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2200000010

第10章 徐夫人的手艺

第十章徐夫人的手艺

云琅自然有无数的大道理可以说,不过,他不准备跟太宰说,说到了会死人的。

就像一个员工想要跟自己的老板讲道理,道理讲赢了,他的倒霉时刻也就自然来临了。

黄米饭其实很好吃,如果再浇上蘑菇肉汤之后就变得非常完美。

一连吃上三碗,不论是士人还是奴隶都会心满意足。

物质才是决定人心向背的决定因素。

就像此时的老虎大王,忧伤的啃了一根没肉的骨头之后,就满足的趴在火塘边上,跟那头母鹿耳鬓厮磨。

现在,睡觉对云琅来说真正变成了一种享受,一整晚不用在梦里跟那个女人吵架,身体得到了彻底的休息,每一个早晨对云琅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旅程。

锻造一块顽铁需要耐心,巴掌大的一块铁在云琅的铁锤下被折叠了三十几次,那些漂亮的人折叠花纹已经慢慢的出现,现在剩下的就是造型与淬火了。

云琅的手艺不好,他只是见过新疆英吉沙小刀的锻造过程,也仅仅知道锻造需要的一点小小的知识。

上手之后才发现,工艺什么的并不是很难做到,唯一难以做到的是耐心。

一个模样丑陋的短刀出现在了太宰的面前,对于这个结果太宰并不感到吃惊,毕竟,对于云琅瘦弱的身体来说,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比一般的工匠强大了很多。

让他吃惊的是云琅在有意识的收集尿液,不但有他自己的还有老虎的。

老虎自然没有往罐子里撒尿的习惯,太宰瞅着云琅漫山遍野的追逐老虎要虎尿的样子,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微笑。

烧红的锥子被塞进了尿液里面,一股难闻的蒸汽散尽之后,六把黑乎乎的锥子就出现在了云琅的面前。

黑色的外皮被磨掉之后,被云琅安上木柄之后就已经成型了。

它是如此的锋利,往日里用那根大针费劲力气才能刺穿的狼皮,现在,在新做的锥子面前如同一张纸,即便是六层的狼皮鞋底子,在锥子面前,也不再是云琅制作鞋子的障碍。

兴奋的云琅一整天都在用锥子刺东西,且无所不刺。

淬火之后的锥子果然是一件人间利器,淡漠的太宰拿走了最长的三个,他准备当兵刃使唤。

短刀就不能用尿液来淬火了,虽然说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这柄短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是云琅的吃饭工具,用尿液淬火虽然不错,用尿液淬火后的刀子吃起饭来却十分的恶心。

冰冷的山泉水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云琅不知道自己的刀子里的碳是否合适用水淬火,虽然有很大的几率出现裂纹,他最终还是用陶罐取来了山泉水。

将烧红的刀刃部慢慢的放进水里……

刀子变得有些弯,这是热胀冷缩的结果,而刀子的刃部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热胀冷缩刀背向后弯曲刀刃经不起拉扯出现了十余道细细的裂纹。

看着云琅晦气的面容,太宰狂笑不已,眼见云琅的脸上已经出现怒容之后,才从石屋里拿出一柄用鲨鱼皮包裹的短刀丢给云琅。

淡漠的道:“这是徐夫人制作的短剑,想必比你的打制的破匕首强一些。”

云琅双手死死的攥着鲨鱼皮包裹的精美匕首,怨恨的瞅着太宰。

太宰莞尔一笑,指着云琅手里的匕首道:“早就准备给你了,只是见你想要亲手打造一柄,就不好强人所难,现在给你也不迟。”

太宰给的匕首自然不是荆轲刺杀秦王时使用的那柄毒剑。

从太宰的口中得知,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之后,远在赵国的徐夫人并未逃脱罪责。

此时的赵国已经于一年前为秦将王翦所破,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徐夫人自缚入咸阳,愿意终生为匠奴,换取一家存活。

