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5600000156

第156章 试探

宣州军阵田覠将旗周围鸦雀无声,气氛十分古怪。

田覠那张阴沉得可怕的脸上,一双阴鸷的眼睛没有往日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额头上一根青筋微微的跳动着,显然已经恼怒到了极点。

他知道自己失误了,之前杨渥让宣州将领下马接受杨行密诏令时,他在吃了一惊后却满不在意的想要看杨渥的笑话。

他觉得杨渥此举肯定是自取其辱,那些将领都已经追随他造反了,怎么可能还会去听杨行密的诏令?

当初造反之前,给他信心的不仅是安仁义、朱延寿这两个盟友,也不仅是北方朱全忠这个潜在的靠山,他知道那些都只是外力,并非他的根本;真正给他信心的是他麾下这些将领。

当初造反前这些将领一个个都或者默认,或者带头鼓动他造反,加上有沈文昌、殷文圭、骆知祥等一大批文人为他摇旗呐喊,让他觉得自己是得民心的,只要他造反一定有人追随他。这才是他信心的来源。

所以一开始他非但没有阻止杨渥,反而饶有兴趣的想要看笑话。若是能在两军阵前羞辱杨渥,定能让对方士气大减,而己方士气大增。

等到司空贯、谭刚二人带头下,其余将领一个个下马拜服在地时他才感到大事不妙,不过这时候他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毕竟他也是大有身份的人,事情都已经发生,他再气急败坏的上蹿下跳想要阻止那会更加丢脸。

当然以田覠的城府,这时候自然不会发作,仅仅过了片刻便淡淡笑道:“杨王自然大度,有容人之量;不过本帅的容人之量也不会比他差。诸位将军若是想要投降淮南,本帅也绝不阻拦,反而会好好照顾诸位家人的!”

众将心中一凛,顿时清醒了不少,他们大多数人的家人都在宣州,若是此时他们投降了,说不定就会给家人带去灾祸,他们可不想去试一试田覠的容人之量。

“末将等昔日都是杨王麾下将校,受过他一些恩惠,所以见到诏令一时忘形,还请大帅恕罪。末将等誓死追随大帅,不敢背叛!”众将连忙伏地请罪。

田覠见了他们的神情,将他们的心思猜的八九不离十,知道暂时将他们稳住了,若是接下来自己能接连取胜,他们肯定不会背叛,但若继续打败仗,接下来就有些不妙了。

“诸位知道便好。更何况诸位也不要忘了,当初起兵的时候大家都是上了条陈赞同的,如今杨王在时或许能容忍大家,不过将来哪天杨王不在了,他的继任者还会如此吗?”

众人听了顿时冷汗便冒出来了,他们如今年纪大多才三十多岁,而杨行密却五十多岁了,肯定死在他们前头,将来继任的杨渥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他们也不会投降了。

或许是知道刚才带头下马拜服的事情已经恶了田覠,想要弥补,这时候司空贯、谭刚二人对视一眼,出阵请命道:“大帅,请允许末将率部出战,为大帅打头阵,必破敌军!”

数万人的大战不可能一下子打完,尤其是这种双方兵力势均力敌,谁都没有把握一举战胜对方的情况,所以一开始也会有些试探。

而田覠一方在战前没有预料到淮南军人数有这么多,加上刚才众将下马拜服的事情让自己一方士气大减,所以这时候也希望在战前试探中能挫败对方的勇气,恢复一下己方的士气。

司空贯、谭刚二人都是都头,各自有兵一千,极为骁勇,让他们打头阵也是不错选择,加上此时田覠也想安抚一下二将,于是点头道:“二位将军勇气可嘉,定能担当此任,为我军开个好头!”

得了田覠的军令,二将各自率部出阵,缓缓向淮南军阵推进。而在他们身后,田覠亲自率领五千精锐压阵。

而对面,杨渥打马回阵后,台濛笑着赶上来道:“世子此计大妙,一举重挫敌军,我军尚未交战已经先下一城啊!”

杨渥笑着摇了摇头道:“刚才那一计虽然能小挫敌军,但真正要战胜叛军还是要靠忠勇的士兵啊!以田覠只能,想必这点计谋还难不倒他,接下来应该会派人出阵与我军交锋。”

“世子所言甚是。”台濛点头赞同道。

不一会儿,对面宣州军阵中战鼓擂响,两千人的步兵按照营为单位列成四阵,缓缓向前推进。

杨渥转身看向麾下众将:“谁愿率部应敌?”

