘胜这个家伙就是个播种机,生了一百多个孩子。是姓刘的说是他后人都可以,却少言说服力。也难怪公孙瓒如是说了。

卢植横了公孙瓒一眼说:“伯圭慎言,此谱上写得明明白白,玄德确是汉室宗亲。排辈份也当朝之皇弟。”

“刘皇弟,这叫法带感。小师弟,你得找机会让圣上把你录入宗人府的皇家族谱上才行。”公孙瓒终于提个好建议。

“伯圭这点倒所言甚是,不得到皇家认同,可不利于玄德今后的道路。”卢植一有收刘备为衣钵传人的念头,就已经开始为弟子铺路。实在是刘备那句我为天子已经暴露出志向。

“弟子会注意的,还请老师和师兄多多费心。”刘备对两人心存感激,十分动情地说。

“好了,别煽情了,师兄罩着你!”公孙瓒大包大揽地说。按历史来讲,这话没毛病。不过现在这么讲就有点那啥。

“相互扶持,彼此守望是师兄弟应该的。为师会尽我所能教导你们。”卢植抚须大笑,对公孙瓒的话也不以为意。

“小师弟,你还是说这诗是怎么回事吧?”当收好族谱,公孙瓒又问起这诗之事。公孙瓒觉得老带劲了,有心学学。

“也好,玄德你就讲讲,为师也想学习下。”卢植身为名动天下的大儒,姿态却放得很低。或者说知识越高的人越谦虚,越谦虚,知识就更多。

同类推荐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功盖三分国

    功盖三分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魂穿千年,成为诸葛亮,然而需要面对的,却不只是江山争霸,还有那江山争霸的背后,那一个又一个的坑,那一个又一个的幕后黑手。诸葛亮能否辅佐刘备完成三兴汉室的大业?能否揪出那一个个的幕后黑手?能否在与幕后黑手的交锋中,最终胜出?且看《功盖三分国》!
  • 西方历史的瞬间

    西方历史的瞬间

    《西方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在西方历史中选取一百二十个题目,为每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对于文化、社会方面的情况谈得比较详尽,有助于读者认识、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历史的瞬间》特别重视15、16世纪西方世界向外求发展时代的状况,并借此说明“世界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阅读乐趣。
  • 《战国策》研究

    《战国策》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战国策》背景研究”,主要讨论了《战国策》文形成的原因、《战国策》材料在战国的流传,对《战国策》的作者进行了考察。下编为“《战国策》文本研究”,作者阐述了对《战国策》系年的看法、《战国策》体例上的创新,分析了《战国策》夸饰与虚构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总结了《战国策》在女性与刺客形象刻画上的艺术成就,从叙事方式的转变探究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最后提出了《战国策》文艺自觉的理念。本书为修订版,第一版于2003年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作者根据近十年来的研究做了大量修订,展现了《战国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热门推荐
  • 异世最强武帝

    异世最强武帝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不容错过,看小小人物如何走上人生巅峰
  • 东征四记

    东征四记

    初春的陕北,白天阳春回暖,太阳一落山就恢复了料峭的春寒,大风在没有什么植被的荒原上呼啸着。彭德怀沉着脸,一双眼睛布满血丝,伏在油灯下研究地图,一盏用西药瓶子制成的小油灯不断地爆出灯花,窑洞里忽明忽暗。侦察参谋小杨和警卫班长小周一边一个坐在炕沿上靠着墙睡了,炕上堆着几件问老乡借来的土布衣服和羊肚手巾。远处传来几声悠长的鸡啼,彭德怀抬头看看发白的窗纸,吹熄了油灯。他走到炕边,拿起土布衣服给两个年轻人身上各盖了一件,自己也拉了一件披到身上,就在炕中间躺下闭上了眼睛。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2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2卷)

    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时擦

    时擦

    因为一次偶遇,宋佳南喜欢上了隔壁班的班长苏立。苏立的成绩优秀、外表出色,气质和丰富的学识让平凡的宋佳南自惭形秽,她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意,只敢远远凝望这个身影。宋佳南在网络论坛上伪装陌生人,取名宋忆文与苏立聊天,频繁的联系让两人逐渐成为知心好友。然而当苏立提出见面的时候,宋佳南害怕自己的伪装曝光,掐断了联系。十年来,宋佳南一直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守护着这份暗恋的情结独自生活。直到这次偶遇,让宋佳南再也无法沉默,开始勇敢尝试接近苏立。再次相遇的两人,能否解开彼此的心结,错过了的十年,能否弥补感情的缺口?
  • 王妃逍遥记

