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600000011

第11章 晕眩 (3)

难道,赵民真的像陈云亮反映的那样?

不会吧……

可是,陈云亮为什么那种态度?真的像赵民说的那样,他是因为哥哥被杀,对赵民产生了误解?真的有人挑拨离间?那这个挑拨离间的人又是谁……

李斌良很想进行一番调查,可是,这种事不是很快能查清的。

等一等,换个时间再说吧。

李斌良又开始看录像,他打开录放机和电视机的开关,双目落到屏幕上,努力集中精力看录像,可是,仍不时有电话或有人请示问题。看了两个小时,仍然没看出什么来,这时,又一个特殊的电话打过来。

“您好,您是李斌良局长吗?”

一个悦耳而又陌生的男声,听口气,肯定不是局内人。

李斌良:“您好,我是李斌良,请问您是哪位?”

“啊,真是李局长,您真的上班了,身体没事了?”

李斌良:“谢谢,我没事,请问您……”

“我是《奉春日报》的记者韩峰,想采访一下您,可以吗?”

“采访我?我有什么可采访的?”

“李局长,我们听说,我市刚刚发生一起很离奇的案件,不但有一个人被害,您本人还受了伤,全市人民都很关心这件事,现在,谣言很多啊!”

一股火从李斌良心底生出:就为这个?想让我在全市人民面前丢脸吗?一个堂堂的公安局长,刚到任不久就被人打晕在黑暗的小巷中,这是我的耻辱,你们想揭我的疮疤吗?

对方好像猜到了李斌良的心思:“李局长,您别误会,我知道,您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什么光彩事。可是您想想,您要不站出来说一说,各种传言会更多,有些可能对您的形象更不利。对,还有人说,您现在还在医院里昏迷不醒呢,您在电视上露露脸儿,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这话倒有几分道理。

“其实,这只是我们采访您的一个内容,更重要的是,春城区在整个奉春市占有重要地位,春城能否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全市的稳定,我们想就您的施政方针……啊,说得不准确,就是您对维护奉春治安的想法、思路,对公安队伍建设的理念各方面,进行一下采访报道,我觉得,这是对您的帮助吧!”

对方很健谈,很善讲,听上去也很有水平,而且,对方还拨起了李斌良心中潜隐着的一根琴弦,于是,他答应了对方的要求。韩峰听了非常高兴。

“那好,我马上就过去。”

李斌良放下电话,急忙找出警服穿好,又把大盖帽小心地戴在头上,对着镜子端详一番,还好,正面基本看不到绷带。

很快,黄淼带着一个背包男子走进办公室。

黄淼:“李局长,这位就是《奉春日报》的记者部主任韩峰。韩主任,这位是李局长!”

“李局长您好,打扰了!”

“没关系,请坐,请坐!”

“韩主任,喝水!”

黄淼迅速给韩峰和李斌良各倒了一杯茶水。

“李局长,需要我做什么吗?”

“不用了。有事我找你。”

“那好,我先过去了。韩主任,您忙着!”

“好好,黄主任,谢谢您了!”

“不用。”

黄淼看看韩峰,又看看李斌良,走了出去。

韩峰在斜对面的沙发坐下,打开皮包往外拿着采访用的东西,李斌良借机打量了一下他:大约三十二三岁的样子,高高大大,肤色健康,五官端正,黑眉大眼,浑身洋溢出一种干练和书卷气相混合的职业气质。

韩峰很快把要用的东西拿出来,但是,不是笔和本,而是一台微型电脑,他手脚利落地把电源插好,打开电脑,然后微笑着对李斌良开口了。

“李局长,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接待我。咱们开门见山,就开始吧,怎么样?”

人挺爽快,挺对李斌良的脾气。

“好,开始吧!”

