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1400000001

第1章 楔子

时间,无名无状,不着痕迹,却最流光溢彩。——颖子。

古乐站在学勉高中门口,已经足足有五分钟了。

将肩上滑下的包带重新安稳放置回自己的肩上,古乐走向门卫。

学勉高中,N市的八大重点高中之一,N区最好的高中。

但这并不是古乐曾经的高中,但是整一个高中三年,却和它如何都脱离不了联系。

学勉高中里,兼并了学勉初中部,以及风茂书院。

而风茂书院,是古乐曾经的高中。

学勉高中位前,穿过篮球场,再穿越过操场和篮球场,爬过一个斜坡,是隐隐藏于后的风茂书院。

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就是独属于风茂书院的全部。

在N区,很多中考成绩不上不下的一批人,都被家长挤破脑袋的送进了这里。

仅仅因为风茂书院虽然是一所贵的一逼的私立高中,但是师资力量和教学和学勉高中共享,重点升学率在区里算得上很是可观。

上至5000,下至28万,在风茂书院的2013这一年,三分之二的人,就这样上交了所谓的教育费被丢了进来。

古乐,自然也是这其中之一。

老古通过关系,根据古乐的中考成绩,上交了三万大洋,把古乐塞了进去,颇有一种三年后,我闺女能考重点了的意味。

进入大门,恰好响起了下课铃声。

那么多年,下课铃声,依然没有改变。

古乐并没有直接走向被称之为“在山坡上的高中”的风茂书院,而是现在整个学校四周转了一圈。

如今的整个校园,和古乐印象中的那一个,一样,又不一样。

在操场的三叉路口,古乐朝着右边走了一段距离,停下。

这是通向学校西大门的路,这一条路上,有一整段的凤凰木。

如今,凤凰木开出了大片大片的凤凰花,在枝头被花瓣包裹簇拥着的凤凰花,就像是一团团接连不断到火凤凰的羽毛,红艳如火。

是啊,现在已经是五月了。

是凤凰木的花期了。

也是邻近毕业的季节了。

古乐依靠在在一棵凤凰木上,静静闭上双眼。在这一个瞬间,有太多的画面在脑海中流转。

不自觉的就哼唱起:

也许值得纪念的事情不多

至少还有这段回忆够深刻

是否远方的你有同样感受

成长的坎坷分享的片刻

当我又再次唱起你写下的歌

仿佛又回到那时候

……

那时候。

的确,所有故事的开始,都要从古乐和故事中的那些人儿相识的那年说起。

2010年。

这一年,在这一颗星球的这一片大陆上,发生了许多事儿。

4月的7。1级地震;5月的世博会开幕;7月的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8月的特大泥石流;10月的嫦娥2号顺利进入轨道;11月的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计算机;11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闭幕式。

这一年的9月1日。

古乐开学,成为一名高中生。

在真正开始高中之前,古乐一直以为,她能延续整一个初中聚集起来的快乐。却不知道在开始的哪一个瞬间,按错了那一个键,造就了一个古乐从来没有想过的年华。

不管是学勉高中,还是风茂书院,都在军训开始之前,让每个人都闲做出了文理科的选择。

学勉和风茂各匹配十个班,顺序连贯,八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

对于在学校重视理科,轻视文科,父母一致觉得理科未来更好选专业和工作的大环境下,在古乐还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就已经在文理科选择单上的理科一栏勾上了勾,签上了大名,交了上去。

最后,古乐被分在了十四班。

在没有走进教室之前,古乐一直以为,理科班是一个阳盛阴衰的班级,却没想到男女生比例各占一半。

N区不算大,所以在风茂,能够碰到一些来自同一个初中的校友。

这些校友,很可能曾经还是同班同学,或者在初中时候就已经认识。

古乐,也是如此。

在这样一个让人充满着好奇和陌生的新环境中,耳冬和单典就是古乐曾经的校友,在初中时光就认识的校友。

身高165的古乐,被安排坐在了第三桌,而身高同为160的耳冬和单点被安排坐在了第一桌。

军训结束后,班主任禾韦在讲堂上,用着极其严厉的口吻,对全班说着这么些话:

你们,从现在开始,要有危机感和压迫感。因为,坐在这里对你们,是失败者,或者说是这个社会留存下来的渣。想想同样是参加中考,别人进入的是学勉高中,而你们却是坐在这里!也好好想一想,从现在开始的这三年,你们要用什么样的努力,才可以赶上别人!

