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0500000054

第54章 权奸末路

梁贤烨激动难掩,但此时已经是一国之君的身份,他感觉无比庄严神圣,缓缓站起身来,而后走到祭台上,泪眼阑珊,泪痕犹在。

原太子梁贤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先前跟着别人一同跪下,是因为圣旨在上,但他没有开口,只听见自己被废除了,浑身哆哆嗦嗦,跪在地上不停发抖。

陈鸿洲面庞发黑,虽然他有证据怀疑这封遗诏是假的,但是在这么多贵势面前,他不敢发声,因为他已经根本没有了抵抗的实力,这一瞬间,他甚至怀疑,自己请海阳侯搬兵靖难,到底是不是对的…

自先皇驾崩后,一直没有出面朝政的秦皇后,此刻被那道遗诏惊得魂不附体,她不明白,为什么皇上最后会把大位传给这位早早就被疏远的七皇子…明明不久之前,还跟自己说过要将自己的小儿子易为太子的…

那位神秘的襄王,此时脸上竟稍稍有了些许表情,不过看不清是喜是忧,只是静静地望着梁贤烨的背影,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四大诸侯以及孙文成,此时都是满面惊容,继承大统之人,竟不是太子!他们为先皇祭礼而来,不曾料到,皇族竟发生如此大变,一时间,全部难以反应过来。

除了不知情的这些人,其他内阁六部和诸重要文臣,其实都是心知肚明,他们装作吃惊,其实心里早已欣喜不已。太子倒了,陈鸿洲必将失势,以后的朝堂,再也轮不到宦官指手画脚了,士大夫经纶治国,将重新走上正轨。

灵宫广场上,可以说此刻每个人都是心情复杂的…

“徐长平,方宁泽!”

就在众人都是依旧怔怔地跪在地上时,一阵威严十足的呼喊声,从祭台上那位金冠红袍的男子口中发出来。

这时他慢慢转过身来,把圣旨负到身后,龙目灼热,龙眉紧扣,浑身散发着凛凛威严之气,一尊活生生的帝王,已经降临到了大周皇城之中!

“末将在!”

这时,徐长平和方宁泽也易换了称谓,他们知道,再不能在面前之人自称属下,从今以后,也再无福王殿下这一称呼。

“把逆贼陈鸿洲给我拿下!”梁贤烨龙目紧凝,双眼发出的寒气,死死地直指还跪在地上的陈鸿洲而去。

“是!”

徐长平和方宁泽应声受命,顿时,灵宫大殿的后方,乱哄哄地,竟迅速冲出一大批禁军,长枪刀戟,黑甲白刃,根本分不清有多少人。

“梁贤烨!你!”这时,陈鸿洲已经全身发麻了,瞳孔极尽放大,目眦欲裂,只觉手脚冰凉,不听使唤,整个人大叫一声之后,却是瞬间再发不出任何声音。

“大胆!竟敢直呼太子殿下名讳?”徐长平一声重喝,随后拔起玄虎佩刀,刀身与鞘身摩擦声起,一柄虎纹长刀,架到了陈鸿洲的脖子上。

同样的场面,就在不久之前内务府衙署里发生过,但这一次却是完完全全地不一样了,因为前一次是放生,而这一次,是诛灭。

一大群黑压压的禁军冲过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心中惶惶不安,这位新太子的脾性,他们真的看不透,如此凛冽手段,让每个人都有些毛骨悚然。

这时,从未开口说话的秦皇后,突然站起身来,“梁…”她立马意识到有些不妥,而后换了称呼道:“太子殿下,既然你已继承大统,先皇灵前,你怎可擅动刀兵?”

这番威而不僭礼的话,让梁贤烨心头一怔。他仔细望去,竟是父皇的发妻,秦皇后发的话!

一国之母,国之母威,古来多少母戚纷纷扰扰!

