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300000006

第6章 蜜蜂 (1)

怕冷的泥水匠——蛇腰蜂

蛇腰蜂有着十分美丽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很久很久以前,它们居住在非洲,现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它们。

但是,知道蛇腰蜂的人却很少。

就算它们住在某家人的火炉旁,而这家人对这个小邻居也可能会一无所知。这是由于它们天生具有安静平和的本性,而且这个小东西居住得十分隐避,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蛇腰蜂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它们常常找到我的门上来,要求和我们一起做伴。每当看到从烟筒里冒出来的浓烟,蛇腰蜂就会欣喜若狂,因为那里将会提供给它们必需的温暖与安逸。

七八月的大暑天,这位小客人忽然出现了。利用它那尖锐的目光,和那灵敏十足的触须,视察了一下屋里的天花板、炉灶、烟筒等地方,甚至连烟筒内部都要仔细视察一遍。一旦决定了建巢的地点,它们便立即飞走,不久就会带着泥土又飞回来,开始建筑房子的底层,筑造家园的工程便正式破土动工了。

蛇腰蜂所中意的地点,一般是烟筒内部的两侧,高度大约两尺多的地方。它们在筑巢时,能够听见一阵不太规则的呜呜声,这是它们一边工作,一边低声唱着歌。它们很快乐,对自己的劳动很满意。即使是在烟筒冒烟的时候,它们也在厚厚的云雾里飞来飞去,神秘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直到最终把巢建好,把食物都储藏好,最后把自家的大门关上,它才停下来休息一下。这个小东西,为了建造家园也真够不辞辛苦的了!

蛇腰蜂使用的建筑材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潮湿的泥土,那是从湿地上取来的。难怪有人把它们叫“泥水匠蜂”。

它们用下颚刮取沟渠旁边那层光滑的泥,足直立起来,双翼还振动着,把黑色的身体抬得很高,不让身上沾一点儿泥迹。除去足尖以及下颚外,它们身上其它地方都是干干净净的。

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泥球就制作成功了,差不多能有豌豆那么大。然后,“泥水匠”会用牙齿把它衔住,飞回去,涂在它的建筑物上。接着飞回来,再做第二个泥球。一天从早到晚,即使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只要那片泥土仍然是潮湿的,“泥水匠”的工作就会不停地坚持下去,直到把巢筑完。

在进行最后一项装修工作之前,蛇腰蜂的建筑具有一种自然的美感。这所建筑里面有一些小巢穴,这些小巢穴有的时候并列成一排,整体看有一点儿像口琴;不过,更多的时候,小巢穴是像积木一样互相堆叠起来的,错落有致。

蛇腰蜂巢穴的形状和玻璃杯差不多,口稍微有点儿大,底部稍小一些。蜂巢有一个非常别致的表面,有一列线状的凸起围绕在四周,好像缠着一圈圈金线。每一条线就是一层建筑物,通常高度在十五到二十层之间。

巢穴建造好后,蛇腰蜂便在里面产卵并储藏食物,并且把它们全部封闭好。然后,蛇腰蜂会把整个巢穴的四周,再涂上一层泥,使它更加坚固。最后这项工作做得很随意,把泥土堆积上去,漫不经心地敲几下,丝毫也不考虑建筑物的美观。这道工序完成以后,原来的美丽外表全被掩盖了,蜂巢变得像一堆泥,一堆被人们随意抛掷到墙壁上的泥。

在蜂巢里面,蛇腰蜂妈妈为未来的宝宝储藏的食物,是形形色色的小蜘蛛。蛇腰蜂把第一个被捉到的蜘蛛放在最下层,然后把卵产到它的上面,再把别的蜘蛛放在顶上。一个小巢里要放五六个蜘蛛,有的甚至十多个,数量由蜘蛛的大小而定。宝宝出生后,首先会吃掉那些比较陈旧的蜘蛛,然后再吃那些比较新鲜的。而且,卵总是放在蜘蛛的身上的某一部分,总之是靠近蜘蛛最肥的地方。幼虫一孵化出来,就可以直接吃到最柔软、最可口和最有营养的食物了。这真是一个很聪明的主意!