禾韦说这一些话的时候,坐在下面听着的古乐,心里并不服气。凭什么仅仅只是因为进了风茂书院而不是学勉高中,就是这个社会留存下来的渣了?

一种现在坐在这一间教室里的都是差生,而老师从来都看差生不顺眼的想法,在古乐脑中油然而生。

眼珠在视野90度范围内滴溜了一圈,古乐觉得…和她有一样想法的人,挺多。

靠在凤凰木边上的古乐睁开眼睛,她想,禾韦的这一段话,大概就已经在16岁点她的心里埋下了不喜欢这个老师的种子了吧…

只是,如今已经毕业多年,人生也已经是2字开头的她,再去想想当年禾韦说的这一些话,尽管还是不赞同,却也还是感知了其中的几分理儿。

在我们整一个学业生涯中,没有哪一个阶段能够高中这三年相提并论。不仅仅因为人们总说的,高考是决定你后面的人生故事的无法替代的一个分水岭,也因为在这一个阶段的三年里,我们越过18岁,经历了在这样一个年纪中,在学业面前史无前例的压力和坚持,在懵懂的冲动下开始体会着不同情感和感情之间的碰撞,也在磕磕绊绊中明白…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从来都有事文科好,理科烂的古乐,在适应高中生活的第一阶段,就已经被高中的理科,折磨的一个头两个大。

好不容易完成了这一天的作业,古乐捧着语文书走出教室,坐在教室门口的楼梯台阶上,和几个同样捧坐着的同班同学,默背着文言文。

风茂书院的教学楼位于斜坡边的一片平地上。

教学楼由德宇集团出资建造,所以,风茂书院的教学楼被命名为‘德宇楼’。

德宇楼,自下而上,共五层,越往上,年级越高。

十一班到十四班被安置在一楼,教室门口有两级台阶,台阶下去是一整片的空地。

每周一的近2000人的集会,就是在这儿开。

古乐所在教室的对面是被中间通向楼上的楼梯楼相阻挡的政教处。连接教室和政教处的是位于楼梯口对面的厕所。

古乐正默背着《师说》,促不防耳冬拍了下古乐的肩,然后再她的边上坐下,潇洒的甩了甩那一头利落大短发。

“古乐,我来问你点儿事儿~”

耳冬刚说完这一句话,古乐的另一边坐下了另一个人:潘易。

潘易这个男生,古乐虽然还没有正式和他说过话,却对这个男生印象深刻。

拥有比女生还要白皙剔透的肤色和让女生都羡慕的长睫毛,内双的瞳孔中浸透着某一种清透。在整一个军训期间,只要是不在操场上军训,总能看见潘易把帆布鞋当拖鞋拖踏着,走着标准的模特步,整个人看上去介于乖小孩和老子很拽之间。

“什么事儿?”对于潘易拿着本语文书,拿支笔坐在教室门口,自己旁边的台阶上的这一举动,有丝惊讶。看了一眼这个男生,转头继续和耳冬交谈。

“你跟毕瑶是不是很熟?你们周末放学总是一起回家。”

古乐点点头。

“我们是邻居。”

耳冬口中的毕瑶,和她们同一级的15班女生。

因着学勉高中和风茂书院基本采取的是全封闭制度,禁止携带一切电子产品和与学习无关的书籍。高一高二每周六下午三点放学,周日1点之前返校,高三每两周放一次假,假日下课以及返校时间和低年级段相同。

古乐和毕瑶平常总会一起吃饭,周末一起回家返校。

在这个还算陌生的环境里,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做着邻居,认识着的毕瑶,对于那个时候的古乐来说,可以说得上是最能感觉到亲密的人了。

即使古乐和毕瑶在这之前的三年里,并没有在一个初中。

耳冬又往古乐边上挪了挪,被夹击在中间的古乐,莫名的有一种接受审讯的感觉。

“帮我一个忙…”耳冬滴溜着小眼珠,掏出几张便利贴,贴在古乐的《出师表》上,“毕瑶柜子里有什么零食,日常洗漱用品是什么,日常爱好,生活习惯,都写在这儿~”

耳冬的话说的古乐一头雾水,一脸懵的看着这个初中就认识,但是不算熟识,现在成为了同学的朋友。

“你…要…干…嘛?”

