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0600000127

第127章 复社的决断

方以智站起身来,缓缓说道:“郑公子苦心,在下明白,但我等皆是读圣贤书的,圣贤有云,宁向直中取,莫从曲中得。世间之事,本就该是黑白分明,若要我等向奸佞低头求全,此事万难办到。我复社领袖天下士子,偏偏就不信,他温体仁还能只手遮天。到时候他若真敢构陷污蔑,我等必定会号召天下士子,与奸佞抗争到底,决不妥协!”

郑冲无语的望着方以智,不愧是复社四公子中首屈一指的硬骨头,闯贼攻破京城后,他失陷京城,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农民军俘获,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两髁骨见,却始终不肯投降,足见其风骨何等刚烈。

陈子龙闻言也起身附和道:“不错,自古邪不能胜正,我等退让,岂不是让奸佞得逞淫威?我等绝不会退出复社!”

徐孚远也颔首道:“正是此理,郑公子好意我等心领了,我等皆要留下来好好与温体仁斗一斗,我不信他还能斗得过天下这许多士子!我等一人一篇文章便骂臭了他!”

郑冲很是无奈,复社这三人自始至终都没提皇权,他们只说要留下来和温体仁斗,始终在回避真正的问题,始终还是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啊。

黄宗羲最后起身来,朝郑冲缓缓一揖后沉声道:“郑公子,我复社秉公持正,守正不阿,便是要斗败朝中那些奸佞之臣,匡扶社稷。圣上守社稷,也需要我等匡扶,或许只是一时听信奸佞谗言,我等自当发声劝谏,教圣上回心转意。再者,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我等也是为了天下百姓而谋福祉,只要坚持不懈,圣上终会明白我等苦心的。”

张溥闻言也是欣喜非常,起身朗声道:“说得好,我复社共同进退,绝不会屈从奸佞!”

郑冲心中很是失望,看来自己的花言巧语没能起作用,挫败感很是浓重。眼前这些所谓的君子,他们代表着江南兴起的士商阶层,士商要谋求参与政治,于是他们采取的形式便是结社。

但郑冲不觉得这种方式能够成功,士商阶层已经有资产阶级的影子了,但纵观中外史典,资产阶级要从封建统治者手中谋夺政权,无不都是要武装抗争的。

假如明末这个时代,士商阶层的夺权行动没被闯贼和满清入关打断,郑冲猜想后面他们一定会转变为资产阶级武装斗争,从而夺取政权,消弱皇权。黄宗羲后来就发展出了限制皇权的思想,可惜历史进程在这里开了个玩笑,中国没能完成资产阶级替代封建君权的历史使命。

现在从黄宗羲等人身上可以看出,士商阶层还没有发展出明确的思想和政治诉求,他们还沉浸在忠君报国,匡扶社稷,诛除奸佞的朴素思想中,却不知道他们所代表的阶层最终的敌人实乃皇权!

想到这里,郑冲长叹一声,他不可能再往下说了,他已经说得太多,士商阶层转变为资产阶级这个过程可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是需要血和火的教训来锤炼,更何况此时说出来,郑冲无疑会被这些人看作是个有反骨的人,郑冲疯了才会继续说下去。

“也罢,既然诸君气节如此,那便不强求了。”郑冲叹口气道,显得很是失望。

张溥却道:“郑公子也不必失望,若郑公子这里需要人才,我等复社中人也愿意出手相助,但绝不会脱离复社。”

郑冲道:“多谢美意,既然如此,也便罢了。”开什么玩笑,安平会要是有复社的人加入,那便变了味道。此前复社还只是结社,搞搞科举复习,做做诗,评价一下时事。安平会可是掌握大批财富的机构,复社加入后,就成了复社的势,加上了安平会的财,财势兼备,这种怪胎定然会使朝廷和皇帝都寝食难安,迟早会连累安平会解散的。

而且复社人加入,先不说徐光启,黄汝良那里便会不答应的。便在此时,帐外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我安平会也不需要你们复社之人加入!”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进来的乃是黄汝良!

黄汝良进账后便瞪着郑冲怒道:“你们深夜在此密议什么?”郑冲哈哈一笑拱手道:“老太傅息怒,只是复社诸位愿意以个人名义捐纳银两给安平会,在商议此事,并无言及其他,对吧诸位。”

张溥古怪的看了郑冲一眼,暗想道:“这人非诚实君子。”当下也只得道:“正是。”

黄汝良哼了一声,看着张溥怒道:“安平会是老夫与徐玄扈一道发起的,岂能与你复社做嫁衣?!要你复社之人加入?!”

见得是黄汝良到来,郑冲心下暗暗叫苦,这老先生来了,定然又会有一番纷争!

张溥此前中了进士后,在朝中担任过庶吉士,识得黄汝良。黄汝良此人也是与阉党做过斗争的人,风骨也及得张溥敬重。当下张溥等人急忙行礼,随后张溥道:“黄老太傅误会了,我等无意加入安平会,而是郑公子言道,安平会这里事务繁多,需要人手帮忙。”

黄汝良看着郑冲,重重哼了一声愠道:“我与你说过了,不要和复社往来,为何你还是不听?什么缺人手,我八闽之内就没人了么?你要人手,老夫这里便手书一封,石井书院那里多少人才,尽可归你调配!”

