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0600000153

第153章 与白莲谋策

原来白莲教传至万历年间,有滦州王森继任教主之位,徐鸿儒就是王森的弟子。白莲教遍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省等,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教派之一。万历二十四年,王森因弟子背叛入狱而死,白莲教分为两支,一支由徐鸿儒领导,在山东一带活动,另一支王森的儿子王好贤和他的另一名弟子于弘志领导,在河北开邑、景州一带活动。

至天启二年,两支白莲教相约同时起事,徐鸿儒与王好贤几乎同时起事,相互呼应。但很可惜,起事被官军镇压下来。徐鸿儒及万余起义将士皆被杀害,徐鸿儒家人及重要将领一十八人也悉数被诛杀。而王好贤这边也同样失败,王好贤自刎身亡,余下教众在于弘志统领下,散于民间,随后便与徐鸿儒残部教众会合。

因此于弘志此刻也成了徐佛手下的堂主,这趟白莲教大举南下,一来是向江南发展教众,二来便是召集失散的旧部。当年起事失败后,许多白莲教众逃到江南各省,就好似周念庵、夏仲进这样,或出家为僧为道,又或啸聚山林,又或隐于乡野。若能多召集旧部,白莲教也能更快恢复实力。

在郑冲看来,白莲教虽然是造反专业户,但他们有别于其他的流寇土匪,因为他们有教义的约束,不似流寇土匪那般滥杀无辜。相反因为有许多贫苦大众支持,每当白莲教起事被剿灭之后,官府都不得不对当地“从贼”的百姓们大开杀戒,从而造成人口锐减。

而历代统治者忌惮白莲教能号召贫苦百姓起事反抗,因此不遗余力的抹黑白莲教,称其为奸佞邪派。其实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和明王,提倡念佛持戒,号召信徒敬奉祖先,规定信徒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白莲教教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互相斗争的势力,叫做明暗两宗。明就是光明,它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它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就将最终战胜黑暗。这样的教义理念,怎会是个奸佞邪派呢?

只因为白莲教的不安于现状,让封建统治者们害怕而已。

不过白莲教传至明朝,白莲教信徒众多了起来,支派也纷繁复杂。各派内部实行家长制统治,尊卑有序,等级森严。首领的成分十分复杂,对明廷的态度也很不一致。有的借兴教欺骗信徒,聚敛钱财;有的凭撰写经卷攀附上层,取悦朝廷;有的在宫廷太监、官僚豪门中发展信徒;有的则与下层群众反对官府的斗争相结合,发动武装起义。

白莲教不像后来的太平军那样强迫人信教,也不像义和团那样怪力乱神,相反这个教派代表了普通百姓们向往光明美好生活的愿景,代表了贫苦百姓们不甘被压迫的反抗精神。所以郑冲对白莲教并无恶感,相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听白莲教群豪各自报了名号之后,郑冲微微一笑道:“原来诸位都是百死余生的豪杰,在下佩服诸位不服输的气概。诸位这趟入闽召集旧部,想必也是谋算再图举事。但官军如今依然势大,就算诸位再谋举事也是失败收场。”

沈智闻言淡淡冷笑,捻着胡须道:“郑公子如此揣测,未免太过武断。如今闯王已经在西川立国,他麾下便有我教中不少兄弟。我等已经派人入川联络闯王,待得与大顺结盟,我教在江南起事,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明廷首尾难顾,到时候我等定能推翻明廷,为教主报仇,再立新朝,重获光明!”

此言一出,得厅上一众白莲教人等一片喝彩之声,柳如是眼中绽放火热的光芒,看得出她很是热心与白莲教起事。

适才偷听她与两位车夫的话,徐佛似乎有意立她为新任教主。想到这里,郑冲便偷偷冷笑,他这女上司还真是野心膨胀得没边了,居然还做梦能够统领白莲教起事,推翻明朝,然后建立新王朝,她自己做个女皇帝。

此时看她眼睛放光,郑冲就更加确定她的称帝之心了。可她也不想想,在古代这种男尊女卑的时代,有可能让一个女人称帝的么?简直是痴人说梦!

