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4000000017

第17章 月下争渡一线天(五)

于是,黄世俊就这么信了,只是嘴上还要谦虚一番:“我只不过是略有薄名,当不得贤臣之赞!”

赵普又恭维几句,就听到门外传来刘河的声音:“尚书府的齐先生来了!”

黄世俊连忙朝赵普解释道:“这是我府中的幕友,有事都会同他商议。”

赵普点头表示明白,正好他就站在门旁边,顺手转身开门。

门外齐醒看到开门的赵普,先是一愣,随即点头进门。

不等他开口询问,黄世俊就介绍道:“觉言,这是奉圣军赵支使。”

齐醒听到奉圣军三个字就明白赵普的身份了,当即躬身行礼:“齐醒见过赵支使。”

既知齐醒只是黄世俊的幕友,赵普虽依旧谦逊有礼,但也只是拱拱手道:“齐先生有礼了。”

之后齐醒又转向陈佑行礼:“陈将军!”

陈佑也是拱手回礼。

待四人分坐,又有婢女奉上茶水糕点,这才开始说正事。

眼下已经快亥时了,陈佑不急,但赵普有些急了,当下第一个开口道:“黄尚书,眼下我大周攻城甚急,这两日无论是南平还是大周,都伤亡不少。不知尚书怎么看?”

黄世俊眸光闪动,悲天悯人般道:“伤亡太过,恐有干天和啊!”

“正是如此!”赵普立刻接道,“大皇子仁慈,虽两国交战,但百姓何辜!故而着我入城来寻如尚书以及陈将军这样的仁慈明理之人,以期尽快结束战争,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只见黄世俊一脸赞同敬仰的神色:“殿下高义!只是,天军引兵归去岂不是更容易?两国就此不动干戈,也就不会有伤亡了。”

面对黄世俊的反问,赵普是丝毫不虚,脸上的笑容收敛,神情郑重地说道:“非是不愿,实是不忍!”

“哦?愿闻其详。”

“想必尚书也知道,这南平乃四战之地,得之,上可攻略中原,下可钳制荆楚,又是蜀地锁钥。如此地势,即便我大周不来取,沈、蜀也不会放任此地落在外人手中。

且此次我大周皇子殿下用兵如神,短短十天连下归、荆二州,围困南平城。即便我大周退去,仅剩二州之地、国困民乏、兵疲将惫的南平又能挡住沈、蜀吗?

想我大周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天授中原帝业!立国三年,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又兼国富民强、将士用命,岂非天下共主之姿?

如今小小南平左也是降、右也是降,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从,像尚书将军这样的贤臣猛将,若是入了我大周,未来成就必将远胜于沈、蜀方国!

眼下我大周皇子殿下心怀仁慈,欲借城内明理之士相助消弭兵灾,如若尚书愿意相助,一来全了仁慈怜悯之心,二来也能借此功劳以为晋身之阶。如此岂不美哉?”

一大段的话说完,赵普也不急着催促黄世俊表态,而是端起茶盏润喉,留时间给黄世俊自己考虑。

不过同行的陈佑可不会安静地等着,他直接面带笑容开口问道:“这几日小侄忙于军务,也不知道世叔联络将领的事情进展如何?”

一听这话,本来绷着面孔的赵普不由露出一丝内涵丰富的笑容,放下手中茶盏,看黄世俊如何回答。

这边黄世俊则是心中暗骂陈佑这小狐狸专给自己拆台。想想也知道,大军围城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文官,你去联络将领干啥,还不是为了留条后路!

不过黄世俊也不是脸皮薄的人,既被戳破,他同齐醒对视一眼互相点头,便看向赵普道:“不瞒支使,就如将明贤侄所言,我早就有心投向大周,只可惜一直没这个机会。”

陈佑撇撇嘴,只能说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正话反话都有得说。

赵普对此两人这短暂的交锋心知肚明,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十分赞赏的点头道:“尚书心慕天恩,若是殿下知晓,一定会大加赞赏!”这就是保证将他的态度传达给上面,以获得合适的赏赐。

得了这句话,虽不是准信,但事到如今,留给黄世俊的选择也不多了。

心里想得通透,便拱手道:“我在此先多谢支使了。支使也知道,如今兵临城下,这南平城内上上下下眼睛都盯着军队,我也不敢贸贸然就去找那些高级将领。”

对于这话,赵普是十分赞同的。他原本觉得策反一个校尉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在之前没有关系的情况下,再往上风险就太大了。

至于陈佑,只能说是一个意外之喜,换成现在再听到有个将军有投降的可能,他是决计不会自己去试探那个将军的!毕竟眼看成功在望,谁还愿意去冒险呢?

见赵普点头,黄世俊这才接着道:“不过这两天我已经联络上了几个校尉、都头,想来足以一用了!”

就等着这话呢!

陈佑立马开口问道:“今夜可有守门之人?”