自此,秦宫多利器。

太宰丢给云琅的那柄匕首双面开锋,寒光闪闪一看就不是什么吉祥的东西,也不知道徐夫人给匕首里面添加了什么材料,能跟铜产生反应,最终变成了硬质合金。

云琅制作的刀子跟徐夫人制作的匕首碰撞了几次之后就变成了一把短锯。

事实上,云琅最后就把那柄短刀做成了一把锯子,用来锯木头非常的合适。

冬天就要到来了,只要看看红叶上厚厚的霜花就知道这个冬天将会有多冷了。

云琅的鞋子已经制作完毕,难看,丑陋,别扭,这些话都可以用在这双鞋子上面。

同样的看世界一定要一分为二的看,这双鞋子除过难以忍受的丑陋之外,还有温暖,舒适,结实这些可以赞美的地方。

尤其是系上带子之后,就与云琅曾经见过的劳保鞋非常的相似。

六层狼皮组成了厚厚的鞋底子,然后被密密的麻绳牢牢地钉在一起,在外面包裹上一层烫掉猪毛的野猪皮,脚跟与前掌部位各自订上一块硬木,即便是踩在水里,里面依旧能够保持干燥。

每回云琅穿着大皮鞋踩在新生的冰凌上,太宰的面容就变得非常难看。

看的出来,他也非常想要一双。

显摆够了之后,云琅就开始给太宰做过冬的衣衫跟鞋子。

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满足显摆的欲望之后就要懂得分享,否则就会招来很多人的怨恨。

对于穿裤子这事太宰开始的时候是非常抗拒的,在拗不过云琅的坚持之后,勉为其难的试着穿了一次,结果穿上之后就再也没有脱下来过。

按照他的说法,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跟野人学来的,不符合五大夫的穿着要求,好在大秦的骑兵也是这么穿裤子的,所以,他觉得自己的爵位至少可以在军中担任偏将的职位,穿这样的衣裳也不算是违例。

云琅自然不会跟太宰争论,主要是他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太宰冻得发青的光屁股。

关于鞋子,他一个字都没说,就在云琅的指挥下痛快的穿上了。

常年穿山越岭的,他知道一双好鞋子能给他带来多少好处。

云琅把裤子做的很长,这样,太宰就能把裤脚塞进鞋子里,绑紧鞋带之后,裤子跟鞋子就成了一个整体,再大的寒风也吹不进去。

穿着云琅给他制作的衣衫在山林里对着野兽显摆了一天之后,归来的太宰就对这套衣裳赞不绝口。

“若是蒙恬大将军有这样的一套衣衫,驱逐匈奴野人于万里之外有何难哉。

王上何至于遣发天下百姓修筑长城,弄得天下尽是累累白骨,以至于渔阳狐鸣天下皆反。”

太宰这样的忠臣这个世上可能不多了,始皇帝躺在前面不远处的陵墓里,不知道有没有感应,如果他真的有灵,闻听还有人在他死后犹自为逝去的大秦帝国尽忠,云琅觉得他足矣骄傲一万年。

一提到大秦,太宰就会倜然泪下,并伤心难过整整一夜。

老虎现在根本就不往太宰身边凑,总喜欢腻在云琅的身边,除非不得已,它是万万不会靠近太宰的。

即将入冬的时候,云琅在树林子里发现了一些苦楝,剥皮晒干之后熬成了汤药,将老虎全身上下用苦楝皮药汁洗涮了七八遍,最终除掉了它身上的寄生虫。

寒冷的冬天,可以跟老虎睡在一张床上,不但安全,还非常的温暖。

冬天的老虎皮如同缎子一般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辉,就是云琅还要教会这家伙不要随便用舌头去舔他,这家伙的舌头上满是倒刺,舔一口像是被砂纸摩擦过一般难受。

母鹿自然不能继续留在干净的石屋里,随地大便这种事调教了它无数次都没有学会。

进入冬天之后,云琅的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充实,石屋子也在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

