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樾和九柒提步前往锦什记。
而另一边……
莫梓兮带着小九篱来到了锦什记的门口。
此时锦什记门前人满为患,全都是前来排队买糕点的人。
有钱有身份的人自是不会自己来排队的,因此排队的要么是仆人,要么就是平民。
莫梓兮牵着九篱站在外面看了一会儿。
“似乎人有点多啊,篱篱我们直接去后厨好了!”
于是果断地带着九篱暗戳戳的绕过正门,来到了后门。
九篱一直乖乖的跟在莫梓兮的后面,看起来有点呆呆的。
其实是有点懵……
唔,正门人多,所以绕到了后门,母后这轻车熟路的样子,一看就不是第一次了。
排队看起来好难的样子。嗯!以后我也要往这边走。
说来这锦什记的点心如此好吃,为何没被九樾招进宫中呢?
这还是因为莫梓兮拒绝了他的这个想法。
好东西就要大家一起享用,要是招入宫中了,那就只有宫里的人才能吃到了,这得让多少人失去品尝美味糕点的机会啊!
莫梓兮早在锦什记还未出门的时候,就经常来这个店买糕点了。
而锦什记的扬名也是一个传奇故事。
锦什记的掌柜,最初只是为了生计,并没有想到会越做越大。
刚开始的时候,甚至因为地方偏僻鲜,少有人前来买糕点,她们就只能拿着自己做的糕点到人多的地方去给别人试尝。
后来因为糕点实在是美味,吃过的人都念念不忘,于是店里的人就渐渐的多了起来,名声也是越传越远,到现在已是家喻户晓了。
糕点不贵,但是却每天限量,因为做糕点的人精力有限,并不能做太多,于是就生出了如今这般早早就有人前来排队的景象。
“篱篱,我们可以直接去后厨找秦大厨,你应该叫他秦叔。他就是制作这些糕点的人了。因为你家母后啊和他算是朋友,所以可以破例来后厨直接找他。”
莫梓兮一边解释一边牵着九篱进了后厨。
一进后厨房,就看见小秦子还在忙碌着做糕点,便唤了一声:
“小秦子!”
秦生闻声转过头,便看见王后娘娘牵着一个绿衣小团子站在门口。
“王后来了!请坐啊!”
秦生热情地端来了两根板凳放在石桌前,示意她们坐下。
两人之间的相处和朋友一般,完全没有什么阶级贵贱之分,十分的自然轻松!
这还得源于莫梓兮是个没什么架子的王后,就算平常人相处起来也没什么压力,而王上在就不一样了,要是他俩一起来,跟王后说多了话都是错,眼神凌厉得你恨不得他们赶快离开。
“篱篱,叫秦叔。”
九篱看了看秦生,他的脸有些黑,穿着浅灰色布衣,腰间围着一条围腰,整个人看起来很是憨厚。
应该是个好人!
“秦叔!”
“诶!”
“王后这位是?”
莫梓兮把糖葫芦放在桌上,然后将女儿抱在椅子上坐好。
才六岁的小九篱才一米多一点高,坐在凳子上脚都是悬空的,坐在那里小脚晃啊晃啊晃。
“这是我家小公主,我今天带她来,是想让她尝尝你们的招牌点心——红豆糯米糍!”
“这就是最小的那个小公主?长得可真是可爱啊!”
“像个福娃娃,看着就有福气!”
“想吃糯米糍是吧?”秦生继续手中做着点心。
“给你做个兔子状的糯米糍好了,这个挺受小孩子喜欢的!”
秦生笑眯眯的说着,弄完了手上的点心,便拿出了糯米。
把糯米淘洗了一下,然后放入锅中参水煮了一滚,不必煮熟,煮熟了就成了粥了。再捞出来沥一下水分,再将煮过的米放入木甑子中,这次要蒸熟。
蒸米饭的过程中,又拿出了红豆,将其加入少量水与糖煮熟,煮至微微碎烂,成了蜜红豆即可。
等米蒸至熟透后,拿出制作的木筒,先放入一层糯米,以勺子稍用力气压平,再放入红豆,稍用力气压平,如此再重复一次即可。
这是简易版的红豆糯米糕,接下来要做兔子状的糯米糍。
先用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像是搓汤圆一样,搓成圆形,然后放入红豆馅,再合起来搓圆,最后捏出形状。软软的面团,在他的手上似乎格外的听话,不一会儿便捏出了一个兔子的形状,再拿了两颗红豆点缀成了眼睛。
一只可爱生动的糯米兔子就新鲜出炉了!
再把糯米兔子放在蒸笼上蒸熟就完成了。
等了一会儿,秦生就把做好的红豆糯米糕与兔子糯米糍摆在盘子中端了出来,放在莫梓兮她们面前的石桌上。
“来了!新鲜出炉的糯米糕与糯米糍,还热乎着嘞!”
秦生就站在他们对面,期待的看着小九篱。
“小秦子先坐下吧。”
秦生打趣道:“谢王后娘娘赐座!”
随手在围腰上擦了擦手上的水汽,随即坐了下来。
“小公主快尝尝看喜欢不喜欢吧!”
九篱好奇的看了一会儿,最先被兔子状的糯米糍吸引了注意力。
白白嫩嫩的小兔子,个个都很饱满肥美,红豆点缀的眼睛,此刻已经成了暗红色。
这么可爱的小兔子,我应该先吃哪一个呢?
九篱放下手中的糖葫芦,先挑了一个最好看的兔子糯米糍,转头递向了莫梓兮。
“母后也吃!”
然后又转头挑了一个最大个的,咕噜咕噜地爬下椅子,绕过石桌,把糯米糍递给秦生。
“秦叔,吃!”
秦生愣了一下……
这小公主可真乖啊!
“唉!秦叔不用,秦叔天天吃,早就腻了,小公主不用给我,自己慢慢吃。”
莫梓兮看着九篱的举动,惊叹极了,自己还未教过她什么,似乎她早已有了自己的行为作风。
“那篱篱就自己好好吃。”
“嗯⊙?⊙!”
最漂亮的要给母后,最大的要给秦叔,秦叔不要,现在是篱篱自己的了!
九篱下意识的觉得应该这样做,于是便有了刚刚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