蛇腰蜂宝宝这样大嚼的生活要持续八天到十天,到那时在美餐之后就开始做自己的茧了,它们从嘴里吐出一种白色的长丝,把自己包裹起来,形成一个个精致纯洁的白丝袋。为了使丝袋更加坚实,宝宝又从身体里生出一种黏稠流质,这种流质慢慢浸入丝的网眼,然后渐渐变硬,成为一种很光亮的保护漆。这一项工作完成以后,茧呈现出琥珀般的黄颜色,小蛇腰蜂就是从这个黄茧里孵化出来的。孵化得早一点或是迟一点,要随气候的变化而定。

在蛇腰蜂储藏食物的时候,如果和它开一个玩笑,就会看到它们的本能是如何的机械了。我就试着这样做了。

我看到它带回了第一个蜘蛛,又在蜘蛛身体最肥大的部位产下一个卵,然后便又飞了出去。趁它不在家的时候,我把那只蜘蛛连同卵一起都取走了。不久,它又带回了一只蜘蛛,非常坦然地放到巢里,似乎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丢了,那只刚刚捕获的蜘蛛也丢了,它没有发现这个不幸,也没有表现出吃惊、着急,或是不知所措的样子。

这以后,蛇腰蜂居然仍旧若无其事,一只又一只盲目地往巢里放蜘蛛,而我则一次又一次把这些蜘蛛再悄悄拿出来。我和它就这样不屈不挠地坚持了两天的工夫。当这个傻乎乎的小动物完成了它的第二十次任务的时候,大概以为这罐子已经装够了,于是,它便非常小心而且谨慎地把巢穴封闭了起来,而实际上巢穴里面完全是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它忙碌了这么久,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真是有些让人可怜啊!

勤劳的矿工——斑纹蜂

斑纹蜂身体细长,肚子下面藏着一根针,当遇到危险时,就用这根针来保护自己。它们的肚子上长着黑色和褐色的条纹,看上去非常漂亮。它们能在地下开凿出很长很长的隧道,所以人们叫它们“勤劳的矿工”。

斑纹蜂喜欢待在地下,把巢建在结实的泥土里。比如,我们家院子里那条平坦的小道就是它们最理想的屋基。

斑纹蜂喜欢独居,每只蜜蜂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这个房间除了它自己,谁都不可以进去。如果哪只不识趣的蜜蜂想闯进别人的房间,主人就会毫不客气地给它一剑。大家都各自守着自己的家,谁也不冒犯谁,这个小小的社会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四月一到,它们就开始工作了。可以证明它们在工作的,是那一堆堆小土山,至于那些劳动者,它们正在坑底下忙碌着呢。我们在外面可以看到的是,那小土堆渐渐地有了动静,先是顶部开始动,接着有东西从顶上沿着斜坡滚下来,一个劳动者捧着垃圾,从顶端开口处向外抛,而它们自己却用不着出来。当五月到来时,地下的工作已经完毕,土堆变得像一只倒扣着的碗,碗底上的洞就是它们的入口。

它们的地下建筑,离地面最近的部分是一根几乎垂直的轴,大约有一枝铅笔那么粗,六寸到十二寸深,这个部分就算是走廊了。在走廊的下面,就是一个个小小的巢,每个小巢还不到一寸长,呈椭圆形,修葺得很光滑,很精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个淡淡的六角形的印子,这是工程竣工时留下的痕迹。它们用什么工具做得这么精细,你猜得到吗?——是它们的舌头。

我曾经试图往巢里面灌水,可是水一点儿也流不到巢里去。这是因为斑纹蜂在巢上涂了一层唾液,这层唾液像油纸一样包住了巢,就是在下雨的日子,巢里的小蜜蜂也不用担心被雨水弄湿了。