先是有了两张大床,床脚是粗大的木料,即便是云琅与老虎同睡一床,也不担心会把床压塌。

后来又多了一个巨大的木头架子,云琅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把所有的竹简,木牍堆放在上面,想要把这些竹简木牍按照时间整理整齐,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

石屋的外墙上,挂着满满一墙的腊肉,这都是老虎辛勤捕捉来的,被云琅用盐腌制之后,就成了他们过冬的口粮。

太宰有一种奇怪的本事,那就是只要云琅提出要求,他总能办到,而且显得非常轻松。

比如盐巴就是一例。

盐巴在没有工业化生产以前,从来都是金贵的货物,更别说这个原始的时代了。

可是,太宰一次性就给云琅扛来了满满一皮口袋盐巴,还是最好的精盐,雪白如霜。

秋日的猎物很肥,云琅熬制了很多荤油,其中以野猪油最多。

储存在一个半人高的罐子里,足够两人吃大半年的。

石屋外面飘着雪花,云琅正在非常认真地从一堆发霉的白米中间挑选可以食用的部分。

这是一堆陈米,放置的时间应该很久了,旁边还有一些没有脱壳的谷子,只是没了金灿灿的颜色,变得有些暗黄,云琅搓开之后里面的米粒要比外面的这些陈米好的太多了。

同类推荐
  • 亦云回忆

    亦云回忆

    沈亦云是民初政坛风云人物黄郛之妻,见证了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本书是研究民初政坛的一手史料,价值极高。黄郛在辛亥革命前后,与孙中山、陈其美、黄兴等人关系密切,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为义兄弟,但他却不是国民党员。在北洋政府中,他先后一直担任重要职位。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中,他是幕后人,扮演了重要角色。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他又立即成为蒋氏的政治灵魂。从这本回忆中,我们能够了解黄郛的性格和应世处事之道,见证黄氏的理想是要讲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亦能看到作为对蒋介石施政影响极大的人,黄郛的艰难处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蒋介石最终失败的原因。
  • 大唐太监

    大唐太监

    我怎么成了太监?唐朝?我怎么还想着赚钱?目标怎么能这么小呢?当太监也要当一个有权有势有理想的太监,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结交各位大人,做皇帝的宠臣,平定安史之乱,然后封王拜相啦。
  •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中国“老牌理想主义者”的历史现场。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无奈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没有安放书桌的地方。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在零碎史料中渐渐聚拢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呈现这一中国知识分子集团政治主张全貌的形成过程。精彩、渊博、厚重、亲切的先生们,排成了星汉灿烂的人物长廊。
  • 泐史·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傣族史书 白族史书(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泐史·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傣族史书 白族史书(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泐史》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始于傣历五四二年(宋淳熙七年,公元一一八〇年),终于傣历一二二六年(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时间跨度近七百年,详细记叙了西双版纳傣族各世领主的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及其配偶、儿女、封地、俸禄等,对于制度、历史大事及与泰、老、缅等邻邦关系,也有所涉及,是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地方史和傣族史的重要史料。《白古通记》(有名《白史》)与《玄峰年运志》为云南白族古代史书,原书均系白文、作者均不详,且都早已失传。此次所出《白古通记》与《玄峰年运志》由王树武据群书索引辑出,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 与国共武

    与国共武

    初来乍到,成为死囚,明明只是偷了一只鸡,为什么被打成了死囚犯?唐峥很是迷惑,古代律法这么严苛么?有人要杀他,有人要保他。大世纷争,铁蹄肆虐,盛世民安乐,乱世人如狗,各地藩镇裂土为王,这真是一个活着很累的年代。唐峥想冷眼旁观,然而不知不觉坠入彀中,杀他的人继续想杀,保他的人仍旧想保,在杀与保的争斗中,他渐渐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自古历史无真假,谁能反手震乾坤?藩镇诸国,交战不休,昔年孔子周游列国,看我唐峥与国共武!***************************这是个种田种到当皇帝的故事!(另有老书《大唐风华路》过万均订,保证良心写作,欢迎前往品鉴,必不令君失望)书友群:707518143
热门推荐
  • 都市灵术之尊