郑冲被训斥得低下头去,感觉不对啊,这黄老先生怎么真当他是子侄辈来训斥?倒好像是训斥他的孙子一样训斥自己?

张溥等人见黄汝良发怒,显得及是尴尬,也不敢出声,黄汝良回头道:“夜已经深了,几位请回吧!”这是明显的逐客令了啊。

张溥等人急忙便要告辞,郑冲送到帐外,不想这时候黄汝良似乎想起什么事来,忽然又道:“且慢,你们之中,可有安庆府方以智在?”

方以智闻言,急忙回身一礼道:“老太傅,在下便是方以智,不知有何赐教?”

黄汝良闻言顿时大怒,指着方以智怒道:“你曾祖本庵公(方以智曾祖方学渐字号),乃是桐城易学大家!你姑姑方维仪也是诗画双绝的当代才女!你父亲方大镇也是为官清廉的一代文人!怎么就教出你这么个不知廉耻的人来?!”

方以智被骂得有些懵了,张大口讷讷的道:“不知老太傅教训的是何事。”

黄汝良怒气不消,指着方以智怒道:“好个无耻之徒,我问你,你可是时常与我那嫡亲孙女互通书信?你在书信中如何花言巧语欺骗的?害得我那孙女如今非要来泉州寻你?!”

方以智啊了一声,急忙道:“老太傅明鉴,在下虽然自幼丧父,是由姑姑带大,但自小幼成庭训,绝不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来。”

张溥急忙也道:“正是,老太傅明鉴,我等复社才子,天下闻名,许多人都与我等书信往来,但书信皆是谈论诗词歌赋、畅说时事,绝无苟且之事在内啊。”

陈子龙也帮腔道:“老太傅,许多女子也曾来信说起倾慕之心来,遇到这种书信,我等皆是一口回绝,绝不会做出伤风败德之事来的。”

郑冲听到这里明白了,原来复社中是方以智和黄绣英互通书信,看来黄绣英这次冒着风雨来到泉州,是为了见方以智。复社才子还真是明末少女们追捧的明星啊,书信往来都能倾心若斯,和后世那些粉丝的痴迷不相上下,只不过后世粉丝迷恋的多半是这时候下九流的戏子,而这时代人们更仰慕的是有才学的文人士子。

黄汝良哼了一声道:“不管如何,此事你要替老夫了结,不要再纠缠下去!你现下亲笔一封,我带去给我孙女,之后便了断此事!”

方以智急忙应了,当下向郑冲借笔墨纸砚来,便在帐内书信。黄汝良见他开始书写,便道:“写好了拿来我看!这里人多气闷,我先回去!”说罢便先回自己帐篷去了。

郑冲见黄汝良走后,急忙朝几人赔礼道:“实在招待不周,不知道黄老太傅会忽然过来。”

张溥笑道:“怨不得郑公子,我们这复社四公子平素仰慕之人甚多,许多女子都曾来信剖明心迹。君子不欺暗室,我等也都一一回绝,但还是会有不少痴心女子寻上门来,也不乏家人闹上门来的。”

郑冲听了心头一阵嫉妒,怎么就没女子仰慕自己,给自己写信的?

方以智提笔很快书完,郑冲忍不住低声问道:“方兄,你未曾娶妻,这黄家小姐也未曾许配,为何就不开口求亲?”

方以智皱眉道:“郑公子取笑了,在下已经有婚约在身,明年便会完婚,岂能开口求亲?”

郑冲听了一阵暗喜,看来黄绣英这趟要失望了,人家方以智已经有了婚约,真要嫁娶,她只能做妾。加上黄汝良这般恼恨这些复社才子,怎会答应嫡亲孙女做别人妾室?

但想到这里,郑冲又不禁有些发愁起来,要是自己去追求黄绣英,也很难迈过要人家做妾这一关啊,还有王月娘那里,王家只怕也不会答应嫡亲孙女做妾吧。虽然流传古代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但这是胡说八道,清朝道光以前都没有平妻一说,正妻只能有一人,其余皆是妾室,否则有两个妻子,将来子嗣,谁嫡谁庶?

同类推荐
  • 悍戚

    悍戚

    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方便刀山火海,亦将铁蹄踏平之!我是刘闯,这是我的故事!+++++++++++++++++++++++++三国三部曲最后一部《悍戚》,2013年隆重登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沸腾年代。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红流纪事:百万雄师下江南渡江战役

    红流纪事:百万雄师下江南渡江战役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人类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人类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当我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舅舅,使我爱上书籍和图画,他答应带我去探险,一次难以惠怀的探险——他带我到鹿特丹的一个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我们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拿着一把巨大的钥匙,为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顶部的神秘大门。
  •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全景再现了中国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兴与衰落。本书是该系列的第六部,书中从马皇后入宫奋斗写起,到东汉末年军阀董卓被屠杀泄愤为止。东汉时期,自刘秀刘庄父子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因为皇族子嗣无能,外戚趁机揽权。皇族为对抗外戚,开始重用宦官。面对这种情况,多年垄断汉朝话语权和行政权的士大夫,纷纷提剑上马,联合外戚跟宦官战斗。在这场史无前例、打得难舍难分的政治势力斗争中,东汉犹如被人从内部掏空的巨山,轰然倒塌……
热门推荐
  • 理财,一辈子的慢思考