五月到了,太阳和鲜花带来了欢乐,四月的矿工这时变成了勤劳的采蜜者。田野里到处是蒲公英、野蔷薇、雏菊花,斑纹蜂在花丛里忙忙碌碌。它们带上花蜜和花粉后,就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斑纹蜂每次采蜜回来,先把尾部塞入小巢,刷下花粉,然后一转身,再把头部钻进去,把花蜜洒在花粉上,这样就把劳动成果储藏起来了。虽然每一次采的花蜜和花粉都微乎其微,但积少成多,小巢内已经堆得很满了。接着斑纹蜂就开始动手为未来的子女们预备食品了。

它把花粉和花蜜搓成一粒粒豌豆大小,形状似一个个“小面包”。这种“小面包”和我们吃的小面包大不一样,外面是甜甜的蜜质,里面包着干花粉,这些花粉不甜,没有味道。花蜜是小蜜蜂早期的食物,里面的花粉是小蜜蜂后期的食物。

斑纹蜂做完了食物,就开始产卵。它不像别的蜜蜂,产了卵后就把小巢封起来,因为它还要继续去采蜜,并且还要看护它的小宝宝。

然而,斑纹蜂家周围埋伏着有许多凶恶的强盗,其中有一种蚊子,虽然小得微不足道,却是斑纹蜂的劲敌。它们会趁斑纹蜂妈妈会外出采蜜时闯进斑纹蜂的家里,在里面产下自己的卵。小蚊子们很快会从卵里孵化出来,大部分食物都被这些小强盗抢走了,一些小斑纹蜂会被活活饿死。小蚊子快速长大,不久,就从斑纹蜂的巢里飞走了。

斑纹蜂妈妈回家后,发现好多孩子已经被饿死了。这时,可以想象它该多伤心啊!它会吸取教训,精心照料剩下的孩子,直到它们都变成茧子。然后,斑纹蜂妈妈用泥土把自己的巢封起来,直到小斑纹蜂破茧而出。

成年的小斑纹蜂依然住在原来的巢里,在走廊的尽头,它们有各自的家,自得其乐。

有趣的是,斑纹蜂非常有有礼貌。当几只蜜蜂同时到达门口时,靠近洞口的一个赶紧先进去,其余的依次在旁边排队等候。有时候一只蜂刚要出来,而另一只正要进去,要进去的蜂会很客气地让到一边。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蜂已经从走廊到达洞口,马上要出来了,忽然,它又退了回去,把走廊让给刚从外面回来的蜂。多有趣啊!这种互助精神能不让人佩服吗?

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呢!当一只蜜蜂从花田里采了花粉,回到洞口的时候,一个堵住洞口的活门忽然落下,开出一条通路来。蜜蜂进去以后,这活门又升上来,把洞口堵住了。

这个像活塞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这是一只蜂,是这所房子的“保安”,它用它的大头顶住了洞口。当这所房子的居民进出的时候,它就把“门闩”一拔,也就是说,它立刻退到一边,当蜜蜂通过了,“保安”又上来用头顶住洞口。当这位“保安”偶尔走出洞口的时候,让我们趁机仔细看看它吧。它和其它蜂一样,不过头长得很扁,衣服是深黑色的,并且有一条条的纹路。身上的绒毛已经看不出来了,那种美丽的红棕色的花纹也没有了。这一套破碎的衣服似乎告诉了我们一切,它正是这所屋子的建筑者,现在的工蜂的母亲,现在的幼虫的祖母。眼下它算是告老退休了,不,它还要发挥它的余热,用它的全力来保护这个家呢。

你还记得那聪明的小山羊的故事吗?它从门缝里往外张望一下,然后对门外的狼说:“你是我们的妈妈吗?如果是,请你把白腿伸给我看,如果你的腿是黑色的,我们就不开门。”