话音刚落,便有两人应声而出,“末将二人愿率部迎战。”

杨渥见这二人正是他麾下亲信范思从、陈璠二人,不由欣喜道:“二位将军出战,若能一举击败敌军,本将定当提拔你们为指挥使!”

这短时间他升官速度太快,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指挥三千人的都指挥使升为了指挥数万人的大军统帅,而两人因为资历和功劳有些不足的原因,直到如今还只是都头。

虽然以自己的关系也能强行将他们提拔上去,但那样会让他们出现根基不稳的情况,所以一直没有过多提拔。不过如果今天二人能立下此功,自己趁机提拔也没人能说什么。

范思从二人得了杨渥的许诺,不由大喜,连忙回到自己所部。不一会儿,在营指挥、队长等军官的调度下,同样列为四个军阵,随着战鼓响动向前缓缓而行。

杨渥下令米志诚率领五千士兵为二人压阵,若是二将战败,那么他就会上前接应,若是取胜,他们就趁机掩杀。又让侯瓒率领骑兵保护侧翼,防止对方偷袭,这才率领侍卫与台濛等将领耐心观战。

不一会儿,双方先头部队开始交战。宣州军一方布的是倒三角阵型,也就是前面三个营平行排列,后面一个营放在中间。这种阵型堂堂正正,主力放在中间。

而杨渥一方摆的也是堂堂正正的阵型,甚至与宣州军用的一个布置。在杨渥看来,范思从、陈璠二人的麾下也是他当初一手训练出来的,他对自己训练出来的兵还是很自信的。

反观宣州军一方本来就因为去年的大肆募兵而掺杂了太多新兵,导致军队战力下降,加上这段时间的不断战败和之前下马拜服杨行密诏令的事情,他们的战斗意志肯定比不上自己一方。

果然,当战斗刚刚开始,陈璠、范思从的两千人便不断向前推进,连连挤压对方的阵型,使得宣州军阵出现了一些骚动,在司空贯二人的连连呼喝之下才勉强平息下来。

同类推荐
  • 大明朝(1368—1644):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

    大明朝(1368—1644):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

    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废除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用铁腕扫除开国功臣,严令后宫和宦官不可干政,将皇权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来的继任者没有先祖的雄才大略和治国热情,于是宦官开始出现在帝国的权力系统中。同时,内阁逐渐形成,票拟制度应运而生。帝国的权力逐渐从皇帝流向宦官和阁臣。在科举制度下,文官集团极易出现党派争权。宦官与皇帝的亲密关系使其拥有染指最高权力的便利。因此,强势的宦官或者强势的阁臣,就充当了弱势皇帝的权力代理人。而文官与宦官的矛盾虽然不可调和,但二者也有联合的时候。就这样,三者之间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关系,将大明王朝这部政权机器逐渐拖垮,最终走向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
  • 盛唐大宗师

    盛唐大宗师

    他是一个艺术生,曾经想过要用画来征服世界,但当他穿越回唐朝,真正站在改变历史的转折口的时候,手里捏着的,竟然就只有土豆红薯和西红柿而已。当然,还有他最喜爱的歌曲,以及漫画......(新书:神灵成长攻略。轻松类穿越架空。不再为风笑,不再为雨哭。)
  • 这个三国不正常

    这个三国不正常

    这一年,汉灵帝还在卖官,太史子义还只是个小孩子,袁绍还只会吃喝玩乐,张角正在等待出场的机会,董卓依旧在西凉发育。也就是这一年,一只名叫王澈的小蝴蝶来了,原本应该称霸北方的曹孟德死了,剧情接下来该怎么发展,王澈表示“都看我干嘛,又不是我干的,我也很无奈,我也不知道,要剧情找作者去”,从这一年开始,三国脱轨了……
  • 1团的东方远征

    1团的东方远征

    一支罗马的军团在神秘的东方会有怎样的机遇?帝国的种子播撒在遥远的东方,他们会遭遇到什么?匈奴?西域?还是强盛的汉帝国?军团书友交流群:712137809
  • 无双国仕

