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100000007

第7章 淡薄的时间观念

如今发达国家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时间比金子还贵。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快得厉害,同样的工作量如果让一个世纪前的人来干,肯定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及运用,使人类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体质和习性方面早就为人类的这次进步作好了准备。不管我们的祖先曾做过多少荒唐愚蠢的事——吃喝和打架,而且没有做出太多的贡献,但是我们发现,在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民族竟然被自己旺盛的精力所驱使,一件一件地做起事情来。

在问候语方面,中国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人在碰到熟人的时候,说:“吃饭了吗?”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头一句话却是:“做得怎样了(How do you do)?”通常情况下,前者是吃,而后者是做。由此可见,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意识到时间比金子还贵了,这也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天性,即不放过最后一秒钟。但是中国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中国人与大多数东方人一样,出奇地空闲。他们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而这些时辰的名称却不明确,例如中国人所指的“午时”就是指上午十一点钟到下午一点钟的整段时间。我们常常听到中国人问:“现在是什么时辰?” “月亮的中午是什么时候?”确切地说,他们应该这样问:“晚上,月上中天之时叫做几点钟?”

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对于时间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日出时分”和“日落时分”在中国语言里还算是个确切的说法,因为其中与经纬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他们对“午夜”的理解同对“正午”的理解是一样的,十分含糊。古时的中国人在夜晚,通常都是由“打更人”来确定时间的。但是以“更”来计算时间并不精确。只有最后一更例外,因为这一更总是在晨曦初现之时打响。城市里“打更”的时间间隔可以说是长短不一的。

对于我们常用的便携式计时器,中国人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作为一个庞大的民族,只有少数几个人拥有手表,但是这样的人却不懂得用手表来安排日常的活动,尽管他们过几年就把它擦洗一下,使它保持正常工作。普通人十分满足于通过太阳的高度来确定时间,常常有“日上一杆、两杆、三杆”的说法。青天白日倒好,如果没有太阳,就去观察猫眼睛的张缩。这个确定时间的方法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已经够准确的了。

中国人对于时间的利用,与他们对时间流逝关注的程度有关。根据西德尼·史密斯的划分,世界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大洪水之前的人;另一种是大洪水之后的人。大洪水之前的人无法意识到玛士撒拉的时代已经离他们远去,仍然一如既往地过着常规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似乎是由长老安排停当的。但是后者发现,人类的生命不能持续几百年,因而学会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以适应这个环境。

按这种分法,中国人就属于“大洪水之前的人”。举个例子来说,例如茶馆为了招揽客人,并挽留顾客,常常会聘请技艺高超的说书艺人。在场的听众可以四处走动,或者干着自己的事情,完全不领会说书人。而这位说书人只顾说着自己那没完没了的书。唱戏也一样,有时同一场戏要一连演上好几次,尽管与曼谷的戏剧表演相比要略逊一筹。对于中国人的杂耍技艺来说,如果演得好,那是非常巧妙而有趣的,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开场之前有一段冗长而无聊的开场白。于是,还没等表演开始,外国观众就感到十分后悔了。

中国的宴席是最可怕的。他们制作的菜肴的数量和种类都超乎我们的想象。凡是见过中国宴席的外国人都会感到惊恐与绝望,然而中国人却感到这种享受太短暂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句格言中充满了悲伤与无奈,听到这句话的外国人不忍拒绝这样的宴会,但是这种场合的折磨又是无法忍受的。

中国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习惯于按照“大洪水之前的人”的生活方式行事。上学的时候,他们几乎一整天都要呆在学校里,从日出到日落,中间只有一两次自由活动的机会。例如可以吃点东西。教书先生也是这样。一场科举考试竟要持续几天几夜,而且每一级都很难考。但是大多数应试者在经历了这种不具合理性的考试后,却意识不到这种智力测试中的荒谬和弊端。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造就出来的人,不禁使人联想到他们在求学路上是多么的艰辛。中国的语言,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大洪水之前”的特点,这一点需要玛士撒拉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公平地说,古代的中国人与古罗马人一样,如果他们不主动地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那么他们永远都不会阅读或写出具有特殊价值的东西!