这一时间,让梁贤烨感到有些为难了,这位他很少接触的皇后,居然让他心里生出一丝不敢违抗之念…

不过,随即他脑海中又浮现出自己最后拜见父皇的场景,一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老皇帝,亲口告诉他要把皇后的亲子八皇子立为太子,还要自己做一位忠君的辅政王…

梁贤烨感到心中有些惶恐了,而后面色更加凌厉,没有顾及秦皇后,而是继续下令,“给我拿下!”

徐长平持刀架在陈鸿洲的脖颈处,这时数千名禁军蜂拥而来,将这处场地团团围困,所有人大惊失色,难道这位新太子在算旧账么?

众人脑海中迅速回闪和这位新太子的昔年往事,不过,他们又很确认自己从来没有与这位七皇子产生任何瓜葛,把他们围困在这里,又是为何?

秦皇后面色惊恐,有些老态的花容,泪如雨下,什么叫得势?什么叫目中无人?而今,全部被这位新太子梁贤烨完美演绎。

“诸位不必慌张,本王只是与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陈公公有些交情。”梁贤烨缓和了面色,微微笑道,现在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有恃无恐。

陈鸿洲依然跪在地上,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要后悔什么,现在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想死!

“太子殿下,再无王谓。”这时,内阁首辅李庞有些不怀好意地到梁贤烨耳边轻声提点,因为他很明白,现在只有拿出太子这个名头,这些人才会更加服服帖帖。

“多谢李大人。”梁贤烨对着李庞微笑,而后直接迈下祭台,亦步亦趋,步步惊心,慢慢向陈鸿洲靠近。

“梁贤烨,你别逼我!”陈鸿洲突然发出了一阵犹如恶鬼般的咆哮,歇斯底里,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活下去了,但他还是选择继续挣扎。

“你好大胆!”徐长平又是一声重喝,而后左手发力狠狠地朝陈鸿洲的肩头按压下去,立刻让他脸面贴地,头上的黑冠也顺势落下,瞬时须发散开,模样狼狈。

“呵呵,本宫如何逼你?你又能做什么?”此时的梁贤烨,不仅易口自称本宫,而且,一副胜利者的姿态,高高在上,信步渐近,两眼戏谑地俯视着被死死按在地上的陈鸿洲。

“梁贤烨..你..你私拟遗诏..篡改圣命…你没有好下场的!”陈鸿洲鼓起全身力气,昂起脑袋狂吼,他越说,徐长平的手腕越发使力,甚至让他在说话时嘴巴直接触地,吃进灰尘,于是他的口中,唾液顺着嘴角流了出来,灰头土脸,已经没有了人样。

陈鸿洲这句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闻声全部向他望去。

私拟遗诏?篡改圣命?

这是何等滔天大胆!

不过,他们都在心底里选择不相信,因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在一片繁盛的大周的。

梁贤烨面不改色,他依旧微笑着,脸上的轻松,与这肃杀冷冽的氛围完全不匹配。他很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平淡从容,什么叫定力,这一刻,他展现的就是超越常人数倍的胸怀气魄。

“你说我篡改圣命?证据呢?”梁贤烨敛起笑容,而后把手中的圣旨平展开来,双手紧握,面色凶狠地对头面贴地的陈鸿洲道:“你好好看看!这是我大周传国玉玺,岂能有假?”

梁贤烨像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清白一样,把圣旨高举过头顶,众目睽阅。

其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文,犹如一道烈阳,在这阴沉的天色之下,仿佛照亮了整个天际。

那确实是传国玉玺,这是没错的。众人呆呆地望着,没有任何神态…

“梁贤烨!”这一声嘶叫,似厉鬼,似阎罗,凄凄惨惨…

汩汩鲜血,从陈鸿洲的腹中上翻,陈鸿洲只觉胸中一口闷气不下,而后血液汹涌喷出,染红了地面,溅到了徐长平手上。

“你若是不服,本宫就来细说你的罪名!”梁贤烨肃立身形,而后声如洪钟地道:“罪一,先皇在世之时,逆贼陈鸿洲欺君罔上,任人唯亲,做出不少伤天害理之事!罪二,三皇兄跪灵期间,陈鸿洲囚禁三皇兄,居心叵测!罪三,无端封锁皇城,命人把守城中各级皇亲贵族,文武官员府邸。罪四,谋害禁军正副统领,以及吏部侍郎、户部郎中和户部员外郎。”

梁贤烨说完,如释重负,长叹一声,“陈公公,你可还有何狡辩之言?”