韩峰:“李局长,为了消除您的戒心和顾虑,我先说明一点,我们报社记者和电视台记者是不同的,他们的采访都被镜头摄下来,因此,你说了什么就无法改变,也无法否认,而我们则不同,是写在纸上的,写完之后,还要征求您的意见,然后才能发表。因此,您尽可以放开谈,不要有那么多顾虑。”

他真了解人的心理,李斌良本来有些戒备,听了他这番话,顿时轻松了不少。

“那好,你尽管问吧,只要不违反公安纪律,不泄露侦查秘密,不造成不良影响,我都可以告诉你。”

“那好,首先我问一下,听说,前天夜里,您遇到了危险,遭到不明袭击,并昏迷了过去。有这件事吧。”

这事没必要隐瞒了,隐瞒也隐瞒不住。李斌良点头承认。

“您能把经过讲一讲吗?”

李斌良想了想,大致地讲了一下受袭击的经过,但是,他省略了去那个小巷的原因,只是说,晚上没事,想出去散散步,顺脚走到那里。

韩峰注意地听着、记着,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没有完全相信李斌良的话,但是他没有追问,只是顺着这个话题向别的方向探寻下去。

“那么,李局长,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的意思是,这是一起预谋案件,还是一起偶然事件?对,据说,在您昏倒的地方还出现一具尸体。”

有点儿敏感了。李斌良想了想,小心地说:“我出现在那个小巷里是偶然的,而且是临时决定的,所以,我个人受到袭击,应该是偶然的。至于那具尸体,案件正在侦破中,恕我不能奉告。”

韩峰:“那么,您对这起案件有什么看法?”

李斌良:“你指的是什么?”

韩峰:“我有两个意思。一、您是否有决心侦破这起案件。二、根据这起案件,您对奉春的治安有什么看法?”

有点挑衅性了。对第一个问题,李斌良想起,自己在侦破山阳原县领导郑楠妻子和女儿被害的案件时(参见拙作《黑白道暗算》),曾面临过这样的提问,当时,自己负气地表态说,不破案,就辞职。回头看,那时还是太年轻了一些,现在,绝不能这么回答了。

“至于能否破案,我个人还是有决心的,但是,这也需要整个春城分局全体民警的努力,更需要上级公安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从案发开始,市局刑侦副局长任大祥同志就在我们局指导工作,我们将团结战斗,争取早日攻破这起案件。”

李斌良对自己的回答既满意又不满意。不满意的是,自己说的是官话,这不符合自己的性格,没有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那还用说,我刚到奉春就遇到这样的案子,连我自己都差点送命,要是不破,我还有脸当这个公安局长吗?”满意的是,这种回答减轻了很多压力,而且把任大祥也圈了进来。

韩峰:“好。那么,第二点呢?通过这起案件,您对春城的治安有个什么样的判断?”

李斌良:“嗯,我只能说,这起案件给我很深的印象。但是,我上任时间很短,初步看,社会治安还比较平稳。所以,我还不能就这起孤立的案件对春城的治安做出什么判断。”

韩峰:“嗯,不过,我希望您能尽快形成对春城治安的客观判断,因为它会指导您今后的工作呀!”

李斌良:“对,我会尽快摸透春城治安情况的。”

韩峰:“嗯……我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奉春有很多传言。其中一种传言就说,您遭遇的事件是预谋的,是针对您的,就是要给您当头一棒,给您个下马威。”

李斌良心中的怒火一下被点起来:妈的,能是这样?谁敢这么干,他为什么挑战自己,他想干什么?这话又是谁说的,什么意思?

可是,他及时地控制住了自己,非但不怒,反而微微一笑:“是吗?可是,我不会根据道听途说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

韩峰也笑了笑:“李局长,您可同以前不太一样了。”

李斌良:“人总是要变的……哎,你知道我以前什么样子吗?”

韩峰:“听说,您嫉恶如仇,坚韧不拔,有时还锋芒毕露,可是,今天的采访我却没有发现这些特点。”

“你怎么知道我以前的样子的?”

韩峰:“啊,李局长,别忘了,我是记者!”