中国人对时间的漠视,也体现在他们的勤劳上。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劳动相比,中国人劳动的内涵具有与之不同的一面。

那些曾经与中国的承包人和工人们一起“享受”盖房子的“乐趣”的外国人,现在有哪几位还愿意和他们再合作一次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人的工作情况:那些工人是晚来早走,有时还要停下来喝喝茶。工作时,他们要走上很远的一段路,仅仅就是去搬运一布袋石灰浆。如果他们能够用独轮车推这些石灰袋的话,那么一个人所干的活就等于三个人所干的活。但是他们并不愿意这样做。遇到下雨天,他们就会停工。结果经常是这样的:虽然工人们很卖力的工作,但是工程的进度却很慢,并且很难计算这些工人每天都做了多少“工”。听说有一个外国人,因为不满于他所请的木匠的钉板条速度,于是就利用木匠吃饭的时间自己干,结果在短短的时间里竟干了四个木匠在半天里干的活。

维修劳动工具,对于中国的工人来说是一件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外国人的工具,那么他们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工具经常会神秘地坏掉,但是却没人会承认曾经动过它们。“我没有去过那里”,是一句再恰当不过的托辞了。把椽杆和小檩条往墙上一架,买一些绳子把它们扎起来,脚手架就搭好了。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是危机四伏。以往的所有经验,如今都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了。沙子、石灰和本地的泥土,原先可以使用的东西,现在都不能用了。外国人在这时就会感到非常的无助。他们一个个就像格利佛一样,被一根根的线所操纵着,这么多根线都在控制着他们,他们实在是招架不住了。

记忆中,一位广东的承包商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非常不幸地成为了鸦片的牺牲者,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他的诺言和金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最后,我们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所以只好把他的所作所为都说出来:“很早以前就把玻璃的尺寸告诉你了,但是光是窗户你就量了三次。而你却还是全都做错了,这些玻璃现在已经全都没有用了。门也关不严,连一点胶水都没有用,地板也参差不齐,而且这些木料上面全是节疤,所以也无法正常使用。”过了一会儿,这位温文尔雅的广东人满脸愁容地盯着说话人,非常和气地说:“不能这么说,这样就太有失绅士风度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缺乏耐心,做事风风火火。这一点在中国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没有道理的。曾有人明智地指出:中国人讨厌我们缺乏耐心,正如同我们不喜欢他们缺乏诚信一样。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令中国人意识到快捷的重要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两座仅仅相距十二英里的城市之间,已经有好几天都没有外国信件流通了,因为它们都压在电报总局里。而具体原因就是因为邮递人员的驴子得了病在休养!

最令外国人气恼的是,中国人在一般的社交访问中也常常漠视时间。而在西方,这种访问是有时间限制的,绝对不能超时。然而,在中国却没有这种限制。如果主人不主动安排客人休息,那么客人即使再累也要一直讲下去。当中国人拜访外国人时,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宝贵。他们会坐上几个钟头和你讲个没完,而且毫无主动告辞的意思。记得有一位优秀的牧师说过一句名言:“我想见的人必定也是想见我的人”。如果这位牧师在中国呆上一段时间,那么他一定会彻底地修改这句话,然后像另一位繁忙的牧师一样,在书房里挂出一句经典的话:“上帝保佑你,请走好!”这种直言相告的方式,可以使一个火爆性子的中国人的心灵备受震撼。当他看到这几个字时,一定说不出话。紧接着就是使欧洲人的耐心完全丧失,从而意识到“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的道理。

如果外国人都能够像不久前去世的马根济医生那样对待中国客人,那么他们就一定不会感到痛苦。因为中国客人不断地到来,但是又“只来不回”。所以马根济医生经常对他们说:“请随便坐,我现在很忙,请原谅。”如果外国人能够像一位学中文的学生那样说话直截了当,那么他们也会更高兴。这个学生刚学会几句英语短语,就想用它们试一试,结果却让老师不知所措,因为这个学生在下课时对老师喊道:“开门!出去!”

