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900000002

第2章 导言 (2)

从某个角度来对克什米尔问题进行界定和分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实际上,克什米尔问题具有双层属性,正如伊法特所说:“它既是一个国际问题,也是一个国内问题,它是双重的长期争端。其最初且历史更悠久的那个维向,显而易见是印巴之间从1947年次大陆分裂开始就存在的领土争端;而更晚出现的这个维向则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内部,它在本质上是一场克什米尔邦内不同族群与印度政府之间的族裔冲突。……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虽然相对独立,但并非相互隔绝,它们具有许多平行线和重叠处,彼此影响和相互决定。”Malik, Iffat, Kashmir: ethnic conflict, international dispute, Karac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949年7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卡拉奇协议》,这标志着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正式结束。停战协议的签署并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它只是表示印巴两国同意在克什米尔维持现状,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因此被正式地分裂成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相应地使此后的克什米尔问题具有双重含义。基于克什米尔问题的这种特性,本文试图用克什米尔问题(Kashmir Question)、克什米尔争端(Kashmir Dispute)和克什米尔危机(Kashmir Crisis)来界定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问题意指困难的事情;争端指引起争执的事端,通常指两者或多者之间的争执;危机指事件的危急时刻或状态,一般指内部所发生的“危机”一词的含义,参见阎梁、翟昆《社会危机事件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第3页。争端和危机都是问题的下义词,问题是它们的上义词,也就是说争端和危机是不同类型的两种问题。并且,争端一般指外联性的问题,而危机多指内在性的问题,故分别用来界定印巴之间关于克什米尔的冲突和印度与印控克什米尔之间的矛盾。

克什米尔争端指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之后争夺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而带来的问题,这是两国的领土之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争端;克什米尔危机指的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分裂之后,印度对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进行改造和整合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这是印度与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之间的矛盾克什米尔问题不仅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涉及印巴两国的领土之争。本书无意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或其中某一部分的归属作判断,只是从纯学术的角度对既存现象作客观的分析。印控克什米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在1947年10月26日以后就一直处在印度的掌控之下;反过来,巴控克什米尔也处在巴基斯坦的控制之下。本文在论述克什米尔危机时,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印控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因此,克什米尔争端和克什米尔危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克什米尔冲突。

(三)国家

地缘政治是基于地理因素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或许是含义最为丰富的学术概念之一。凯尔森认为:“‘国家’的定义由于这一术语所指对象的多样化而弄得很难界定。这个词有时在很广的意义上用来指‘社会’本身,或社会的某种形式。但这个词也很经常在狭得多的意义上用来指社会的一个特殊机关,例如政府或政府的主体,民族或其居住的领土。”[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马克思、恩格斯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6页。列宁和斯大林都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观点,对国家的性质有类似的阐述。列宁认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列宁着,《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8页。)斯大林也说,国家是统治阶级用来镇压其阶级敌人的反抗的机器。(斯大林着,《列宁主问题》,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3页。)贾恩弗兰科?波齐对国家下的定义是:“近代国家或许最好被看作是担任官职的个人通过连续的有条理的活动来进行统治的一套综合的机构设施。作为这些官职总和的国家,它自己保留了对一个有领土疆界的社会的统治工作;它在法律上并且尽可能在事实上垄断了与这种事务相关的一切权能和机构。而且它在原则上根据对自己特殊利益和管理规则的领会独自处理上述事务。”[美]贾恩弗兰科?波齐着,《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沈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页。

弗兰茨?奥本海则认为:“各种国家理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说明,它们之中没有一种理论是从社会学观点派生出来的。国家是世界史研究的对象,只有用世界史的观点广泛而周密地研究它的本质才能认识它。”[德]弗兰茨?奥本海着,《论国家》,沈蕴芳、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页。通过细致的考察,他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是通过政治手段而联系起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社会”则是通过经济手段而联系起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但是,迄今为止,国家和社会始终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可是在未来的“自由民联合体”社会中将不再有“国家”,而只有“社会”。

与上述从某种角度对国家进行定义不同,凯尔森在对前人观点进行分析之后,从法学的角度对国家的本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说:

