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25500000106

第106章 重租

九月初一这天清晨,在通往云梦乡乡邑的道路上,放眼望去,皆是挑着扁担、竹筐的农夫,筐里是新收后晒干的黄橙橙谷子,沉甸甸,仿佛要将扁担压断。

与这些需要费力挑谷的士伍黔首相比,衷牵着的牛车驶在道上,就显得鹤立鸡群了。更别说,还有黑夫骑着红马在前面威风凛凛地开道。

原来,进入九月后,便是秦国百姓交租的日子,正所谓“税租九月而具”,官府将统一在这个月收取田租,好为十月份的上计工作做准备,而田租多寡,便是上计好坏的重要标志。

就黑夫所见,与收获时满脸喜色不同,路上的行人,大多面露忧虑。毕竟交出去的,都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啊,而且肩挑手扛十分劳累,路边田埂上,随处都是蹲着歇气的人,他们看向黑夫兄弟的牛车乘马,眼中满是羡慕。

牛与马,得家里有一定财力的有爵者才可能买得起,这也是很多农夫劳碌了半辈子的梦想,家中有了这两种牲畜,里中姑娘会争着来嫁。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虽然刚上路时,衷也感慨了一番今年不必挑谷子走十多里路了。但离乡邑越近,他就越是发愁,一边牵着牛车,一边回头看着车舆里那二十多石粟,叹息道:“这地多了也不全是好事啊,算起来,还得再拉十趟,我家的租才能缴完。”

衷的话一点都没夸张,因为在八月底时,夕阳里的田典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向全里百姓宣读了来自乡里的文书,公布今年的“租程”。

这道程序叫做“写律于租”,也就是官府在收租之前,先将本年度有关收租事宜的各宗律令逐级下达,从县令到田蔷夫,从田蔷夫到乡里的田部佐,一直到里中田典。

与后世的百分比纳税不同,”租程“是固定的租额,各家缴纳的粮食都要够数,今年的租额是每亩6斗粮食。

“6斗?这么多。”

黑夫有些惊讶,说好的什一之税呢?他后来才算搞明白,原来税是针对商品征收的钱,与身为农夫的他们家无甚关系,他们只需要缴纳田租,以及每年的“口钱”,那也是个不小的数额。

衷却似乎早就习惯了,他说一般的“税田”,官府会结合近年粮食产量算出一个平均值,校订出一个“合理”的数值,作为当年的纳租额,官吏们管这叫做“校数岁之中以为常”。

所谓合理,就是让农民感到负担有点重,但还没到活不下去的程度。一般来说,根据灾年丰年不同,租额在五斗到一石之间,所以衷觉得,今年的6斗已经算少了。

“这还只是普通税田,若是官府自己经营的舆田,听说每亩要收1.5石,剩下的才留给种地的庸耕者和隶臣妾自己食用……”

“那样的话,交完租,地里基本就不剩下什么了!”

黑夫听闻微微一惊,那么算起来的话,在官府经营的舆田上耕作,只能确保勉强果腹,基本不可能有积蓄。看来后世说秦国的税收“二十倍于古”“收泰半之赋”,还真不算黑。

此外,固定了租额之后,官府还要按每家所拥有的田地多少来收税,不论你耕种与否。这样就可以避免部分人有田不种,整日游手好闲,还可以打击逃租者。按照田地收税,人可以跑,地可跑不了。

所以算下来,黑夫他们一家分为三户,共有地四百余亩,三户要缴的租额是巨大的,足足有240石之多……

此外,还有每顷田要缴纳的刍3石,稿2石,也够再拉一车的了。

其实除去休耕的田地,只种了300多亩而已,正因为租税如此之重,若想有些积蓄,秦国的农夫才不得不勤勉于农事,通过精耕细作,让自己田地里的粮食多产些。

好在黑夫家用了堆肥之法后,今年是大丰收,大概得了500石粟,250石稻,交完租子,还能有许多积蓄。只希望今年粮价不要太贱,将多余的粮食一卖,再缴了口赋,几千钱的纯收入还是有的……