这……

虽然没来过奉春,但毕竟是一个省,何况自己的事情没少上过报刊,或许,他看到过什么报道,接触过什么知道自己的人,听说过一些自己的事。

韩峰继续说:“李局长,也许,我看到的只是表面,我不知道您的心灵深处有了什么变化。说真的,我个人不希望您变化,希望您还是过去的您,不要那么成熟,那么世故,奉春不需要这样的公安局长。”

李斌良被韩峰的话触动,一时沉默下来,不知说什么好。

韩峰观察着李斌良:“李局长,我听说,您这些年来破获很多有影响的大案,这些案件都很复杂,牵扯到方方面面,您承受过很大的压力,当然,您都坚持了下来。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这种经历对您的内心是不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该怎么回答他呢?

人是环境的产物,自己的经历也不可能不对自己产生影响。经过那一起起大案,你变得沉重了,悲观了,增添了更多无奈感,曾经有过的锐气、热情好像也减退了。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并没有改变,你的心还是热的,血还在流淌,只是,你的心头积累了过多的悲伤和失望。

但是,你还没有绝望。

可是,他毕竟不是过去的他了,他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是转移了话题。

“韩主任,你的话好像超出了采访范围了。”

韩峰:“啊,对对,这就算我个人的问题吧,当然,您可以不回答。”

李斌良:“回答也无妨,至于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果我能在奉春扎下根,你继续在奉春当记者的话,我相信你会感受到的。”

韩峰:“李局长,您的意思是,让我拭目以待?”

“但愿我不会让你太失望。”

“太好了,李局长,您能这么回答,我心里就有底了,谢谢您。对了,李局长,既然已经超出了采访范围,我就顺便再问一个问题吧。不过您放心,这不会写入我的文章里。”

李斌良望着韩峰,等着他发问。

韩峰:“我想问一下您个人的情感世界,您的私人生活,您的家庭,您的亲人……”

李斌良突然觉得心一痛,一时说不出话来。

韩峰睁大眼睛看着他,等待着。

李斌良:“这确实超范围了。不过可以告诉你,我现在是一个人生活。”

“一个人,您是说……”

李斌良:“你不是记者吗,不是了解我的过去吗?”

韩峰:“可是,有些信息也不一定可靠,我想证实一下。”

李斌良:“那好,我告诉你,我早就离婚了。怎么样,证实你的信息了吧!”

韩峰:“早就离婚了?多长时间了?”

李斌良:“快七年了。”

韩峰:“这么长时间了?您再没建立家庭?”

李斌良:“没有。”

韩峰:“为什么?没遇到合适的人,还是……”

不快涌上李斌良心头:“韩主任,你到底要干什么?”

同类推荐
  • 大江东去(欢乐颂作者阿耐代表作)

    大江东去(欢乐颂作者阿耐代表作)

    正午阳光2018年新剧,王凯、杨烁、董子健主演!《欢乐颂》作者阿耐代表作,豆瓣9.2分神作,媲美《平凡的世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力荐!它被誉为“描写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第一奇书”,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网络长篇小说。在这部书中,有人看到权谋,有人看到商略,有人看到国策,有人看到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浮沉。雷东宝、宋运辉、杨巡、梁思申,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年代中国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成长就是中国的进步,他们的失败也正是中国走过的弯路。他们的故事并不能反映中国人的全貌,但作为经济舞台上的精英份子,他们的所思所为已经能帮助我们理解改革之路的全景和细节。
  • 军礼

    军礼

    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从湘江之战走出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告别家人,遵循着军人的誓言,感受着战友情、兄弟情以及爱情的快乐与烦恼。为了共和国的明天,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军旅颂歌。这是一位英雄的悲剧。作者以刚劲、快节奏的笔法,塑造了一位战场上竭力杀敌,无所畏惧;情感上敢爱敢恨,厚重弥坚的英雄形象。
  • 三通鼓