同类推荐
  •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凌宗伟老师的一本阅读随笔集。全书收录60篇文章,按作者的阅读思考,分为“我这样理解教育”“寻找理想学校的走向”“改变从自己开始”“在热闹纷繁的教育世界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等七部分。作者立足于对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思考中国当下教育的生态,反思现实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追寻教育的本质,提醒广大教育者重返“为了人”的教育。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在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简报《中国语情月报》基础上,精选较重要的语情信息,进行加工和分类编纂,从语言使用动态、语言资源保护、语言科技和语言服务、中国语言文化传播、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术动态等视角集中反映2015年中国语情的基本状况,以期为学术研究提供历史资料,为政府制定相关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社会治理方略提供参考。
  •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流动性加速,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集聚到了社区。社区已成为政府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须臾不可少的好帮手。当前社区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势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都向当下的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乡社区服务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如何做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等诸方面的工作。
热门推荐
  • 无尽的遗落

    无尽的遗落

    穿越,剧情流,智商在线,慢热。借鉴《猎魔人》(游戏名:巫师)的部分背景设定。一部对抗污蚀(俗称怪物),逐步挖掘真相的故事。···PS:开头坑挖太大,伏笔太多,建议仔细阅读“湖岩之剑·灰银柄”。逻辑,情节等不合理还请指出,你一个劲说乱,又说不出哪里乱,我...o( ̄ヘ ̄o#)。你没见过的奇幻故事,好不好看因人而异,慎重阅读。 书友群:849805382.
  • 最强宠婚:亿万小妻很抢手

    最强宠婚:亿万小妻很抢手

    草根女逆袭上位,高冷矜贵的豪门世家子人前高不可攀,人后竟是贪吃不餍的硬汉子!各种虐小三,在他们将步入婚姻殿堂之际,初恋女友强势回归、周密策划,逼得她自爆假死,亡命天涯!硬汉万里追妻,逼死初恋,发誓追回那隐姓埋名的小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桦林中的两座坟茔

    白桦林中的两座坟茔

    天上沉重着大块大块的雨云。云压在大野上,翻腾起伏着。在云天与大野之间,一条白色大道伸向远方,由南向北,像一条银灰色的河,无声无息泻着。道上没有行人,只有一辆白色的尼桑停在路边。石兰走出小车,站在大开的车门内侧,直了直腰,这才把目光投向路边的白桦林。白桦树棵棵笔直着身材,像一群穿白连衣裙的少女准备登上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舞台。这让石兰想到了自己少年时的一次演出,禁不住心头升起一缕惆怅,淡淡的。弯腰,她用左手从副驾驶座上拿起两束鲜花,又用右手提起裙摆,走下大道,朝白桦林走去。白桦林外,靠近大道的这一边,有两座坟茔。
  • 不死天尊

    不死天尊

    尝尽人生酸苦,待一朝风云变化,等再次翱翔九天之上,便是彻底清算之时!楚天,曾经的天骄,如今的废物,弱到连一名普通的外门弟子都能欺凌。因一场意外,再次崛起!
  • 葛仙翁肘后方备急方

    葛仙翁肘后方备急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二十一世纪的国院外科女医师,一朝穿越成为当朝太医院首辅的废物二小姐。天生愚钝,医道不通?暗纹胎生,肥胖如猪?还有个大婚当日就要给自己下马威的未婚夫!罢罢罢!你看不上我,我也不甚稀罕你。如你所愿,奉上休书,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柏尊者别集

    紫柏尊者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来自未来的科技巨头

    来自未来的科技巨头

    一个拥有未来记忆的科技巨头,利用未来知识走自己的科技霸主之路,让其他人无路可走。为种花家崛起努力,兔子们加油!(非科技文!)
  •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本书给大家呈现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其内容有《诗经》、《伊利亚特》等等文学名著。
  • 绝天谷之冷血柔情

    绝天谷之冷血柔情

    七年前,本来与世无争的凌云天被人追杀,害得凌心家破人亡。七年后,凌心偶然得知真相,杀害父亲之人正是御神教主,便与好友裴俊天一同和冯先生结盟复仇。可惜事不如愿,结盟众人惨败,而凌心也被御神教主一剑刺中,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