这样想来,黑夫因为失手放跑了杀人凶犯,被罚的那四千钱,还算可以接受。

想到这,黑夫不由同情地看着沿途那些步行挑粮的黔首,自己家的日子在蒸蒸日上,可这一路上的农夫,却大多挣扎在温饱线上。

他们也得来回许多趟,才能把租运完,整个九月份的上半月,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来回拉粮食,就够累的。而剩下的粮食,除去作为种子的部分,一整年吃穿嚼用下来,也花得差不多了。若再有红白喜事,家人生病,一年忙活到头,最后却落得个入不敷出。

二人也不说话了,气氛一时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黑夫才故意打趣道:“伯兄你要这么想,等到明年,我家就有五百亩地了,到时候要交的田租,更多。”

“也对,仲弟如今已是簪袅了。”

衷看向黑夫头顶发髻上的简单木冠,而马匹的脖颈上,也缠着丝带,心中十分欣慰。

黑夫虽然失手走了凶犯,但罪不至免职,而且因为他根据足迹断定凶犯身高的法子,被郡里认为十分有用,爵位竟不降反升,让不少暗中揣测黑夫这次要凉的人,惊掉了大牙。

黑夫的升爵文书,是昨天下来的,轰动了全里,因为他是里中第二个簪袅。而黑夫家的土地也再度多出了百亩,已经从小户人家摇身一变,成了夕阳里最大的地主……

衷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会因为家里田地增加太快而发愁,可又不能跟仲弟说咱先缓缓,别升爵了。

他心里想道:“等明年,恐怕还要多买头耕牛,多雇佣一倍的庸客……”

……

等黑夫兄弟抵达云梦乡离邑时,已经是朝食时分,位于乡仓附近的“租所”,成了全乡最热闹的地方,十里八方都有人结伴来缴租,不过别担心弄混,各里都被规定了固定的交租时间,从初一到初三,由乡东部的几个里缴税。

田部佐手下的小吏手持权和斗桶,让农夫们上前,挨个称量他们要上缴的粮草,不用担心量的不准,秦国从商鞅变法起,就统一了国内的度量衡,如果衡器有偏差,主管官吏就要受罚。

此外,在场的还有县里派来的监督者,除了监察粮食的质量、数量外,还要防止收租时发生徇私舞弊的现象。

黑夫先陪着衷,把拉着的二十多石粮食先缴了,然后才将空车留在外面,来到租所内。

田部佐,是田官系统乡一级的官员,相当于后世乡粮管所所长。等黑夫他们一路问下来,找到忙碌的田部佐时,却见他正手持各里的籍贯名册,根据外面送进来的记录,大声让小吏抄录下来。

“最里士伍甲,缴租4石8斗,已缴清!”

“成里公士乙,缴租24石!尚余36石!”

此外,还时不时查出一些人缴纳的数额与拥有的田亩数不符的,那些瞒报田亩数来逃税的人,称之为”匿田“罪,一旦查出,除了逃掉的田租外,还要没收你所匿田地里的所有庄稼!

吏员不过十人,不少还是从其他官署借来的,却要记录全乡近千户人家缴纳的田租,忙得连喝水时间都没有。

好不容易逮到朝食的空闲,黑夫立刻上前,喊住了田部佐。

田部佐忙了一早上,嗓子都快冒烟了,若是一个普通黔首来找,这时候多半是要被甩脸色的,但他一回头,见黑夫头顶赤帻,是个亭长,便压下了火气。

等黑夫报上名号后,田部佐更是变了颜色,一脸郑重地朝黑夫拱手。

“原来是涢水乡湖阳亭亭长,黑夫亭长之名,早就全县皆知了,失敬,失敬。”

算起来,如今的黑夫,也算全县知名的人物,不过类似的话,他早已听惯了,与田部佐客套几句后,便拉着衷过来,向田部佐道明了来意。

“亭长的意思是,用了那法子后,今年你家的亩产多出近一石!?”

田部佐一早上的忙碌劳顿,都被黑夫所说的话惊没了!