    都市灵术之尊

    我的手机里居然有一个神秘的空间?这个空间里,我可以随心所欲的看小说只是,自称创造这个空间的老头究竟是谁?他又将如何改变我的人生?萌新初次尝试都市小白文,还请多多指教。
  • 灵宝玉监

    灵宝玉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品农妇撩郎忙

    一品农妇撩郎忙

    风风火火,撸起袖子就是干。大型种田文,农家女的春天,郎君的诱惑。妖孽穆南邪魅一笑“我是你夫君,夫人这是不想负责?”救了个祸害,看于落烟如何硬撩郎君,恶怼极品。每晚黄金时间,十一点五十分俩章更新
  • 傲娇老公强势宠

    傲娇老公强势宠

    一场利益的联姻,牵扯出一段难舍难分的纠葛,林家大小姐林若悠为救家族毅然嫁给了南城的帝王顾言西,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它会去往何方……
  • 冷宠美妻

    冷宠美妻

    初见时,他救她,“这次算你命好,遇见了我!”可却以为她是痴儿,殊不知她是看他看呆了眼!第二次相见,他又救了她,“怎么每次遇到你,都是半死不活的样子!”可从此他们的命运紧紧纠缠在一起。他在她几次遭遇困难时都伸出援手;她在他人生最灰暗时陪在他的身边。从此以后他的耳边都会有人叽叽喳喳的喊他“澜哥哥~~”。虽然他表面冷漠了些,可他却真心疼她、珍惜她,只为她一人绽放笑颜。她看似吊儿郎当,狡猾如狐,却真心把他放在心里。看他们在追逐爱情的途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或开心或难过,但就这样坚持下去,好像也没什么困难化解不了。也许爱情,就是这样,你追逐着我,我紧随着你。
  • 绵中赋

    绵中赋

    身着青衣三层,手持雅扇掩面,小酌一杯,笑看风月,任凭青丝随风飘飞……不愧是青枫浦首席弟子,风中凌乱都这么有格调。去你的斯文败类!呸,做人就是要讲究。当面对小盆友们时,没有什么是一段鸡汤解决不了的。当面对boss时,没有什么是一波走位解决不了的。当面对师弟时,亲亲抱抱举高高?解决不了了?
  •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习惯决定青少年一生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受益终生。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我们译取了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并将书信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让读者深刻了解书信里的精华。
  • 傲娇殿下请接招

    傲娇殿下请接招

    母亲是当朝长公主,父亲是镇国大将军,舅舅是当朝皇帝,穿越过来的慕嫣然简直要仰天大笑三声!这家世背景,想要日子过得不肆意都难!可她为何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内定的太子妃?看着皇子们一个个眼冒精光讨好的样子,她不由在心里给穿越大神竖起了中指!历史上当太子的就没几个好下场!她才不要做这倒霉的太子妃!等等,那个七皇子是怎么回事?想为了皇位巴结她,又瞧不上她?小样,她可是京城第一美女!竟然还嫌弃?哼,七皇子,你成功引起了本姑娘的注意,等着接招吧!
  • 缫丝厂之恨

    缫丝厂之恨

    1930年,冯有良在上海警察局当上了一名小警员。这天他正拎着一根橡皮棍在民和路上巡街,忽听有人叫他的小名阿良。他定睛一看,面前站着两男两女,都是跟他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那两名女子还都穿着男式的褂子,要不是脑后拖条辫子,简直就辨不出是年轻姑娘。他们的形象告诉冯有良,这是四个流浪者。上海滩上,这样的流浪者不计其数,或者是碰上战乱,或者是遭遇天灾,临近的苏浙皖等地都有难民逃离家园,投进这繁华之地求生。冯有良也是三年前从皖北来沪的,历尽艰辛才捧上个警察的饭碗,摆脱了流落街头的悲苦命运。现在听到熟悉的乡音,不由全身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