政治社会学关于国家的理论之不能令人满意的情况,多半是由于不同作者以同一名义对待很不同的问题,甚至同一作者不自觉地在几个意义上使用着同一个词。当我们从纯粹法学观点出发来研究国家时,情况就显得比较简单了。那时国家只是作为一个法律现象,作为一个法人社团来加以考虑。唯一剩下的问题是国家如何不同于其他社团。其区别一定在于构成国家社团的那个规范性秩序。国家是由国内的(不同于国际的)法律秩序创造的共同体。国家作为法人是这一共同体的国内法律秩序的人格化。从法学观点来看,国家问题因而就是国内法律秩序的问题。

凯尔森认为,

根据传统的观点,除非人们预定国家是基本的社会现实,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国内法律秩序的实质,它的principium individuationis(基本的不同点)。根据这个观点,规范体系之所以拥有使它值得被称为国内法律秩序的那种统一性的个别性,正是因为它以这样或那样方式同一个作为实际社会事实的国家相关联;它“为”一个国家所创造或“对”一个国家有效力。人们假设法国法律是以作为社会实体而不是法律实体的一个法兰西国家的存在为基础的。法律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被认为类似于法律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假定,法律(虽然为国家所创造)调整被设想为人或超人的国家的行为,就像法律要调整人们的行为一样。正如在生物-物理学上关于人的概念旁边,还有法律上关于人格者的概念一样,所以人们相信在法学上关于国家的概念旁边,还存在一个社会学上关于国家的概念,甚至在逻辑上和历史上,先于前一个概念而存在。作为社会现实的国家属于社会范畴,它是一个共同体。法律属于规范的范畴,它是一个规范体系、一个规范性的秩序。根据这个观点,国家和法律是两个不同的事物。

国家和法律的二元性,事实上是现代政治科学和法学的基石之一。然而,这种二元性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国家作为一个法律上的共同体不是一个和它的法律秩序分开的东西,正如社团并非不同于它的构成秩序一样。若干人之所以形成一个共同体,只是因为一个规范性秩序在调整着他们的相互行为,共同体不过是调整个人相互的那个规范性秩序而已。“共同体”一词所指的只是某些个人的相互行为被一个规范性秩序所调整这一事实。……既然我们没有理由假定有两个不同的规范性秩序——国家秩序与国家的法律秩序,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称为“国家”的那个共同体就是“它的”法律秩序。……作为共同体的国家与法律的关系,并不像人与法律的关系那样,是自然现实或类似自然现实的社会现实。如果有一个和我们称为“国家”的现象相关联的社会现实,因而除法学外还有一个社会学上关于国家的概念,那么,优先地位是属于法学概念,而不是社会学概念。社会学概念预定要有法学概念,而不是反过来也是这样。[奥]凯尔森着,《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204-205页。

凯尔森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国家领土的统一体,以及因而国家的领土统一体,是法学上的统一体,而不是地理、自然的统一体。因为国家的领土事实上不过是名为国家的那个法律秩序的属地效力范围而已。”上引书,第233-234页。凯尔森认为,法律秩序是一种强制秩序,国家的法律秩序属地效力范围的意思是:由该秩序规定的强制措施、制裁,只是为这一领土而必须建立并且也只是在这一领土内才必须执行。某一国家的法律秩序的一般或个别规范居然规定强制行为应在另一国领土内实行,并且前一国的一个机关居然执行这一规范,这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能的。但万一这样一个规范被制定或执行,该规范的制定及其执行,即强制行为在别国领土内的实行会是非法的。这些行为所侵犯的法律秩序就是国际法。因为正是国际法,才决定着不同国内法律秩序的属地效力范围并从而划定它们相互之间的界限。