同类推荐
  •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本书分为诺伯特·维纳、沃纳·海森堡、卡特·哥德尔等部分。
  •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包括生活是一面镜子、快乐的人生两辑经典故事。
  • 印第安童话·译言古登堡计划

    印第安童话·译言古登堡计划

    《印第安童话》收录了10个最为精彩的印第安童话。Henry Schoolcraft是美国地理学者、地质学家、人类学家。他是美国最早一批研究印第安人的学者,曾担任印第安事务官。本书作者威廉·特洛布里奇·拉恩德基于他的著作,重述了十个精彩的故事,涵盖了印第安人神话中最重要的内容。在阅读中,神秘瑰丽的印第安文明向你敞开大门:印第安人的服饰、赌博、建筑、星座、狩猎、星象、社会结构,还有他们惊人的想象力。为什么知更鸟的胸是红色的?为什么郊狼比其他动物更聪明?印第安人有他们的答案。
  •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名人,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161位世界名人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热门推荐
  • 珏诅之争

    珏诅之争

    “珏诅”,是很久以前的一位武林盟主留下来的东西,珏诅在武林中象征着绝对的地位。“得珏诅者,得武林。”这是那时传下来的传说。这也让那些奸佞之人投机取巧。每当武林盟主换届时,江湖必然腥风血雨。不少英雄豪杰为争夺珏诅,悄无声息的被抹杀。珏诅早已没了当年的神圣,可它依旧是地位的象征。几经流传,到过万剑门,飘渺门,以及当时的几大门派,之后被夜殇阁夺取,便没了下文。据传言,珏诅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四海客栈。没人知道这个消息来源于哪里。在武林中人在四海客栈几经波折后,便也就不了了之了。江湖最终平息。
  • 清风之秋

    清风之秋

    秋叶零落,及物及人,悲从中来。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 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

    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有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力开发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传世经典)》在《人性的弱点》每一章、每一节的开篇部分,增设了导读文字,希望能提供给读者一套实用而全面的励志读物,让戴尔·卡耐基的《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传世经典)》继续作为励志经典,指引我们前进。
  • 物理的妙趣

    物理的妙趣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本书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
  • 大叔别吻我

    大叔别吻我

    “要结婚可以,你只能嫁给我!”婚礼前夕,那个曾说过绝对不会结婚的男人拿着求婚戒站在了她面前。肖洛洛觉得,她跟这个男人有N多的不适合、不可能:他大她十几岁!他的家人很难缠!他的旧情人可以装满一辆火车……可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她却义务反顾的冲进了大火里,只为救他出来。他说:“只要我爱你,我们就很适合!”
  • 史记·本纪(精粹)

    史记·本纪(精粹)

    开纪传体体例之先河,堪为正史的典范。《史记》是中国开创纪传体体例之先河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完美典范。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垂留史册的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为“史迁”“史圣”。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搞演出,下乡宣传抗日。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这样,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甚至于一个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
  • 邪性总裁

    邪性总裁

    他爱她,却以恨为名,不停的伤害她。
  •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本书精选了著名时政经济评论家魏雅华先生近年来所发表的最有影响力的200篇时政评论。作者以手术刀式精准的笔触,对中国社会的痛点、难点和盲点,病灶、时弊和缺陷,尤其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啃不动的硬骨头,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病理学解剖,内容涉猎广泛,批评尖锐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掷地有声。全书分时政,国际,财经,税收,医疗,住房,法治,股市,体育,文化等10卷,共计30余万字。
  • 尘灯(中国好小说)

    尘灯(中国好小说)

    小说描写了母亲和梅娟娘两个女人彼此纠缠彼此扶持的一生。两个女人年轻就是邻居,关系从亲密到反目,两人的人生也经历人生种种悲欢离合,历尽艰辛和坎坷。到老年终于尽释前嫌,互相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