当下郑冲轻咳一声,众人稍稍安静,郑冲缓缓说道:“看来诸位果然还沉醉于迷梦之中,自以为得计,但郑某看来,联合大顺此策,也只是镜花水月而已。”

徐佛闻言秀眉微蹙,眼波一转,柔声道:“郑公子将门世家,军略自然比我们这些乡野之人厉害,愿闻其详。”

郑冲正色道:“大顺在西川立国,看似声势大振,实则已经是陷入死地,自身都难保。”

众人都是一阵惊讶,张柬白道:“大顺如今雄踞西川,官军屡次进剿都被大顺军所败,如今闯王手绾兵马三十余万,战将千员,钱粮极多,何以说大顺自身难保?”

郑冲冷笑道:“看来诸位不曾读过三国!当年刘备入川,失了荆州之地,自此便坐困西川,最后终被魏国所灭!需知西川地形艰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官军固然打不进西川,但大顺军再想出川也是万难。最后双方便都只能取个守势!大顺出不了西川,如何能呼应你们起事?”

听得这话,众人心头都是一凉,这些人虽然读书不多,但三国总还是知道的,若真是郑冲所说这般,大顺军被困于西川,还真是无法呼应白莲起事。

郑冲接着说道:“大顺虽然在西川立国,但闯王高迎祥麾下皆是各路义军组成,派系众多,互不统属。若是能在外转战,大家有共同敌人,尚且能万众一心共同对敌。但若是坐困西川,难以出川,则只能偏安一隅。这人啊,一旦安定下来,便会贪图享乐,争权夺利。我观这大顺一旦安定下来,各部义军首脑定然忙着争权夺利,互相残杀,不出一年,西川必自乱!是以我说这大顺自身难保,你们还妄想联络大顺呼应起事,真是异想天开。”

在场众人皆是鸦雀无声,柳如是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看来她是听进去了,以她的历史观不难理解郑冲的推测。

可沈智等人却没有,当下沈智沉声道:“危言耸听,闯王高迎祥德高望重,极得人心,更能服众,有闯王在,绝不会有人能乱西川。大顺虽然出川甚难,但也可以陈兵川东、川北,明廷必然分兵镇守,也能分薄官军兵力,我等照样能起事!”众人闻言又是大声喝彩叫好起来。

看来还是老问题,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班人和复社诸人其实都是一类人,自信得过头了。郑冲也不气馁,当下笑着道:“其实我也只是好言提醒而已,既然诸位认为你们的计策能成功,那我也就不废话了。”

徐佛却微微沉吟后柔声道:“郑公子,你大可说说你的策略,让我们也参详一二。”沈智皱眉道:“徐长老,他是明廷军官,怎会真心替我们出谋划策?我看此人冷言冷语,便是在煽动人心,破坏我等起事之策!”

此言一出,众人都才猛然回过神来,是啊眼前这人可是泉州守备,正牌的明朝武将,他怎会真心实意替白莲教起事谋划?

郑冲忍不住笑,这些人反应也是够慢的,难怪先前起事会失败,看来农民起义这种朴素的反抗精神果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论是兵卒还是将领,都难有目光长远之人。

当下郑冲道:“说实话,我郑家在受招安前,其实与各位没什么两样,也是被朝廷通缉的海寇。”听了这话,众人面色稍松,徐佛则是眼前一亮,略有喜色的道:“难道郑家有意再反朝廷?若是这样,我教大可与郑家结盟,共谋大事啊。”

众人听了这才喜上眉梢,柳如是却暗暗摇头,看来她知道郑家是不会再反明廷的。

果然郑冲摇头道:“徐妈妈想错了,在下的意思是,我郑家从前也做过海寇,我父起初为寇,也是因为被朝廷欺压,不得已才与官军为敌。是以我郑家向来敬重诸位这样,不甘受压迫而起事反抗的豪杰。”

若是那些被郑芝龙剿灭的海寇听得这句话,一定是心中大骂郑冲无耻,你们郑家什么时候敬重过起事的豪杰了?