这时的陈鸿洲,早已是半死之人,呼吸急促,眼冒金星。虽然他都听到了,可是,现今还有什么好说呢?一切尘埃落定,成王败寇,以后自己将成为史书上又一位声名赫赫的权奸,而他梁贤烨,将成为一位圣君,受万人敬仰,被青史芳歌…

陈鸿洲趴在地上,竟哈哈大笑起来,嘴中的鲜血,尚未流完,伴随着唾液,粘粘稠稠,惨不忍睹。

“梁贤烨,你这个刽子手…你这个王八蛋…”陈鸿洲停止笑容后,竟开始疯狂叫骂起来,疯疯癫癫,没有了神智。

“带下去!”这时梁贤烨才算是稍微变了脸色,铁青着脸,对着徐长平吩咐道。

于是徐长平把半死的陈鸿洲交给了身边的方宁泽,方宁泽带着一群禁军,亲自将他羁押了下去。

“怪就怪,你当初不该与他作对啊…”方宁泽轻叹,当他听见梁贤烨罗列陈鸿洲的罪名时,听到禁军统领几个字时,他对梁贤烨的恭顺,已经充满了恐惧和臣服…

同类推荐
  • 绵阳市游仙区中小学校信义教育读本

    绵阳市游仙区中小学校信义教育读本

    本书以“诚信游仙义达天下”为主题,以“有信仰、讲信誉、守信用、尽忠义、遵道义、重仁义”为主要内容,体现了绵阳市游仙区教育和体育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信义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的宗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本书,建立和规范体现信义内涵的礼仪制度,强化学生信义公约、信义班级评比制度、信义之星评比制度的落实,引导学生信义立身、信义做人。本书用语准确规范,阐述严密,对学生的信义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 杞忧

    杞忧

    神门走迹,横行无边高歌亢曲,月下海烟这书慢热,但书中有诗有酒 就像好诗跟好酒,不会辣眼睛呛喉咙
  • 史记(第五卷)

    史记(第五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五王争霸

    五王争霸

    阴谋!阳谋!情义与背叛。帝王家又如何?当一切已成定局。蓦然回首!失去的多,还是得到的多。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

    综观新事物发展的历史,新旧斗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把那些历史转折时期以及王朝危难时期的新旧斗争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们去认识它、回味它。《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在惊涛骇浪的历史沉浮中,每当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它总要受到旧势力的强大阻拦,正因为此,新事物总是不断受到波折、创伤乃至暂时消亡。但是,它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却生生不息,它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无可辩驳,它给人们留下的财富更是十分丰厚的。新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而新事物最终要战胜旧事物,历史就是这样迂回曲折地向前发展着。本书由赵东艳编著。
热门推荐
  • 陪你一起睡不着

    陪你一起睡不着

    《陪你一起睡不着》一书由三十多个励志小故事组成。关于青春、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亲情,每个故事都像是发生在你身边,让你在书中找到些许共鸣,给你的黑夜点亮一盏明灯。有欢笑,有泪水,有展望,有回忆,在一本书里交织成一幅完整的生活画卷。这些故事或独立,或有些许交集,它们并不会明确告诉你人生该如何过,困难该如何抵挡,但会在字里行间为你指明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 乾隆皇帝:天步艰难

