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01700000068

第68章 落井下石(3)

皇后穆氏也忙向齐安帝求情道:“陛下,‘后宫干政’虽是大过,但请陛下顾念旧情,从轻处置。引章自陛下还是太子时就随侍在侧,若降为‘御女’,连先进的美人们都不如,您叫引章往后在宫里如何自处。”

“陛下!若要降臣妾为‘御女’,臣妾不甘其辱,但求一死!”正德夫人吕氏泪眼涟涟磕头道:“求陛下赐臣妾死罪!”

齐安帝看了皇后穆氏和正德夫人吕氏一眼,叹了口气,道:“皇后既为你求情的,便降你为下嫔‘光训’,禁足一月。禁足期间,月俸减半,无旨不得踏出寝殿半步!”

“谢、谢陛下!谢皇后娘娘!”正德夫人吕氏原还不服,但见皇后穆氏冲她使眼色,只得含泪磕头谢恩。

齐安帝没有理会吕引章,只对内监说了句:“上朝”,便负手走了,只余下如虚脱一般软倒在地的下嫔吕氏,和一脸阴晴莫测的皇后穆氏。

冯小怜随寝殿里的其他奴才一起,规规矩矩的跪伏在地上,心里又畅快又得意。她虽不知道吕正德,哦不,应该是呂光训才是,她虽不知光训吕氏为何初见面就将她视成眼中钉、肉中刺,处处挑她毛病错处,可如今她作茧自缚、自作自受,被降为下嫔,总算是没了好下场,对自己的威胁也算少了一个。看她往后还敢不敢再在自己面前嚣张跋扈!

不过畅快得意之余,冯小怜心中还是隐隐有些失落:她理想中的陛下,该当是多情多义的有情人,可陛下方才的凉薄,实是叫人心寒。若非亲眼所见,要她如何敢相信,前一刻还含情脉脉与呂光训调笑的齐安帝,会在下一刻翻脸不认亲,立刻降了她的封号,还禁了她的足。

陛下凉薄至此,对自己,会有不同么?

而最最让冯小怜感到不安的,则是这后宫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敌意。侍寝的第一天就遇上这样的事儿,往后的路,怕是步步惊心!

——

冯小怜在内监的伺候下走出昭阳殿,李慧兰早在外头候着。早知齐安帝昨夜就临幸她家小姐的李慧兰瞧见冯小怜,立时满脸欢喜的迎了上来:“小姐……”李慧兰正欲道喜,却被冯小怜用手示意拦下。

昭阳殿外齐安帝已命人为冯小怜备下步辇,送她去左昭仪曹氏的含光殿。冯小怜未上辇车,只让识路的内监在前头领着路,自己则扶着李慧兰的手缓缓跟在后头。

巍巍齐王宫,重重金阁殿。

蓁蓁皇家林,灎灎帝王华。

红墙绿瓦金琉璃,永巷里慢行的人,渺小如沧海间的一粟,微、不足道。

冯小怜将昨夜、今晨之事小声说与李慧兰听,末了疑惑道:“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可到如今,我仍不知哪里得罪了光训吕氏,使她初一进宫弗一见面就处处寻我错处、挑我毛病。蕙兰,你可知道?”

“小姐真的不知?”李慧兰觊着冯小怜表情,不知冯小怜是在试她,还是真的不知。

同类推荐
  • 穿越之特工王妃很倾城

    穿越之特工王妃很倾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工,却因被人陷害重生于异域,成为一个等级最低的人。她嚣张跋扈,却又内心温柔;她冷酷无情,却又悲天悯人;她风华绝代,举世无双。面对完全陌生的异域制度,和陌生的守护男神,她审时度势用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这里的人们,也让这里的人们适应着她,并过得风生水起,成为众多女人羡慕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的新娘是我

    你的新娘是我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所以...哪有什么选择,只不过是个幌子,只是为了让我历尽一番磨难罢了...“我是你的新娘,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 丫头回家种田

    丫头回家种田

    她,古灵精怪,一舞《烈焰红梅》赢得众人赞许;他,号称“鬼才”,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他们在一个实现共同梦想的环境里相识、相知、相爱。但是正当他们准备走向爱情的康庄大道时,一位长辈的临终遗言将他们既定的人生轨迹瞬间改变。面对新的挑战,她决定迎难而上,而他则选择隐身幕后,默默地支持着、帮助着属于自己的心爱女子……
  • 重生嫡女另聘

    重生嫡女另聘

    “二爷,到底要保孩子还是大人啊?”连温玉眼内的最后一些光亮给了齐君然。齐君然的浓眉一直都是紧拧着,然后他转过身,吐出来的还是那几个字,“保孩子,快些。”前世,她错认良人,被相公和妹妹联手害死。谁料,死后重生,这一世,她护母学医,另遇良缘,终于是扬眉吐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第一毒后

