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0600000231

第231章 有船远方来

其实不等沈世魁下令,辽民青壮和明军士兵已经开始发疯似的破凿冰面,他们都久居皮岛,知道这么厚度的冰层意味着什么,他们为了自己的性命,也为了岛上家人的性命,不顾饥肠辘辘,拼命的挥动手中的工具。

“回去,在多找些人来,能动的都来!”沈世魁大声吩咐身边的亲卫,自己也亲自拎着一柄铁楸冲上冰面去,开始疯狂的挥动铁楸凿冰!

很快皮岛上的人,能动的都动了起来,饥饿、寒冷也挡不住他们求生的欲望!后金军登岛之后,几乎是不会留下活口的,因为皮岛上的军民们这么多年来,给后金制造了太多的麻烦!

张承寿跌跌撞撞的跑回岛中央的居民村落,却被沈世魁的亲兵一把抓住,两个耳光后,亲兵大声喝骂道:“小兔崽子,快拿上家伙,跟我们一起去凿冰!要是建奴来了,咱们都要一起死!”

张承寿被甩了两个耳光后,怒视那亲兵,一时间都忘了说他在南边海面看到的情形,很快他被亲兵推搡着,与其他人一道赶往北边海面去凿冰。

皮岛上的男男女女,凡事能动的都来到了冰面上。张承寿很快在人群中找到了母亲的身影,她佝偻着身躯,勉强挥动手中的小药锄,在冰面上凿着。可惜她力气本来就不够,两天没吃东西就更是手足发软,每一锄下去,都只是在冰面上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

“娘,让我来。”张承寿抢过母亲的锄头,开始在冰面上挥动,母亲王氏欣慰的看了张承寿一眼,虽然自己这辈子屈辱一生,但能把这个儿子拉扯大,而且还很懂事,还是让她颇为安慰的。

“娘,我刚刚在南边看到有一艘大海船往我们岛这边来了。”张承寿什么话都会和母亲说,当下嘟囔了一句。

王氏听了之后连忙道:“你向军爷们说了没?”张承寿怒气冲冲的道:“回村里见到一个军爷,还没说话,他便打我两个大耳瓜子,我才不和他说呢。”

王氏闻言急忙拉过儿子来,见得脸上红印,心中心疼不已,但还是柔声道:“还是和军爷们说一声,要是建奴来了,咱们的性命也会不保啊。”

张承寿听了母亲的劝,这才不太情愿的找到一旁一名明军,将刚才所见说了。那明军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当即拉着张承寿前去见沈世魁。

今日天气放晴之后,明军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海岛北面,没人留意南边什么情形。此时天寒地冻,海上浮冰较多,建奴虽有了水师,但也不会冒险从南面跨海登岛,所以岛上明军都被沈世魁调到了北面营寨来守御。

当沈世魁听了张承寿的禀报后,将信将疑,急忙命人前往海岛南面查看。很快沈世魁便得到了回报,南边海面上,果然影影绰绰有大海船过来!沈世魁大吃一惊,急忙率领一队人马赶往南边去了……

“皮岛南面有暖流通过,西朝鲜湾的暖流在这里形成回旋,然后顺着海岸往南而去。而且这里背靠海岛,北风很大程度被海岛阻挡,所以这里的冰层不算太厚。”

龙须号上,郑冲与孙泽沛、侯隆两人说着话,皮岛南面的结冰情况还算轻微,北太平洋暖流顺着朝鲜半岛海岸北上,然后在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弧形海岸上折而南下,因此北方所有海岛都是北面结冰严重,而南面海岸稍好。

四艘小船在龙须号身前不远处开进,船上的军士们给小船头上装了临时的铁嘴,然后船上的军士用各种工具一起动手,破开冰层艰难前行着。

“冰层厚度一寸二分,还不能上人,想来皮岛还是安全的。”龙须号船舷边上军士们打捞上几块浮冰来,郑冲看了冰层厚度后,略微放心的说道。可他却忘了皮岛北面没有温暖的北太平洋暖流,水面不宽,海潮平缓,而且直面凌冽的北风。

“海岸上有人挥旗!”瞭望手大声喊道,离着海岸还有七八里远,此时天气晴朗,瞭望手看得很清楚。其实在海面上,正常视力的人,若是在十余米高的桅杆上,是可以看到十余里之外的事物。

“朝他们挥动大明旗号!”郑冲大声喝命道,然后船上升起的大明旗号被操帆手拼命抖动起来,好让岸上的人看清楚。

“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会是我大明的战船?!”沈世魁在岸边看到了那抖动的大明旗号,虽然还离得远,但他目光如炬,看得很清楚。