    乾隆皇帝:天步艰难

    进入壮年的乾隆皇帝文治武功,为营造与挽救清王朝的辉煌盛世而宵衣旰食。乾隆南下江南,傅恒成都点兵,进军大小金川;钦差大臣福康安与刘墉微服私访,擒拿女教主“一枝花”余党,却无意中查出纪昀的一大命案;而此时,和珅、弘昼、阿桂等人与甘肃总督勒尔谨、王亶望之间又铺展开一连串殊死争斗。正值乾隆南巡回京之途,贤惠的富皇后命悬德州,而爱妃昧娘以六甲之身避祸,襁褓中的阿哥又横遭天花之疫……
  •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拿破仑不是矮子

    拿破仑不是矮子

    自历史被记录以来,越来越多的历史事实走入了课堂之中,渗透进了整个社会,影响到了整个世界。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我们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是错的,你会怎样?就像土豆和烟草都不是沃尔特·雷利爵士从新世界带回欧洲的;亚伯拉罕·林肯没有在信封背面写下自己有名的《葛底斯堡演讲》;温斯顿·丘吉尔不是在女厕出生的;卡纽特国王也没有为证明自己的王权而试图阻挡过潮水……
  • 乱世桃花逆水流

    乱世桃花逆水流

    东唐明宗康和年间,当今圣上的异母弟洛王爷因叛乱被处死。据说,洛王爷被处死还牵涉一桩秘闻,因他长得酷似先帝的姑母,承宣熙宁大长公主。先帝的亲儿子长得像先帝的姑母?这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流言在洛阳城中一度甚嚣尘上,无奈如今洛阳城中极少有人见过故去多年的大长公主。这流言,最后也就变成了茶余饭后的一点笑料和谈资。“大长公主长得很美吗?”那些跟随着先帝成祖皇帝打天下的老臣纷纷摇头。“那为什么提起大长公主,大人们都是这副神情?”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突然遥想起那个静如深水的背影,棋子落盘有万千星河般璀璨,风云异动在她眼里不过只手翻覆,金戈铁马,也难抵窥伺人心的一声轻笑。他讳莫如深,又欲语还休地流下一滴眼泪。PS:男女主姑侄关系,严格遵循“发乎情,止乎礼”的原则,因此谈情说爱的部分很少,见谅。
  •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曾几何时,人们是按照阶级来界定身份的。当阶级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之后,“阶层”一词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一时间,众多的专家学者为“富人、中产、穷人”的定义争执不休,我们这些日日为了生活奔忙的蚁民,更是搞不清自己的位置,拿不准努力的方向。
  • 猎明

    猎明

    大明的锦衣卫与忠勇将士、朝鲜的僧人与青楼义女、日本的忍者与武士,共同激荡在四百多年前的东北亚战场上,万历皇帝、丰臣秀吉、朝鲜王子、努尔哈赤、西洋传教士等各大派别人物陆续登场。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三尺寒锋开天地,一腔热血为谁流?!
  • 重生千金的诱惑

    重生千金的诱惑

    前世被最深爱的男友背叛,把她推向了地狱。重生后的她成为了豪门的富家千金,而且还是家族的第一继承人。前世欠她的,这一次,她一并要回来。今世属于她的,谁也别想夺走。-----------------------------------------有个群,群号:105732379,欢迎大家加入!
  • 重生最强逆天女王

    重生最强逆天女王

    【1V1宠文,爽文,架空,热血升级流】婚礼当天,女神医沈轻寒意外遭遇枪击枉死,重生成同名同姓小可怜少女,第一天就斗倒了渣爹继母。岂料母亲留下的玉佩里竟然藏着上古医术传承,从此,沈轻寒凭借一手起死回生医术崛起H国,成为H国最年轻神秘中医圣手,被各大势力争相追逐!同时,她发现自己的枉死并不是意外,而是一场人为的精心策划,幕后指使者,竟然是她那个外表人畜无害深情款款的未婚夫!而被她捡回家的美貌高冷小狼狗,竟然是H国下一任国王继承人!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