“绝无虚言。”黑夫掏出一块木牍,递给田部佐,却见上面记录的,是黑夫家三份地的粮食产量,用了堆肥的那一百亩,几乎每一亩都分别记录了所收粮食。

“会不会是谷子没晒干?亦或是今年那一百亩地地气正旺?”

田部佐虽然有些心动,依然有些疑虑,每年因为家里粮食增产,而跑到他这献“农作之法”的老农,着实不少。秦国以耕战立国,对勤勉农耕,改进耕作技术的百姓,是有赏赐的。

黑夫也知道,和上次献踏碓,可以立竿见影地实验出效果不同,种地这东西,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时效性,容不得田部佐不谨慎。

他便笑道:“田部佐也不必急着将此法报到县里,不如明年开春时,在乡上划出几十亩官府经营的舆田来,让我伯兄过来指点,用堆肥之法粪田,等秋收时,将亩产与普通田地对比,真伪一试便知!”

黑夫这个主意不错,田部佐觉得很稳妥,便应了下来。

此事若不能成,他算卖了黑夫这冉冉升起的湖阳亭亭长一个人情;若能成,田部佐少不了也能分点功劳……

孰不知,黑夫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换了以往,他可能直接带着衷去县城找县一级最大的田官”田蔷夫“了,可这回,却非得绕一个弯,让乡官田部佐经手,图什么?

因为黑夫想要为衷谋取得,恰恰是里中风险最低,但实利却不差的位置:田典!而田部佐的意愿,则是决定各里田典人选的重要因素!

……

九月初,与云梦乡田部佐约定好,明年在乡中舆田正式试验堆肥之法后,黑夫便回了湖阳亭继续上任。

出了上次那档子事后,他四处寻找案子的积极性也消退了不少,仅满足于约束好辖区治安。好在他虽然失手一次,但余威尚在,湖阳亭辖区内依旧无人胆敢造次。

就这样平静了十多天后,到九月中旬时,有个消息传来,让黑夫的前程再度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他的靠山,县右尉杜弦的调令,终于下来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一个奴隶的崛起有的太多的阻碍,最大的就是士人的蔑视,世家的垄断,豪门的欺压。。。但我们有最大的劳动集体,最重的心理共鸣。。。。我们就是三国中的共产国际。。。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新疆游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

    新疆游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

    《新疆游记》讲述了1916年,谢彬前往新疆考察,历时15月,就考察所得,写成《新疆游记》,凡30余万言,是介绍西北边疆知识的专著。孙中山亲笔为序,称赞他为“有识之士”,是一个“不立志做大官,而立志做大事”的“大丈夫”,并说读了此书,“其兴起吾国前途之希望,实无穷也。”
  •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读者报·岁月(0223)

    读者报·岁月(0223)

    城市记忆;档案解密;国家历史;军旅时光;年代;奇谈;人世百态;人物轶事;社会万象;新知奥秘;知青频道。
热门推荐
  • 萧萧风声过之音世奇缘

    萧萧风声过之音世奇缘

    “箫琴合奏,万敌莫愁”自从他们相遇,这句话便开始相传于民间......黑暗与光明的爱恋,一点点揭开时空中隐藏千年的密秘,神兽的觉醒,封印的解除,究竟是福是祸?
  • 世子当嫁:邪魅冥王追妻忙