“你帮完我告诉你…”耳冬开始了‘讨价还价’。

“所以…你是要干嘛?”虽说是一个女生,但是中性的打扮,也足够吸引同性的目光,和在军训就吸引来不少女生目光的潘易站在一起,丝毫不显得逊色。

古乐在脑子里扫了一遍耳冬的话,所有有关毕瑶的事情,大多都能够说得上是设计到了毕瑶的隐私,加之,耳冬和毕瑶并不认识,一上来就‘扒底’,没有给出个所以然来,古乐自然是不会轻易的就把毕瑶‘献’出去。

所以,耳冬的‘讨价还价’,对古乐并没有任何说服力。微微上扬起嘴角,颇有几分‘赶紧坦白,有什么阴谋’的恶趣味。

“我想追她…”还没等耳冬和古乐进行着下一轮的你来我往,潘易的声音从古乐到另一边传了过来。

我想追她。

夜自修的夜的黑,夜无法修饰古乐听到潘易说出这句话后,合不上嘴的惊讶。

用三秒钟的时间消化吸收了潘易说出这句话的给古乐所带来的惊讶,正准备针对潘易的说出的这四个字,问些什么。就瞄到了在隔壁十三班的隔壁的办公室里,正要走出来到教室里视察的禾韦多身影。

于是,下一秒,在台阶一角乘着初秋的晚风的画面是这个样子的:连坐着的三个人,捧着语文课本,埋头小声念着《出师表》,试图将全文背诵下来。

禾韦双手双手交叉放在身后,教导主任般的走路姿态,穿过了十三班,拐进了十四班的教室,扣在裤腰带上的钥匙串碰撞出撞击声。

进教室前还不忘把目光在台阶上排排坐,啃文言文的一行人,停留了一秒钟。

在教室里绕了一圈,禾韦原路返回办公室。

“你想追毕瑶?”禾韦进办公室的一瞬间,古乐的视线就从恼人的文言文上转移到了潘易的脸上,似乎想要从他的面部表情里,搜寻到一丝一毫的有关他说出这句话的根据。

潘易点点头,似乎还带着一抹男生在承认喜欢一个女生时候的独有的害羞。

“你跟毕瑶关系那么好…”耳冬勾上古乐的肩,“校友,朋友,同班同学,是不是朋友看今天了~”

说完,耳冬还不忘给古乐抛了个媚眼。

似乎是因为投缘,潘易和耳冬的关系从八月军训的时候,就很好。当大家还在适应高中新环境,新的学习状态和时间作息的时候,这俩人已经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

耳冬的这一句话,让古乐不知道下一步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只能看了看耳冬,又把脑袋转向另一边,看了看潘易。

“你是真喜欢毕瑶?”最后,古乐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潘易还是点点头。

古乐捡起一朵从树上飘散下的凤凰花,拧在手指间,向操场的三岔路口,往回走。

在十岁过半的年纪里,发现自己喜欢,或者似乎是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想要通过各种方法去了解Ta的喜好和日常习惯。

这大概就是在那样一个年纪里,喜欢一个人的美好。

将喜欢最简单化。

同类推荐
  • 爱上你,不受控

    爱上你,不受控

    曾经我以为千山万水都阻挡不了,我爱你。可不曾想,毁掉这一切的竟是我自己。——欧盛恨的力量真的好强大,我从未想过我会为了毁灭你而变成一个连自己都痛恨的人。你记住,玉珑爱你,会守护你。而我是苓雨,对你的只有恨,唯有你死,我才舒心——苓雨我是谁,不知道,感情对我来说是累赘——王音茹。你是谁,不重要!因为即便你变成了谁,我都会爱你。我自信不会成为你的累赘!爱情就是这样,不受控!——柳云凡婚礼“你还是来了,苓雨!”“嗯,为了杀你!”“是吗,那就动手吧!”……海边“是你吗,真的是你吗?”“嗯!我回来了,欧盛。”“别离开我,好吗?”“其实,我还是放不下对你的爱!”“因为这是爱情”
  • 两百磅的春天

    两百磅的春天

    他是x市最年轻的亿万总裁,他傲慢,无理,无视一切女人,赌气用一纸契约娶来三十五岁,体重两百磅,脾气暴躁,集诸多缺点为一身的她,宠她没边,给她想要的一切。“大婶,这个古董花瓶你砸的好,刚好看它不爽!”……“大婶,这个火点的好,本少可以帮你火上浇油!”……“大婶,你可以横吃五街,脚踢四海,气死白富美,但是绝对不允许你吃高富帅豆腐!”……
  • 穿到女尊有人追怎么办