    无双国仕

    大业十一年,征辽战役落幕,隋帝忙着北狩南巡。这是一个黑暗混乱、瓦釜雷鸣的时代,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这一年,李渊在太原剿匪,戏精王世充成了杨广头号小弟,山大王翟让聚义瓦岗,屌丝朱粲咸鱼翻身,鹰扬府的梁师都瞎折腾;这是一个风起云涌、豪杰辈出的时代,一批英雄枭雄开始搅动历史: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李密、窦建德……而此时,来自漠北的少年方黎却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无双群:153050783】
热门推荐
  • 原点(三)

    原点(三)

    凛曾做过电台英文节目主持人、教师、多个国际发展组织翻译,后因梦困扰,索性嚼梦吐字,尝试写作。试图在类型小说的地域里开拓一条新路,相信打开心灵后所获得的真理,被称作“反类型化作家”。已出版推理长篇《女法医之索魂》、《空壳》。代表作:独家刊于《最推理》的“高毅”系列、“未来探案”系列和“维利”系列等。本小说为虚构作品。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绝密档案编号等信息,如与事实相符,纯属巧合。
  • 末世之反派不作为

    末世之反派不作为

    作为末世中反派中最强的存在,她不仅被取名小蚂蚁,更是在对外界一切懵懂无知时被连哄带骗直接重塑三观……重生者:喂喂喂!这剧情发展不对劲啊!反派你怎么逐个把你前世的敌人给攻略了!小蚂蚁(吧唧吧唧吃东西):我不知道,不要问我,告辞!
  • 徐门娇

    徐门娇

    徐昭装了无数的乖,人都说徐家四小姐乖巧软糯好颜色。不曾想,却被某人拆穿了。徐昭表示,定要离某人远远的。躲着躲着,却是一路稀里糊涂成了皇后娘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香血(罪推理事务所)

    香血(罪推理事务所)

    当你的血有香味时,要小心了!人们会以为找到了长生的方子而扑向你,他们忘记了诅咒,恢复了人那原本嗜血的魔性。恐怖的失血,失控的人群,闻不到的香味。有香气的地方,就有死亡……
  • 漠北雄风

    漠北雄风

    (【环塔·沙域】优胜奖作品)为追寻父母踪迹,七战环塔,为完成梦中夙愿,执手前行。天山论剑,八大门派齐聚首,几经辗转,二十四处追行踪。以高超的车技摆脱冥冥之中的束缚,用天地的绳索扼住命运之神的咽喉,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 孤山踏雨
  • 公道大王

    公道大王

    民国初年,豫陕交界的山区,啼饥号寒的客家人中,突然树起一面“樊”字大旗。一支农民武装,如烈火冲天,照亮了班鸠城一带,给军阀、土匪以沉重打击。这支武装队伍的带头人是个农民,他被孙中山封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人称“公道大王”。他的传奇经历,至今被人们视为一个神奇的梦,一个历史的谜……一九一三年在河南金斗——陕西洛川一带,“客户”们忍着恐慌与饥饿,怀着侥幸与担忧,从冰窟跳到冷窟,依然啼饥号寒,受冤蒙辱,在这冰冷与黑暗的世界里抖索,挣扎……
  • 东庄里点灯西庄里明

    东庄里点灯西庄里明

    孙三他们村子离县城两里多地,以前叫“东腾”,百十来户人家,比起晋南平原动辄万人的大村庄来,实在太小了。九年前,和西边一个叫西荣的小村子并成一个行政村,称做“东西庄”,慢慢的,东腾不叫东腾了,被叫成“东庄”,西荣也顺着叫成“西庄”。实际还是平原上一个四至分明的独立村庄。村舍四周,田畴阡陌相连,一望无际,秋末里阳光都显得稀,田野也被薄雾罩着。庄禾已经收获了,有的正在犁地播种冬麦,有的刚刚开始灌溉,地里不少人在忙活。不能总忙着,一时歇下,就凑在一起谝说。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宁安一世相思唯南

    宁安一世相思唯南

    因好友王艺萌的一通求救电话,宁安只身前往,陷入困境,被身份神秘冷漠的尉尘所救。惊魂未定之际,却撞见男友沈思南挽着思慕他多年的女人陈潇.是误会还是移情别恋?紧接着沈思南被迫接任面临收购的家族企业,导致宁安被绑架囚禁,成为了新型药剂的试验品。在她绝望无助之际,尉尘强势的出现将她禁锢在身边,并告知沈思南与陈潇即将大婚的消息。年少时光里掩埋的往事与一切的爱恨纠葛,都将伴随着那场婚礼缓缓的拉开帷幕。