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4400000056

第56章 夜笛祝寿

(求收藏求推荐)

“咱们这是真要无话不说啊?”上善教的丘连华比较胖,总是时不时抬手擦拭额上并不存在的汗,说完疑问,又向胡桂扬笑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只是……”

“只是觉得火神教推出一个外人,实在太奇怪。”胡桂扬替他说下去。

“有一点奇怪。”丘连华笑道,又抬手抹下额头,“火神教提起过你,我绝不怀疑他们的说法,可是……毕竟我没有亲眼所见,听上去那好像是一次偶然,连你也不承认自己是火神传人,对吧?”

“不承认,我甚至怀疑所谓的火神教,还有在座各位的教派,都是编出来的谎言,就连你对我的不信任,也是早有预谋的表演。”胡桂扬说的是实话,他一直在忍住不笑,心里却没将这些人的话太当真。

“你是说我们一块演戏,只是为了骗你上钩?”虽然受到置疑,丘连华却笑得更灿烂。

胡桂扬耸耸肩,“谁知道呢,没准我只是骗局中的一环,真正的大鱼还没有出现。总之,你们不信我,我也不信你们。想说什么,你们随便说,不想说也没关系,反正我只是一听而已。”

丘连华反而不知该说什么了,一个劲儿地抬手擦拭,苦笑道:“咱们怎么都成骗子了?”

非常道的沈乾元微微扬眉,“阁下不相信我说的话?”

“你说妖狐可能混进皇宫,我无从判断真假,你说自己是双刀客,这个简单,你请出小牡丹,我问几句就能确定真假。”

沈乾元沉默片刻,“她不在这里。”

“原来如此。”胡桂扬的笑容原本就不讨喜,这时更像是直白的嘲讽。

沈乾元脸色稍沉,“我那晚前去赵宅无意救人,只是要查看情况,偶遇绝子校尉围攻一名女子,一时义愤,因此拔刀相助。”

“你之前不认识小牡丹?”

“不认识,她带我往北去,甩掉你的追赶之后,她说她叫小牡丹,是赵宅的丫环,实在待不下去才要逃走。谢过我之后,她就与我告别。”

“你没有挽留?”

“她是一名女子,我怎能无缘无故地挽留?”

“可以无缘无故地救人,不能无缘无故地留人?”

沈乾元傲然道:“对你来说,这是不可相信的举动,对我们非常道来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祖训,无需缘故。”

“你就没怀疑过她是妖狐?或者妖狐的帮手?”

“我那时以为妖狐必是赵家义子之一,而且小牡丹的武功还没强到能够随意杀人的地步。”沈乾元略一停顿,“当然,如果是现在,我会多问几句。”

胡桂扬笑了笑,低头看着半空的酒杯,突然又抬起头,“你很喜欢穿白色长袍吗?那天夜里,我能从观音寺胡同一直追到东厂附近,就是因为你的白袍太显眼了,想跟丢都难。”

“非常道尚白,所以我穿白袍。”沈乾元冷淡地说。

胡桂扬转向斜对面的郝百英,“非常道尚白,你们太白教呢?”

郝百英脸上的凶相比沈乾元少些,整个人却更显健壮,“太白教尚白与红。”

红色应该属于火神教,继续追问下去只怕是越来越乱,胡桂扬笑道:“还是说妖狐吧,有什么证据表明妖狐已经混进皇宫?”

上善教的丘连华站起身,满脸堆笑,“我的问题还没人回答呢,咱们真要接受火神教的胡闹,当着这位‘火神传人’的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吗?”

神情越和蔼,说话越不客气,丘连华目光扫视,唯独略过胡桂扬,“既然这样,咱们不如干脆向官府自首得了,没准还能混个招安的名声。”

神木教的白笙之前就为火神教辩护过,这时还是他开口,“五行教同气连枝,火神教相信胡桂扬是火神传人,咱们就得相信,如果觉得奇怪就不认可火神的选择,那咱们还算什么信徒?与不敬鬼神的绝子校尉又有何区别?”

“他就是绝子校尉的一员!”丘连华大声提醒众人,这正是他最难以接受的一点。

“神意如此。”白笙回道。

两人争执不下,其他几人也加入进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胡桂扬没有参与,听了一会,干脆起身,走出房间。

天已经完全黑了,沈家的亲戚与街邻早已告辞,只剩院里的两桌客人还在,夜里有点冷,这些人不停地热酒、喝酒,话也多起来,显得热闹许多。

沈家老大、老二劝老爹早早休息,自家也关上门,熄灯上炕,不许妻子儿女出门。

何百万与青年长老喝得尽兴,脸上红扑扑的,一块起身迎过来,何百万问道:“怎么样,有结果了?”

胡桂扬摇头,“他们不相信我。”

青年长老脸色一沉,“是丘连华吧,这个死胖子就爱搅混水,我去找他……”

胡桂扬拦住门口,“用不着,先不说别人,你们相信我吗?”