“是我们大明的战船!我们有救啦!是大明的战船!”身边的明军士兵们可没沈世魁精明,他们看到了大明的旗号,然后悲喜交集的大声呐喊了起来,许多人的呐喊声中,都是带着哭腔,很快岛上军民奔走相告,都知道有大明战船来了……

“叔父,会不会有诈?咱们大明水师中没这等样的战船啊!”说话的是沈世魁的侄子沈志祥,他皱了皱眉头说道:“而且辽海封冻,登莱水师在登莱等地休整,根本不可能派船过来了啊。”

沈志祥说出了沈世魁的担忧,虽然挂着大明的旗号,但一方旗号又能说明什么呢?建奴狡猾多端,当年可是曾假扮朝鲜兵攻打铁山的,何况区区一面大明旗号?

“你回去点五百兵将过来,多备火器,另外教副将金日观备好三千兵,提防北岸,以防建奴声南击北!”沈世魁沉声说道,他一介商贾出身,习惯了精打细算,但他始终认为建奴的主攻方向应该在北岸!

号角吹响,皮岛上再次雷响了战鼓,警示的棒子声大作,辽民们也没有惊慌,当他们得知有大明战船前来后,他们喜极而泣,奔走相告,接着他们继续在明军带领下继续着自己的动作,拼命挥舞手上的工具继续凿冰,只不过此刻他们的动作更加有力而且充满了希望!

看来朝廷没有放弃皮岛,没有忘记他们,有水师来援,意味着能有粮食,意味着能继续活下去,当听得这个消息后,岛上军民们都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干活也格外勤奋起来!

劳作许久,他们的付出总算有些回报,冰面被他们凿开了一条细长的冰隙,很快被他们扩大成冰壕,海水在冰壕内翻滚着。但他们没有停手,他们要继续扩大这道冰壕,因为天气寒冷,这条冰壕一夜之间又再冻上也是有可能的!

皮岛副将金日观也很紧张,他调集了三千军士整备之后,列阵在北岸环岛营寨内,同时他也要注意南边的消息,要是来的海船是敌非友,强行在南岸登陆,他的三千兵马要很快赶到南边去去接应沈世魁。

沈世魁同样紧张的看着远处的大海船,越来越近之后,这艘战船是如此的巨大,出乎沈世魁的意料,虽然只有一艘孤船,但沈世魁知道她绝非善类!

“有小船朝岸边来了!”沈志祥已经率领五百兵将回到沈世魁身后,明军已经占据了南岸海滩上的工事。皮岛经过毛文龙等人多年经营,环岛沿着海滩修筑了一道一人高的土垒墙,土垒墙上竖有木制栅栏,出入有寨门,土垒前有壕沟、拒马布置。他们的三眼铳、鸟枪等火器已经瞄准了海滩,只等着这群身份不明的人登岸。

皮岛上的明军是此时明军中少有的几支精锐之一,能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坚持十余年时间,就已经说明他们的精锐之处了,因此岛上明军人人能熟练的操作各种火器作战,而且经常死战不退。

在铁山,他们的同伴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在后世历史上,皮岛最后时刻,登莱总兵陈洪范等人逃离皮岛,但岛上一万八千余军民无一人逃离。皮岛陷落时,也是全岛军民几乎没活下几个人来,全都拼死力战而亡。

小船很快靠上了岸边冰面,船上几名身穿明军战袍的士兵小心翼翼的踏上冰面,见可以上人时,方才放开手脚,跟着开始拉船上的另外几名同伴上了冰面。

张承寿一直在沈世魁身旁不远处好奇的张望着,他和周遭明军士兵一般,很希望他们是自己人而不是敌人。

“那么大的船,应该装了许多粮食的……”这是张承寿的想法,也是大多数军民的想法。

“你过来!”正当张承寿想那艘大船上会有什么吃的东西时,沈世魁忽然朝他招招手。

张承寿来到面前,朝沈世魁恭恭敬敬的一拜,沈世魁看了他一眼后奇道:“是你发现这艘海船的?”张承寿点点头,没有说话。

“咦,你这少年看起来有些面善啊。”沈世魁打量了张承寿几眼。

一旁沈志祥笑着说道:“他名唤张承寿,传闻是副总兵张焘的私生子,他娘便是岛上有名的歌姬王氏。”

沈世魁哦了一声,叹口气拍拍张承寿的肩头道:“也是个大小伙子了,今年该有十二岁了吧。”张承寿点点头,目光不敢看沈世魁。

“饿吗?”沈世魁关切的问了一句,张承寿抬起头,重重的点了点。

同类推荐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梦之大唐

    梦之大唐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曾苦恼于是自己在梦中与蝴蝶的主次问题,或许现在都没有搞清楚。现在一个名叫李鑫的学生,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他清楚的是自己变成了唐朝王爷家的世子李欣,那么唐朝的事情也是在李鑫的到来后有所改变。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 新闻记录的历史