徐佛闻言略感失望,郑冲接着说道:“说实话,在下也是敬重各位,不忍看诸位再次起事失败,才说了那么多。若是诸位信我郑冲,我这里有上中下三策说与诸位听。”

众人闻言来了兴趣,这郑公子倒是像戏文里的那些神机妙算军师一般,开口就是上中下三策,一听就有些高大上啊。徐佛当下道:“愿闻其详。”

郑冲轻咳一声道:“上策便是诸位隐忍三年,培植势力,待得天下有变,再谋举事。”

听了这话,众人都是一阵失望,还道郑冲会有什么高明之策,隐忍三年,等天下有变,再谋举事?三年后谁能说得准天下大势会变成什么样?

沈智冷笑道:“郑公子真是异想天开,隐忍三年,你不是说大顺朝便要内乱了么?三年后若是朝廷平了大顺朝,我等失了援手,如何还能起事?”

郑冲道:“我说的三年可不是随口胡说,大顺朝一年之内必定内乱,三年内定会被朝廷平定。当朝廷平了大顺之后,第一件事定然就是挥师关外,与建奴再战!到那时候,你们在江南举事,这才是上策。”

众人听了之后,还是没什么反应,柳如是却听明白了,她眼前一亮,朝郑冲送来一个肯定的目光。他两人都是知道历史脉络的人,虽然此刻魔改版的明末稍有些出入,但郑冲的推测是对的,最为符合当前历史进程。

高迎祥的大顺之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等野心勃勃之人,义军也是由十八路义军这样复杂派系组成。这些人安居一处,没了朝廷的威胁之后,不内乱才有鬼。就好像后世张献忠入川后,他手下大将们争权夺利,最后大西朝土崩瓦解,便是实例。

当大顺朝内乱之时,明朝定会趁势派兵平定西川。待得西川平定之后,大明朝没了后顾之忧,定然会派兵出关与建奴作战。

历史上明朝就是在洪承畴暂时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便调洪承畴出任蓟辽督师,统领大军出关与建奴决战。只可惜松锦之战明军大败,丢光了最后一点家底,而关内农民起义军死灰复燃,这才被李自成攻入京城,灭了明朝。

若是白莲教能按郑冲所推测的上策行事,很难说不会成就第二个李自成灭明的辉煌战绩。可惜这些人实在不足与谋,众人根本听不进郑冲的话。

徐佛也摇头道:“郑公子的上策太过遥远,三年之后的事,谁也说不准,此策太慢。还请公子接着说中下两策吧。”

同类推荐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 大明好国舅

    大明好国舅

    给皇帝当小舅子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给凶名赫赫的朱重八当小舅子似乎就没那么开心了,想想洪武一朝的血腥与漫长主角表示压力很大.(读者群608717565)
  • 这里曾经是汉朝2

    这里曾经是汉朝2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二部,书中从刘邦诛杀彭越写起,到汉朝两大外戚窦婴与田蚡相斗至死为止。刘邦崩后,吕雉趁势而起,扶持吕氏外戚,危及刘氏天下。在此关键时刻,谋士陆贾向权臣陈平献计,联合武将周勃,准备伺机而动。果然,吕雉一死,汉朝群臣及刘氏诸侯,合力诛吕。在这场纷乱的权争之中,守柔的代王刘恒成了最大赢家。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所谓的盛世“文景之治”,在流血的战斗中冉冉升起。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冒牌知县

