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800000002

第2章 第一次辽东之役

说起唐朝,隋末的那段历史也是不能不提的,因为唐初的很多风流人物都是在这段时期相继粉墨登场的。

要说就从隋炀帝杨广说起吧,谁让人家是堂堂大隋皇帝呢,地位摆在那里,撇开他让其他人物先登场也的确不太合适。

说起这杨广,按说能力不算差,是非也算明白,虽说他从太子到皇帝这一角色的转变期间发生了不少事情,而有些事情还不那么光彩,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谁做皇帝他们并不在乎,只要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所以如果他能够像老爸隋文帝那样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地发展大隋天下,说不定就没那老李家啥事了。

可这小子八成以前抢太子位时装好人憋屈久了,好不容易做到天下我说了算了,可得大大的享受享受,弥补先前几十年的蹉跎岁月。于是修宫殿、开运河、选美女等专项工作便有条不紊地一一展开了。相比之下,明朝那位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显得忒小家子气了,玩来玩去娱乐范围也就仅限于皇宫大院,娱乐对象也就几只老虎豹子。倘若杨广泉下有知,估计也会撇嘴鄙视之,曰:没见过世面!爷要玩就玩国家,大家一起玩!

可问题是,杨广认为国家是他的,要玩就玩,老百姓受不了了:你有吃有喝,只怕闲得慌,我可没那么多闲工夫。家里田要种,老婆孩子要养活,饭要自己做,挖河盖房还拿不到工钱,你小子倒站着说话不腰疼!

杨广不仅不腰疼,还不断琢磨出新玩法。中原和江南没新鲜感了,去塞北大漠也不错啊。于是乎到关系正热乎的东突厥可汗家串门去了。

刚一进门就看到高句丽使臣也在,还没等杨广回过神来,高句丽使臣已经扑通一声跪下来叩见万岁了。刚见面就有人磕头且不要压岁钱,杨广想不爽都难,自然面有得色。黄门侍郎裴矩一看,暗暗高兴,拍马屁的机会来啦:陛下,想那高句丽本是商朝箕子所建,两汉时节都是中土的郡县,当年乘中原混战时伪建国号,至今都不怎么听话。先帝在世时早已有意征伐。如今陛下开创盛世,突厥已为我所用,全盘汉化,此乃高句丽使节亲眼所见。臣建议可以趁此良机命令高句丽王到京师朝见。如此,后世将把陛下与周武王、汉武帝相媲美。更何况武王、武帝还要操刀引戈方能成功,而现在陛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则又在其上矣。

听了这话,杨广就像个充足气的气球,忽忽悠悠就上了天。他大腿一拍,朗声说道:来人那,向高句丽使者传朕口谕!明年你们国王应到涿郡来朝见,如果不来也没关系,我就带着突厥可汗亲往高句丽巡视!

政治辞令都是有讲究的,杨广说要去“巡视”实际上就是直截了当地告诉高句丽人:你要听话,我让你过来你就得过来,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这位使节自然深知其中含义,不敢怠慢,回去就向最高领导人汇报了。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姓高名元,不知是胸有成竹还是被吓傻了,从此之后对隋朝的礼节却是越发不到位了。杨广眼看超越周武王和汉武帝的梦想由于高元的极度不合作而化为泡影,不由火大,这只飘在空中的气球像被针扎了一样“嘭”地炸开了,牙齿缝里硬生生地迸出一个字:打!

说到打高句丽,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当时朝鲜半岛的形势。当时朝鲜半岛上共有三个国家:高句丽(首都平壤)百济(首都泗沘)和新罗(首都金城)其中以高句丽最为强大。现在我国辽宁省的大部分区域、朝鲜全部和韩国北部都曾在它的统治之下。百济和新罗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统治疆域大小基本相当。后两国由于实力不济,导致高句丽成了半岛的实际老大。

杨广这一次讨伐高句丽的准备工作显得非常业余,相信与他过于自大轻敌不无干系。按说,兵贵神速,既然610年就下了决定,当年就该把各项工作准备停当,该出发的就出发了。他可好,下了决定后先在江南度假,直到611年2月才坐船从江都(今扬州)北上,七天后正式下诏:全国总动员!