    理财,一辈子的慢思考

    在碎片化的时代里,人们很少有整块的时间去关注一件事,理财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只关注赚钱的过程,并没有发现钱也是有生命力的,它甚至能成为你最好的帮手。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不过,这也许对现在正在“侦查世界”的你是个机会,真理和财富一样,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理财,一辈子的慢思考”这句话,送给所有人。熊爸的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用浅显的语言带门外汉入门,坚持阅读全球财经新闻、坚持深夜学堂、不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知识管理三步走、投资的五个天气指标、人生的三个存折……从今天起,一起来学习如何从阅读中发现财富真相,抓住财富机会!
  • 胸怀决定规模

    胸怀决定规模

    《 胸怀决定规模》以一个个醒目、响亮的法则为引导,内容涉及职场、管理、创业、理财、人际交往、自我完善等方面理念和技巧,语言通俗易读,行文流畅,尽最大能刺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激发人们追求积极的工作和完美的生活!同时配上一条条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或名牌企业关于宽广胸怀、成就财富的名言典范!
  • 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

    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

    以外国人的眼光,观察了中国的革命、国共关系、租界、中日俄关系、日本侵华等焦点问题,既有对中国上层政治的观察与思考,如对中俄边境关系、西安事变、南京事件等情势的分析令人深思;也有对底层民众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如对沦为土匪的流民之近距离观察;其对日本侵华给中国及世界所造成的苦难,更是有切身的体会、直观的展现与沉痛的批判。
  • 冷清王爷替嫁妃

    冷清王爷替嫁妃

    她被迫嫁他为妃,心不甘情不愿。他娶她为妃,心里却念念不忘其他女子。他妻妾成群,她不争不抢,甘愿把他拱手送人。他和她却渐生情愫,看她如何玩转后宅,驯服小妾。
  • 误惹无情冷总裁(全本)

    误惹无情冷总裁(全本)

    出差提前回来,看到两个人--一个是即将与自己举行婚礼的未婚夫,另一个则是同窗七年的好朋友。痛彻心肺又如何,日子还是一样的要过。用堆积如山的公事,把自己的伤心摒弃在心门之外。却在因为抢着拿全勤奖的时候,错坐了总裁的专用电梯。难道她把那位传说中的冰山总裁惹毛了吗?MYGOD,她不是故意的!可是这位总裁先生却在拒绝了无数名门淑女之后,挑中了她,荣登--总裁情人的宝座。既然是我的,就不许你再和别的男人有什么纠葛!冰山总裁冷冷地宣布守则第一条……=================================================
  • 归姝

    归姝

    人这一生,很难知道自己明天要去面对的究竟是什么,正如人生之幸福与人生之输赢,并不存在的联系。少时为金尊玉贵的国公府嫡女,长大了是深受敬重的名门长媳,徐善然以为自己的生活会一直这样持续到老,然而一朝风云,娘家获罪,曾柔情似水的丈夫竟想将她药死于病榻!摧心肝折断肠,她终是赢了。但快乐好像早从她身旁悄然溜走。若有一日,有幸再见,即便那是注定的劫,她也心甘情愿承受。一个胜利者,前世笑傲到最后,却遗憾重重。一朝重生,她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只想让一切偏离原本的轨道,揭开重重迷雾,触摸命运最初、最动人的美好。
  • 鸿蒙炼血道

    鸿蒙炼血道

    炼天地之血,成永生大道,铸不朽传说,看沧海成尘,观宇宙沉浮,造鸿蒙玄奇。
  • 长嫡风华

    长嫡风华

    一碗堕胎药,一碗毒燕窝,了结了平王妃苏锦桐又蠢又可笑的一生,她死的那一天,平王携手她的亲妹妹登基为帝后。有幸回到豆蔻之龄,她誓要活出另一番精彩,护至亲,诛仇人,、日子过得不要太忙,世子爷你就不要过来凑热闹了。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老费就在细水巷

    老费就在细水巷

    老费知道自己成了烈士是在多年后的一个中午。原本老费是到烈士墓园找范老师的,他来到墓园,几十座墓碑齐刷刷围成个弧形,老费不知范老师的墓碑在哪里,顺着第一排找去,找了两排不见,又绕到最后一排从那里倒着找回来。找啊找啊,老费在第三排第二个位置看到范老师的名字,几乎在看到范老师墓碑同时,老费还看到另一座墓碑,它就紧挨着范老师右边,那墓碑上不是别人的名字,而是老费的名字,是魏碑端端的嵌在青石墓碑上的,老费伸手轻轻摸着自己的名字,手上还沾着雨水混和青石墓碑的湿气。霎时,老费被墓碑上那个肃穆而熟悉的名字吓个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