    新闻记录的历史

    新闻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着历史。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自己三十年来的主要新闻作品向人们讲述了烟台1982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背景”、“当年那些事儿”和“干这些事的那些人”。
热门推荐
  • 打破101个保养迷思

    打破101个保养迷思

    最美丽的皮肤科医师兼畅销书作家廖苑利,针对时下坊间流传的五花八门的保养谣言与迷思,提供皮肤科医师最专业的分析和实用建议,跟你分享贴心的美颜私房秘方。
  • 天尊轮回

    天尊轮回

    前世天尊,今世轮回;风雨飘零,再度飘渺;魔界之旅,悄然成名;偶遇世交,反目成仇;好友相助,横扫下界;七界来回,誓救七界;几翻波折,才知原尾;整顿下界,誓上神界;凡人、仙人、神人再走一遭,方知首领也不好做啊!
  • 枕上暖婚:萌上小甜妻

    枕上暖婚:萌上小甜妻

    施乔熟门熟路的从阳台上翻进戈亦的家里。戈亦修长的手指在桃木桌面上敲击,“我记得我们还在冷战。”施乔眨了眨眼睛,“可是金主有需要了,你就得服务。”“一百万一次。”施乔才不管,直接勾上戈亦的脖子,双腿坐在他身上,“可是今天是我养你的一周年纪念日,必须得免费来纪念一下。”
  • oh!我的教授君

    oh!我的教授君

    第一次见面,醉醺醺的被美男带回家。第二次见面,纳尼?竟然是他!乔晓琪无语问苍天,她竟然把新来的教授给睡了!教授温柔“壁咚”——吃干抹净就想跑?你得对我负责。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教授,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少女啊!十八般武艺暖男教授,为你写诗,为你弹琴,为你遮风避雨。少女你还不动心么?
  • 从Hello到玩转英语

    从Hello到玩转英语

    本书从生活中最常用的英语短句到模拟场景会话,循序渐进。本书亮点在于常用短句大全,重点则在场景会话部分。场景会话部分包含135个模拟情景,每个情景后都附有欧美文化介绍。语言与文化同步学习,掌握最地道英语。
  • BOSS来了:嘟嘟快跑

    BOSS来了:嘟嘟快跑

    胡嘟嘟有三好:纯真、可爱、易骗倒。外加贪钱、嘴馋、人缘好。什么?性格莫测的大老板也看上了她?不行啊大老板,人家喜欢的是你旁边的特助先生啊!大BOSS版本:胡嘟嘟,我堂堂Z.S杂志公司的总裁,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光这张脸就上了亚洲最帅风云榜的第一,你还有什么不满?总之,这是一部腹黑总裁威胁利诱、步步紧逼、寸土不让的欢喜追妻大剧,精彩不容错过!
  • 冬雪化春

    冬雪化春

    从前,她是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的贵族千金;现在,她回来了。 她脚下的这片土地,承载着她的恨,和她所有的爱。 面对亲近之人的担心,她到底要怎么选择?是不顾一切,还是保全自我? 有人说她变了,然而不是她想变,而是不得不变,变得强大,变得可以将仇人的性命拿捏在手中。曾经她那体贴温和的继母,婉约端庄的姐姐还有和蔼平易近人的父亲,请你们等着,她回来了!一场复仇之战悄悄蔓延开了…… 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又有多少秘密就此被揭开……
  • 黄帝阴符经集注

    黄帝阴符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语1

    风语1

    抗战时期,中国育三大秘密机构:日本的731部队、汪伪的76号院、军统的中国黑宇,总部分别设在哈尔滨(东北)、上海(东南)、重庆(西南),前二者是公认的臭各昭著的恐怖组织,后者则比较复杂,起初它定个反恐组织,旨在破译日本空军密电。全力扼制敌机对重庆的血腥滥炸,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半恐怖组织——复杂、离奇、神秘、阴暗是这个组织的面孔,即使到了今天它的诸多史实依然鲜为人知。《风语》著述的正是中国黑宇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縛鸡之力,卸令敌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他不识枪炮,却定那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英雄;他在纸土谈兵,卸歼敌于千里之外。
  • 龙镇山河

    龙镇山河

    一代绝世龙皇浩劫重生,灭邪神,战八荒,屠邪魔,踏九霄!有诗为证:龙皇一出四海惊,真经临世苍穹动!无尽狂战风雷荡,龙卧皇阁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