    世子当嫁:邪魅冥王追妻忙

    简介:两世纠葛,一朝命丧黄泉,死后竟知一切不过是一场阴谋。再次睁眼,她是南祁国十八年从未出府的“病世子”言墨辰。重活一世,言墨辰决心定要让背后之人付出代价,爱她的,护之,伤她的,弃之。复仇的道路上,她已决心一人承受,偏偏遇到了一个意外。前世,他奉师命前去救她,不料迟了一步她已身死,魂魄消散之际她听得他的声音道出将好好生安葬。今世,在路上救下他,成了她身旁的侍卫,她尽自己的所能报答他。后来的后来。南祁国皆知世子身旁有一个忠心耿耿的侍卫,偏偏连去青楼也去阻挠一番。女子们对世子的爱慕,也被侍卫用计破坏,于是关于世子断袖的传闻愈加强烈。她说:“我是男子。”他回:“我不论你是何身份,是何性别你只是你,我心中的人。”她说:“你不怕世人对你的看法吗?”他回:“只要你在我身边,我什么也不怕。谁若阻挡,决不轻饶。”一时间,南祁国上下皆知此时。却不知侍卫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是南祁国传闻中的“老”王爷祁轩冥,冷酷无情是他的性格,温柔只为言墨辰一人独有。当世人皆知侍卫的真正身份,天下哗然,唯一不变的是对言墨辰的专情。直到后来才知,世子本是女儿身。为她,他愿闯刀山入火海,为她能有一世安宁,他穿战袍骑战马奋勇冲杀。万里江山是婚聘,求娶她。“你后悔吗?”暮年之际她问。“不悔,因为有你。”他答。原来最浪漫的事是两人一起变老,重活一世只为寻你。
  • 强惹霸少,丫头哪里跑

    强惹霸少,丫头哪里跑

    这是一个欢脱丫头不小心惹上脾气暴躁的姜家霸少的辛酸苦恼反抗史。
  • 这个魔君很爱玩

    这个魔君很爱玩

    啥?'我是妖女?巫漪表示,姐姐我可是魔界女君啊。啥?我是魔王?巫漪表示,姐走的可是boss路线啊。啥?我吃了不负责?巫漪表示,姐可是有理想的魔,调戏六界美男,怎可能被一颗草束缚。吃完不负责是吗?墨渊表示,你的好日子到头了。本文一对一,爆笑,绝对不虐
  • 暝灵传说

    暝灵传说

    “兄弟,听说你是穿越过来的?”“对,怎么了。”“我TM打的就是穿越者。”当主角遇到一批穿越者的时候,主角光环也不管用了,最关键的是他还打不过,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 影后的通关攻略

    影后的通关攻略

    【甜宠文】【不虐】一次意外的坠机,来自X星球的Aida从本体脱离,精神源正好和即将死亡的高中生赵清雅契合。从此,她便成了她,代替她活下去,替她报仇。可谁又知道她是怎么在半路惹到一只“小奶狗”的?黏人就算了,谁让他长得帅!生气的时候看看这张脸,什么气都消了。“顾北陌,你要是再气我,我就和你分手!”“你确定?过了我这个村,后面可都是我的连锁店,你还想到哪儿去?”“哦~你这是打算赖上我了?”“可不是?我这一辈子,就赖着你不走了。哼!就算是你赶我走,我也不走,就要赖着你。”
  • 新世界:求生之路

    新世界:求生之路

    在未来的新世界,一款真实的游戏悄然问世……财富、权利、力量……等等你想要的,在这游戏异世都能将之追求。活在游戏中的网瘾少年,为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在这异世展开了一场不一样的冒险。
  • 闪婚蜜爱:男神宠不够

    闪婚蜜爱:男神宠不够

    她本是平凡的女生,前半生都在为柴米油盐奔波。而他却是高高在上的男神,所有人女人眼中的钻石王老五,一次意外,她爬上了他的床,再也下不来。男人:“女人,签下它,以后你就是我的女人!”她逆推扑倒,将男人压在身下:“以后你是我男人才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歧路兄弟

    歧路兄弟

    入秋了,金黄色的杨树叶子纷纷飘落。张中常下班回到家,母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见儿子回来,母亲招呼一声:“二儿回来了!”张中常应着,把包放在茶几上,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握住母亲的手尽量平静而缓慢地说:“妈,我哥就在这个城市。”母亲“呀”了一声,差点没从沙发上弹起来,瞪大眼睛喊:“你哥在这儿?”张中常连忙拉紧母亲的手说:“您别激动,这样对心脏不好。我哥是在这个城市。”“他、他、他在干啥?你哥过得怎么样?他还好吧?”母亲紧抓着儿子的手,瞪着他急切地连声问。
  •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要略心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