    三通鼓

    鼓,是一个人,一个正气鼓荡的中国人!鼓面,是我们中国人坚韧无比的黄皮肤!鼓槌,是我们中国人硬铮铮的骨头!鼓身上的漆,是我们中国人一腔子鲜红的热血!鼓声,是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魂!当外敌来犯,亲人离散,三通鼓响起,热血男儿毅然踏上烽烟战场,万里江山驰纵,鼓角寒刀卫家国!
  • 日谍越狱案

    日谍越狱案

    1937年2月25日,元宵节。上午10时,一支由摩托车、满载武装军人的卡车和囚车组成的行刑车队,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中央监狱内驶出,一路警笛长鸣,行抵雨花台刑场。车队停下后,法警从4辆囚车中分别押出4名五花大绑的死囚,来到早已设于刑场中间的一张法案前,面对监斩官站立。面无表情的监斩官圆睁双眼,目光在4名死囚的脸上一一扫过,缓声问道:“各位,今天送你们上路,还有什么话需要留下的?本人负责转达。”4人中的三位一齐摇头,只有一个瘦瘦的高个中年人哑着嗓子道:“委座要咱死,咱不得不死。
  • 菲茨杰拉德信件选

    菲茨杰拉德信件选

    这本书收录了菲茨杰拉德的部分信件。这些信件多数是关于他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趣味。其中第一部分是他与朋友的信件,第二部分是他与女儿的信件。
热门推荐
  • 大梦证道系统

    大梦证道系统

    梦入神机,历诸天,当可证道,系统载入中......恭喜宿主获得成就落地化尸......
  •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收录了坏诗,假诗,形似诗;诗人与诗;欧游途中致刘勉己;未来派的诗;诗刊牟言;《诗刊》放假;《志摩的诗》附注;谈诗论文书信选等内容。
  • 修真大仙成之路

    修真大仙成之路

    一个吊丝步入清华偶遇校花9班争云谁与争锋大地之脉远古重现战天战地无人能敌天道不仁地球修真定当重现
  • 荒龙古神

    荒龙古神

    “韩府亏欠我们一家的,总有一天我会加倍讨回!”少年的声音恍若来自九幽黄泉的诅咒,从此便也走上了一条披荆斩棘的复仇之路。
  • 死亡黑三角的恶魔风暴

    死亡黑三角的恶魔风暴

    飞龙小队在追踪造成系列恐怖事件的罪魁祸首时,意外陷入了死亡黑三角魔窟,恐惧、震惊、向他们猛地袭来……听说,凡是从死亡黑三角经过的船只都会神秘失踪,这是真的吗?他们在死亡黑三角里看到了什么?他们能脱险吗?本书会带你走上精彩的冒险、探案之旅。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漠北雄风

    漠北雄风

    (【环塔·沙域】优胜奖作品)为追寻父母踪迹,七战环塔,为完成梦中夙愿,执手前行。天山论剑,八大门派齐聚首,几经辗转,二十四处追行踪。以高超的车技摆脱冥冥之中的束缚,用天地的绳索扼住命运之神的咽喉,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 从不后悔爱上你

    从不后悔爱上你

    苏湛是叶思晚的劫,她爱他到万劫不复,她要这样靠着他,一辈子!爱上他,是她这一生从不后悔的决定,也永远不会说后悔……
  • 残明虎啸

    残明虎啸

    大明三百年众说纷纭,特别是崇祯这位皇帝备受争议,明朝的灭亡也是各有各的说法,天灾论,人祸论,历史的必然论还是偶然的因素不一而足,本人单纯的不喜欢满清,认为他们毁了我们华夏文明,故而写这本书,主角自然要回天有术,但不是取而代之,而是改良社会,欢迎大家品鉴。
  •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一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痛苦的折磨下,有的人会沮丧沉沦,会陷入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一步步走向绝望。有的人就算心痛却不肯低头,终于在苦难中学会挺立自己坚强的灵魂。挺过去,就意味着一切。挺过去,一切苦难都会变成生命中的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