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魏时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
永明年二月,立过春,天气骤然变暖,淮河边柳树发了新芽,河水碧波荡漾,偶有一只小船划过,在水中留下一段涟漪。
淮河两岸边,白墙黑瓦,桥下水波连连,烟雨蒙蒙的笼罩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建康城南有一座城府,此府是当朝宰相贺道舫府邸东府城。
今夜东府城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宰相夫人王氏怀胎十月于今日临盆,府内上上下下的人都在忙前跑后的忙碌着。
回廊下明灯把黑夜点的通亮,屋内不时的有人跑进跑出,把烧开的水一盆盆的端进屋内,里边的人一声接一声的大叫,叫的屋外的贺道舫直跺脚。
贺道舫来来回回的在门外走了几遍,他身边的管家胡侗在身后也着急的乱转,这不两人一个不小心撞个满怀,贺道舫一抬头看到胡侗紧跟着自己就一脸的不高兴。
“你在这添什么乱?你离我远点可好?”
胡侗一脸委屈的相,他打从十几岁就在贺府当差,老太爷在外省上任途中遇到饿的奄奄一息的胡侗,可怜天见,将他收留,自此后,就跟了老太爷身边做些杂事。
如今又当了管家,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一条命,是贺家给的,一晃都快二十年了。
屋外的贺道舫,听着夫人的叫声,他的心也是一阵阵的疼。
这漫长的时间,让贺道舫感觉到难熬。
他突然想起了夫人经常和他说起的一个梦,她有孕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上飘着的一张很大的黄色彩旗,彩旗四角挂着四个小玉盘,其中一个玉盘从天而降落入她的怀中,一只凤凰鸟在上方翩翩展翅。
看的她心花怒放,可是大晴的天,却不知从哪里来的乌云慢慢的把彩旗遮挡,天空越来越暗,突然手中的玉盘发出金光,一道道的射向天空中的彩旗。
做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梦,夫人也是忐忑不安,究竟此梦为何意?贺道舫这几天来一直在想也想不出此中深意。
一声婴儿的啼哭,拉回了贺道舫的思绪,贺道舫一颗心放了下来。
他快步走进屋内,喜不自胜,来到床边,贺道舫心头一紧,夫人汗水连连,气喘不匀,想必是累的没了精神,看到贺道舫进来,她含笑的望着他。
此时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两人四目相望,多少柔情蜜意和感激的话语他不知如何说,此刻都在心中弥漫开来。
贺道舫看着躺在夫人怀中的娇小女孩,白白静静的,面若桃花,粉嫩嫩的小脸看着自己在笑。
贺道舫的心里生出一股暖流,他抱起女儿又想起了那个梦,到底是何意呢?
夫人先前做的这个梦也困扰了他好久,也想不出所以然,为了能知晓女儿的将来是否能平安过此一生,所以贺道舫决定到清虚观一趟,找个道士看看如何破解此梦。
第二日,贺道舫带着胡侗来到了城外的清虚观。
清虚观的道长为全真派道教掌门人陶景然,此人精通道法,奉戒诵经,不染尘世,观内香火却及其旺盛,
山门外,陶景然下山恭迎。
“贫道拜见贺大人,未曾远迎,还望大人见谅。”
面前的道长,一身白袍,长髯飘飘,手拿拂尘搭于臂上,浑身散发着一股超然脱俗的仙气。
贺道舫也回礼躬身一拜道:“岂敢岂敢,久闻陶道长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仙气不凡呢。”
“大人此次来想必是为前几日降生的小姐而来吧?”
贺道舫吃了一惊,他久居山中,不问世事,何来知晓我来此意呢,看来道长的不问尘世也只是给外人的晃子罢了。
贺道舫笑笑,道:“道长真乃神人,我此番来就是想求道长帮我解开心中的疑惑。”
“无妨,请大人随我上山吧。”
拾级而上,入得观内,“清虚观”三字悬挂于大殿顶端。
早有小道童引路,绕过大殿进入后偏殿,“灵真殿”是道长诵经讲道之地,进入殿内往里走就是道长居室。
二人饮茶就坐,道长屏退众人,落座后贺道舫便把梦详细说了一遍。
道长听完贺道舫的一番话,心中也早有决断,他捻须不语,看的贺道舫也是不知何故,好半天,陶道长依旧不语,似有所思。
贺道舫问道:“道长,此梦究竟是何意呢?但求道长解惑。”
陶景然点点头,终于开口说道:“先恭喜大人了,此梦预示着,小姐日后必是人中龙凤,但是福祸相依,人世变换,也不能一概而论,只是……”陶道长欲言又止,似有些为难。
贺道舫看到道长的神情,心下了然,想必一定是此梦有什么不可言说的来由,他说道:“道长无需顾虑,但说无妨。”
“人世一生,命数天定,但事在人为,改变命格理数,又非我等凡间俗子所能做到的,小姐的命数富贵已定,但是劫数却也有预兆。”
有富贵,贺道舫不觉惊喜,他好歹是宰相,将来女儿必然是要嫁给王爷的,只是这劫数,心里却咯噔一下。
“那如何让小女化解此番劫数呢?”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自古一来就是富贵险中求,要想不被富贵所累,切记,凡是要顺其自然,不可操之过急。”
贺道舫自道长的一番点化之后,心中疑惑了清,回到家后开始潜心教导女儿。
贺道舫允许女儿可以自由出入自己的书房,下了朝,回到家中便教她读书识字。
转眼贺家小女三岁了,自从蹒跚学步起,就显出了她的聪明才智。
贺道舫给女儿起名贺长瑶,希望她不仅拥有美貌的容颜,不拘于养在闺中的小姐,也要有智慧,想到今后如遇到什么事,自己能有主意,多读些书自是好事。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贺长瑶聪慧伶俐,教过的字,她只看一遍便能记住。
她喜欢翻看父亲的书,那些比她大的孩子尚且还在不谙世事,撒娇玩耍,可小长瑶像个小大人似的拿起书本,像模像样的读书了。
古文晦涩难懂,不说这般年纪,就是比她大些的,也是不敢凭空妄读。
虽然认不得几个字,但是这种求知的欲望,更加让贺道舫坚信,女儿将来必是不同于一般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