    穿到女尊有人追怎么办

    由于个人原因,本文以后不再更新,请各位谅解
  • 原来我们还是我们

    原来我们还是我们

    她是家人的掌上明珠,世人眼中的乖乖女,也是他的心头肉;他是叱咤风云的商业奇才,世人眼中的纨绔子弟,也是她的心上人,她的心头恨。只因一眼,她便成了他的猎物,为了她,他可以不惜一切,不择手段,而她明明说好的不能爱,却也最后无能为力的爱上他,而且爱的彻彻底底。一次又一次的误会,一次又一次的解释,她的耐心好像快要消磨完了,但他却依然是守候在她身后的那个人。虐心之后的他们,又能否继续甜蜜到让人发腻?
  • 误惹无情冷总裁(全本)

    误惹无情冷总裁(全本)

    出差提前回来,看到两个人--一个是即将与自己举行婚礼的未婚夫,另一个则是同窗七年的好朋友。痛彻心肺又如何,日子还是一样的要过。用堆积如山的公事,把自己的伤心摒弃在心门之外。却在因为抢着拿全勤奖的时候,错坐了总裁的专用电梯。难道她把那位传说中的冰山总裁惹毛了吗?MYGOD,她不是故意的!可是这位总裁先生却在拒绝了无数名门淑女之后,挑中了她,荣登--总裁情人的宝座。既然是我的,就不许你再和别的男人有什么纠葛!冰山总裁冷冷地宣布守则第一条……=================================================
热门推荐
  •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资深心理专家明天根据20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精选40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案例,向读者展示了亲子关系中常见的问题,深入解读了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破解了不良亲子关系背后的秘密。在每个案例中,既有家长和孩子的讲述,也有深入浅出的心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明确的应对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 道德真经全解

    道德真经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的成长经历。王朝闻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学习,从一名雕塑家慢慢成长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他对艺术的追求、他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他勤俭节约的一生,处处显出大师风范。
  • 千年之书

    千年之书

    好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是屹立在知识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超薄阅读,享受着厚重的积淀和丰硕的收获。徜徉在文字和图片之间,品味思想与文化的饕餮盛宴!几千年来,人类前进的第一个足迹,世界文明创造的每一项成果,都被保存在书籍宝库中。书籍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引领着人类不断向前。读书,就可以把千年来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时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吸取过来,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进步。一本好书,往往凝聚着一个人思想的精华,蕴藏着时代特有的气息,作者的灵魂也寄居其中,永远不死不灭。打开书,把这个灵魂解放出来,它就会同你交谈,和善温雅地告诉你所有的秘密。
  • 红大衣

    红大衣

    创作,是以真挚清澈之心与外界交融的过程。感谢《北京文学》能够让我的中篇处女作《红大衣》问世。 《红大衣》三次易主,它的款式和颜色几经改头换面,折射着大衣主人们命运的跌宕和时代的变迁。 我以红大衣为线索,以时代变迁为背景,作人性白描,尤其是“外公”和“母亲”两代人的勇气和对理想的永不放弃。 80年前,“外公”,一个东北的土财主,有一个不能被家族接受的理想:他的女儿们长大了个个都要做医生,不靠男人吃饭。他放弃了土地进城打工,将女儿们送进学校。日本鬼子的奴役,长春被围时的饥饿,都不能让他放弃理想。
  • 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或许你经常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身体,或许你知道不少的生理卫生常识和医药健康知识,于是,你自以为对自己的身体了如指掌。试问,你知道你的身体为什么能长久而有力地运转?你能说出疾病如何有损人体机制?你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各种身体不适或疾病?健康是人体的最佳状态,它是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存在状态和运作状况的反映。健康意味着身体没有任何疾病,其内外环境处于一种均衡的正常状态,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 绿鸟岛

    绿鸟岛

    “绿鸟岛要开发了!”平城里有一天有一个人这么说。过了几天有几个人这么说。再过几天,有人从绿鸟岛归来了。“地皮快要卖光了,听说一个外商化了八十万美金买走了半个小岛,剩下的那些也被邻近几个县城的‘大蟹’们买走了一大半,听说要建什么五星级宾馆啦,高级游乐场啦……”诱人的信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于是那个离平城二十五海里的小岛显得神秘了起来,在人们的想象中闪着黄金的光彩。于是,从平城开往绿鸟岛的轮船从三天一趟增加到一天一趟。
  •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

    晚年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生活在疾病的困扰之中,写作、孤独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扬·安德里亚·斯泰纳的到来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去呼吸,去回忆。去挥洒最后的激情。痛苦的力量仍在,但已转向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以情人的名字为题,这本《扬·安德烈亚·斯泰奈》亦如对情人的喃喃私语,八〇年的夏天,也因此充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