说到这个动员令,一看就是没经过民主评议,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全国各地军队不管路途远近,都必须到涿郡(北京)集合;征调江南水手一万人,弓箭手三万人,岭南短矛手三万人到涿郡集合;黄河以南各郡准备运输车辆五万辆,等等。请注意,这可是一千多年前,河北山东一带的军队还好,可江南、两广的军队和民夫用两条腿跑到北京还不知要猴年马月,哪还有多余的力气打仗。

打仗不是蚂蚁搬家,可杨广就是下了蚂蚁搬家的命令。如果用google-earth来穿越一下,当时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一条条又粗又黑的线,啥呀?不是大蚂蚁,是人!是行军中的军队、运粮食和装备的百姓以及他们的运输工具——人力车。这种在严刑峻法威胁下的低效率高损耗运输直接导致士卒民夫中途大量死亡,尸体压着尸体,相继腐烂,脓血满路,臭气扑鼻。于是很自然的,天下骚动。

内陆情况大致是这样,海边就更惨了。幽州总管元弘嗣奉命前往东莱(三国演义中太史慈的老家,今天的山东省莱州市)海口督造军舰三百艘。在岸上手持长鞭、面相凶狠的监工的严密监视下,造船工匠夜以继日地泡在水中,片刻不敢休息。大家都知道,船在水中泡久了,吃水线以下部位就会生虫,得定期清理保养,人体若是长时间浸泡在水下,肉体便会腐烂生蛆,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工匠们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快,死亡人数就接近了一半。

看了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权,开战之前就已经搞得国内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唯有大胜才有可能暂时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否则当权者只有完蛋一条路好走。

而杨广,正是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转眼到了611年冬季。这一年由于农业从业人员——农民、主要耕种工具——牛马都被征用,大多一去不复返,各地农业严重荒废,粮价飞涨。对此,隋政府非但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反而又追征了六十万民夫运送军粮。

可怜路途遥远,每个人运送的粮食连当作路上充饥的干粮都不够,担心受罚的农夫开始大批逃亡。上天用现实告诉这些无计可施的人们:安分守己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随时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啸聚山林则或许还有活命的可能。

就这样,杨广还没有出兵,天下却已经开始混乱起来。

612年正月,各地军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涿郡集中完毕,共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杨广将全部作战部队分为左右两路共二十四支,分路进攻,约定在平壤会师。

这一百多万人可不是像铺地毯一样刷的在高句丽前线铺开的。第一支部队出发居然用了整整四十天的时间,然后才是接下来的部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杨广也不例外。在这一百多万大军的身后,还有两倍于此数的后勤人员。据记载,隋朝鼎盛时全国共890余万户,人口约4601万,就算杨广玩国家没玩死几个人,那么这113×3=339万,也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37%。不要看这个数还不到十分之一,可它却包含了绝大部分的青壮年,留下来的以老弱病残为主。一句话,为了打高句丽,国家的血都快被抽干了。

3月14日,隋军突破了高句丽辽河防线,包围了辽东城。得意洋洋的杨广邀请西突厥可汗和高昌国王一同观战,那意思是明摆着的:瞧瞧我大隋多威风,每人吐口唾沫都能把高句丽淹死,你们小样可得老实点。

为了在外人前充分显示他杨某人的悲天悯人和治军有方,他还即兴向各将领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训话:我们打仗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拯救高句丽的黎民百姓。各位前进时要兵分三路,互相知会,不可单独前进,以防有失。所有军事措施都要奏报候批,不得专断独行。钦此!

我不知道杨广说上面这番话之前有没有仔细考虑过,但作为曾经率军南下消灭陈国的大元帅,怎么可以糊涂到如此地步?

首先,要表明自己爱民如子,又怎会把国内弄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其次,保护敌国百姓,就应该在军纪和执行军纪上面下功夫,他老人家对此却是只字未提。再有,战场瞬息万变,军事指挥官不能随机应变,反而要老老实实写好奏章等待批复,脑袋被敌人砍下来了没有指示也不能动。下这种命令的人,实在不是当首领的料,糊涂虫而已。

更荒唐的还在后面。见高句丽军坚守不出,杨广又同时下达了两道看似合理,执行起来却是自相矛盾的命令:

NO.1 各军包围,攻城。

NO.2 如果对方答应投降,要马上做好接受安抚工作,不准继续进攻。

这个命令太理想化了,存在着致命的漏洞,而且高句丽人很快就发现并充分利用了这个漏洞。

于是便出现了以下场景:辽东城内快挺不住时就声称要投降,将领们只好暂时停止进攻,写好文书上报。等到批文下来时,守军又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样几次下来隋军全做的是无用功,可怜杨广被人钻了空子还没有醒悟

这一围就是三个月,隋军依然毫无进展。见一座城都攻不下,每天消耗的资源又实在太多,杨广也坐不住了,亲自跑来视察,大骂众将无能,并表示,再不尽力,死啦死啦的!