如果它们的属地效力范围在法律上不划定界限的话,如果各国并没有任何固定的疆界,那么不同国内法律秩序,即许多国家,就不可能无冲突地共处。……国家领土就是国家的行为以及特别是其强制行为在其中可被容许实行的空间,就是国家,即其机关,由国际法授权在其执行国内法律秩序的空间。国际法律秩序决定国内法律秩序的效力如何局限于一定空间以及什么是这一空间的界限。(《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第234页。)接着,他又顺势断言:“狭义的国家领土(即公海和无主土地之外的领土)在原则上就是,一个国家,即该领土所属国有权在其中实现强制行为的那种空间,其他所有国家均被排除在外的一个空间。根据一般国际法,它是只有一个特定的国内法律秩序才有权规定强制行为的空间,也就是只有由这一秩序所规定的强制行为才可能执行的空间。它就是在国家的所谓疆界之内的空间。”[奥]凯尔森着,《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236页。

(四)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它的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地缘政治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潘恩的人权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等学说,被看成是改变了世界发展进程的学说。地缘政治一词源自希腊语,“Ge”或“Gaia”原意是地球之神,“polis”指的是古希腊的城邦国家。“Ge”的含义所指的是各种类型的人类家园,而“polis”的意思是人的统治和组织。

同类推荐
  • 践行“三严三实”学习读本

    践行“三严三实”学习读本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做到“六查”常年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承诺很好,关键在践诺,如何践诺,用“三严三实”践诺“做焦裕禄式好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焦裕禄作为立身立行立言立德的标杆和榜样,带头学深悟透、深查细照、笃行实改,在教育实践活动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示范到一要查修身严不严。严以修身,就是要向焦裕禄那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把焦裕禄作为自己修身的榜样,当做自己言行的镜子,时刻对照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真正提高自身修养……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社会裂变中的舆情态势及问题治理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大课题。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裂变过程,社会位置的差异、多年形成的刻板成见使这一过程充满着隔阂、矛盾、误解、偏见和冲突,而最为社会情势表征的舆情恰是其中最为活跃和富有驱动力的一道社会景观。本书将社会裂变中的传舆情态势及问题的治理分别置于社会学和舆论学视野下,对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与现实图景呈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的理论框架。
  • 美国的正确与错误

    美国的正确与错误

    美国的政治经济政策、美国政治体系的健康发展对世界尤其是对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影响深远。然而,近年来,美国在政治舞台上变得越来越激进、愤怒和极端化——导致其经济政策几乎偏激孤立,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很微妙。本书分析了美国民族主义的特征与背后根本原因,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代表美国中下层民众利益的美国茶党的发展与壮大,不仅对奥巴马任内的美国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对2016年的美国大选以及未来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走向都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深入分析美国经济外交政策的正确与谬误。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替身娇妻

    总裁的替身娇妻

    简介:一夜酒后街头的相遇,一眼,她为他心动————再见时,她成了他儿子的女朋友,他是她未来的公公他三十二岁,她十七他莫氏集团的总裁,莫远,邪妄冷酷,无情风流,一个眼神,便能俘尽各色美人。她,陈柔止,孤儿出身,一个容貌普通平凡的高中生,平凡得落尽尘埃也黯淡无色。————一场空难她欠下了债.他邪妄的圈禁她,残忍的折磨她,强势的掠夺她的一切,衣装整齐,高高在上,步步紧逼“下贱的女人,你以为一次就够了?简直是妄想,你以为紧守着,我就没办法了?“水花闪动,她倔强的别开头,凄声求着“不要这样对我,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不要?凭什么,你永远没有说‘不’的权利,这是你欠下的,一辈子你都逃不掉!“勾唇,他一把拔开她紧抱的双手,血红的光闪过,拉起她的身子就势压下。“不!”凄凉的泪滑落.沉沦禁忌在黑色的夜里开出妖娆堕落的花,滋生出彼此纠缠不清的孽!————片段一:“远,我有宝宝了!”电话接通,她高兴的,满脸是幸福的光彩,急急的对着话筒道“打掉!”彼端,男人冷冷的声音毫不留情的传来,夹杂着一道女人撒娇娇呼的喘息,低呤“我在忙,就这样。”电话断,原来,他在忙.忙着和别的女人.呵呵.原来这就是他的回答?————片段二:“不要结婚,不要,远!”刚从手术台上下来,她渴求着,泪声如雨哭求着他,紧抓着最后一丝希望。“不要结婚?呵呵.凭你也敢要求我?记住自己的身份,我的好儿媳.乖乖的!”他的回答是冰冷邪气的笑,浓浓的轻视,绝身而去。婚礼,她最爱伤得自己最深的男人的婚礼微笑的祝福她昂头,抖落满地的泪,转身,她要离开......他该不需要她了吧_______片段三:五年,可以改变一个人,柔顺变成坚强,沧海变成桑田。也可以让一个爱的人不爱,不爱的人爱上.“柔止,是你吗.”街头,一个俊美冷邪的男人回首间抓住一个擦肩而过的女人,声音微颤,目光深柔。“好久不见。”女人却只是轻点头,微笑,举止高雅,淡然的视线里无惊无波,如对陌生人.————本文系一个柔顺自卑的少女破茧而出,经历爱,折磨,凤凰涅盘飞于九天的故事。本文女主不会轻易原谅伤害,男主不一定从一而终,或许会半路换男主。申明:本文原名《邪妄总裁圈儿媳》改文名《总裁的替身儿媳》,请亲们别走错哈!(亲们如觉得不错的话,收藏,票票,鲜花哟!请给我一点动力,谢谢!)
  • 李东阳传