    王妃逍遥记

    在这个异世界,完全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活着。选秀,暗算总能以自己的方式有个欣喜的结局。偶尔兴致来潮,玩票似的逸聚,开的活色生香。 因缘际会,学得一身不错的武艺和毒术,当起了悠茗宫宫主。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遍布各国,有了在这个朝代逍遥的资本。 因为他,心甘情愿的入宫,只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幸福偶尔也会开玩笑,所以意料外地事,总是措不及防的重重又匆匆。。。。。。 是否爱情,能逍遥? 是否幸福,任逍遥?
  • 万古魔尊

    万古魔尊

    少女淡淡的却带着刺的话使少年走上了一条王者之路。一颗魔心能包容万物,亦能笑傲天地,主宰万物。一双手化为枷锁,困住万个世界。一双腿,脚踏大地,令之颤抖。一双眼,射出万丈冰冷光芒。何其最强者,我便是最强者!
  • 婚前试婚:总裁矜持点

    婚前试婚:总裁矜持点

    三年后她遇到了他,她是留有案底的落魄千金,而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靳氏总裁。“靳先生,如果你不把孩子还给我,我就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对我做了什么!”她态度坚定,固执着小脸。他的声音醇厚:“这么想要孩子?”“嗯。”“孩子离不开我,想要孩子可以,嫁给我。”事实证明,嫁给靳延东一点都不委屈,还挺风光的。
  • 正室策

    正室策

    上一世,主母告诉她作为庶女三不之理,不争不夺不妒。她觉得错了,可后来明白并非全错。
  • 丞相的世族嫡妻

    丞相的世族嫡妻

    薄倾情,凤麒国薄氏世族唯一的继承者。大婚之日,夫君与庶姐合谋,洞房花烛夜,逼她交出家族藏宝库的秘密,不堪受辱咬舌自尽。再睁开眼睛,竟成了本朝丞相大人为冲喜而娶,传闻中无德无才,十二岁不会说话,不会穿衣的农女嫡妻。重生后才知道自己是刚出了虎穴又入了狼窝:夫君的心思深不可测;上有精神失常的婆婆;下有脾气暴躁的小姑;唯恐家中不乱的小叔;后园中更是美妾无数;连公主也要来凑热闹;费尽心计,想要她嫡妻的地位。但没关系,身为世族的继承者,这点小把戏就当是在休息。没有世族继承者的显赫身份,有丞相大人这座靠山也不错。继续装萌卖傻,斗美妾,玩心计,杀了庶姐,废了前夫君。直到薄家的人竟找上门才知道,这具身体原来不是农女那么简单……++++++++++++++++++++++++++++++++++++++++++++++++++片断1某公主眼角含泪,如雨后梨花道:“不求嫡妻之名,只求侍候丞相大人左右。”薄倾情一脸真诚的用口型说话,丞相大人帮翻译道:“既然公主不计较名份,就收公主为妾,以后就叫三八姐姐。”公主顾不得形象,失态大叫:“什么,叫本宫三八姐姐?你才三八呢。”薄倾情一脸无辜,丞相大人翻译:“因为府中已经有三十七名小妾,所以公主是三八,只能是三八。”某女一脸惊讶的看着一脸坦然的某人,她刚才有这样说吗?陷害啊!片断2庶姐的计谋终落败暴露,哭道:“丞相夫人,我也算是你的姐姐,你就放过我吧。”薄倾用鞭子托起她的下巴,天真无邪的笑道:“姐姐,当初你与自己的妹夫合谋,谋害自己的亲妹妹时,你可有顾念姐妹之情?”刚才还一脸姐妹情深的人,面色一白,如见到鬼一般,颤傈着声音道:“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你究竟是谁?”薄倾情冷笑,俯在她耳边:“你心里想我是谁,我就是谁。”片断3当秘密、阴谋、误会、算计……慢慢的解开繁华落尽,尘埃落定,【温馨提示:一对一,男主干净,女主干净,喜欢就收藏吧。】
  • 杜威:教育即生活

    杜威:教育即生活

    1919年,应胡适等人的邀请,杜威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中国行,这不但在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杜威思潮”,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的先锋。杜威的讲演对胡适、陶行知、张伯苓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次访华,也对杜威自己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古老中国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也给他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启示。从1919年6月8日开始,杜威先后在教育部礼堂、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地作了16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16次教育哲学讲演。此书精选收录了杜威在华期间的16次教育哲学演讲和16次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演讲,体现了大师的视野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