何百万惊讶地说:“当然相信,否则的话也不会带胡公子来这里,更不会让胡公子参加五教议事。”

胡桂扬看向青年长老。

“我相信火神。”青年长老回答得有些勉强,马上补充道:“因此也相信你。”

“我连你的姓名还不知道。”

“邓海升,升起的升。”青年长老这回没有犹豫,“会制蜡烛,更擅长做爆竹,那天晚上在赵宅的爆炸,希望没有吓到你。”

“我当时晕过去了,就算是天塌地陷也吓不到我,也是你把我送到后院佛堂里的?”

邓海升看了一眼何百万,摇摇头,“我们只埋火药,那晚没再派人去赵宅,绝子校尉防卫甚严,我们也进不去。”

“你埋下火药,就不怕连我一块炸死?”

“你是火神传人,怎么会被火神杀死?”邓海升反问道,“在那件事之后,我对火神的选择再没有半点怀疑。”

胡桂扬哑口无言,半晌才道:“我明白了,你们越相信火神,越不在乎我的安危——我早晚死在你们手里。”

何百万笑道:“如果胡公子与我们一样信仰火神,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胡桂扬嗤了一声,“算了,我跟你们一块吃点东西,里面虽有一桌酒菜,根本没人动筷。让他们争论吧,我要填饱肚子再说。”

何百万侧身相请,胡桂扬走到桌边,坐在长条凳上,邓海升找来干净的碗筷。

菜全凉了,只有酒还是热的,胡桂扬连吃带喝,待到半饱之后,抬头看向同桌的其他人,笑道:“没错,就是我,前几天还是妖狐,突然变成火神传人,接着又奉旨查案,一念之差,如今坐在这里与诸位同桌喝酒。或许是神注定,或许是一场偶然,总之有缘。来,我敬诸位一碗酒,别管有神无神、有鬼无鬼,反正热酒入肠全身舒畅,这是真的。”

全桌人盯着奇怪的客人已经看了好一会,胡桂扬端起碗,先干为敬,其他人陆续喝酒,等到碗放回桌上,气氛为之一变,恢复了之前的热闹。

有人好奇胡桂扬是怎么成为火神传人的,有人追问绝子校尉的内幕,也有人毫不掩饰地声称自己仍然认为胡桂扬是妖狐,只是还没有露出“原形”。

胡桂扬全不在意,别人说他是妖狐,他就端起碗来,“都说妖怪醉后失态会露出尾巴,你把我灌醉试试。”

众人大笑,酒兴更高,连另一桌的客人也跑过来,凳子上有地方就挤一下,没地方就站着,轮流敬酒,要将“妖狐”灌醉。

屋里的几人一直没争出结果,胡桂扬在外面喝得尽兴。

将近三更,胡桂扬醉得摇摇晃晃,神智却依然清晰,站在凳子上,举杯大呼:“恭祝沈家老爷子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众人齐声呼叫,沈家没一个人敢露面。

喧闹声中,外面忽然传来几声笛子响。

“这么晚了,还有唱曲儿的来助兴,真是不错。”胡桂扬仍然站在凳子上,伸颈张望。

笛声再度响起,悠扬婉转,却没有喜庆之意,几分惆怅,几分思念,几分洒脱。

“这人走错地方了吧。”胡桂扬道。

立刻有几个人走到大门外查看情况,没一会工夫,又一个接一个退回院内,步履紧张,像是看到了怪物。

一头驮着行囊的毛驴走进来,停在院子中间,嘴里轻轻咀嚼。

“阁下何方神圣?”沈乾元大声道,与其他四人都走出来了。

院外走进来一个人,身穿灰袍,左手持笛,斜放胸前,缓步而行,目光转动,最后瞧向凳子上的胡桂扬,“很好,五行教的人来了不少,非常道的人也在,还有一位祭神峰的祭品,今晚大有收获。”

沈乾元大步前行,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两口刀,“嘿,阁下自投罗网,我们也省下不少麻烦,阁下是闻家的哪一位?”

“行七,闻不见。”

沈乾元微微一呆,站在凳子上的胡桂扬却忍不住笑道:“那你应该去治治鼻子。”

“不必。”话音未落,闻不见出招了,右袖里飞出一剑,正中距离最近的一人,那人来不及躲避,大叫一声,仰面摔倒。

沈乾元大喝一声,持双刀冲上去,旋风般连出数招。

闻不见却不接招,身形如鬼魅一般在院子里四处飘动,偶一出剑,必中一人。

胡桂扬看得清清楚楚,沈乾元的确是那晚的双刀男子,而闻不见与火神庙里被捉的闻秀才必是一家。

接连倒下五人之后,五行教众人再也忍耐不住,纷纷拔出兵器,上前围攻。

闻不见身形飘动得更快,如入无人之境,照样来去自如。

毫无预兆,闻不见从十几步以外突然冲到了胡桂扬身前,相隔只有一张桌子。

细剑倏出。

胡桂扬武功一般,只来得及稍一移动,小腹已然中剑,啊的一声,向后摔倒。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大汉重生