大家当面都是磕头如捣蒜,背后早就在肚子里骂开啦:你的狗屁命令让我们像傻子一样被人玩,还不能说!不是你乱指挥,辽东城早就拿下了。凭什么怪我们不尽力?要死也是你先死!

围攻不成,只能改变策略了。于是,又有数支部队从锦州等地出发,进击高句丽本土。杨广保证供给——每人发给一百天的粮食,还有铠甲、刀枪、衣服、攻城器械和炊事器具等等,士兵们听说后都欢天喜地。

可是,别忙着高兴啊,没有车,没有人,怎么办?答案是:自己背!这些加起来有多重呢?答案是:三石以上。

一石折成现在重量单位有多少呢?汉代的一石约合现在的27千克,宋代的一石约合现在的59.2千克,隋代记载不详。但无论如何,每个士兵都至少要背上一百多斤的东西上路。谁背得动?

这样一来,士兵们可不干了,谁爱背谁背,老子们不背!

针对军队中弥漫的抵触情绪,杨广接着又下了道白痴命令:胆敢遗弃粮食者,斩首!

要知道,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于是他们中有人便发明出了一个办法:索性出发之前就刨个坑,把粮食埋了。这可不算遗弃啊,我只是先存放在这儿,没东西吃了再回来取——好好的人,都变成松鼠了。

军官们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付上面了事。可是这毕竟不是办法,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路刚走到一半,粮食就快吃完了。

渡过鸭绿江,这些部队与高句丽军相遇了。高句丽军惊奇地发现,这些天朝军队怎么毫无传说中天朝军队的威仪,反倒更像叫花兵。一眼看去,几乎个个都是面带饥饿之色,疲惫不堪,仿佛大病初愈般!那是,缺吃少喝不说,还要背着一大堆装备日夜兼程地赶路,是人都受不了啊!

于是,高句丽统帅乙支文德(这人在高句丽历史上算是个人物,现在韩国海军的一艘新型驱逐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决定,不管对方是丐帮还是病猫,先调戏一把再说。于是高句丽稍一交战就连连后退,隋军自然是“乘胜追击”一天内连续七次如此。虽说是七战七捷,战果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鲁国人曹刿在论“战”时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勇猛的军队,七鼓下来也快没气了,更不用说是疲惫、饥饿的隋朝军队了。

就在隋军几乎精疲力竭、只剩喘气的当儿,高句丽军突然发起了全面反攻。总算隋军多年征战,经验和技术尚在,但也只剩下被动抵抗和撤退的份了。

7月24日,隋军撤至萨水(现朝鲜清川江)渡河,高句丽军深得兵法精髓的半渡而击之,隋军大败,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全军崩溃。渡过辽河的陆军全部撤回,另一支从海路登陆的军队独木难支,也只好不战而归。

至此,杨广第一次东征基本结束。据统计,共有约30万部队东渡辽河,逃回来的却只有2700人左右,粮食装备损失不计其数。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攻克了一座城池。这种战果,特别是考虑到双方国力的对比,只能说是惨败。

同类推荐
  • 皇家宿命

    皇家宿命

    此书以穿越者的姿态,以修真道路之中争皇位,宫斗,各宫各势力之间阴谋阳某不断,历史中绝不可缺少的情节,这是皇家人的宿命,尔虞我诈,骨肉残杀,为成皇,也为存活,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却不多见。国人历来重视姓氏。和人初次相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这个“某”,就是对方的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做人的尊严。
  • 德国的浩劫

    德国的浩劫

    《德国的浩劫》一书的作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是当代西方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之一,顾治称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史学界最令人瞩目的人物;布赖萨赫也称他是当代德国历史主义的首席代言人。《德国的浩劫》分为当代的两大浪潮,第二帝国建立以前和以后的德国人民;希特勒主义和西方列强等十五章内容。
  • 附身做皇帝

    附身做皇帝

    大秦末年,宦官当道,主弱臣强。金牌保镖季玄陵,重生附身在少年天子身上。杀替身,诛奸臣,夺王权。重振朝纲,开疆辟土,四海臣服!爱江山,更爱美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朕要让大秦锐士,踏六合,平八荒。日月所照,皆为大秦疆域
  • 逆天改变者

    逆天改变者

    一位见多识广的富二代,在漂亮女友的帮助下,意外的摔下悬崖,卷入了历史的纷争中,用现代人的知识改变历史,用发展的视角,重塑历史,在生死的徘徊中求存,在波橘云诡中求变,用经济这个支点去撬动腐败的大明王朝,通过影响最聪明人嘉靖,而影响天下,从而掀开了改变历史的宏图大卷。
热门推荐
  • 莱蒙托夫诗歌选(孙更俊译丛)