“今夜?”黄世俊一愣,随即不解道:“为何如此急迫?”

不等赵普开口,陈佑迅速道:“因为我明天就要被调上城墙,世叔想必也知道我和马西此子不合,到时候宫卫右军怎么安排就不是我说了算了!”

这个理由十分合理,黄世俊只是皱眉稍稍考虑便点点头,转向齐醒问道:“觉言,你可知今夜可有守门之人?”

齐醒略一思考,便道:“钱都头今夜似乎是在南门,张校尉手下似乎也有戍守东墙的。”

“那就南门吧!”黄世俊拍板道,“等下还要辛苦觉言一一通知到位。”

陈佑插话道:“还得约定时间和暗号,如此方能顺遂!”

“也是。”黄世俊看向赵普,“不知支使是何意见?”

赵普想了想道:“那就寅初一刻,火光三闪变二闪,如何?”

“好!”黄世俊听后表示赞同,对齐醒道:“觉言,勿要有所疏漏。”

应下之后,齐醒团团拱手道:“尚书放心,赵支使、陈将军也请放心,在下自会将传到。”

黄世俊点点头:“如此甚好,只是还有一件事想问问将明贤侄。”

同类推荐
  • 重生之飞将之子

    重生之飞将之子

    生子当如孙仲谋!很多三国迷都遗憾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没有儿子,若吕布有智勇双全的儿子,局势又会怎样?吕布孤傲,勇冠天下,其子又当如何?一统天下,平定天下,是凭霸道、谋道还是兵道?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
  • 中华灯神

    中华灯神

    网络写手肖宇清买了一盏油灯,无意中唤醒了油灯中的灯神,然而这个灯神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商纣王。为了帮助灯神,肖宇清化身为商纣王,他要开始一番不一样的旅程……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热门推荐
  • 康熙政要

    康熙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州物语

    云州物语

    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会走到哪里?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丰臣秀吉的聚乐第会建在哪里?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德川家康开府的地点会在哪里。。。。。。穿越变身为明智光秀的儿子,见证战国第一叛徒的传奇人生吧。
  • 星云穿梭

    星云穿梭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写下憨批书,引得帅哥进
  • 给人生每日的心灵感悟

    给人生每日的心灵感悟

    本书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小文章里体会大智慧,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考、长者的经验。短小精悍的文章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化解生活中的问题,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复杂的人生,此时你的人生会豁然开朗,生命的追求、人生的感悟就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 益部谈资

    益部谈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Q正传

    阿Q正传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国人的魂灵。鲁迅的小说,素以尖酸刻薄著称,《阿Q正传》里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超境界发挥,是鲁迅描写国民性的巅峰之作。
  • 太古魔尊你惹不起

    太古魔尊你惹不起

    【无敌爽文,日常爆更】魔王重生,想干啥就干啥。以圣女为侍,把圣子当狗,让圣人磕头!没有谁,我惹不起!“魔”就一个字,不服都得死!圣女红着脸:“魔尊大人,人家,人家准备好了……”“滚一边去,别打扰我修炼!”
  • 欺逢对手

    欺逢对手

    你有没有遇到那样一个人?他一面嫌弃你胖,一面又往你碗里夹着红烧肉。他一面欺负着你,又一面对你百般宠溺。他总站在你不远不近的地方看着你。你笑的时候,他打击你。你哭的时候,他哄着你。你沮丧的时候,他眼底埋了明亮的太阳。你开心时,他眼底又藏了弯弯的月亮。我的纪恒曦就是这样的人。
  • 魂禁:白发小新娘

    魂禁:白发小新娘

    她从未做过一件真正的恶事,却被视为“白发妖女”不容于世。一朝迫为帝君妻,从此日夜更难宁:他们是夫妻,却更象是仇敌!小语:从前世走到了今生,有些话,似仍开不了口,开不了口的,我多么想对你说:可以吗?活在我的视线内,陪着我,永不分离——
  • 蓼莪

    蓼莪

    一出祭堂,祝荣就又坐在了雨棚里。里面已没几个人了。灵堂里这时也没有了唱经与乐器的声音,但祝荣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接下来还要做些什么,他已经毫不在意。过度的疲倦似乎使他的大脑自觉地进入了休憩状态——他现在只是凭着一种肢体的本能,行走、坐下,再把视线随意地投向某处,然后长时间一动不动。不知过了多久,灵堂里响起一阵呜咽般的海螺声,接着是一个道士低沉而又凄凉的唱经声。祝荣感到一阵阵冷风从肌肤上滑过,又感到四周所有的黑暗都沉沉地压在了心头。没多久,灵堂里又同时响起了鼓声、钹声、锣声、笛声,仿佛千军万马即将起征。祝荣看到灵堂里已有好些穿麻衣或孝衣的人,还有一些站在门口,也随时准备进入。他耐心而又不乏好奇地盯着那边,直到猛地意识到自己也应是其中一员,这才起身过去,汇入了那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