    重生之第一毒后

    十年夫妻之情终究是抵不过他那高高在上的皇权之位!一杯毒酒,一条白绫!这是她爱了十年的男人亲手赐给她的。她冷笑绝望看着这个她昔日爱了十年的男人,血水染红的玉手端起那一杯致命的毒酒一饮而下。悲戚而又绝望的清眸看着这个绝情的男人冷笑道:“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在也不要爱上你。若有来一世,我只希望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你!”上天厚爱,在许一世!这一世,她发誓绝不会放过那些欺她、辱她、嘲笑她、诋毁她的渣男渣女!且看女主如何毒逆天下!
热门推荐
  •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她游走于黑白两道,“暗界”的高级首领,可冷静睿智,也可慵懒迷糊,离奇昏迷,异世重生,成为洛家千年以来第一个女子,国宝程度可想而知!被视若掌上明珠她欣然接受,可那个王爷未婚夫,还得看她愿不愿意。不过这未婚夫来头可不小,大禹国天才二皇子,更是外人眼中冷酷无情的战神王爷,可为什么初见便被一个小小的婴儿吸引了目光.....片段一:“云疏哥哥,不能人道是什么意思?”初晴面上天真笑着,眼底悄然划过一丝邪恶。“.....”君云疏眼神有些纠结。“那人道是什么意思?”小丫头眼中的求知欲很强。“为人之道,犹指人伦。”君云疏给出了标准的答案。“那云疏哥哥你能人道。”初晴根据君云疏给的答案给出了自己的结论。“.......恩。”君云疏的耳根后面悄悄红了一小片。片段二:“这个林公子有些奇怪......”初晴微微皱眉。“哪里奇怪?”暮雪有些好奇。“不过林公子肯定不会是凶手!”暮雪继续写着验尸报告。“为什么?”“林公子长得那么帅!肯定不会是凶手!”暮雪抬头嘻嘻笑了起来,“可是被你夸过长得帅的男人一般都是凶手。”初晴眼角都没抬。“......”片段三:“呵呵,你真的了解战王爷吗?你知道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是怎样的残暴无情吗?”对面的女子面上一阵嘲讽。“那又怎样?”初晴淡定的喝了口水。“你不是一向很善良的吗?就那么任由他手上沾满了血腥?”女子微微瞪了眼,根本不相信。“那与我何干?若因为所谓的善良便要放弃自己所爱的人,我宁愿与他一同下地狱!”轻轻放下手中的杯子,优雅起身,笑着补充了一句:“还有,我之所以破案只是因为喜欢,不要认为我很善良。”疼爱包容的家人:“晴晴,想做什么便由着自己的心去,谁欺负了你,我洛飞云灭了他!”温柔体贴的大哥:“晴晴需要什么档案,大哥都给你拿来。”一同重生的妹妹:“她是本公主的姐姐!岂能容你欺负?”可是让她觉得重生最大的收获,还是她六岁时便被定下来的夫君......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异能少女重生为备倍受宠爱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的故事,这是两个个异能少女带领着团队去侦破各种奇闻冤案的故事。更是一个大龄王爷历尽艰辛终于追到娇妻的血泪史!萌萌的女主,萌萌的年龄差,爱看宠文与推理的菇凉戳进来吧!
  • 丧尸不修仙

    丧尸不修仙

    跨越时空只为爱恋?误会。收获神兽抢夺机缘?没用。步步修仙逆天而上?容易。别样修真别样仙途,别样的女主带来别样的精彩。异数年年有,今年到我家。QQ书友群:511701499。
  • 故事

    故事

    少年出现在长街的时间是下午四点三十分。冬日天短,少年刚刚走进临街的中医诊所,最后一抹夕阳就消逝在远处天空上,而玩具店老板恰好利用那临终前的阳光瞥见了少年的样子。第二天,在警局里,玩具店老板是这样描述那个少年的:中等身材,面色苍白,穿了一件黑风衣,围着白色丝巾。除此之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眼睛,一双孤独而骄傲的眼睛。探长老泰一边用粗大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一边认真听着玩具店老板提供的线索,沉吟片刻后说道:这是个新近出道的杀手,据说他每次杀人前,枪里只留一颗子弹。关于他,我们知道的只有一个谦卑的绰号——小二。
  • 老大

    老大

    老大的这个名字叫得有点蹊跷,把这个名字安在牛犊的身上——老大原名据说叫牛犊,确实是一件让大家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的事情,因为老大生活在一个基本不会出现这个称呼的地方,敬老院。而且老大就属于最不该出现这个称呼的群体,供养对象。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 观自在菩萨阿么齿来法

    观自在菩萨阿么齿来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跑弃妃:王爷爹地是混蛋

    落跑弃妃:王爷爹地是混蛋

    【正文完】他有爹?当然有啦,他爹是琉璃国的祸害?当然啦,他爹就是个混蛋嘛!他爹曾经想把他打死在娘胎里?他知道的啦,娘都说了,妖孽的思维和正常人不一样,咱们要理解。哈?他爹满城满世界的找人他和娘?吼,找得正好,他早想和妖孽爹地过过招~
  • Anthology of Massachusetts Poets

    Anthology of Massachusetts Po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念起经年

    一念起经年

    自古以来,人妖殊途,这段感情,漫天飘雪,情深至此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