    李东阳传

    李东阳,字宾之,祖籍湖南茶陵,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五行并下,聪慧过人。他有个好基友叫程敏政,字克勤,祖籍徽州府休宁,也是个神童。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上班,一起经历了很多神奇的事情。
  • 我家男神是手机

    我家男神是手机

    人人都说沈清陌命好,长得美,家世好,男友是校草。人人都说吴景辰人好,是学霸,颜值高,机械科技壕。这两个人成为邻居后,一场爆炸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沈清陌家道中落,父亲失踪,前途一抹黑。吴景辰遭遇袭击,陷入昏迷,醒在手机里。沈清陌孤身一人,带着一部住着吴景辰灵魂的手机,开启了重回人生巅峰之旅。
  • 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

    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

    物价高涨为何工资不涨?人民币升值了为何钱却不值钱了?房价为何比“猪坚强”?股市为何“跌跌不休”?大学为何毕业即失业?政府和公司该如何应对当前危机?听“郎咸平说”:这些热点话题背后的真相。
  • 重生之血刹修罗

    重生之血刹修罗

    末日降临,遗迹现世,魏峰,这前世位居世界前三的顶级强者,因探索古文明遗迹时被遗迹异变所重伤,生死危难之际,又被兄弟趁机痛下杀手,本以为自己这坎坷的一生在此刻就要逝去,却没想到上天让他重生,既然重活一世,他又将如何?六道轮回,万世皆灭!唯我修罗,铸我修罗!!
  • 慕先生的心尖宠

    慕先生的心尖宠

    “慕二爷,我们做个交易。你给我一百万,我一年的时间归你,七天后赴约。”女孩儿自信满满。慕扬远闭目:“可以。”“慕二爷,她突然打人进局子了。”男人低头。慕扬远眼神微眯:“以为这样就能躲到合同到期?有点小聪明,不过始终还是嫩了点儿。”法庭上,柳惜希大声的反驳着:“我没有精神病,我没有精神病,我不出去,我不去精神病院……”慕扬远坐在听审席微笑:“是你主动招惹我的,那就别怪我了……”从此,柳惜希的人生因为自己的失算,彻底改变……
  • 千金魔女腹黑少

    千金魔女腹黑少

    为了保护家人,她偷偷的去学习散打。为了给她解围,被杀死并且焚尸。为了她……而后她为了他等了八年,如今他在哪里呢?
  • 神奇生理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生理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神奇生理科学美图大观》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编撰了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最新探索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King Henry VI Part 2

    King Henry VI Part 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毒妃惊华

    重生毒妃惊华

    哐当!精致的玉杯划过指尖,重重的摔在地板之上。那残留的滴滴酒水,如晶莹的泪珠,倒映着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