    冒牌知县

    刑警穿越来到宋太宗初年,正巧遇见一个沮丧的知县悬梁自尽。在发现自己跟这知县相貌很像之后,便冒牌成了这个知县,并发誓要好好照顾他的家人。可是,他很快发现,他治理的是一个山高水深的流放之地,等着他的,不仅有同床共枕的知县妻子那惊诧狐疑的目光,还有莫名其妙的一屁股债务,更有各种诡异奇绝的谋杀谜案,以及谜案后面更大的谜案,最要命的,他还遇到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神秘劫杀!他凭借睿智的头脑、缜密的推理和敏捷的身手,一次次化险为夷,一个个解开迷雾,一步步发财升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友QQ群:45350704(500人超级书友群,不定时清理,潜水员慎入)72505368(高级群,欢迎加入)
热门推荐
  • 青年霍元甲之冲出江湖

    青年霍元甲之冲出江湖

    霍父是镖局元老,后退隐江湖,不希望子承旧业。可过去的仇人非要置霍家于死地。大难来临之时,霍元甲无力拯救家人,受尽屈辱;突击学艺,救全家和乡亲们于水火之中,成为全村英雄。他被恶势力盯上,霍元甲灭恶人,被迫离乡逃往天津港。他为生存和天津港黑帮殊死搏斗,占领天津码头,欲共处平和,却无法生存,只好到天津卫开镖局,但镖局市场已被瓜分,三家各有背景。老镖局设尽法子将霍元甲挤出天津卫,并将其投进监狱置于死地。霍元甲被迫出手,统一镖局,威震四方。怎料,漕帮和青帮都看上了他。连王爷都为了个人目的拉霍元甲下水。霍元甲本想济世百姓,却沦落成草寇。在打败了日本浪人和盗国宝勾结洋人的清王爷之后,决定退出江湖……
  • 一生诺

    一生诺

    这一生,他在哪儿,我便在哪儿,他不会永世孤独,这一生,他有我。 南逸尘:如果你只有一世,我便只活一世,我不要永生,我只要你。
  • 首席宠妻无度

    首席宠妻无度

    五年,足以改变一切。沈汀然做梦也没有想到,她出狱的第一天就惹上了不该惹的人!“女人,我要你。”“女人,别人不疼你,我来疼你。”他的确是很疼她!每天都折腾得她身上很疼!该死的,沈汀然一直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惹上了这么一头狼呢?把她吃得连骨头都不吐!
  • 青少年国学课

    青少年国学课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盛气、豪壮、造世界等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从老祖宗的国学典籍中寻找我们的根,重拾我们心灵的真善美。
  • 朱世忠文存(上卷)

    朱世忠文存(上卷)

    世忠走了,世忠的书留下了。世忠的这四十多万字,权且取名《朱世忠文稿》或者《朱世忠文存》吧,因为了没有写完,很多的篇章也没来得及修改,“稿”字含有草稿之意,未完之意,也含有我们对这位出身微寒、韧性奋斗、性格豪放、学养深厚、谦恭随和、才情勃发、利世利史的朋友英年早逝的惋惜与悲悼。
  • 武仙剑尊

    武仙剑尊

    炎皇大陆,一个武力为尊的世界,剑问天乃炎皇大陆的强者,但是来了一群神秘人让他身死道消,千年后他重生在一个废物的身上,一步步的崛起,掌生死、破轮回。待他登临宇宙巅峰。
  • 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青春年少的暗恋,分离七年,相爱的人终将重逢。宁言、文然兜兜转转,唯彼此不可的青春双向暗恋。
  • Flying Machines

    Flying Machin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销售不要太老实

    销售不要太老实

    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醒那些每日奔波劳累的销售员们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失败之处,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本书的终极目的就是—— 不要再活得如此艰难! 为什么老实的销售员总是上演失败?他们自己也纳闷:不是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吗?我努力耕耘了,可为什么总是收获甚微呢?本书是一本老实人的开心锁,一面聪明人的反思镜,翻开本书,改变就已经开始。
  • 金丹赋

    金丹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