    三国之大汉重生

    魂穿千年,附身柔弱公子刘琦。立志改变这身命运,与群雄争霸于汉末乱世中!强国之路,从大汉重生开始……———欢迎加入书友群658686404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唐帝国若是打赢了会对对手说:“你特么以后老实一点,小心老子灭你全族,每年乖乖进贡!”弱宋若是打赢了会对对手说:“哎呀,你看我都打赢了,我是不是有资格谈议和了?我是不是有资格进贡了?什么?有资格了?哇,真是太让人高兴了!”朕要改变这一切!谁再敢提议和!朕诛他九族!QQ群:795347607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新中国的由来

    新中国的由来

    本书叙述新中国成立及以前的历史,旨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历史脉络的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外来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的情势下,顽强抗争和艰难探索,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新中国的历程的叙述,阐明历史和人民何以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适合党政干部、党团员、大中学生及一般读者学习党史、国史的简明读本。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上,唐朝无疑是最为光辉灿烂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诗人李白、大将郭子仪、开放交流的实践者玄奘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这二百九十年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夫君你被休了

    夫君你被休了

    有谁比她更倒霉的?新婚夜竟惨遭独守空房。听说她的夫君可是个绝色美男哦,为了一窥真假,她偷上房梁,却不想竟遇到一个奇怪的男人。“你放心吧,我不会歧视你的。”咦,奇怪,为什么她明明是好意安慰,美男子的脸色却越来越臭了?
  • 漫威里的德鲁伊

    漫威里的德鲁伊

    暗黑2召唤系德鲁伊上身,穿越成为漫威世界一个普通的社区学校的校长阿尔文凝视着乔治局长的眼睛,用冰冷的声音说道:“我要把那些利用我的学生去干坏事的人渣从他们的老巢里挖出来。我要把他们的心掏出来看看,让他们付出终生难忘的代价。我要让他们知道!这里是我的学校!这里是我的地盘!” 书友群,344187022欢迎大家都来水一水
  • 战能英雄

    战能英雄

    天龙大陆是一个修仙的大陆。修仙者离了资源,他们修仙的道路就会放慢,天龙大陆的修仙者们,除了炼制强大威力的法宝以便在资源的争夺上大站上风之外,更是大力的炼制各种的傀儡,来增加自己的战斗力。
  • 使孩子人格健全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使孩子人格健全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好的故事就像遗落在大海中的珍珠,虽小却珍贵无比。读故事,学道理,一直以来就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是帮助孩子塑造优秀品质、早日成才的一条捷径。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好的故事对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这本书能启迪青少年追求真善美,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塑造和完善自我,以优秀的品质成就卓越的人生。
  • 末日MC

    末日MC

    我的世界和末日将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请看末日MC
  • 我欠青春一场不良

    我欠青春一场不良

    青春,一个总是带着叛逆味道的词~谁的青春没有过几件疯狂、不计后果的事情!楚三三没有?!她与同龄人相比有着理性机智,风趣淡漠,以及后青春的成熟与稳重~拥有青春期里所有的美丽的词汇:漂亮大方,成绩优异,独立自信,个性鲜明。但是唯独对感情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淡漠与无措,究竟是她还是岁月让她与唐峰擦肩而过……?十年后,是什么催熟了青涩懵懂爱情?是什么让乖巧懂事的女孩变成人人口中的不良少女?又是什么让曾经的阳光大男孩唐峰变成腹黑中带点狠戾的商场经营的?十年后的她和他之间,是否依然像十年前一样错过……
  • 归有园麈谈

    归有园麈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泥犁狱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泥犁狱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这些案环环相扣,连绵不绝,穷尽了人世间罪案的种类,案案直指人性深处的贪婪,自私,恶。大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春三月,霍邑(今山西霍县)县衙远远走来一名僧人,这僧人年有三十,眉目慈和,仿佛眼内的一切都让他充满了喜悦。他叫玄奘。他的身后,跟着一个满脸大胡子、高鼻深目、肤色黝黑、偏生裹着白色头巾的西域胡人。这胡人身材高大,背着个大包袱,一路上东张西望,活泼有趣。他是玄奘的大弟子天竺人波罗叶。……这一前一后走来的二人,便是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的真实原型。从踏入霍邑第一步起,他们便注定卷入整个西游阴谋与诡案的核心——十八层泥犁地狱,这座地狱是局亦是饵,是人世间所有的罪恶,是九九八十一案的起点,更是大唐国祚得以延续289年的历史绝密。这座地狱大门早已开启,只待玄奘师徒入局见证……
  • 筠廊偶笔

    筠廊偶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德闻视界:我在德国当记者

    德闻视界:我在德国当记者

    本书是作者在驻德期间所当记者采访的一些文字集结,可以作为一段心路历程,一个时间标签,一种历史纪念。此书不是的单纯叙事,而是一部触景生情的思想札记,它更偏重于抒发作者内心感受。通过作者的采访纪实,本书为我们展示出德意志家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而且,又涉及了外交时政、人生、社会、历史等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不断地给人以精神启迪。本书作者是央视驻外记者,从2005年2月28日到2008年6月30日,3年多的光阴,40个月,作者在德国当央视驻外记者。那是一段忙忙碌碌、风风火火、变动不居的日子,作者接触了不同层面的人,采访经历了不同的事,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德国,但是却似乎总是无暇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