    莱蒙托夫诗歌选(孙更俊译丛)

    本书精选了莱蒙托夫有代表性的、各种样式的抒情诗数十首。《莱蒙托夫诗歌精选》的翻译再现了原诗的形美、音美、意美、情美,求得形似、神似、诗情画意,情趣盎然,有强烈和醉人的艺术魅力。莱蒙托夫,俄罗斯高贵的忧愤诗人,其情恋苦涩,诗情沉郁,充满忧伤。
  • 邪王独宠妻:傲娇狂妃要逆天

    邪王独宠妻:傲娇狂妃要逆天

    她用铁血手腕,在这异世打出了一片天地;他宠她入骨,悄然为她打下了一场盛世繁华。“我这辈子唯一的执念,就是陪着你,陪着你生一窝孩子,陪着你慢慢白头,每天相拥着看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然后这一辈子,也就陪你过完了。”“朕准了。”她红唇勾起,张扬肆意。他轻笑着拥她入怀,她是他尊贵的女王陛下,一直都是
  • 马政纪

    马政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神的轮回

    网游之神的轮回

    一片黑暗的宇宙里,两名男子伫立在此,一位黑发黑衣,另一位白发白袍。(我和外面的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我不是1刀999,我也不是出门捡神器,更没有天上掉美女!更不可能继承百亿家产!想知道真正的菜鸟怎么登神吗?就来看神的轮回吧!)
  • 无限崛起

    无限崛起

    一代杀手之王,却在巅峰之时选择退隐,奈何在还恩之中,却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当中,面对愈加动荡的局势,为保全自身,唯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变得更强……
  • 买房的革命

    买房的革命

    在当今中国对于高房价的一片喊杀声中,本书可能是迄今唯一一本教人们如何脚踏实地战胜高房价的书。本书作者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深刻洞察,用宏大的视野、科学的论证、真实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国高房价的历史成因、时代必然性和社会依赖性,并指引读者,放弃幻想和抱怨,用实际行动,走出“用观念革命跑赢高房价”的突围之路。贯穿本书中的人生智慧与财富理念蕴含了丰富而独到的见解,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 农门悍女

    农门悍女

    人生无处不狗血。她好不容易混成了有房有车一族,却不想意外穿越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姑。陆家逃难到此地,家里穷的叮当响不说,穿越第一天要债的逼上门要拉她抵债,家里唯一一口煮饭的锅都被人砸了。老大陆天佑为还债要签卖身契,老二陆天福要给黑包头扛活,还差点逼着她去给有钱人家做丫鬟。眼见着一家子垂头丧气、困苦到卖儿卖女的境地。苏雅怒了,尼玛,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她好歹也是21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为青年,就不信靠自己的一双手改变不了这糟心的生活?不过,要从何下手呢?苏雅瞄上了眼前这个虚伪的小妖精,先扒了这妖精的皮再说。铲除妖魔鬼怪,再带着一家子脱贫致富奔小康,顺带着解决一下大龄剩女的婚姻幸福问题。
  • 侠武之道

    侠武之道

    背景是以少女女主人公林子钰有一天放学后回到武器铺去养父张通,武器铺已被大火熊熊燃烧,最后得知张通和两个下手都在这场大火中死去,林子钰安葬好张通后最终决定在一天夜里离开村子去完成张通的遗愿,却经历一路困难重重,江湖险恶,正邪的抉择和阴谋的较量,林子钰的心中的武和侠在最后找寻到了答案。
  • 2016中国年度报告文学

    2016中国年度报告文学

    由何建明主编的2016年度报告文学,是从全国当年发表的报告文学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报告文学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报告文学。
  • 北方的金合欢

    北方的金合欢

    我和拉乌尔·阿斯兰诺维奇·坎巴是于狩猎途中结识的。在塔梅什村外,一片四处生长着树莓丛、刺马甲子和金刚刺灌木的广阔海边旷地上,人们在猎鹌鹑。从远处传来稀稀拉拉的沉闷枪声,猎犬的吠叫声,能瞧见犬只在草丛中绕来绕去,以及跟在狗身后朝被击中的猎物奔去的猎人的身影。而就在此时,在这阵热情高涨的狩猎大战中,我看见了一位身形高大魁梧的落后者,懒散地沿着小径在踱步,枪被横过来扛在肩上,而两只大手好似一对象鼻,在步枪两侧垂挂下来。这是一位明显经受不住狩猎狂热的人。他似乎也注意到了我这么一位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